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l for Papers from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
1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I0022-I0022,共1页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ials such as meat,aquatic products,milk,eggs,animal offals and edible insects.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the quality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raw materials,the relationship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bioactive substances with human health,product flavor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the control of harmful substances during processing or cooking,product preservation,storage and packaging;microorganisms and fermentation,illegal drug residues and food safety detection;authenticity identifi cation;cell-cultured meat,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ble insectsthe animal origin foods food raw materials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bioactive substances food materials food science animal products issn e issn quality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s from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
2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I0018-I0018,共1页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ials such as meat,aquatic products,milk,eggs,animal offals and edible insects.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the quality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raw materials,the relationship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bioactive substances with human health,product flavor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the control of harmful substances during processing or cooking,product preservation,storage and packaging;microorganisms and fermentation,illegal drug residues and food safety detection;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cell-cultured meat,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ble insectsthe animal origin foods food raw materials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bioactive substances food materials food science animal products issn e issn quality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s from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
3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I0021-I0021,共1页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is a peer-reviewed,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animal-origin foods,involving food materials such as meat,aquatic products,milk,eggs,animal offals and edible insects.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the quality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raw materials,the relationship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bioactive substances with human health,product flavor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the control of harmful substances during processing or cooking,product preservation,storage and packaging;microorganisms and fermentation,illegal drug residues and food safety detection;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cell-cultured meat,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ble insectsthe animal origin foods food raw materials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bioactive substances food materials food science animal products issn e issn quality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原料组合加工工艺研究
4
作者 徐玮杰 万明宇 +4 位作者 王戈 丁冉 王健 卫盼盼 杨凯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107-110,共4页
为提升烟叶原料的综合使用能力,本试验以正常加工为对照,开展片烟、原烟润前混配(方案A)和烤前混配(方案B)两种工艺方案的生产试验,测定出片率、长梗得率等7项经济指标,成品水分均匀性,成品烟碱均匀性等成品质量指标,以及大片率等5项叶... 为提升烟叶原料的综合使用能力,本试验以正常加工为对照,开展片烟、原烟润前混配(方案A)和烤前混配(方案B)两种工艺方案的生产试验,测定出片率、长梗得率等7项经济指标,成品水分均匀性,成品烟碱均匀性等成品质量指标,以及大片率等5项叶片结构在制品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方案B的出片率为70.14%、成品产出率为99.96%,采用该方案的烟叶损耗较小。两种方案成品水分均匀控制水平基本一致,略高于正常加工水平。方案B的成品烟碱均匀性均值为3.21%,变异系数为2.32%,叶片结构均匀性SQH1值为5.40,均优于方案A。因此,烤前混配加工模式为较优的加工工艺,其有利于优化打叶复烤经济指标,提高关键指标控制稳定性,提升烟叶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原料 片烟原烟混配 打叶复烤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成像法分析历史文物建筑混凝土材料成分及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杜骞 江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5,共10页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首要步骤是对建材构件进行成分解析。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成分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直接分析。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速度快、无需前处理、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的元素成像等优势,可用于此类混合物的原位分析。采用...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首要步骤是对建材构件进行成分解析。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成分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直接分析。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速度快、无需前处理、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的元素成像等优势,可用于此类混合物的原位分析。采用束斑为20μm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成型混凝土构件以获得混合成分的元素分布图,结合基本参数定量法,对典型历史建筑混凝土构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有效地解析了混凝土构建中骨料和凝胶材料的成分和含量,鉴别了涂层成分,解析了拌混工艺,鉴别了局部污染元素和致劣元素并分析致劣原因,为历史建筑修复材料选配、拌混工艺选择、除污及保护性预防劣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原材料研究 原工艺研究 微区XRF 元素成像 保护修复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窑的新认识和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旻 彭淑敏 +4 位作者 李融武 张志忠 杨大伟 王晓川 李国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邢窑开创了我国烧造白瓷的时代,产品远销海内外.其白瓷、青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粗白釉和粗青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集中,细白釉瓷和透明细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隋代透明细白瓷釉的原料产地或配方和粗白瓷釉、细白... 邢窑开创了我国烧造白瓷的时代,产品远销海内外.其白瓷、青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粗白釉和粗青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集中,细白釉瓷和透明细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隋代透明细白瓷釉的原料产地或配方和粗白瓷釉、细白瓷釉都有所不同;北齐、隋代粗青瓷釉的原料产地或配方与粗白瓷釉、细白瓷釉、透明细白瓷釉也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窑白瓷和青瓷 窑址 烧造时间 原料产地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耀州窑釉料渊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国霞 高正耀 +8 位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谢建忠 郭敏 冯松林 禚振西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为了探讨历代耀州窑釉料之间的渊源关系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和耀州窑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中 2 9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为了探讨历代耀州窑釉料之间的渊源关系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和耀州窑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中 2 9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 :唐代的黑瓷釉原料产地非常集中 ,矿料成分单纯。宋代青瓷釉料配方比较稳定 ,五代青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金代月白釉料成分和宋代青瓷釉料接近。唐三彩蓝釉料与其他耀州瓷釉料来源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耀州窑 釉料 微量元素 渊源关系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层气藏地解压差的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胡素明 李相方 +5 位作者 胡小虎 任维娜 孔冰 胥珍珍 孙晓辉 范坤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往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法未考虑地解压差问题,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方法。首先对煤层的原始吸附气含量采用临界解吸压力(而非前人采用的原始地层压力)下的Langmuir方程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近似化和线性化处理,将基本物质平衡方程转化... 以往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法未考虑地解压差问题,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方法。首先对煤层的原始吸附气含量采用临界解吸压力(而非前人采用的原始地层压力)下的Langmuir方程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近似化和线性化处理,将基本物质平衡方程转化为视平均储层压力(P/Z*)和累积产气量(GP)的直线方程。该直线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上的截距为原始地质储量,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视临界解吸压力(而非前人的视原始地层压力)。运用该物质平衡法,计算Eclipse建立的一个煤层气藏模型的储量,发现误差仅为0.35%。这表明在参数准确的情况下Langmuir体积和压力、原始割理孔隙度和某些时刻的平均地层压力等在数模中可准确获知,该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物质平衡法 地质储量 含气量 地解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气藏地质储量新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道杰 李世成 +3 位作者 田中敬 丁显峰 解庆阁 殷建成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0-753,共4页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与Gp(Z/p)呈线性关系,利用直线的斜率(天然气地质储量倒数1/G)可确定定容封闭气藏地质储量;对于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Gp(Z/p)和气藏外部水体水侵量(We)呈多元函数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可确定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实例应用证明,新推导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能够准确计算气藏原始地质储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也为气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方程 定容封闭气藏 水驱气藏 地质储量 天然水驱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窑巩义窑白瓷的新发现与动态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融武 王建保 +5 位作者 程琳 李国霞 赵维娟 孙新民 张志忠 杨大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7,共3页
对邢窑巩义窑白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不同时期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有所不同;巩义窑唐代3个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非常接近;邢窑巩义窑细白釉瓷胎的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胎料产地不同.邢窑巩义窑粗白釉瓷胎的原料产... 对邢窑巩义窑白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不同时期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有所不同;巩义窑唐代3个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非常接近;邢窑巩义窑细白釉瓷胎的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胎料产地不同.邢窑巩义窑粗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各自都比较集中,配方比较简单,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不同窑口的胎料产地也有所不同.两窑窑工在制作工艺上曾有过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窑和巩义窑 考古新发现 白瓷 原料产地 动态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融武 李国霞 +7 位作者 赵维娟 郭敏 孙洪巍 谢建忠 杨大伟 赵青云 孙新民 赵文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原料产地和起源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78个钧官瓷和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散布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所有钧官瓷胎样品的胎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多数古汝...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原料产地和起源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78个钧官瓷和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散布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所有钧官瓷胎样品的胎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多数古汝瓷胎样品的胎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多数古汝瓷胎样品接近但不同;多数钧官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非常集中,釉料配方接近,古汝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稍分散一些,钧官瓷釉样品和古汝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接近,但配方不同;用样品的化学组成可以把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不同时期的古汝瓷样品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 XRF 化学组成 原料产地和起源关系 散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平衡及线性流原理下的煤层气储层生产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威 丁文龙 +1 位作者 尹帅 张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自身物理、化学、力学及渗流等方面性质的问题,利用物质平衡及线性流原理对某煤层气储层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水侵、解吸、地层及流体压缩性对原始含气量估算的影响及滑脱效应对半缝长xf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自身物理、化学、力学及渗流等方面性质的问题,利用物质平衡及线性流原理对某煤层气储层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水侵、解吸、地层及流体压缩性对原始含气量估算的影响及滑脱效应对半缝长xf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该煤储层产水量较低及地层负压,水侵、地层及流体压缩性对原始含气量G的影响程度较小;但该煤储层含气饱和度或游离气含量低,气体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解吸对原始含气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当利用线性流原理预测储层时,若忽略滑脱效应,预测结果偏低,同时也表明煤储层滑脱效应研究或合理定义渗透率比对压裂、渗流及模拟等方面的重要性.利用半缝长与渗透率比的关系也可以对煤储层表观渗透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线性流 煤储层 生产数据 原始含气量 半缝长 滑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的研发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先文 郑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研发中的原料来源途径、转酯化反应主要技术问题和产业化现状。提出了要使生物柴油生产达到能替代石化柴油的水平,必须重视原料来源的研究和原料基地的建设的观点。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原料来源 转酯化反应 酶法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陵三号坑兵马俑的模糊聚类分析
14
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9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未明。选取秦始皇陵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4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未明。选取秦始皇陵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4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三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始皇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与秦始皇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与耀州瓷胎无关。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原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陶瓷 考古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喷涂制备纳米粉体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晞 孟立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37,67,共3页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新的纳米陶瓷粉体(A l2O3)制造技术,在对电弧喷涂技术进行相关试验后,提出了改变电弧喷涂雾化气体成分,利用电弧喷涂原位反应合成技术,成功地制备了A l2O...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新的纳米陶瓷粉体(A l2O3)制造技术,在对电弧喷涂技术进行相关试验后,提出了改变电弧喷涂雾化气体成分,利用电弧喷涂原位反应合成技术,成功地制备了A l2O3纳米粉体材料。试验研究表明:在电弧喷涂雾化气体中加入纯氧气成分后,经高温电弧热熔化、雾化的铝金属粒子与氧气能够产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可以制备出A l2O3纳米粉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原位反应 反应合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阳明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胎体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桂美 杨玉璋 +3 位作者 姚政权 张茂林 王志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0-1287,共8页
为探索明代初期中国琉璃瓦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与工艺特点,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nergy dispers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对安徽凤阳明中都及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69件琉璃瓦样品胎体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热膨胀仪、吸... 为探索明代初期中国琉璃瓦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与工艺特点,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nergy dispers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对安徽凤阳明中都及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69件琉璃瓦样品胎体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热膨胀仪、吸水率测定仪和偏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样品胎体的烧成温度、吸水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与显微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明中都样品胎体根据元素化学组成差异可分为高钙高铁、低钙高铁和低钙低铁三种类型,表明该遗址琉璃瓦样品胎体制作原料可能具有不同来源,同时,部分明中都样品的化学组成与南京明故宫样品较为接近,而上述两处遗址样品与北京故宫样品在化学组成上皆具有显著差异。烧成温度、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明中都琉璃瓦瓷质胎体样品的烧成温度较高,达到了1 141℃,且吸水率和显气孔率明显较低,达到了瓷胎的标准,而陶质胎体琉璃瓦样品的烧成温度约为880~1 100℃,吸水率和显气孔率较大,且不同样品间差异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明中都琉璃瓦胎体的来源不同,导致不同样品在烧成温度、吸水率、显气孔率等方面差异较大。与北京、南京二处的琉璃瓦样品相比,明中都样品吸水率及显气孔率稍微高于二处,但三处陶胎琉璃瓦样品胎体的烧成温度基本都在1 100℃以下。明中都三种不同类型样品胎体显微结构差异较小,矿物颗粒粒径和孔隙大小相近,其中部分石英晶体具有明显的熔蚀边。此外,明中都和明故宫样品的显微结构特点显示两处遗址样品胎体原料加工皆较为精细,原料淘洗和烧结程度较高,琉璃瓦物理性能较好。对明初洪武时期明中都出土琉璃瓦烧制工艺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了解我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历程、还可对探索明初琉璃制作工艺和明中都营建的组织形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都 琉璃瓦 化学组成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控制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美逸 王晓冬 沈宝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评价气井控制储量是调整气田开发井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气井工作效率和气藏最终采收率。针对气体非线性渗流问题,采用Russell拟压力函数和Meunier拟时间函数对气体非线性渗流控制方程组线性化,得到了与液体渗流控制方程组参数一一对... 评价气井控制储量是调整气田开发井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气井工作效率和气藏最终采收率。针对气体非线性渗流问题,采用Russell拟压力函数和Meunier拟时间函数对气体非线性渗流控制方程组线性化,得到了与液体渗流控制方程组参数一一对应的气体渗流控制方程组。使用Duhamel褶积和拟稳态流动方程导出了简约的广义拟稳态渗流控制方程,反映了封闭气藏中气井在变产量同时变流压条件下的拟稳态生产动态特征,由此建立了利用生产数据评价气井控制储量的计算方法,可用于普通直气井、有水力垂直裂缝的直气井以及普通水平气井。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和主要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地质储量 拟稳态流动方程 物质平衡时间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原点的编辑实践运用及其编辑学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志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95,共6页
原点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回到原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一个特别的矛盾所在。要运用回到原点模式切实做到信息追溯,让回到原点成为读者、作者、编辑、质检四方平衡的有效支撑。回到原点具有很强的编辑学意义,这是编辑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 原点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回到原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一个特别的矛盾所在。要运用回到原点模式切实做到信息追溯,让回到原点成为读者、作者、编辑、质检四方平衡的有效支撑。回到原点具有很强的编辑学意义,这是编辑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编辑学理论提升、指导编辑实践活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点 原始材料 出版物 编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原料种类及原产地PCR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虎 赵国华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随着PCR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应用面与领域正在不断扩展。该文主要论述PCR技术在食品原料种类及原产地检验方面应用;同时,也指出PCR技术在这方面应用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PCR检测 食品原料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半岛及日本细形青铜武器的原料产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3期35-45,共11页
对朝鲜半岛及日本出土细形青铜武器的原料产地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以了解朝、日及中国大陆古代青铜原料的流通状况。利用青铜器及铅矿物中所含铅的四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在三维坐标系中观察其分布规律,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青铜器所含... 对朝鲜半岛及日本出土细形青铜武器的原料产地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以了解朝、日及中国大陆古代青铜原料的流通状况。利用青铜器及铅矿物中所含铅的四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在三维坐标系中观察其分布规律,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青铜器所含铅与铅矿地域特征的关联。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及铅矿物标本的铅同位素比值,指出上述三地某些青铜器原料中的铅可能有共同的产地,而朝、日当地铅矿的开采似不早于公元7世纪,故朝、日细形青铜武器的铅原料可能来自中国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日本 青铜器 原料产地 铅同位素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