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
1
作者 薛颜 徐文荣 +2 位作者 于宗光 李琨 李加燊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式,利用PN的统计特性校准增益误差。本校准技术在系统级建模和RTL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证并成功流片。测试结果显示,在1 GS/s采样速率下,校准精度为14 bit的Pipelined ADC的有效位数从9.30 bit提高到9.99 bit,信噪比提高约4 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9.5 dB,积分非线性(INL)降低约10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 电容失配 增益误差 前台校准 后台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view of Energy-Efficient Successive-Approximatio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State-of-the-Art and a Design Example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g-Gang Dong Xiao-Yang Wang +2 位作者 Hua Fan Jun-Feng Gao Qiang Li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4期372-381,共10页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state-of-the- arts designs of successive-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SAR ADCs). Methods and technique specifications are collected in view of innovative ideas. A...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state-of-the- arts designs of successive-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SAR ADCs). Methods and technique specifications are collected in view of innovative idea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a desig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procedure to design an SAR ADC. A new method, which extends the width of the internal clock, is also proposed to facilitate different sampling frequencies, which provides more time for the digital-to-analog convert (DAC) and comparator to settle. The 10 bit ADC is simulated in 0.13 μm CMOS process technology. The signal-to-noise and distortion ratio (SNDR) is 54.41 dB at a 10 MHz input with a 50 MS/s sampling rate, and the power is 330 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synchro-nous CLOCK review successive-approximation register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ionizing radiation on dual 8-bit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D9058) with various dose rates and bias condi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兴冀 刘超铭 +2 位作者 孙中亮 肖立伊 何世禹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629-633,共5页
The radiation effects on several properties (reference voltage, digital output logic voltage, and supply current) of dual 8-bit analog-to-digital (A/D) converters (AD9058) under various biased conditions are inv... The radiation effects on several properties (reference voltage, digital output logic voltage, and supply current) of dual 8-bit analog-to-digital (A/D) converters (AD9058) under various biased condition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Gamma ray and 10-MeV proton irradiation are selected for a detailed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duced by the gamma ray with various dose rates, the devices exhibit enhanced low dose rate sensitivity (ELDRS) under zero and working bias conditions. Meanwhil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LDRS is more severe under the working bias condition than under the zero bias condition. The degradation of AD9058 does not display obvious ELDRS during 10-MeV proton irradiation with the selected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enhanced low dose rate sensitivities (ELDRS) gamma ray and protonirradiation lower/high-dose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Optical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Based on 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4
作者 王晓东 孙雨南 +1 位作者 伍剑 崔芳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3年第S1期58-61,共4页
A novel optical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based on 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OTDM) is described which uses electrooptic sampling and time-demultiplexing together with multiple electronic analog-to-digital c... A novel optical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based on 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OTDM) is described which uses electrooptic sampling and time-demultiplexing together with multiple electroni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cheme, the time-division multiplexer and the time-division demultiplexer are applied in the optical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OADC)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the OADC is simplif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ADC based on time-division demultiplexer is improved. A core optical part of th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with a sample rate of 10 Gs/s. The signals in three channels are demultiplexed from the optical pulses.The result proves our scheme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DC(optical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electrooptic sampling OTDM(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ower Optimization Method by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for Pipeline ADCs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宁 吴霜毅 +1 位作者 王向展 杨谟华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The effects of stage numbers on power dissipation of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re studied and a novel design method aiming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 minimum comparator ... The effects of stage numbers on power dissipation of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re studied and a novel design method aiming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MCNA) is first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optimum distribution of resolutions through pipeline ADC stages is deduced by MCNA. Based on the optimum stage-resolution distributio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which examines the precise function between ADC power and stage resolutions with a parameter of power ratio (Rp). For 10-bit pipeline ADC with scaling down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y using MATLAB CAD tools show that an eight-stage topology with 1-bit RSD correction achieves the power optimization indicated by the power reduction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power dissipation scaling down stage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pipeline-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的全数字锁相环
6
作者 王子轩 张聪 +4 位作者 耿鑫 丁浩 徐浩 郭宇锋 王嵘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9,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pipeline-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的全数字锁相环。提出的pipeline-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采用脉冲链结构的时间放大器实现了两级时间量化以及1.6ps的高分辨率。其中,MASH1-1-1结构的ΔΣ调制器实现了三阶噪声整形的效果。该... 提出了一种采用pipeline-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的全数字锁相环。提出的pipeline-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采用脉冲链结构的时间放大器实现了两级时间量化以及1.6ps的高分辨率。其中,MASH1-1-1结构的ΔΣ调制器实现了三阶噪声整形的效果。该全数字锁相环电路采用0.13μm 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测试结果显示:芯片总功耗为12mW,带内和带外相位噪声分别为-91dBc/Hz@10kHz和-128dBc/Hz@1MHz,RMS抖动和峰峰抖动值分别为2.9ps和21.5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Σ时间-数字转换器 流水线型时间-数字转换器 噪声整形 全数字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85mW 14-bit 150MS/s Pipelined ADC with a Merged First and Second MDAC 被引量:6
7
作者 LI Weitao LI Fule +2 位作者 YANG Changyi LI Shengjing WANG Zhihu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14-21,共8页
A low-power 14-bit 150MS/s an- 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is present- ed fo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Range scaling enables a maximal 2-Vp-p input with a single-stage opamp adopted. Opamp and capacitor shari... A low-power 14-bit 150MS/s an- 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is present- ed fo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Range scaling enables a maximal 2-Vp-p input with a single-stage opamp adopted. Opamp and capacitor sharing between the first multi- plying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MDAC) and the second one reduces the total opamp power further. The dedicated sample-and- hold amplifier (SHA) is removed to lower the power and the noise. The blind calibration of linearity error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er- formance. The prototype ADC is fabricated in a 130rim CMOS process with a 1.3-V supply voltage. The SNDR of the ADC is 71.3 dB with a 2.4 MHz input and remains 68.5 dB for a 120 MHz input. It consumes 85 roW, which includes 57 mW for the ADC core, 11 mW for the low jitter clock receiver and 17 mW for the high-speed reference buf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LOWPOWER CALIBRATION high speed and high reso-lution pipelin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MOS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反相器放大器的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ADC
8
作者 杨艳军 陈鸣 黄成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器的低功耗全差分运算放大器,通过引入正反馈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和速度。利用设计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和相关电平位移技术,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器的低功耗全差分运算放大器,通过引入正反馈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和速度。利用设计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和相关电平位移技术,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后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下,ADC功耗为5.45 mW;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99707 MHz时,AD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SFDR)为73.2 dB,信号噪声失真比(Signal to Noise and Distortion Ratio,SNDR)为60.8 dB,有效位数(Effective Number Of Bits,ENOB)为9.8位,最大微分非线性(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DNL)为+0.38 LSB,最大积分非线性(Integral Nonlinearity,INL)为−0.48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器 全差分放大器 相关电平位移 流水线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水冷活动烟罩温度分布特性与管路优化
9
作者 班卿 阳坤林 +1 位作者 杨世亮 于洪石 《矿冶》 2025年第1期151-157,168,共8页
转炉是火法吹炼的重要设备,但其造成的低空污染是行业痛点。水冷活动烟罩彻底解决了转炉烟气污染,但冷却性能影响机制尚无系统研究。为了深入理解水冷活动烟罩冷却性能影响机制,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管路布置下的水冷活动烟罩... 转炉是火法吹炼的重要设备,但其造成的低空污染是行业痛点。水冷活动烟罩彻底解决了转炉烟气污染,但冷却性能影响机制尚无系统研究。为了深入理解水冷活动烟罩冷却性能影响机制,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管路布置下的水冷活动烟罩内流动特性和受热面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新的管路布置能够有效改善冷却腔室内的流动特性、减少涡旋数量、增加冷却水平均流速,大幅提升水冷活动烟罩换热性能、减少高温区数量和面积、降低受热面温度。具体而言:主要涡旋数量由9个减少为2个,冷却水平均速度由0.1997 m·s^(-1)增加至0.2445 m·s^(-1),进出口压力损失由56092.68 Pa减少至54513.59 Pa;主要高温集中区域由4个减少为2个,受热面400 K以上高温区域面积占比由57%减少至41%,受热面平均温度由407.48 K降低至393.70 K,最高温度由550.05 K降低至446.71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水冷活动烟罩 管路布置 流动特性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钟抖动流水线结构的高效率真随机数发生器
10
作者 董亮 凌锋 朱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0-76,共7页
现代加密系统对密钥随机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用时序抖动、热噪声、亚稳态等作为熵源的真随机数发生器,因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随机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提出一种可配置、轻量级、高效率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该发生器使用基于随机... 现代加密系统对密钥随机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用时序抖动、热噪声、亚稳态等作为熵源的真随机数发生器,因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随机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提出一种可配置、轻量级、高效率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该发生器使用基于随机数学模型的设计方法,由差分构架的两级时钟抖动流水线组成。第一级流水线中两个环形振荡器在规定时间内累积抖动,第二级流水线利用近似相同的两个环形振荡器的微小周期差构建时间数字转换器,对第一级输出的高斯抖动进行量化,通过数字化模块输出随机比特。在时间数字转换器运行过程中,第一级流水线已经重新启动累积下一个阶段的抖动,减少了空闲时间,提高了真随机数的质量和效率。在Xilinx Atrix-7平台进行了验证,该结构的硬件资源仅消耗了25个LUTs和13个DFFs,获得高达32.55 Mb/s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随机数发生器 时钟抖动 流水线结构 随机性 环形振荡器 时间数字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4位80 MS/s流水线型A/D转换器设计
11
作者 郭小辉 黄星辰 +4 位作者 徐福彬 洪炜强 赵雨农 洪琪 许耀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10期89-94,共6页
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4位80 MS/s的流水线型A/D转换器(ADC)。为了降低ADC整体功耗,首级电路采用2.5 bit无采样保持(SHA-less)结构。进一步,基于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运放,通过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和增... 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4位80 MS/s的流水线型A/D转换器(ADC)。为了降低ADC整体功耗,首级电路采用2.5 bit无采样保持(SHA-less)结构。进一步,基于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运放,通过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和增益提高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运放的速度和增益,且功耗较低。比较器仅采用动态锁存器以减小级间延迟。还采用了栅压自举开关降低开关导通电阻,提高采样网络带宽和线性度。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采样频率为80 MHz的条件下,输入信号频率分别为10 MHz和70 MHz时,ADC的动态参数性能相差不大。其中,输入信号频率为70 MHz时,信噪失真比(SNDR)为72.2 d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85.82 dB,有效位数(ENOB)为11.7 bit,品质因数(FoM)为0.38 pJ/(conv·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型A/D转换器 无采样保持 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 动态锁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1bit流水线高速模数转换器
12
作者 黄政 蔡孟冶 姜岩峰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8,共8页
为解决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在连续工作时功耗高、电容器匹配度有限以及运算放大器大摆幅输出信号下线性度下降的问题,基于0.5μm BCD工艺,设计了一款11 bit流水线高速ADC。提出了无采样保持放大器、幅度减半和多位量化相结合的设计方... 为解决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在连续工作时功耗高、电容器匹配度有限以及运算放大器大摆幅输出信号下线性度下降的问题,基于0.5μm BCD工艺,设计了一款11 bit流水线高速ADC。提出了无采样保持放大器、幅度减半和多位量化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使ADC在大摆幅信号下有足够的线性度来处理信号,同时使电容数模转换器(DAC)的匹配精度满足ADC分辨率的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对电容阵列几何参数的匹配精度要求,具有较低的功耗。采用Cadence Virtuoso设计版图,测试结果表明,芯片的微分非线性(DNL)在-0.5~+0.5 LSB范围内,有效位数(ENOB)为10.61 bit,功耗为97 mW,获得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 幅度减半 无采样保持 线性度 多位量化 电容失配 有效位数(EN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荷域流水线ADC的1.5位子级电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嵩人 陈珍海 +3 位作者 张鸿 李雪 钱宏文 于宗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0-175,共6页
针对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性能依赖于高增益带宽积运放而导致较大功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斗链式电荷器件的电荷域流水线1.5位子级电路.该子级电路使用增强型电荷传输电路来实现电荷传输和余量电荷计算,去除了传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针对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性能依赖于高增益带宽积运放而导致较大功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斗链式电荷器件的电荷域流水线1.5位子级电路.该子级电路使用增强型电荷传输电路来实现电荷传输和余量电荷计算,去除了传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的高性能运放,可大大降低模数转换器的功耗.基于所提出的1.5位子级电路,在0.18μm CMOS工艺条件下,设计了一款10位、250MS/s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模数转换器样片在全速采样时对于9.9MHz正弦输入信号转换得到的无杂散动态范围为644dB,信噪失真比为56.9dB,而功耗为45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流水线子级电路 电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16bit 100MS/s ADC的高精度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珍海 于宗光 +3 位作者 李现坤 魏敬和 黄嵩人 苏小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2,18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16bit 100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输出可调参考电压产生电路.通过采用电流求和以及浮动电流源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高精度、输出电压可调的参考电压缓冲器.该缓冲器通过采用推挽输出和复制电路结构,在进一步...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16bit 100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输出可调参考电压产生电路.通过采用电流求和以及浮动电流源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高精度、输出电压可调的参考电压缓冲器.该缓冲器通过采用推挽输出和复制电路结构,在进一步提高输出参考电压的电源抑制比的同时,减小了输出阻抗.16bit 100MS/s模数转换器电路采用0.18μm 1P6M 1.8V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模块的功耗为23mW,面积为1.3mm×2.0mm,在-55℃~125℃范围内的温度系数为16×10^(-6)℃^(-1);整体模数转换器电路在全速采样条件下对于10.1MHz的输入信号得到的信噪比为76.3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89.2dB,功耗为300mW,面积为3.5mm×5.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参考电压 电压缓冲器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高速低功耗开环余量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鸿 陈贵灿 +1 位作者 程军 贾华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1-755,共5页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中余量放大器的功耗并提高其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开环余量放大器结构及其增益控制方法.该放大器采用简单差动对结构,并使用放大器的复制电路和一个差动差值放大器来控制主放大器输入对管的跨导,以稳定开...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中余量放大器的功耗并提高其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开环余量放大器结构及其增益控制方法.该放大器采用简单差动对结构,并使用放大器的复制电路和一个差动差值放大器来控制主放大器输入对管的跨导,以稳定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增益.所提出的放大器结构可以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而且不需要共模反馈电路,与采用共源共栅结构和共模反馈的开环放大器相比,功耗更低,响应速度更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功耗仅为5.5 mW,在满幅度阶跃输入的情况下,输出建立时间小于3 ns.将该开环余量放大器应用到采用数字校准的流水线ADC中,实现了采样率为4×107s-1的12位模数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流水线 开环余量放大器 数字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一种数字校准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华宇 陈贵灿 +2 位作者 程军 张鸿 沈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9-759,共1页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数字校准电路的规模和功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后台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采用自适应搜索算法和二元单调函数的幅值增量比较算法,分别对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数字校准技术中的距离估计电路和查...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数字校准电路的规模和功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后台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采用自适应搜索算法和二元单调函数的幅值增量比较算法,分别对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数字校准技术中的距离估计电路和查找表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少了距离估计所需的数字电路和查找表所需的ROM空间,极大地降低了数字电路的规模和功耗.应用该校准技术实现了一个12位、采样率为4×10^7s^-1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同优化前相比,该芯片数字电路的功耗降低了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校准技术 自适应搜索算法 种数 数字电路 校准电路 统计规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时间交织12位500MS/s电荷域ADC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珍海 魏敬和 +3 位作者 苏小波 邹家轩 张鸿 于宗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15,137,共8页
针对外部输入共模电荷变化及失调误差对高速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精度产生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入共模电荷前馈补偿电路和一种失调误差数模混合前台校准技术,可对输入共模电荷变化产生的共模电荷误差量和失调误差进行补偿.基于所... 针对外部输入共模电荷变化及失调误差对高速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精度产生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入共模电荷前馈补偿电路和一种失调误差数模混合前台校准技术,可对输入共模电荷变化产生的共模电荷误差量和失调误差进行补偿.基于所提出的输入共模电荷前馈补偿电路和失调误差前台校准技术,在1P6M0.18μm CMOS工艺条件下设计了一款12bit、500MS/s时间交织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模数转换器样片在全速采样时对于19.9MHz正弦输入信号转换得到的无杂散动态范围为77.5dB,信噪失真比为62.7dBFS;并且输入共模电压在1.2V内变化时模数转换器的信噪比波动小于3dB,而功耗为220mW,有源芯片面积为624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电荷域 时间交织 前馈补偿 失调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隔膜泵在鞍钢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晓明 么克威 汪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109,115,共4页
简述了隔膜泵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隔膜泵的结构,介绍了国产隔膜泵在鞍钢炼钢厂转炉泥管道输送系统和东鞍山烧结厂尾矿高浓度管道输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在长距离、高扬程、高粘度浆体管道输送中合理选用国产隔膜泵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 简述了隔膜泵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隔膜泵的结构,介绍了国产隔膜泵在鞍钢炼钢厂转炉泥管道输送系统和东鞍山烧结厂尾矿高浓度管道输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在长距离、高扬程、高粘度浆体管道输送中合理选用国产隔膜泵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隔膜泵 转炉泥管道输送 尾矿高浓度管道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一种数字校准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华宇 陈贵灿 +2 位作者 程军 张鸿 沈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995,共5页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数字校准电路的规模和功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后台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采用自适应搜索算法和二元单调函数的幅值增量比较算法,分别对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数字校准技术中的距离估计电路和查找...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数字校准电路的规模和功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后台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采用自适应搜索算法和二元单调函数的幅值增量比较算法,分别对基于信号统计规律的数字校准技术中的距离估计电路和查找表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了距离估计所需的数字电路和查找表所需的ROM空间,极大地降低了数字电路的规模和功耗.应用该校准技术实现了一个12位、采样率为4×107s-1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同优化前相比,该芯片数字电路的功耗降低了93%,所需ROM空间减小了95%.整个芯片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总功耗为210 mW,芯片面积为3.3 mm×3.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数字校准 自适应搜索 幅值增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可重构14 bit 125 MS/s流水线ADC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惠国 陈珍海 +3 位作者 孙伟锋 周德金 于宗光 魏敬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9-6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可重构14 bit 125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该双通道14 bit ADC可工作在并行双通道14 bit 125 MS/s、时间交织14 bit 250 MS/s以及求和15 bit 125 MS/s三种模式.为抑制通道间失配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数模混合前台校... 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可重构14 bit 125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该双通道14 bit ADC可工作在并行双通道14 bit 125 MS/s、时间交织14 bit 250 MS/s以及求和15 bit 125 MS/s三种模式.为抑制通道间失配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数模混合前台校准技术.为减少ADC输出端口数目,数据输出由高速串行数据发送器驱动,并且其工作模式有1.75,2,3.5 Gbit/s三种.该ADC电路采用0.18μm 1P5M 1.8 V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10.1 MHz的输入信号,该ADC电路在14 bit 125 MS/s模式下的SNR和SFDR分别为72.5 dBFS和83.1dB,在14 bit 250 MS/s模式下的SNR和SFDR分别为71.3 dBFS和77.6 dB,在15 bit 125 MS/s模式下的SNR和SFDR分别为75.3 dBFS和87.4 dB.芯片总体功耗为461 mW,单通道ADC内核功耗为210 mW,面积为1.3×4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可重构 时间交织 电流模发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