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Research of Fault Model of Detecting Rotor Dynamic Eccentricity in Brushless DC Motor Based on Motor Current Signature Analysis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向阳 葛文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I0011-I0011,共1页
基于Ansoft/Maxwell设置动态偏心故障,建立求解电机电感和磁链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将感应电机动态偏心故障的特征频率经过简化后,同样适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基于Ansoft/Simplorer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仿真模型。在... 基于Ansoft/Maxwell设置动态偏心故障,建立求解电机电感和磁链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将感应电机动态偏心故障的特征频率经过简化后,同样适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基于Ansoft/Simplorer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仿真模型。在电机稳态运行下,对定子电流进行傅里叶分析,研究并建立基于定子电流监测动态偏心故障的仿真模型:动态偏心故障与特征频率的关系、动态偏心故障程度与特征频率幅值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转速波动对偏心故障监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转子偏心程度加大,特征频率的幅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转子 故障检测 电流特征 偏心 直流 仿真 模型 机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 modeling for 3D dynamic analysis of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刚 刘少军 李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08-813,共6页
3D dynamic analysis models of 1000 m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including steel lift pipe, pump, buffer and flexible hose, were establish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teel lift pipe and f... 3D dynamic analysis models of 1000 m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including steel lift pipe, pump, buffer and flexible hose, were establish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teel lift pipe and flexible hose, and main external loads of pipeline we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s, such as gravity, buoyancy, hydrodynamic for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uid pressures, concentrated suspension buoyancy on the flexible hose, torsional moment and axial force induced by pump working. Some relevant FEM models and solution techniques we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various 3D transient behaviors of integrated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including towing motions of track-keeping operation and launch process of pipeline. Meanwhile, an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ystem in towing water tank that had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ed mining pipeline wa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FEM models and dynamic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cord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stress of pipe are coincided. Based on the further simulations of 1 000 m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o form configuration of a saddle shape, the total concentrated suspension buoyancy of flexible hose should be 95%?105% of the gravity of flexible hose in water, the first suspension point occupies 1/3 of the total buoyancy, and the second suspension point occupies 2/3 of the total buoyancy. When towing velocity of mining system is less than 0.5 m/s, the towing track of buffer is coincided with the setting route of ship on the whole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flexible hose is also kept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ocean mining pipeline modeling dynamic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for bladed disk assemblies of aeroengine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斌 白广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22-3735,共14页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contro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used in the aeroengin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precis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which is called extremum...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contro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used in the aeroengin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precis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which is call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ERSM) is produc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deterministic analysis results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In this work, many key nonlinear factors, such as the dynamic feature of the temperature load, the centrifugal force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model. The changing patterns with time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bout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are obtained during the deterministic analy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and stress nodes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re found and taken as input target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Not only their reliability, historical sample, extreme response surface(ERS)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but also their sensitivity and effect probability are obtained.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model. Finally, compared with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an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approach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d disk assemblies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odel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sensitivity analysis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 block low vibration design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宪峰 李志军 +3 位作者 毕凤荣 张俊红 王霞 邵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38-2246,共9页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by implementing the scheme on engine block.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following steps were identified to be important: 1) EMD technique in order to sol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vibration signals; 2) Vibration measur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nfirming the structural weak regions of engine block in experiment; 3)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n time region and frequency region to affirm the comparability of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4) Adopting a feature index oflMF for structural improvement based 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IMF of signal is more sensitive to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Finally, examination of the results confirms that the proposed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is very robust,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ve merits of modification and full-scal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 together with the creation of new low-vibration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rac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diesel engine 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nonlinear identification of space deployable structure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宏伟 刘荣强 邓宗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04-1213,共10页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sim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The mast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se model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rror betwee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less than 5% when the mast length is longer.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tested, the mode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compared with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 shapes match well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 frequencies tested by experiments are lower than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joints lower the mast stiffness. The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force levels. The joint nonlinearities in the deployable mast are identified as nonlinear hysteresis contributed by the coulomb friction which soften the mast stiffness and lower the mast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oyabl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odel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预测模型
7
作者 李军 武晓燕 +1 位作者 郭锦 江海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应变速率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将建立的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和变形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可有效预测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尺寸,与实验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2.37%和4.9%。该模型可实现微观组织预报的功能,为后续热变形晶粒尺寸调控及工艺优化提供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数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H(t)-T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8
作者 江杰 陈丽君 +3 位作者 柴文成 艾永林 欧孝夺 龚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桩身单元综合刚度矩阵;最后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法获得H(t)-T联合受荷桩内力与位移数值解;并与已有理论解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分析表明:土体剪切效应可约束桩身水平位移,但对扭转变形影响较小;水平动荷载增强了桩身抗扭承载力,水平动荷载幅值从0.2Q_(u)增大到1.0Q_(u)时,桩顶扭转角减小了22.6%;增大动荷载无量纲频率会减小桩顶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外荷载动力效应随桩埋深增加而减弱;杆单元模型减少了单元划分数量和计算时间,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模型 联合受荷桩 有限单元法 水平动荷载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D-P的粮食筒仓地震作用下动态侧压力影响参数研究
9
作者 许启铿 张振乾 +2 位作者 刘强 王丽坤 李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222,共10页
地震作用下,筒仓结构与粮食颗粒的动力相互作用引起的动态超压是筒仓结构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扩展的D-P(Drucker-Prager)模型的颗粒本构,建立了柱承式筒仓-粮食颗粒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开展的振动台试验对动态侧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和... 地震作用下,筒仓结构与粮食颗粒的动力相互作用引起的动态超压是筒仓结构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扩展的D-P(Drucker-Prager)模型的颗粒本构,建立了柱承式筒仓-粮食颗粒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开展的振动台试验对动态侧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进一步构建实仓有限元模型,研究多种粮食参数对动态侧压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扩展D-P模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反映筒仓粮食动态侧压力的变化趋势,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摩擦因数对动态侧压力的影响与所处高度相关;弹性模量对动态侧压力的关联度最大;研究揭示了地震作用下粮食参数对动态侧压力的影响机理及参数影响关联性,为筒仓-粮食颗粒动力问题数值模拟地参数选取提供了借鉴,也为筒仓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有限元模型 粮食颗粒 DRUCKER-PRAGER模型 动态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微观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10
作者 周迅 王洪武 +4 位作者 王旭升 王正 曲俊峰 孙孟勇 潘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陶瓷在长时高温和高应力下工作时会发生蠕变,蠕变损伤累积将最终导致失效发生。蠕变损伤的演化与陶瓷的微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立陶瓷材料的微观有限元模型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系。以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 陶瓷在长时高温和高应力下工作时会发生蠕变,蠕变损伤累积将最终导致失效发生。蠕变损伤的演化与陶瓷的微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立陶瓷材料的微观有限元模型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系。以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的三维晶体沉积数值模型,结合Monte Carlo Potts结晶生长模型对氮化硅陶瓷的烧结过程进行模拟,力求还原氮化硅陶瓷的动态生长过程以及结晶后晶体大小、形状、取向分布以及空洞的大小、形状、分布等微观结构特征。基于该模拟生成的几何边界描述自动生成Python脚本,在有限元软件中完成建模。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对氮化硅陶瓷的统计弹性常数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相对误差约为4.5%,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沉积算法 动态模型 Monte Carlo Potts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算法在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晓岩 白二净 程俏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3,共5页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是保障船舶性能与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刚性轴系计算法、三弯矩方程法等传统校中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技术,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模拟轴系弹性变形、处理复杂结构和边界条件方面优势显著。探讨了不同工况下船...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是保障船舶性能与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刚性轴系计算法、三弯矩方程法等传统校中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技术,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模拟轴系弹性变形、处理复杂结构和边界条件方面优势显著。探讨了不同工况下船体变形对轴系校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船体变形会改变轴系安装基线和轴承负荷分布,影响轴系运行、寿命及传动效率。通过优化轴系校中方法,可降低轴承磨损率并提高轴系疲劳寿命。本文提出的方法为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推进轴系校中技术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真空灭弧室触头合闸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一鸣 孙佳佳 +3 位作者 史宗谦 李戈琦 赵梓乔 莫永鹏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9-1979,共11页
真空灭弧室作为真空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的核心组件,其能否顺利合闸决定了负载切换的可靠性。在真空OLTC长期运行过程中,真空灭弧室频繁遭受较大的机械冲击,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从而导致触头合闸失败,影响切换操作的... 真空灭弧室作为真空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的核心组件,其能否顺利合闸决定了负载切换的可靠性。在真空OLTC长期运行过程中,真空灭弧室频繁遭受较大的机械冲击,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从而导致触头合闸失败,影响切换操作的可靠性。该文以油浸式真空OLTC的真空灭弧室及其操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描述触头碰撞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获得了合闸过程中的应力波传播规律,确定了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部位,并研究了应力和合闸弹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动触头碰撞速度不超过1 m/s时,初次合闸碰撞后,合闸压力才成为触头弹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合闸时触头会发生明显的弹跳现象,且连杆上的应力迅速升高并在多个极值之间跳动,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机械损坏;增大静导电杆半径,回弹量基本不变,最大应力明显增大;增大动导电杆半径或连杆半径,回弹量增大,最大应力减小;增大合闸保持力,回弹量减小,最大应力基本不变;降低合闸速度有利于减小最大应力和回弹量。该文研究结果可为真空OLTC中真空灭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合闸碰撞 动力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古砖塔的地震响应与破坏模式研究
13
作者 田鹏刚 申利娜 +2 位作者 卢俊龙 王振山 田建勃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2-1022,1054,共12页
为研究损伤古砖塔的地震响应与破坏模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陕西省彬县开元寺塔的数值模型,输入El-Centro波、Taft波和兰州人工波3种地震波。植入4种损伤模式后,计算各损伤古砖塔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分析塔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到各... 为研究损伤古砖塔的地震响应与破坏模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陕西省彬县开元寺塔的数值模型,输入El-Centro波、Taft波和兰州人工波3种地震波。植入4种损伤模式后,计算各损伤古砖塔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分析塔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到各工况下的塔体沿高度方向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层间位移角变化曲线。通过结构的受拉损伤及塑性应变分布特征,研究开元寺塔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地震破坏模式及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灰浆层首先开裂破坏,而后延伸至楼层角部。其中,塔体第2层与第7层损伤最严重,为薄弱层;塔体破坏状态与初始损伤的关系密切,当第4层设置初始损伤30%时破坏最严重,第4层初始损伤20%及第1层初始损伤20%次之;未设置初始损伤时破坏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有限元模型 损伤分析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风力机叶片撞塔分析
14
作者 张宇 孙文磊 +2 位作者 王炳楷 刘涵 包胜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0-206,共7页
大型风力机叶片在极端工况下发生变形导致与塔架碰撞的概率大于小型叶片,实时监测叶片的变形及应力载荷分布状况有助于发现叶片的损伤规律,对风力机组的安全与运维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某风场某2 MW风力发电机为对象,基于风力机叶片的... 大型风力机叶片在极端工况下发生变形导致与塔架碰撞的概率大于小型叶片,实时监测叶片的变形及应力载荷分布状况有助于发现叶片的损伤规律,对风力机组的安全与运维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某风场某2 MW风力发电机为对象,基于风力机叶片的力学模型,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有限元分析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高斯过程回(GPR)归算法,建立了风力机叶片在生存风速下的分析代理模型。采用GPR模型对Fluent与LS-DYNA的有限元求解进行了预测分析。对长度为L的单叶片碰撞塔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0.4L、0.5L、0.6L、0.8L位置的位移和有效应力变化,确定了叶片碰撞情况下应力集中的位置,应当关注的关键位置为叶根距离叶尖0.8L与叶根附近。最后通过R2与NMAE准则评价证明了该数字孪生模型的可行性,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动力学分析 数字孪生 有限元分析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及动力特性
15
作者 翁光远 徐琳杰 +3 位作者 程凯凯 李光玲 王乐 朱熹育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33,共8页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质流体场与管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和流固耦合边界条件,改进湍流理论k-ε标准模型。结果表明:油气介质流速不同、管径不同的输油气管道同一截面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最大差别达49.5%;在同一管径条件下,流固耦合振动效应随油气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增大而增大;考虑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的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变化较大。改进后模型能准确描述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和动力特性,可为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输油气管道 跨越结构 流固耦合 水弹性模型 有限元模型 振动效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识别
16
作者 施剑锋 丁勇 +2 位作者 沈伯衡 韩凌霞 谢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提出了车辆动力参数识别的多核并行遗传算法,采用多目标适应度评价,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车辆刚度、阻尼、转动惯量;最后,采用车轮跌落振动实验和环境激励峰值法实测车辆的模态,获取用于适应度评价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轻型汽车、重型卡车的动力参数进行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识别的车辆动力参数计算得到的车辆振动模态,与实测振动模态吻合,其中前3阶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0.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计算与实测振型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接近1;车辆的分析模型有必要增加车体的扭转阻尼,以准确反映实际车辆的扭转振动特性;多核并行算法大大加速了识别过程。16核心CPU在15核心并行时的加速比达到最大值12.5,在复杂车辆的多目标、多参数识别中,采用多核并行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有限元模型 复模态分析 动力参数识别 多核并行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轮胎胎体变形研究
17
作者 杨文豪 卢荡 +2 位作者 卢磊 尹珩沣 王晓凡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1-564,共14页
轮胎胎体变形的准确获取对理论模型仿真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梁胎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帘线的变形规律和表达精度。首先建立了考虑梁胎体柔性变形特征的详细理论模型,得到轮胎侧偏刚度和纵滑刚度表达式;其次,建立轮... 轮胎胎体变形的准确获取对理论模型仿真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梁胎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帘线的变形规律和表达精度。首先建立了考虑梁胎体柔性变形特征的详细理论模型,得到轮胎侧偏刚度和纵滑刚度表达式;其次,建立轮胎有限元模型,并准确获取橡胶和帘线材料参数,完成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胎面分布刚度各向同性的光面胎有限元模型,进行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以及稳态滑移刚度仿真,获取侧向力和回正力矩作用下的胎体侧向变形,并验证不同帘线的侧向变形叠加原理;然后,根据建立的梁胎体模型对不同帘线的侧向变形进行拟合;最后,结合胎体弯曲刚度和滑移刚度模型,对比和验证通过不同帘线得到的胎面分布刚度。结果表明:轮胎不同帘线均符合变形叠加原理;梁胎体模型对帘线的侧向变形具有较好的表达精度;弯曲刚度随载荷的增大出现非线性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帘线大载荷时相差较小;轮胎不同帘线得到的胎面分布刚度计算精度不同,冠带帘线计算精度最低为93.6%,胎体2帘线计算精度最高为97.3%。该研究明确了理论模型中梁胎体模型的研究位置,提高了理论模型的仿真精度,为轮胎动力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动力学 有限元模型 梁胎体模型 胎体侧向变形 胎面分布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在插秧可视化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志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为了保证插秧机的结构合理性和性能,重点针对插秧机的核心部件——推秧装置进行了三维虚拟仿真设计,并从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入手,进行装置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计算,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准确地实现插秧机的三维虚拟仿真。为了验证该插秧机的性能,对其进行分插机构的强度分析试验和虚拟仿真联合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的强度符合设备要求,虚拟仿真试验能够代表真实的插秧机,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仿真 插秧可视化 推秧装置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高拱坝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
19
作者 祝玉珊 杨柱 +1 位作者 石立 柏俊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1,共5页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态的拱坝—地基—库水精细有限元模型,从坝体横缝开度、静动综合应力、坝体损伤状态及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等方面对某特高拱坝进行地震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横缝开度相对较小,分布大体呈现“W”型;拱坝的应力分布符合一般拱坝的规律,在可控范围内;坝体损伤多发生在坝体拱冠梁中部高程部位及坝踵部位,应引起重视,总体而言该拱坝抗震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拱坝抗震设计和抗震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高拱坝 地震 动力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型 坝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设计和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运动文胸版型优化
20
作者 陈馨蔚 顾冰菲 +5 位作者 田佳莉 周思凡 刘瑜希 刘金灵 易洁伦 孙玥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0,共9页
为探究运动文胸结构设计参数对乳房位移控制及压力舒适性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运动文胸款式设计,提出了一种结合参数化设计和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方法,从运动文胸版型的数字化和人体生物力学建模仿真角度出发,通过选取鸡心高度、侧比高度和... 为探究运动文胸结构设计参数对乳房位移控制及压力舒适性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运动文胸款式设计,提出了一种结合参数化设计和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方法,从运动文胸版型的数字化和人体生物力学建模仿真角度出发,通过选取鸡心高度、侧比高度和背部结构3种结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设计参数对运动文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改变结构参数或同时改变鸡心高和背部结构均能有效影响抑制乳房位移效果和胸底部的动静态接触压力,最大运动控制效果可提升1.23%,且改变鸡心高度或背部结构(改为U型)时,不会抑制另一个参数的优化效果;此外,与文胸接触的人体部位,其动静态压力的最大值分布排序依次为肩部、胸底部、身体侧边与底围接触区域。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运动文胸开发人员从功能性和舒适性角度更好地理解文胸结构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贴合身体且穿着舒适的运动文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文胸 版型设计 乳房位移 接触压力 有限元仿真 动态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