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湖总干渠溶解氧季节性异常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黎睿 汤显强 +4 位作者 胡艳平 王丹阳 郭栋帆 翟文亮 杨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16-2826,共11页
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溶解氧(DO)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揭示平原水网地区溶解氧异常成因,以全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区汉江流域四湖总干渠为例,分析了2010~2023年四湖总干渠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调查监测了四湖总干渠DO、水体和沉积物中营... 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溶解氧(DO)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揭示平原水网地区溶解氧异常成因,以全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区汉江流域四湖总干渠为例,分析了2010~2023年四湖总干渠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调查监测了四湖总干渠DO、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水温、氨氮及流量等参数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湖总干渠水体溶解氧(DO)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年内呈“V”型分布,汛期DO浓度相对较低,非汛期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要求.2021年四湖总干渠水体缺氧(DO<2mg/L)状况突出,运粮湖、新河村和新滩断面年缺氧天数分别为79,116和96d.汛期四湖总干渠在中上游河段存在明显的低氧区,DO浓度仅为2.61~3.22mg/L.自2010年以来四湖总干渠水质长期处于Ⅳ~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四湖总干渠沉积物总氮含量为857.70~2846.87mg/kg,TP含量为545.99~2475.59mg/kg,沉积物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支渠污染重于干渠.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水体DO,拟合系数R2达0.99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2085.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水温对DO影响相对重要性均超过35%,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pH值、氨氮、电导率、浊度、流量等.为改善四湖总干渠DO汛期异常状况,需加强流域系统治理,改善虾稻和水产养殖排水水质,优化泵站调度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缺氧 平原水网区 随机森林 四湖总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嵩山文明论
2
作者 赵保佑 张新斌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据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以“天地之中”的中岳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文明即是嵩山文明。该文明是依托“圣山”的文明,是山与水相结合的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文明,也是历史时期大古都环绕的主干文明。嵩山文明起源、形... 据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以“天地之中”的中岳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文明即是嵩山文明。该文明是依托“圣山”的文明,是山与水相结合的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文明,也是历史时期大古都环绕的主干文明。嵩山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晰,在早期文明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嵩山文明是中华文明“重瓣花朵”中的“花心”,铸牢了中华文明大一统国家政体的根基,铸就了中华文明的魂脉与基因基础,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历史地位。深化嵩山文明的研究,对于科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历史规律,增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文明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文明 中原核心区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平原水网区雨洪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林芷欣 罗爽 +3 位作者 王强 许有鹏 陆苗 林炳青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4,共13页
为探究城市化平原水网地区雨洪响应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太湖流域的武澄锡虞区为例,基于不同类型城市水网单元水文观测试验,建立了4种雨洪响应特征指标,并对比分析了典型城市水网单元的雨洪响应差异,运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多... 为探究城市化平原水网地区雨洪响应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太湖流域的武澄锡虞区为例,基于不同类型城市水网单元水文观测试验,建立了4种雨洪响应特征指标,并对比分析了典型城市水网单元的雨洪响应差异,运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低河流密度、高不透水面率且处于城市防洪包围工程外的类型区在各等级降雨中具有最高的洪峰水位,同时其雨洪响应过程也最为剧烈;洪水的峰值、量级与动态变化等特征主要受降雨特性和河道前期条件控制,不透水面率对涨水速率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而河网水面率、干流面积长度比等水系特性则在削峰滞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平原水网地区雨洪响应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的科学认识,将为防洪减灾与水系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响应特征 次降雨事件 可解释机器学习 平原水网区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对北京平原地表形变监测与回弹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崔雪 张丽丽 +3 位作者 王晨亮 刘广 吴涛涛 夏晓运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3-1744,共12页
研究基于2018—2025年的Sentinel-1A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平原In-SAR形变场数据,并结合水文地质数据,系统解析了北京平原现今地表形变与地下水系统的构造控制规律及人工调水工程之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形变格局... 研究基于2018—2025年的Sentinel-1A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平原In-SAR形变场数据,并结合水文地质数据,系统解析了北京平原现今地表形变与地下水系统的构造控制规律及人工调水工程之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形变格局受NE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良乡断裂及NW向南口-孙河等断裂联合控制,形成构造约束的差异形变单元。北部呈现明显回弹特征,其中顺义区的后沙峪凹陷和平谷区的平谷凹陷最为典型,形变单元最大抬升量分别为127 mm、85 mm。东部朝阳区、通州区表现出持续沉降的态势,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438 mm,对应大兴隆起单元边界内。②南水北调工程引发的地下水补给空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构造分带特征,南口-孙河断裂北侧的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各含水层平均升幅为8.39~13.13 m,显著高于大兴隆起单元内朝阳区、通州区的0.75~2.37 m。此外结合重力反演数据,推测基底构造通过调控地下水运移影响形变分异,凹陷区(如后沙峪凹陷)因基岩地势低,对地下水具有汇聚作用,使得土基回弹量显著高于隆起区(如朝阳、通州沉降区)。研究成果可为位于承压冲积盆地的城市人工补水在合理布设回补井群、优化地下水回补方案提供指导,以均衡地表形变差异,保障区域地质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南水北调 北京平原 INSAR 区域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平原地区农田土壤中兽药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朱捷 李瑞雪 +2 位作者 许立慧 王泽岚 何微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I0006,共9页
为了探索宁夏平原地区农田土壤中兽药残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分布差异,选取位于宁夏平原的15个区域,采集农田土壤、堆肥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这些样本中48种兽药残留情况,同时采用磁珠法提取纯化基因组脱氧核... 为了探索宁夏平原地区农田土壤中兽药残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分布差异,选取位于宁夏平原的15个区域,采集农田土壤、堆肥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这些样本中48种兽药残留情况,同时采用磁珠法提取纯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ARG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及堆肥样本中检测出7种兽药,其中甲氧苄啶的检出率为33.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两个门类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总量占各采样点的7.6%~79.6%。在宁夏平原南部地区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较高,为4.1%~29.8%,个别地区堆肥样本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达48.65%。土壤及堆肥样本中共检出99种ARGs,抗性基因种类较为相似,相对丰度较高的ARGs为macB、rpoB2、evgS等基因。各采样点样本中转座子(transposons)、自转移广宿主质粒(self-transmissible broad host range plasmids)以及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s)三大类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的相对丰度占各样本比对出的MGEs总量的86.3%~97.0%。研究结果还表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是研究区土壤环境中的优势菌门,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区域化明显,呈现北部、中部、南部采样区域各异的趋势。四环素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肽类是研究区土壤环境中最主要的4大类ARGs。转座子、自转移广宿主质粒、插入序列是土壤环境中主要含有的三大类M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平原地区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微生物群落 宏基因组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水利治理与地域社会的发展--以川西平原为例
6
作者 张燕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6,共14页
清初都江堰渠系恢复以后,水利治理逐渐成为维系地方社会秩序的要务。官方政府在川西平原水利修筑事务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都江堰的治理模式奠定了川西平原“一体化”水利治理体系的基本格局,并形成了多方协作式岁修与官督民办式管理... 清初都江堰渠系恢复以后,水利治理逐渐成为维系地方社会秩序的要务。官方政府在川西平原水利修筑事务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都江堰的治理模式奠定了川西平原“一体化”水利治理体系的基本格局,并形成了多方协作式岁修与官督民办式管理的水利治理特征。这种水利治理模式对川西平原地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渠系的开发与河道的治理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水利治理上,堰渠事务的分工与合作也不断协调着州县之间的关系;基层民堰管理上,堰长“中介人”的身份强化着官民之间的互动;于民而言,水利治理成为整合移民社会秩序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川西平原 水利治理 “一体化”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陶釜研究
7
作者 张亮 秦雪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大系统。进入汉代,陶釜数量急剧减少,类型单一。陶釜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历程与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釜 中原地区 战国 西汉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质量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昊天 魏玉杰 +2 位作者 易层 赵竹青 刘新伟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明确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品质差异,可为其质量提升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采集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4种堆肥样品67个,通过测定不同种类畜禽粪肥技术指标、限量指标及有机组分含量,建立畜禽粪肥质... 明确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品质差异,可为其质量提升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采集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4种堆肥样品67个,通过测定不同种类畜禽粪肥技术指标、限量指标及有机组分含量,建立畜禽粪肥质量综合得分模型,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猪粪肥、牛粪肥、羊粪肥和鸡粪肥的平均种子发芽指数(GI)分别为44.1%、57.0%、51.9%和41.4%,均接近或大于50%的畜禽粪肥无害化要求,但小于有机肥NY/T525-2021标准70%的要求;(2)4种畜禽粪肥中,牛粪肥各项指标都更接近于NY/T525-2021标准要求,且牛粪肥中较活跃的有机组分可溶性有机质(DOM)、可提取腐殖酸(HE)、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3)在畜禽粪肥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模型中,牛粪肥获得最高得分0.834,其它粪肥得分依次为:羊粪肥0.761、猪粪肥0.732、鸡粪肥0.508。总体来看,4种畜禽粪肥的腐熟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质量排序为:牛粪肥>羊粪肥>猪粪肥>鸡粪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黑土区 畜禽粪肥 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营建影响下海侵地区传统聚落的关联形态研究——以宁绍平原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星 何依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4,共9页
【目的】探清传统聚落相互关联、邻近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机制,是建立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框架的重要基础。【方法】在古地图、近代影像地图、地方志等历史资料基础上,与现场踏勘、访谈等田野调查互证对勘,按照“区域演进脉络—历... 【目的】探清传统聚落相互关联、邻近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机制,是建立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框架的重要基础。【方法】在古地图、近代影像地图、地方志等历史资料基础上,与现场踏勘、访谈等田野调查互证对勘,按照“区域演进脉络—历史关联机制—聚落关联形态”思路对海侵地区传统聚落的关联形态特征进行解析。【结果】以宁绍平原为代表的海侵地区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区域水利设施密切相关,它们在用水、防洪和水运通航影响下形成典型的关联特征,主要包括“山水—农田—聚落耦合的景观单元”和“运河海塘关联的城乡组群”类型模式。【结论】关联形态是传统聚落“关系属性”的空间表达,是对“实体属性”的重要补缺,是城乡历史文化空间整合的历史基础,对传统聚落价值认定、保护以及区域文化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历史与遗产保护 海侵地区 水利 景观单元 城乡组群 传统聚落 宁绍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演变的视野:中国武术历史分期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文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8,81,共9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认为:武术的历史发展依据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到世界的武术的基本进程。从文化史的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认为:武术的历史发展依据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到世界的武术的基本进程。从文化史的视角对武术进行新的历史分期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论在武术文化层面的结合奠定认识论的基础,为武术的当代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空间演变 历史分期 中原的武术 中国的武术 亚洲的武术 世界的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简化曲线交会法初步确定HDPE土工膜厚度
11
作者 薛霞 汪万升 +2 位作者 李旺林 王波雷 卢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采用曲线交会法确定平原水库库盘土工膜厚度时,存在材料特性曲线难获得、需多次读图取数、重复试验次数多、可选择性小等不便之处。为此,基于曲线交会法的基本原理和材料弹性阶段的线弹性与双曲线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推导了初步确定高密... 采用曲线交会法确定平原水库库盘土工膜厚度时,存在材料特性曲线难获得、需多次读图取数、重复试验次数多、可选择性小等不便之处。为此,基于曲线交会法的基本原理和材料弹性阶段的线弹性与双曲线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推导了初步确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厚度的简化曲线交会法(包括简化线弹性法和简化双曲线法),并对新疆某平原水库HDPE土工膜厚度的选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与曲线交会法相比,简化曲线交会法计算误差较小,拉应力安全系数误差平均约为2.22%,应变安全系数误差平均约为-4.24%,说明该方法较为准确合理;(2)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正方形孔隙拉应力安全系数最低,以其为该工程安全运用的判断基准;(3)对同一孔隙条件,安全系数随土工膜厚度增加而增加,且呈近似线性关系;(4)通过计算得到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HDPE土工膜厚度范围为≥0.5 mm。简化曲线交会法有助于土工膜厚度确定时的便捷计算,可以满足工程设计阶段初步确定HDPE土工膜厚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膜厚度 曲线交会法 简化线弹性法 简化双曲线法 安全系数 平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森林经营发展路径探析
12
作者 王海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2,共7页
平原森林是城市生态的重要保障,探讨京津冀平原森林经营发展路径,有助于巩固森林经营成果,建设稳定、健康、优质、高效、多功能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平原森林经营现... 平原森林是城市生态的重要保障,探讨京津冀平原森林经营发展路径,有助于巩固森林经营成果,建设稳定、健康、优质、高效、多功能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平原森林经营现状和成效,探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森林系统稳定性差、经营管理仍需完善、经营技术有待提高等多方面问题,提出优化森林结构、重视土壤经营、应用生态辅助措施和促进天然更新等具体经营措施,同时在精准定位经营思路、提升管理水平和科技应用与人才培养等森林经营管理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京津冀平原森林经营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平原森林 经营现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晓杰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我国中原地区夏季高温湿热,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环境对园林绿化中树种的适应能力要求较强,在选择园林绿化乡土树种配置时,既要确保其适合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又要兼顾其品种的多样化与和谐性。该文通过对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园林绿化... 我国中原地区夏季高温湿热,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环境对园林绿化中树种的适应能力要求较强,在选择园林绿化乡土树种配置时,既要确保其适合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又要兼顾其品种的多样化与和谐性。该文通过对乡土树种在中原地区园林绿化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美丽、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园林绿化 中原地区 最佳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湖泊的分类与分区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吕金福 李志民 +1 位作者 冷雪天 介冬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4-530,共7页
松嫩湖泊群的湖泊具有面积小、湖盆浅、密度大、类型多的特点.根据“成因-水量-水质”三要素的综合分类方案,运用三要素的三个主导指标和三个辅助指标,简明地将松嫩湖泊进行了分类.根据湖泊群的区域环境及湖泊主导类型与类型组合的区域... 松嫩湖泊群的湖泊具有面积小、湖盆浅、密度大、类型多的特点.根据“成因-水量-水质”三要素的综合分类方案,运用三要素的三个主导指标和三个辅助指标,简明地将松嫩湖泊进行了分类.根据湖泊群的区域环境及湖泊主导类型与类型组合的区域差异,将松嫩湖泊群划分为6个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湖泊 分类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安春华 乔旭宁 +3 位作者 赵永江 陈盼盼 冯德显 王海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依据中原城市群综合影响力、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依据中原城市群综合影响力、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断裂点理论和Arcgis空间运算的方法界定中原经济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中原城市群 中心城市 综合影响力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Ⅱ)——地下水水质现状和污染分析 被引量:64
16
作者 唐克旺 吴玉成 侯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共5页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水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除天然因素外,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全国有近25%平原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扩散的态势。地下水保护形势十分迫切,指出要客观认识到地下水水质的先天因素和人为污染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水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平原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成藏模式与潜力研究 被引量:121
17
作者 王贵玲 张薇 +4 位作者 蔺文静 刘峰 朱喜 刘彦广 李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85,共12页
京津冀地区雾霾较为严重,同时地热资源丰富,因此,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是调整该地区能源结构,减缓雾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构造、大地热流、地温梯度等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京津冀地区隆起山地对流型与沉积盆地传... 京津冀地区雾霾较为严重,同时地热资源丰富,因此,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是调整该地区能源结构,减缓雾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构造、大地热流、地温梯度等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京津冀地区隆起山地对流型与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的成藏模式与赋存条件,并对两种地热资源的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进行了分析。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约1383亿t,年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1100万t,但目前地热流体年开采热量仅相当于114万t标准煤,约占总量的10%,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华北平原 地热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冰 王昌全 +4 位作者 谭婷 李焕秀 杨娟 李启权 袁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5,共8页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多,达1.1~3.3倍;Cr、Hg含量变化不大。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表明,除Cd含量表现为东北-西南向逐渐降低外,其余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不明显,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表明,近50%的土壤Pb、Cd含量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以Pb最为明显。Pb污染级别为1~4级,重点污染区域为新都、广汉、新津、德阳等地;Cd污染级别虽小(1~2级),但污染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新都、德阳、广汉、双流、新津、彭州等地;仅有少部分样点受到Cr、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湖泊类型组合的区域分异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金福 肖荣寰 +2 位作者 李志民 冷雪天 介冬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9-105,共7页
松嫩平原湖泊群是我国温带亚湿润地区的一个低平原湖泊群,根据湖泊分布的连续性,湖泊群的环境特征及湖泊主导类型与类型组合的区域分异,将松嫩平原湖泊群划分为6个亚区,并对各亚区的湖泊特征做了论述.
关键词 松嫩平原 亚区特征 湖泊资源 类型组合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作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1 位作者 周国华 郑立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应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研究基础地质问题是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 3个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 ,探讨了其对土壤成壤母质特性的示踪作用 ,为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工... 应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研究基础地质问题是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 3个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 ,探讨了其对土壤成壤母质特性的示踪作用 ,为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平原 覆盖区 土壤元素组成特征 示踪作用 珠江三角洲 成壤母质 江汉平原 成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