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study on setup of expanded-base pile considering cavity contraction
1
作者 齐昌广 刘干斌 +1 位作者 王艳 邓岳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355-4365,共11页
When an expanded-base pile is installed into ground, the cavity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penetration of the enlarged pile base is followed by cavity contraction along the smaller-diameter pile shaft. In order to acco... When an expanded-base pile is installed into ground, the cavity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penetration of the enlarged pile base is followed by cavity contraction along the smaller-diameter pile shaft.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cavity contraction on the change of bearing capacity of expanded-base pile, a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predicting the setup of expanded-base pile, was established by employing the cavity contraction theory to estimate the shaft resistance of expanded-base pile, and horizontal consolidation theory to predict the dissipation of excess pore pressure. Finally,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the setup of expanded-base pile were obtained. The parametric study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avity contraction on setup of expanded-base pile was carried out, while a field test was introduced. 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the decrements in radial pressure and the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after considering cavity contraction are increased as the expanded ratio(base diameter/shaft diameter) and rigidity index of soil are rais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value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for expanded-base pile considering cavity contrac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however, the computations ignoring cavity contraction are 2.5-3.0 times the measure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ded-base pile SETUP CAVITY CONTRACTION nume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土-桩-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2
作者 单志承 于旭 +1 位作者 庄海洋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规律及其隔震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增加,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峰值随层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隔震层位移不断减小,隔震效率逐渐降低,但不同高宽比结构隔震效率随楼层号增加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当结构高宽比较小时,隔震效率在顶层最好;随着结构高宽比增大,隔震效率最优层出现在结构中间靠上部。此外,选取楼层加速度峰值、隔震层位移和隔震效率为研究参量,得出SSI效应在隔震层和结构顶层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楼层,SSI效应会增大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位移反应,降低隔震体系的隔震效率,并且这种不利影响随着隔震结构高宽比增大在增强,因而在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高宽比与SSI效应联合作用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桩基础 高宽比 地震响应 隔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桥梁桩基地层参数优化反演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李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96-801,共6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施工时,地层关键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已有方法存在环境扰动大、现场参数难以获取以及测定效率低、精度不足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东湖岛—二沙桥段区间双线盾构隧...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施工时,地层关键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已有方法存在环境扰动大、现场参数难以获取以及测定效率低、精度不足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东湖岛—二沙桥段区间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实际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登山队优化算法(MTBO)的无损反演地层参数的智能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得到的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对比,以对比误差构建MTBO算法中的目标函数。通过将地层参数设为优化变量,利用MTBO算法的高效全局计算能力,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找到使误差最小化的地层参数值,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智能优化方法在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上都有较大优势,能为复杂的岩体优化反演问题提供帮助;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广州轨道交通12号线,在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后,该方法反演出的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值等关键地层参数与真实值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小于14%,说明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该方法在工程实例中的计算耗时为22 197 s,极大缩减了工作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桥梁桩基 参数反演 登山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桥塔基础设计研究
4
作者 周维祥 马广 +2 位作者 张雷 谢远超 季伟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600 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位于软黏土地区,河道冲刷严重,抗震设防标准高。对桩基础、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基础3种桥塔基础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可知,桩基础方案受力明确且工程造价、工期较优,故...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600 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位于软黏土地区,河道冲刷严重,抗震设防标准高。对桩基础、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基础3种桥塔基础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可知,桩基础方案受力明确且工程造价、工期较优,故推荐采用。桥塔承台平面尺寸为35.1 m×92.487 m,下部采用132根桩长115 m、直径2.3 m/2.0 m变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按一体化设计,平行于水流方向呈梭形布置以降低阻水率,设置下连梁并考虑破冰棱参与受力以降低桩基刚性角;采用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技术减少桩长,通过双荷载箱自平衡试验验证软黏土地层桩后压浆单桩承载力提高效果;采用变径桩组合抗震体系设计以提高桩顶抗震能力。为提高变径桩施工工效,先采用直径2.3 m大钻头完成桩顶25 m范围内钻孔,然后采用直径2.0 m小钻头钻至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桩基础 方案比选 下部结构一体化设计 桩端桩侧组合压浆 变径桩组合抗震体系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底桩竖向承载特性及群桩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友生 吴阿龙 +3 位作者 陈茁 庄子颖 肇慧玲 董晨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为探明扩底群桩竖向承载特性,采用扩底桩筏结构,开展单桩(扩径比分别为1.5、2.0、2.5、3.0)和桩筏(扩径比为2)基础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其荷载传递规律,并建立桩间距为3.75、4.00、4.50、5.00倍桩直径时扩底桩筏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桩间距... 为探明扩底群桩竖向承载特性,采用扩底桩筏结构,开展单桩(扩径比分别为1.5、2.0、2.5、3.0)和桩筏(扩径比为2)基础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其荷载传递规律,并建立桩间距为3.75、4.00、4.50、5.00倍桩直径时扩底桩筏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桩间距对群桩效应影响。结果表明:扩底单桩和扩底桩筏结构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变型;扩底桩极限承载力随扩径比增大而逐渐增大,扩径比2.5~3.0时极限承载力增幅变缓,建议扩底桩扩径比取2.5~3.0;由于桩土共同沉降,桩间土压缩,桩土作用更充分,扩底桩筏基础中心桩侧摩阻力荷载分担比比扩底单桩增大了17.71%;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增大而逐渐增大,桩间距为4.5~5.0倍桩直径时群桩效应系数增幅较小,群桩效应较弱,建议扩底桩筏基础桩间距取值不小于4.5倍桩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桩筏结构 模型试验 承载特性 群桩效应 扩径比 桩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地基上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6
作者 于旭 单志承 +1 位作者 庄海洋 陈国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通过控制输入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和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变刚度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已完成的不同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通过控制输入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和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变刚度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已完成的不同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和输入地震动强度显著影响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弯矩反应,强震下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越大,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中间桩体上部弯矩反应幅值增大越显著,而中间桩体下部弯矩幅值较小。当输入加速度峰值和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R大于一定限值时,群桩基础震陷显著增加,群桩基础承台转动反应强烈,同时群桩基础桩顶水平位移在主震后出现明显的单边累积水平位移,说明强震作用下地基刚度变化过程中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上部更易出现地震破坏,而群桩基础震陷与基础承台强烈转动反应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上部弯矩骤增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地基 群桩基础 基础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堆堆积影响酱香型白酒发酵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牟真 王鼎 +2 位作者 王雅彬 邱勇 罗爱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65,共8页
通过在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高温堆积过程中,将两组堆子分别进行大堆和双堆堆积发酵,考察比表面积增大在酿造过程中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大堆堆积相比,双堆堆积的方式提升了酱香型白酒基酒的质量。根据酒醅分析结果,双堆... 通过在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高温堆积过程中,将两组堆子分别进行大堆和双堆堆积发酵,考察比表面积增大在酿造过程中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大堆堆积相比,双堆堆积的方式提升了酱香型白酒基酒的质量。根据酒醅分析结果,双堆堆积方式由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能富集环境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了酒醅微生物多样性,提升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等对于酱酒生产具有积极影响的菌属的相对丰度。基酒分析表明,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双堆堆积能够全方位提高基酒中的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四甲基吡嗪等物质的含量,其四甲基吡嗪含量达到1.82μg/mL,而大堆对照组中未检出。最终使得双堆组基酒酱香、焦香风味突出,酒体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双堆堆积 大堆堆积 比表面积 糖化堆积 基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Kriging模型的极端环境下海上风机基础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川 祁雷 +3 位作者 刘小燕 李宁 张庆巍 杜尊峰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研究基础结构的材料属性和尺寸对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基于PC-Kriging模型(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方法,结合IEGO学习函数建立的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 为研究基础结构的材料属性和尺寸对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基于PC-Kriging模型(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方法,结合IEGO学习函数建立的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可靠性分析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以50年重现期的海况为极端环境,考虑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和桩腿壁厚的不确定性,进行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在塔筒顶部位移和应力控制两个失效因素下的可靠性分析,并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失效概率为8.4×10-3,材料密度对可靠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材料弹性模量和桩腿壁厚对可靠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单桩式海上风机基础 PC-Kriging模型 IEGO学习函数 全局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桩基模拟方式的大块式基础动力数值分析
9
作者 刘佳俊 陈思佳 +1 位作者 宋晓冰 张子墨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6,共8页
为了更合理预测采用桩基的大块式基础的动力特性,建立桩基仿真模型并与桩-土动力试验相互验证,对组合桩基模型与大块式基础模型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同时参考设计院所使用以弹簧单元模拟桩基的方式,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的桩... 为了更合理预测采用桩基的大块式基础的动力特性,建立桩基仿真模型并与桩-土动力试验相互验证,对组合桩基模型与大块式基础模型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同时参考设计院所使用以弹簧单元模拟桩基的方式,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的桩基模拟方式对大块式基础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弹簧单元模拟桩基的方式忽略桩土质量、阻尼的影响,会造成大块式基础振型缺失、自振频率整体偏大、强迫振动响应被放大;使用桩基仿真模型更能反映大块式基础动力特性但计算成本增加。上述结论可为采用桩基的大块式基础动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大块式基础 桩基仿真模型 有限元数值分析 强迫振动响应 弹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柱在重锤冲击下的理论计算分析
10
作者 肖珍 吴晓 +1 位作者 李政 刘意中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研究了桩柱在重锤冲击下的理论计算。建立了重锤对桩柱冲击的动力方程,利用桩柱顶位移对时间导数,与桩柱顶位移对位置导数的关系,推导出了重锤对桩柱顶的冲击力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计算冲击荷载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桩柱 重锤 冲击 动力方程 波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卫东 吴江斌 +1 位作者 许亮 黄绍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8-1422,共5页
扩底抗拔桩在软土地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较少。设计出适合于上海软土地区的扩底形状与机具,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对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共分两组,两组试桩的桩长与桩径皆不同。每组试桩由一根等截面桩与二... 扩底抗拔桩在软土地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较少。设计出适合于上海软土地区的扩底形状与机具,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对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共分两组,两组试桩的桩长与桩径皆不同。每组试桩由一根等截面桩与二根扩底桩组成。试验表明,扩底抗拔桩的荷载变形曲线相对平缓,表现得更有后劲,极限承载力比等截面桩提高50%以上,扩底效果明显。并对扩底抗拔桩的桩顶和桩端变形随荷载发展规律、桩身变形与回弹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足尺试验初步验证了上海地区采用小角度扩底抗拔桩的可行性,为认识此类扩底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并推动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迈出了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截面桩 扩底桩 抗拔桩 足尺试验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和预制方桩受力性状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张忠苗 喻君 +1 位作者 张广兴 王立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59-3065,共7页
通过在同一场地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预制方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对比试验,比较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异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发现其侧阻和端阻的发... 通过在同一场地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预制方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对比试验,比较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异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发现其侧阻和端阻的发挥规律与预制方桩相同,但在PHC管桩和方桩侧表面积相近的条件下,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时,两者的侧阻和端阻发挥程度不同,PHC管桩平均单位侧阻比预制方桩低8.1%,而端阻比方桩高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预制方桩 荷载传递规律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体隧道基底加固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正国 朱永全 +3 位作者 吴广明 张斌 余剑涛 王锦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7-621,共5页
兰渝铁路仓园隧道穿越结构松散、含水率高的泥石流堆积体,最小埋深仅14 m,隧道基底稳定性差、地基承载力低。在隧道基底常用处理方法比较分析基础上,采用树根桩进行隧道基底加固;采用数值试验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力学行为特性及基底加固处... 兰渝铁路仓园隧道穿越结构松散、含水率高的泥石流堆积体,最小埋深仅14 m,隧道基底稳定性差、地基承载力低。在隧道基底常用处理方法比较分析基础上,采用树根桩进行隧道基底加固;采用数值试验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力学行为特性及基底加固处理效果,并分析不同列车振动荷载频率下隧道基底在有、无树根桩情况下列车动载对隧道基底工后沉降和振动的动力响应规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泥石流体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和基底加固方法,供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堆积体 隧道 基底 树根桩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桩工艺对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万志辉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竺明星 高鲁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6,共6页
为研究不同成桩工艺对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了1根回旋钻孔灌注桩和1根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压浆前、后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未压浆灌注桩与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变形性能,探讨了后压浆对不同成桩工艺的灌... 为研究不同成桩工艺对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了1根回旋钻孔灌注桩和1根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压浆前、后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未压浆灌注桩与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变形性能,探讨了后压浆对不同成桩工艺的灌注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增强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而揭示了不同荷载水平下不同成桩工艺的后压浆灌注桩受力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组合后压浆能显著提升不同成桩工艺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且后压浆回旋钻孔灌注桩表现出的承载特性要优于后压浆旋挖钻孔灌注桩;不同成桩工艺不仅会影响后压浆灌注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发挥特性,还会对灌注桩压浆过程中的浆液压力和压浆水泥用量造成影响,致使后压浆的加固作用效果不同,不同成桩工艺的后压浆灌注桩表现出不同的承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灌注桩 成桩工艺 组合后压浆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开富 方鹏飞 +2 位作者 刘雪梅 胡意 谢新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4-1057,共4页
钻孔灌注桩因施工工艺的限制,桩底沉渣较多且难以清理,这会降低桩基的承载性能,而桩端后注浆技术通过压浆管对桩底压注水泥浆液,从而减少桩底沉渣等的负面影响,并能提高基桩的承载能力。结合软土地区中某工程的试桩在桩端注浆前后的静... 钻孔灌注桩因施工工艺的限制,桩底沉渣较多且难以清理,这会降低桩基的承载性能,而桩端后注浆技术通过压浆管对桩底压注水泥浆液,从而减少桩底沉渣等的负面影响,并能提高基桩的承载能力。结合软土地区中某工程的试桩在桩端注浆前后的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在注浆前后的承载性能变化;并通过桩身预埋钢筋应力计的测试结果分析,研究桩端后注浆对桩身轴力传递特性、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端注浆不仅能提高桩端承载力,还能提高一定范围土层内的桩侧摩阻力,并能有效减少桩的沉降,桩端后注浆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能较注浆前的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端后注浆 灌注桩 承载性能 桩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底后压浆的长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红伟 戴国亮 +1 位作者 叶涛 龚维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4-58,共5页
根据1根长大嵌岩桩桩底压浆前后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桩底压浆对嵌岩桩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底压浆有效地改善了嵌岩桩桩底沉渣的受力特性,增大了沉渣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同时在水泥浆液压力作用下对桩侧泥... 根据1根长大嵌岩桩桩底压浆前后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桩底压浆对嵌岩桩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底压浆有效地改善了嵌岩桩桩底沉渣的受力特性,增大了沉渣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同时在水泥浆液压力作用下对桩侧泥皮进行置换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渗透、挤密桩周泥岩,增强了桩身与桩周、桩端整体的嵌固能力,嵌岩桩整体承载力提高幅度达14%;该试验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工程桩基设计,同时为类似嵌岩桩基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桩底沉渣 桩端阻力 桩底后压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承台结构在波浪力作用下的力学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祚秋 周翠英 +2 位作者 温少荣 陈恒 张乐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在港口桥梁工程和海洋工程中,一般将桩从桩-土-承台结构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波浪力对桩的作用。在提出波浪力作用下桩-土-承台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算例,进行了桩-土-承台结构在波浪力作用下桩的荷载和弯矩计算分析,结果表... 在港口桥梁工程和海洋工程中,一般将桩从桩-土-承台结构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波浪力对桩的作用。在提出波浪力作用下桩-土-承台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算例,进行了桩-土-承台结构在波浪力作用下桩的荷载和弯矩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波浪力的情况下,计算结果跟规范方法较为接近,验证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迭加波浪力,将波浪力和桩-土-承台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随着承台所受外力、波浪力、桩侧地基土的变化,分析了桩-土-承台结构在波浪力作用下的受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力 桩-土-承台结构 相互作用模型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多种桩型抗拔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王向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3-98,共6页
近年来,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这两种新型抗拔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等截面、扩底和桩侧注浆3种桩型抗拔桩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比较了各桩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差异;并对典型土... 近年来,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这两种新型抗拔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等截面、扩底和桩侧注浆3种桩型抗拔桩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比较了各桩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差异;并对典型土层在不同桩型中摩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分析;将3种桩型抗拔桩的桩侧摩阻力实测值与规范推荐值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认识了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各自的荷载传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桩侧注浆抗拔桩 足尺对比试验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桩桩端注浆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挺 龚维明 +1 位作者 李辉 戴国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9-123,共5页
桩端注浆主要用于提高桩端部承载力,桩端注浆对超长桩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采用静载荷试验对特大桥部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着重比较了桩端注浆前后,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差异。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发现,桩端注... 桩端注浆主要用于提高桩端部承载力,桩端注浆对超长桩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采用静载荷试验对特大桥部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着重比较了桩端注浆前后,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差异。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发现,桩端注浆效果明显,注浆后桩极限承载力提高1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注浆明显提高桩下部侧摩阻力,且增强效果随着荷载增大变得明显。将现行规范的注浆后承载力计算增值与实测增值进行对比,发现规范计算结果均小于实测值,部分规范计算值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承载性能 侧摩阻力 桩端后注浆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底抗拔桩扩大头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黄绍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15-2120,共6页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确定相...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确定相关计算参数,以了解扩底抗拔桩上拔过程中扩大头抗拔阻力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上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扩大头对抗拔承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同时对扩大头扩径倍数、扩大头长度、扩展角度及扩大头持力层性质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计算,可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和工程实际要求对扩底抗拔桩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扩大头 数值分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