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工程技术在湿地保护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鹏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许多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健康和功能对于维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生态工程技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其应用,可以改善湿地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许多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健康和功能对于维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生态工程技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其应用,可以改善湿地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技术 湿地 保护恢复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世昌 丁涛 +1 位作者 王志 周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大量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近十多年来,在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膜技术以其低成本和高处理能力的优点,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介绍了膜技术在大面积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中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美国科...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大量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近十多年来,在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膜技术以其低成本和高处理能力的优点,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介绍了膜技术在大面积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中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美国科罗拉多河灌溉区河流咸水治理及其反渗透脱盐工程;膜法处理废水或地表水的井下贮水工程;河流、湖泊等市政供水水源,因富营养化,生物暴发,而采用低压膜(NF,MF和UF)的水处理技术.通过这些成功实例分析了低压膜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文章指出,我国亟待发展低压膜改善水环境的技术.并建议乘国家治理“三河”、“三湖”的有利时机,建立被污染水源的低压膜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逐步开展以低压膜水处理技术为支柱的井下贮水研究和示范,大力发展低压膜的生产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水处理 生态环境治理 井下贮水与回用 低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煤矿废弃地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树军 张建云 +1 位作者 李钢 谷立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研究了微生物技术在煤矿废弃地处置方面的应用优势、机理及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技术 生态修复 煤矿废弃地 矸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磊 刘真 +3 位作者 谢彦娇 苗启翔 张宏福 唐湘方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90,共8页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需求日益增加,刺激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生猪废水排放量大增,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环保、经济适用的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技术。该文就国内...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需求日益增加,刺激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生猪废水排放量大增,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环保、经济适用的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技术。该文就国内外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废水资源化利用和有效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处理技术 生态与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的物理-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旭 蔡继杰 +1 位作者 丁学锋 唐颖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465-468,共4页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培养和接种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如浮游动物水蚤和螺蚌鱼类等)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发展综述,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对水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物理-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微生物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景观土壤酸化及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岸东 史文飞 +2 位作者 刘滔 程睿 尹光彩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2期12-16,36,共6页
2010年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野外原位模拟酸雨控制实验和施用石灰、污水污泥和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研究了保护区内三种森林土壤在受到酸沉降影响后,土壤pH值和交换性Al3+、H+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投加修复剂后混... 2010年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野外原位模拟酸雨控制实验和施用石灰、污水污泥和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研究了保护区内三种森林土壤在受到酸沉降影响后,土壤pH值和交换性Al3+、H+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投加修复剂后混交林土壤酸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森林土壤酸化严重(pH<4.5),pH值随处理酸度降低而下降;土壤交换性酸(H+、Al3+)含量随处理酸度降低而增加。酸沉降中H+的输入,导致土壤铝被活化。三种改良剂的施用均可以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交换性酸(H+、Al3+)含量,从而降低植被铝中毒风险。三种修复技术中,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修复技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土壤酸化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技术美学视角的矿区生态修复探索——以白云鄂博矿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坤 蔺莎 +1 位作者 孙雯 陈颖慧 《风景园林》 2017年第8期66-69,共4页
建设矿山公园是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与利用的一项有效举措。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原为采矿遗留废弃棕地,大规模的挖填破坏了当地的覆土生态环境,场地状况极为恶劣。本文以白云鄂博矿山公园为例,从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探索其场地修复方法,探讨分... 建设矿山公园是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与利用的一项有效举措。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原为采矿遗留废弃棕地,大规模的挖填破坏了当地的覆土生态环境,场地状况极为恶劣。本文以白云鄂博矿山公园为例,从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探索其场地修复方法,探讨分阶段实施植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寻求以尊重生态秩序为基础的景观表达形式,最终实现矿区生态重塑与景观再生。通过以上方法,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实现了由矿区向"节水少维护"生态型景观绿地的转变,成为了能够承载矿区工业文化展示、民族精神象征、居民休闲游憩等功能的生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修复 生态技术美学 生态修复 景观再生 节水少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