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行胎盘MRI平扫且MRI提示为PP的80例孕产妇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以术中所...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行胎盘MRI平扫且MRI提示为PP的80例孕产妇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以术中所见为标准诊断为PP 48例,非PP 32例。所有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在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T2WI序列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首先进行Z-score正则化操作,再通过t检验进行特征筛选,随后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最后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对组学的特征进行筛选及降维,并计算影像组学分数。从7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中选取最优算法进行影像组学模型的构建。对临床信息和影像组学评分分别做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到多因素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信息同时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并将其可视化(列线图)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影像组学-临床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比较模型的效能,运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程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孕次和影像组学评分,其优势比分别为0.27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151~0.492]和1934.105(95%CI:118.985~31445.149)。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48(95%CI:0.884~1.000)和0.723(95%CI:0.596~0.850),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28(95%CI:0.601~1.000)和0.676(95%CI:0.474~0.878)。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临床模型的AUC值为0.962(95%CI:0.906~1.000)。DeLong检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间及临床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影像组学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组学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影像组学-临床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对PP鉴别的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妊娠终止时机和方式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脂多糖(LPS)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PMSCs与经LPS处理的P3...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脂多糖(LPS)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PMSCs与经LPS处理的P3代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通过real time RT-PCR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精氨酸酶-1(Arg-1)、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以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80%的P3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经10μg/ml LPS处理后,其GFAP、IL-1β、iNOS、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抗炎因子Arg-1、S100A10表达水平下降(P<0.05);同时其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βRI)、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磷酸化Smad2和磷酸化Smad3(p-Smad2,p-Smad3)表达水平上调(P<0.05)。将PMSCs与经LPS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IL-1β、iNOS、TNF-α及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抗炎因子Arg-1、S100A10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时其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TβRI、TβRⅡ、p-Smad2和p-Smad3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行胎盘MRI平扫且MRI提示为PP的80例孕产妇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以术中所见为标准诊断为PP 48例,非PP 32例。所有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在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T2WI序列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首先进行Z-score正则化操作,再通过t检验进行特征筛选,随后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最后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对组学的特征进行筛选及降维,并计算影像组学分数。从7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中选取最优算法进行影像组学模型的构建。对临床信息和影像组学评分分别做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到多因素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信息同时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并将其可视化(列线图)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影像组学-临床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比较模型的效能,运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程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孕次和影像组学评分,其优势比分别为0.27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151~0.492]和1934.105(95%CI:118.985~31445.149)。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48(95%CI:0.884~1.000)和0.723(95%CI:0.596~0.850),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28(95%CI:0.601~1.000)和0.676(95%CI:0.474~0.878)。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临床模型的AUC值为0.962(95%CI:0.906~1.000)。DeLong检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间及临床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影像组学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组学模型与影像组学-临床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影像组学-临床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对PP鉴别的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妊娠终止时机和方式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脂多糖(LPS)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PMSCs与经LPS处理的P3代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通过real time RT-PCR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精氨酸酶-1(Arg-1)、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以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80%的P3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经10μg/ml LPS处理后,其GFAP、IL-1β、iNOS、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抗炎因子Arg-1、S100A10表达水平下降(P<0.05);同时其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βRI)、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磷酸化Smad2和磷酸化Smad3(p-Smad2,p-Smad3)表达水平上调(P<0.05)。将PMSCs与经LPS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IL-1β、iNOS、TNF-α及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抗炎因子Arg-1、S100A10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时其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TβRI、TβRⅡ、p-Smad2和p-Smad3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