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2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and with Optimum Length
1
作者 Luigi Fenu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5,共6页
A simplified method of designing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with optimum length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 and without any point constraint,is proposed. A numerical algorithm distr... A simplified method of designing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with optimum length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 and without any point constraint,is proposed. A numerical algorithm distributing the mass by means of the Fully Stressed Design ( FSD) method and updating the moment by finite elements has been first implemented. The use of the FSD method is in general quite simple,and allows to obtain optimum,or close to the optimum,solutions. After having distributed the mass through the FSD method,the length has been finally optimised by means of a heuristic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施工技术 质量管理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
2
作者 刘飞 高全臣 +1 位作者 经来旺 赵延林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arried out by means of composite-reinforced soil samples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ile. The samples are made of gravel or lime-soil with different length...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arried out by means of composite-reinforced soil samples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ile. The samples are made of gravel or lime-soil with different length at the center.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samples can not be obtained by superimposure of reinforcing pile and soil simply according to their replacement proportion. It also indicates the law for stress ratio of reinforcing column to soil. The stress ratio of reinforcing column to soil increases and reaches peak rapidly while load and strain is small. Then the ratio decreases. This law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ing resuits in construction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AMPLE STRENGTH stress RATIO experimental study GRAVEL pile lime-soil p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极限抗压承载力预测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成建强 唐龙龙 +1 位作者 曹胜敏 李永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最常见基桩类型之一,不仅承载能力优异,而且现场施工方便有效可靠。通过混凝土预制桩实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建立多种基桩抗压极限承载能力的模型,进而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华北沿海某燃料油码头陆域共1...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最常见基桩类型之一,不仅承载能力优异,而且现场施工方便有效可靠。通过混凝土预制桩实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建立多种基桩抗压极限承载能力的模型,进而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华北沿海某燃料油码头陆域共14个建筑单体,基桩类型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竹节桩,但各单体上部荷载差异较大,而桩型、桩长大致相同;因此依托该预测模型对该项目中竹节桩基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从而对各单体基桩桩长设计进行针对性优化,并考虑一定安全系数,以达到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抗压静载试验 数值模型 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成本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floor heaves with steel pile in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被引量:2
4
作者 Xu Ying Chen Jin Bai Jianbi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527-534,共8页
A new approach named as steel pile method is innovatively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control severe floor heaves in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steel piles be installed in the floor corners with a... A new approach named as steel pile method is innovatively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control severe floor heaves in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steel piles be installed in the floor corners with a certain interval bef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dynamic pressure induced by current panel extraction.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eel piles and the floor rocks dur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eel piles, and revealed the mechanism of the steel piles in controlling floor heaves. The effect of the steel pile parameters on the control of floor heaves was presented and elabor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eel piles in controlling floor heaves can be enhanced with greater installed dip angle, longer length and smaller interval of the steel pile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e.g., using floor anchor bolts and floor restoration, the advantages using steel pile were successfully defined in terms of controlling effect and economic benefits. It is hop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Floor heave Steel pile stress arch Control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协调变形下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竖向受力计算
5
作者 熊家全 代建波 李皓 《公路工程》 2025年第1期144-152,206,共10页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基处理领域应用较为普遍。以修正的复合地基加固区土体压缩位移理论为基础,基于桩-土变形协调方程,考虑中性面上、下桩土受力情况,分别导出了桩顶位置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上、下桩周摩阻力、桩身竖向应力的解析表...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基处理领域应用较为普遍。以修正的复合地基加固区土体压缩位移理论为基础,基于桩-土变形协调方程,考虑中性面上、下桩土受力情况,分别导出了桩顶位置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上、下桩周摩阻力、桩身竖向应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MATALB软件计算及FLAC^(3D)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桩土竖向受力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桩身弹性模量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明显,桩长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小;在中性面位置桩身竖向应力达到最大值,桩周摩阻力为零;顶部荷载及桩身弹性模量对桩身受力影响较大,桩长对桩身受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位移 桩身竖向应力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斜锚短桩基础拉拔荷载作用下桩锚节点的受力特性分析
6
作者 田雷 谢强 +4 位作者 段军 陶富涛 班宇鑫 傅翔 晏彬淇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针对输电线路中山区上覆土层、下卧岩层的地层条件,为增加桩基础抗拉拔性能,提出了一种锚固板钢筋锚固形式的斜锚短桩基础,开展了钢筋混凝土短桩-3向斜锚杆基础节点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拉拔荷载作用下桩锚节点的受力特性与破坏机制。结... 针对输电线路中山区上覆土层、下卧岩层的地层条件,为增加桩基础抗拉拔性能,提出了一种锚固板钢筋锚固形式的斜锚短桩基础,开展了钢筋混凝土短桩-3向斜锚杆基础节点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拉拔荷载作用下桩锚节点的受力特性与破坏机制。结果表明:短桩与锚筋协同工作,最先于锚杆节点处产生拉裂缝,进而形成竖向主裂缝不断向桩顶延伸,致使试件整体劈裂破坏。试件的开裂荷载约为150 kN、屈服荷载约为1611 kN、极限荷载约为1845 kN,破坏前锚筋全部屈服,桩内纵筋、箍筋均未屈服,斜锚表现出稳定的锚固性能。斜锚短桩基础受力较小时,桩锚间的锚固作用主要由钢筋直锚段的黏结作用承担;随着荷载逐渐增加,锚固作用则主要由锚固板端头的承压作用承担,锚杆肋间斜向应力与短桩相应位置斜截面切应力τ_α叠加,使得锚筋周围混凝土裂缝发生偏转,加剧混凝土裂缝向桩表面发展。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型基础的设计提供借鉴,并为其变形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锚短桩基础 锚固板 节点 受力特性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I组合钢板支护桩的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7
作者 胡益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83-86,共4页
HUI组合钢板支护桩结构通过创新性的截面设计,融合H型钢和钢板桩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该文先通过理论方法对其刚度进行计算,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支护桩挠度曲线与理论计算结果高度吻合,验证计... HUI组合钢板支护桩结构通过创新性的截面设计,融合H型钢和钢板桩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该文先通过理论方法对其刚度进行计算,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支护桩挠度曲线与理论计算结果高度吻合,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探讨组合钢板支护桩在4种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变形分布和荷载分配情况,可为组合钢板桩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I组合结构 钢板桩 应力 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升压站桩基础送桩器冲击载荷及疲劳分析
8
作者 王庆鹏 张明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在海上升压站导管架钢管桩基础水下沉桩施工过程中,受导管架套筒喇叭口与打桩锤锤帽干涉影响,需在钢管桩与锤帽之间增设送桩器作为替打工装。送桩器长期承受大能量锤击载荷,使用寿命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以某海上升压站导管架沉桩施工... 在海上升压站导管架钢管桩基础水下沉桩施工过程中,受导管架套筒喇叭口与打桩锤锤帽干涉影响,需在钢管桩与锤帽之间增设送桩器作为替打工装。送桩器长期承受大能量锤击载荷,使用寿命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以某海上升压站导管架沉桩施工为研究背景,基于一维纵波理论对送桩器冲击应力进行求解,通过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送桩器模型,对其在承受不同周期性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疲劳损坏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高应变监测设备获取结构实时应力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送桩器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最大应力位置相同,送桩器疲劳寿命与冲击能量呈反比例指数关系,送桩器模拟应力值与高应变监测应力值的误差在考虑能量消散比例后仅为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送桩器 冲击应力 疲劳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微型抗拔桩锚固黏结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一鸿 白晓宇 +3 位作者 闫楠 孙淦 刘俊伟 王永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8,共12页
为研究强风化片麻岩中微型抗拔桩的锚固机理及破坏机制,采用准分布电阻应变传感器测试技术,实时监测现场极限抗拔试验过程中微型抗拔桩的应变变化,明确微型抗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分布特征,揭示嵌岩微型抗拔桩的黏结破坏机制。研究结果... 为研究强风化片麻岩中微型抗拔桩的锚固机理及破坏机制,采用准分布电阻应变传感器测试技术,实时监测现场极限抗拔试验过程中微型抗拔桩的应变变化,明确微型抗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分布特征,揭示嵌岩微型抗拔桩的黏结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抗拔桩均发生锚筋屈服破坏,MPⅡ(三筋微型抗拔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比MPⅠ(单筋微型抗拔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小3倍,说明MPⅡ内各筋材之间存在群锚效应;微型抗拔桩的锚筋轴力呈单峰型,且轴力沿锚固深度迅速衰减,锚筋轴力主要分布在3 m以内的岩层;锚筋剪应力呈快速增大后减速减小的分布形式,剪应力峰值出现在距孔口0.75 m处。微型抗拔桩锚筋-灌浆体界面、灌浆体-岩土体界面的黏结强度均比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建议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抗拔桩 极限抗拔试验 轴力 剪应力 界面黏结强度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板式生态板桩墙支护效果分析
10
作者 耿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公路行业采用的边坡支护形式多样,为解决传统支护方式“小材大用”和“大材小用”的问题,同时考虑“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提出了一种插板式生态板桩墙新型结构,采用密排间距的小直径圆桩,结合锚索桩顶系梁,共同组成支护体系,将传统型... 公路行业采用的边坡支护形式多样,为解决传统支护方式“小材大用”和“大材小用”的问题,同时考虑“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提出了一种插板式生态板桩墙新型结构,采用密排间距的小直径圆桩,结合锚索桩顶系梁,共同组成支护体系,将传统型式的挡土板改为斜插板,在插板上填土作为垂直绿化空间,斜插板不承受墙后推力。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设计了4种标准工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板桩墙的应力应变特征。得出结论:采用12 m悬臂型式,设置1道锚索,锚索拉力600 kN时,适用岩土推力690 kN/m的路堑工程;采用15 m悬臂型式,设置2道锚索,锚索拉力各600 kN时,适用岩土推力1150 kN/m的路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公路 生态板桩墙 应力应变 支护效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距群桩基础桩端土体附加应力分布研究
11
作者 赵统 刘永刚 鲁浩阳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群桩基础桩端土体的附加应力叠加很容易造成桩端土体剪切破坏,为了避免桩端土体附加应力叠加,从桩距与桩端附加应力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但由于桩土接触和桩桩作用的复杂性,不同桩距的群桩基础的桩端土体附加应力分布规律很难由公... 群桩基础桩端土体的附加应力叠加很容易造成桩端土体剪切破坏,为了避免桩端土体附加应力叠加,从桩距与桩端附加应力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但由于桩土接触和桩桩作用的复杂性,不同桩距的群桩基础的桩端土体附加应力分布规律很难由公式计算出来。为了得出桩距与桩端附加应力分布的关系,在实际工程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建立该实际试验工程的计算模型(3D桩距群桩基础)以及增大桩距后的对比计算模型(6D桩距群桩基础),给两个模型加同样的竖向荷载,软件计算得到两种模型桩端土体的附加应力值及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对比,得到桩端土体附加应力与桩距的关系:3D桩距群桩桩端应力叠加明显;6D桩距群桩桩端应力无叠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计算 群桩基础 土体附加应力叠加 桩距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修正的能源桩力学响应研究
12
作者 刘铠宁 王忠瑾 谢新宇 《地基处理》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线的温度修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温度修正对能源桩力学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加热时间下,桩土界面的温度规律大致相同,除桩顶和桩底外,桩身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变化量先增加,在桩身中部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一段距离不变,而在桩底附近又逐渐减小。(2)桩土界面的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形状与温度变化量的分布大致相同。(3)温度修正对能源桩的位移发展影响很小,而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较大。具体来说,在桩顶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小于原计算值,在中性点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大于原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荷载传递法 热力学响应 热源模型 桩土界面温度分布 径向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咬合桩+锚索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
13
作者 王学明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研究基坑开挖深度对深基坑位移与内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对基坑稳定性的作用,文中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导致基坑内最大弯矩增大,并向下偏移。预应力... 为研究基坑开挖深度对深基坑位移与内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对基坑稳定性的作用,文中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导致基坑内最大弯矩增大,并向下偏移。预应力锚索能够有效控制基坑侧向位移,显著减小基坑变形。支护桩的变形与桩体深度及其埋置位置密切相关,桩深的变化对桩体变形有显著影响。此外,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呈现中间区域位移较大,两端位移较小的规律。研究成果为深基坑支护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咬合桩+预应力锚索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斜桩运用在深基坑中的分析研究
14
作者 刘丁丁 骆鹏 +2 位作者 陈志明 张永富 杨智凯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研究就预应力混凝土斜桩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斜桩支护结构在深基坑中的设计原则及其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效果,研究详细阐述了斜桩设计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实际操作和工程案例,体现了预应力斜桩结构的可靠性与效率,通过对其结构稳定性与... 研究就预应力混凝土斜桩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斜桩支护结构在深基坑中的设计原则及其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效果,研究详细阐述了斜桩设计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实际操作和工程案例,体现了预应力斜桩结构的可靠性与效率,通过对其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分析,评估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桩在工程应用中的综合表现,指出了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斜桩技术 深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被动桩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刘宇 王梦林 +1 位作者 孙森 周亚东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202-208,214,共8页
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被动桩基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现有的桩基侧向变形计算方法通常忽略桩身轴力、土体分层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影响,采用桩身离散分段方法,建立了隧道开挖条件下被动桩基的应力应变分析模型... 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被动桩基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现有的桩基侧向变形计算方法通常忽略桩身轴力、土体分层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影响,采用桩身离散分段方法,建立了隧道开挖条件下被动桩基的应力应变分析模型。采用Loganathan公式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桩周土体自由水平位移,进而计算桩基的附加水平应力,并利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实现了层状地基和不同边界条件组合情形下被动桩基桩身水平位移和内力的求解。采用既有研究的试验值和解析解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桩身轴力、桩顶和桩端边界条件以及土体分层对被动桩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身变形和内力的最大值通常出现在隧道轴线附近,被动桩基的桩身变形和内力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桩顶及桩端边界条件是被动桩基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将层状地基简化为均质土层会导致对桩基稳定性的评估产生明显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被动桩基 弹性地基梁 附加水平应力 层状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s of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16
作者 王仙芝 郑俊杰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3期254-259,共6页
A set of ser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 A set of ser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curves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stresses of piles, pile-soil stress ratio, and load-sharing ratio of piles and soil, were obtained to study its working performances in silty sand so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contributed more than the grave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lty fine 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pipe pile Gravel pile Model test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soil stress ratio Load-shar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洞桩法地铁车站边桩和中柱的受力变形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选荣 杨辉 +4 位作者 商学旋 王少雄 姚寒涓 雷奇 杨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目的]为了确保黄土地区洞桩法车站施工过程中重要竖向承重构件的稳定性,需要对施工过程中边桩和中柱的受力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并对最不利受力阶段边桩和中柱提出变形控制措施。[方法]以西安地铁2号线何家营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 [目的]为了确保黄土地区洞桩法车站施工过程中重要竖向承重构件的稳定性,需要对施工过程中边桩和中柱的受力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并对最不利受力阶段边桩和中柱提出变形控制措施。[方法]以西安地铁2号线何家营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边桩的水平位移、钢筋内力、水平土压力及中柱应变展开研究。[结果及结论]扣拱施作以及站厅层和站台层土体开挖是边桩水平位移最不利的三个阶段,在这些关键阶段施工时,应在结构内部架设钢支撑并适当加固已扰动的地层;在桩梁和扣拱施作中,边桩主筋承受轴向压力,而在站内剩余土方施工阶段,边桩背土侧的钢筋由轴向压力逐渐转化为轴向拉力,且随着边桩埋深的增大,钢筋的轴向拉压力增长变缓;在扣拱初期支护施作中,土压力在边桩埋深6.6 m处达到最大值34.5 kPa,且随着边桩埋置深度增大,边桩的桩侧压力增长速率显著,因此车站内侧的土方开挖是控制边桩迎土侧土压力大小的关键阶段,必要时对桩后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有利于提高桩基的承载力;中跨扣拱施工时,中柱的应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边桩 中柱 受力变形机理 洞桩法 黄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桩残余应力对极限承载力影响
18
作者 高志刚 黑榆浩 +2 位作者 贾海梁 侯丕吉 兰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为研究静压桩回弹特性,明确静压桩残余应力性状,使静压桩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通过静压桩沉桩及静载荷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作用下静压桩的回弹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桩端残余应力对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为研究静压桩回弹特性,明确静压桩残余应力性状,使静压桩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通过静压桩沉桩及静载荷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作用下静压桩的回弹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桩端残余应力对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卸荷过程中桩体回弹量占桩体总沉降量的80%,卸荷完成桩体回弹位移逐渐稳定;沉桩结束后,桩周土体应力最大达到被动土压力的4.5倍,卸荷后浅部土体桩周侧压应力消散程度大于深部土体;桩端土体应力消耗越多,桩端残余应力越小,卸荷后桩端土体回弹量越多;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增加都会导致桩端残余应力减小,从而桩端土体能够提供的承载力降低,致使桩体承载力降低。研究认为静压桩残余应力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卸荷速率对静压桩残余应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残余应力 回弹变形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梯度效应的金属微梁屈服模型研究
19
作者 张旭 秦聪 +1 位作者 屈腾飞 马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6,共12页
一系列微加载测试结果表明,金属微梁的弯曲强度会随着材料外部几何特征尺寸的减小而显著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尺寸相关性.基于位错塞积模型,探讨了纯金属单晶微梁的初始屈服应力,并提出了描述其尺寸相关性行为的关键内禀特征长度.通过综合... 一系列微加载测试结果表明,金属微梁的弯曲强度会随着材料外部几何特征尺寸的减小而显著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尺寸相关性.基于位错塞积模型,探讨了纯金属单晶微梁的初始屈服应力,并提出了描述其尺寸相关性行为的关键内禀特征长度.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的微梁弯曲实验及其离散位错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并考虑到位错-自由表面交互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仅涉及位错源的位错塞积构型.在此构型下,对线性应力梯度作用下的位错塞积行为进行了连续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由位错源主导的应力梯度屈服模型.该模型有效地解释了微梁初始屈服应力的尺寸相关性,并与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外部几何特征尺寸在数微米及以下的纯金属单晶微梁,位错塞积行为是其尺寸相关性行为的主导机制,而且刻画这种行为需要两个内禀特征长度参数,即位错源长度和位错塞积长度.为解释非均匀加载条件下微尺度晶体材料屈服应力的尺寸相关性行为,特别是纯金属单晶微梁,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塞积 应力梯度 屈服应力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对平原地区泵闸底板温度应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20
作者 程井 刘艳平 +3 位作者 李同春 王雪丰 张宇 肖文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7,共8页
平原软基上大型混凝土结构普遍采取桩基基础,其施工期开裂机理与桩基约束和自身约束有关.以HTG泵站底板为例,线单元模拟实体桩基,建立了基于内置桩单元和温度场等效算法的施工期温度应力分析方法;考虑线弹性和非线性地基模型,对内置单... 平原软基上大型混凝土结构普遍采取桩基基础,其施工期开裂机理与桩基约束和自身约束有关.以HTG泵站底板为例,线单元模拟实体桩基,建立了基于内置桩单元和温度场等效算法的施工期温度应力分析方法;考虑线弹性和非线性地基模型,对内置单元桩基与实体单元桩基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证明内置桩单元方法的合理性;开展了不同地基材料及桩基特性参数(如直径、间距、长度等)的敏感性分析,揭示桩基对泵闸底板温度应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单元桩基能够较好地模拟桩基对混凝土底板温度应力的作用,且较实体桩基在建模、计算上更为简便;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地基变形模量、桩长及桩间距对底板温度应力影响较为显著,桩直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闸结构 桩基 大体积混凝土 内置桩单元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