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浩 胡晓波 +2 位作者 严干贵 李亚楼 张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4-1470,共7页
在综合已有直驱永磁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即减少发电机出力,协调使用卸荷电阻控制和桨距角控制,以避免发电机超速和直流电容过电压为控制目标,保证变流器和发电机的运行安全,同时减少... 在综合已有直驱永磁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即减少发电机出力,协调使用卸荷电阻控制和桨距角控制,以避免发电机超速和直流电容过电压为控制目标,保证变流器和发电机的运行安全,同时减少卸荷电阻的使用频率。使用PSCAD/EMTDC搭建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设计算例对直驱永磁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 低电压穿越 协调控制 减出力 卸荷电阻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桨距和转矩动态控制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功率平滑控制 被引量:109
2
作者 廖勇 何金波 +1 位作者 姚骏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71-77,共7页
风能的不确定性以及风轮机自身特性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随风速变化而波动,影响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分析变桨变速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风速范围内结合风力机变桨... 风能的不确定性以及风轮机自身特性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随风速变化而波动,影响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分析变桨变速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风速范围内结合风力机变桨控制和发电机变速控制的发电机有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考虑到风能的随机性及直驱风能发电系统很强的非线性,设计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变桨距控制器和发电机转矩动态滑模控制器。对一台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运行行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糊变桨距控制能有效控制发电机转速运行范围,动态滑模控制能使发电机输出平滑的有功功率。与传统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有效降低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波动,控制发电机转速运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桨距角控制 模糊控制 动态滑模控制:有功功率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结构分析的变异椭球体构造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先成 曹芳 +1 位作者 邹艳红 赵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76-3084,共9页
针对目前矿化结构分析中变异椭球体的构造仅考虑地质体走向、倾向、垂向上矿化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椭球体模型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工具,综合考虑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品位的三维空间变异特征来构造变异椭球体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铅... 针对目前矿化结构分析中变异椭球体的构造仅考虑地质体走向、倾向、垂向上矿化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椭球体模型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工具,综合考虑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品位的三维空间变异特征来构造变异椭球体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铅、锌品位在空间中各个方位上的实验变异函数,绘制矿体走向倾斜面上的实验变异函数等值线图,研究矿体走向倾斜面上的铅、锌品位分布,确定变异椭球体的长轴方向,进而绘制与长轴相垂直平面上的实验变异函数等值线图,确定变异椭球体的次长轴和短轴方向;然后,分别用理论模型拟合这3个方向上的实验变异函数,得到其变程作为三轴的长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床,构造矿床铅、锌品位的变异椭球体,并将其作为搜索椭球体来限制品位插值过程中已知样品点的搜索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构造的变异椭球体,不仅考虑了矿体形态对矿化空间分布的影响,而且有效地反映了铅、锌品位在空间中的分布及变异情况,为隐伏矿体定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变异函数 变异椭球体 倾伏向 倾伏角 旋转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池伟 石庆均 +1 位作者 陈宏伟 马智泉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434-438,共5页
针对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问题,对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桨距角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直驱风电系... 针对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问题,对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桨距角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能够在不同风速下稳定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可实现风能的最大功率跟踪,在额定风速以上通过桨距角控制能将风机系统的功率输出限制在额定值附近。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桨距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PWM变换器 永磁同步发电机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 桨距角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Smith预估的直驱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伟 邓程城 徐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在大型直驱风电机组中通常采用变桨距的方法来提高风能利用率,调节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但由于风速变化的随机性和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特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控制方法。在模糊理论和... 在大型直驱风电机组中通常采用变桨距的方法来提高风能利用率,调节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但由于风速变化的随机性和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特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控制方法。在模糊理论和Smith预估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模糊控制器和Smith预估控制器进行设计,最后将两者相结合,并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风速变化超过额定风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控制桨距角使风力机转速稳定在额定值,实现直驱风电机组的恒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风能利用率 桨距角 模糊Smith预估控制 额定风速 恒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兴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7,共4页
分析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DDPMSG)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低电压运行特性,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策略,包括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控制发电机电磁功率以控制直流链及电网侧逆变器的功率;利用发电机侧功率控制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实... 分析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DDPMSG)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低电压运行特性,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策略,包括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控制发电机电磁功率以控制直流链及电网侧逆变器的功率;利用发电机侧功率控制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实现直流链电压的稳定,以提高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维持所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运用仿真分析软件PSCAD/EMTDC建立DDPMSG及其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直驱式风轮机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优化PID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克其劳 马建光 贾大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变桨距控制是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限制功率输出的主要控制手段,文章基于风力机功率输出特性曲线,分析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在全风况下对应的控制策略。在额定风速以上时利用转速和功率相结合的双闭环变... 变桨距控制是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限制功率输出的主要控制手段,文章基于风力机功率输出特性曲线,分析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在全风况下对应的控制策略。在额定风速以上时利用转速和功率相结合的双闭环变桨距控制系统,并在传统的PID控制器的基础上运用了混沌优化技术,用来减小在额定风速附近引起的输出功率波动及载荷突变的不利影响。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混沌优化变桨距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变桨距控制策略响应速度快且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 变桨距 混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小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6,共6页
综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在简述风力涡轮机特性的基础上,介绍恒速发电和变速发电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重点是基于同步发电机的“直接在线”发电和基于绕线异步机的双馈发电系统,以及桨叶倾角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一种新型锥形转子风... 综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在简述风力涡轮机特性的基础上,介绍恒速发电和变速发电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重点是基于同步发电机的“直接在线”发电和基于绕线异步机的双馈发电系统,以及桨叶倾角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一种新型锥形转子风力发电机组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恒速发电 直接在线 双馈 倾角控制 锥形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扣角和倾角下帆船帆翼空气动力特性的分析研究
9
作者 马勇 郑伟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4,共3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扣角和倾角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力矩系数以及帆翼底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帆翼扣角以后帆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都变小,垂直水平面上力系数增加很多,这个力增加可以减小船体阻力、有利于帆船行驶。另外,帆翼扣...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扣角和倾角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力矩系数以及帆翼底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帆翼扣角以后帆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都变小,垂直水平面上力系数增加很多,这个力增加可以减小船体阻力、有利于帆船行驶。另外,帆翼扣角以后帆翼力矩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这对于帆船行驶来说是有利的,可以减小帆船倾斜。单独从升力来看倾角为-10°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船 帆翼 扣角 倾角 升力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基阵空气声被动定向及精度分析
10
作者 白晓娟 李亚安 +2 位作者 张伟 房媛媛 魏晓晴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40,共4页
针对如何有效地对抗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根据声测被动定向系统对声学基阵提出的要求,给出了当基阵尺寸较小的情况下空气声被动定向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绍了远、近场环境下平面四元十字阵的定向原理和算法,重点分析了该阵的定向精... 针对如何有效地对抗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根据声测被动定向系统对声学基阵提出的要求,给出了当基阵尺寸较小的情况下空气声被动定向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绍了远、近场环境下平面四元十字阵的定向原理和算法,重点分析了该阵的定向精度,同时对远场环境下基阵的目标定向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四元十字阵空气声被动定向系统的空间定向精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为空中运动目标声测被动定向算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测被动定向 平面四元十字阵 时延估计 方位角误差 俯仰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倾角和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侧余角的关系——以面理在斜井硐顶的迹线的描绘方法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禄进 刘传侦 冯德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研究了斜井素描过程中 ,面理在硐顶的迹线的描绘方法 ,对倾向、倾角和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侧余角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所阐述的方法 ,除了对斜井素描可以运用外 ,可应用于找矿。
关键词 斜井素描 斜井洞顶迹线 倾向 倾角 倾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法的双转子螺旋型水轮机效率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爱明 陈丹 +1 位作者 马勇 胡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提高双转子垂直轴螺旋型水轮机的输出功率,探索不同设计参数对水轮机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本文使用田口法对影响水轮机效率的5个因素(翼型、桨距角、包率、间距比和旋转方向)在4个水平下进行分析。构建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表,并分别... 为提高双转子垂直轴螺旋型水轮机的输出功率,探索不同设计参数对水轮机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本文使用田口法对影响水轮机效率的5个因素(翼型、桨距角、包率、间距比和旋转方向)在4个水平下进行分析。构建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表,并分别对正交试验表中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转子水轮机效率比初始设计水轮机高22.86%。各因素对水轮机效率影响程度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翼型>桨距角>间距比>包率>旋转方向。5因素效率最佳组合为A4(0024)、B3(3°)、C1(1.00)、D4(--)、E2(1.6)。峡谷效应是提升双转子垂直轴螺旋型水轮机效率的主要原因。双转子螺旋型水轮机对尾涡的流向干扰作用较强,水轮机布置时应该合理利用该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垂直轴水轮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型水轮机 双转子 田口法 效率 优化设计 翼型 桨距角 包率 间距比 旋转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增斜钻具组合在冀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宽亮 张宝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4-45,59,共3页
对比分析了常规增斜钻具组合的局限性以及柔性增斜钻具组合的优点。介绍了冀东油田常用的四种柔性增斜钻具组合的结构、特点及钻井参数。冀东油田4口定向井现场应用表明,该钻具组合能较好地解决增斜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
关键词 定向井 钻具组合 井斜角 油田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