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结式、V得句和兼语句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4,共9页
致使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存在临摹性对应关系,但对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汉语兼语句、V得句和动结式这三种致使结构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其对应关系,在功能上的表现是致使结构的致使效率连续统和多样性,... 致使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存在临摹性对应关系,但对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汉语兼语句、V得句和动结式这三种致使结构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其对应关系,在功能上的表现是致使结构的致使效率连续统和多样性,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形式紧密度连续统以及该结构使役、被役的省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v得句 兼语句 致使结构 形式-功能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简方案下的探针—目标一致关系与汉语使令义兼语式的推导生成——基于题元准则和格位过滤原则质疑移位进入题元位置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志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6-26,共11页
基于最简方案对英语提升等结构的分析表明,同一论元语链上的所有拷贝均共有一个格位、共享一个题元角色,题元准则因之而得以维护。移位可进入题元位置,可解读特征可被核查理论(Hornstein,1999/2009)不能更优化地兑现最简理念。基于该理... 基于最简方案对英语提升等结构的分析表明,同一论元语链上的所有拷贝均共有一个格位、共享一个题元角色,题元准则因之而得以维护。移位可进入题元位置,可解读特征可被核查理论(Hornstein,1999/2009)不能更优化地兑现最简理念。基于该理论对汉语兼语式的非语段分析不能显现其语义内涵和句法构造。依据Nunes(2001/2004)不同句法体可同时在狭义句法阶段推导生成的理论,本文认为兼语式由两个句法体嵌套而成:附加语句法体合并在兼语句V1的标示语位置作其目的状语(可称为兼语式的附加语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题元准则 格位指派 探针—目标 一致关系 使令义兼语式 不可解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