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马拉松赛事高温暴露预警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蔚丹丹 石勇 +1 位作者 陈淑曼 梅煜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88,共14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中国马拉松赛事的高温暴露风险。高温环境不仅威胁运动员健康安全,还可能对赛事的组织策略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因此马拉松赛事的高温风险管理成为亟待关注的重点。针对当前高温预警体系在运动场景...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中国马拉松赛事的高温暴露风险。高温环境不仅威胁运动员健康安全,还可能对赛事的组织策略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因此马拉松赛事的高温风险管理成为亟待关注的重点。针对当前高温预警体系在运动场景中阈值设定的缺失,以及缺乏统一、详尽的标准规范,文章基于湿球黑球温度(WBGT)构建了红色、橙色和黄色三级精细化高温暴露预警体系,并基于该系统分析马拉松赛事高温暴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发现,中国马拉松赛事高温暴露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预警期整体呈现“南长北短”的空间格局。此外,对比1961-1990年的历史参照期,1991-2020年的当前基准期内,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温暴露期显著延长,尤其是红色预警期,反映出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上升趋势。为全面评估高温暴露,文章创新性地从暴露强度、暴露数量和暴露价值3个维度完善马拉松高温暴露框架并提出高温暴露指数(Marathon Exposure Index,MEI)。本研究成果可扩展至其他户外运动项目,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公共体育活动安全治理提供理论工具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马拉松赛事 体育赛事 高温暴露 湿球黑球温度 预警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含量对FeNiCuCoCr_(x)(x=0,0.5,1.0,1.5,2.0)高熵合金相演变、耐高温氧化、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浩 吴广鑫 +5 位作者 乔云泽 华宇 刘长春 原紫渲 黄英德 杨文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6-755,共10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Cr元素对FeNiCuCoCr_(x)(x=0,0.5,1.0,1.5,2.0)高熵合金粉末的相组成、微观形貌、高温烧结过程中的相演变及块状高熵合金耐高温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后的高熵合金粉末均由面心立方(FCC)相...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Cr元素对FeNiCuCoCr_(x)(x=0,0.5,1.0,1.5,2.0)高熵合金粉末的相组成、微观形貌、高温烧结过程中的相演变及块状高熵合金耐高温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后的高熵合金粉末均由面心立方(FCC)相和体心立方(BCC)相组成,随着Cr含量的增加,BCC相特征峰的强度增强。高熵合金FeNiCuCoCr_(x)(x=0,0.5,1.0,1.5,2.0)的BCC相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溶解在基体中,FCC相则分解转变为富Cu相(FCC1相)和缺Cu相(FCC2相),合金组织成分均匀度较高。在900℃的等温氧化过程中,FeNiCuCoCr_(0.5)高熵合金氧化膜连续且致密,与基体紧密结合,当膜厚度为25μm时,其耐高温氧化性能最优异。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NiCuCoCr_(0.5)高熵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最好,其腐蚀电流密度为5.56×10^(-8)A/cm^(2),电荷转移电阻为6821Ω·cm^(2),相较于其他FeNiCuCoCr_(x)(x=0,1.0,1.5,2.0)高熵合金腐蚀电流密度低了1个数量级;相较于其他FeNiCuCoCr_(x)(x=0,1.0,1.5,2.0)高熵合金,FeNiCuCoCr_(0.5)高熵合金的转移电阻分别提高了51.9%、18.8%、233.4%和265.3%。研究结果为构建抗腐蚀FeNiCuCoCr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相变 FeNiCuCoCr_(x)高熵合金 高温烧结 耐高温氧化性能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相变混凝土的研发及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秀丽 李威龙 徐晶晶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20-5027,共8页
以SiO_(2)气凝胶粉末为基体材料,低温相变石蜡为相变材料制备定型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及扩散-渗出圈测试对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及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蜡吸附质量为75%时制备... 以SiO_(2)气凝胶粉末为基体材料,低温相变石蜡为相变材料制备定型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及扩散-渗出圈测试对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及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蜡吸附质量为75%时制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最为稳定,SiO_(2)气凝胶与石蜡之间仅为物理吸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6.52℃,相变潜热为56.2 J/g。将其掺入EPS混凝土,水泥净浆流动度实验限定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掺加量在16%附近时,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最佳。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着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掺入,试件抗压、抗折、抗劈裂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热箱储热性能试验,掺加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试件升降温曲线斜率及峰值均有降低现象,表明轻质相变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温控性能,可用于节能建筑围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混凝土 建筑节能 表征分析 物理力学性能 温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增强相变充填体热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乔兰 尹雅 +1 位作者 李庆文 苗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24-3634,3644,共12页
矿山蓄热储能功能性充填实现了深地矿床-地热协同共采,研发具有适宜相变参数和物化性能优良的功能充填材料迫在眉睫。针对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Micro PCM)导致充填体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下降的现状... 矿山蓄热储能功能性充填实现了深地矿床-地热协同共采,研发具有适宜相变参数和物化性能优良的功能充填材料迫在眉睫。针对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Micro PCM)导致充填体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下降的现状,开展预试验探究相变充填体的强度特征和热学性能,基于获取的较佳MicroPCM添加量,进一步探究不同碳化硅(SiC)添加量(质量百分率为0%、2%、4%、6%、8%)对相变充填体抗压强度、导热系数、比热容的影响,并测试了其密度、泌水率与流动度,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分散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SEM-EDS)观测其微观形貌,开展能谱扫描分析解释宏观试验现象,探究其在高低温交变循环下的蓄热储能稳定性。得到了以下结论:MicroPCM添加量为5%时,相变充填体的比热容达到最大,为1.75 MJ/(m^(3)·K);充填体的密度在SiC添加量为2%时达到最大,为1.67 g/cm^(3);充填体的流动性和泌水性随SiC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随SiC添加量的增加不断增长,添加量达到4%时,其增幅分别为10.1%和21.7%,达到6.64 MPa和1.12 W/(m·K),随后增长趋势逐渐减缓;相变充填体的比热容随Si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衰减趋势,但是波动幅度较小,在4%添加量时,比热容达到最大值,为2.32 MJ/(m^(3)·K),因此推荐SiC添加量为4%;500次高低温交变循环后,相变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得到增强,且SiC添加量越高增长幅度越大,而导热系数与比热容均有所降低,下降幅度逐渐减小。研究为实际工程中蓄热储能充填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热共采 相变充填体 蓄热储能 碳化硅 高低温交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热储能系统热力特性研究及应用分析
5
作者 陈香玉 黄圣尧 +3 位作者 张锋 汪洋 顾鹏程 周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
研究搭建了一小试规模的潜热储能系统,能对200~300℃的热量进行存储、释放,通过不同方式表征所使用相变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其与应用场景的匹配性,同时分析所设计系统循环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研究系统热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用二元硝... 研究搭建了一小试规模的潜热储能系统,能对200~300℃的热量进行存储、释放,通过不同方式表征所使用相变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其与应用场景的匹配性,同时分析所设计系统循环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研究系统热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用二元硝酸盐能够稳定的储存温度200~290℃的余热,所使用的带螺旋型翅片换热管的潜热储能系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试验台储热耗时51.75 min,完成47.809 MJ的能量储存,放热耗时43.5 min,释放出46.209 MJ能量,系统的储热效率为79.16%,放热效率为79.15%。在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系统累计输入能量60.398 MJ,输出能量36.578 MJ,循环效率为6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储能 相变材料 中高温余热 管壳式换热器 热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石德佩 孙雷 +2 位作者 刘建仪 常志强 李相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97,共3页
通过独立设计的含水凝析气相态测试方法,研究了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及气态水对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凝析气中气态水含量随压力的降低急剧增大,当压力降至7.5MPa时,气中的气态水含量高达539m3/104m3。气态... 通过独立设计的含水凝析气相态测试方法,研究了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及气态水对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凝析气中气态水含量随压力的降低急剧增大,当压力降至7.5MPa时,气中的气态水含量高达539m3/104m3。气态水的存在使凝析气体系的露点压力降低了2.5MPa。随着定容衰竭过程地层压力的降低,地层水以气态形式被蒸发而进入凝析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由于水相的强极性,气态水不但使凝析气中重质烃更多地发生反凝析,也使凝析气中较轻烃类组分发生反凝析。虽然气态水的存在降低了凝析气体系的露点压力,但是一旦突破露点压力,气态水明显地增大了反凝析液量,加重了凝析油的损失。定容衰竭实验结果表明,富含气态水的凝析气样反凝析液量大于无水凝析气样,含气态水的凝析气中凝析液的采出程度低于不含水的情况,并随压力降低,两组样品的反凝析液量和凝析液采出程度的差别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凝析气 相变 露点 反凝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贝莫来石晶体的高温相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秀丽 崔晓昱 +2 位作者 崔崇 马海龙 杨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7-2230,共4页
通过差热分析(TGA/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技术,对实验室制备的纯净托贝莫来石的高温相变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DSC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结构中有四个层间分子水,加热到300℃时四个层间分子水逐渐... 通过差热分析(TGA/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技术,对实验室制备的纯净托贝莫来石的高温相变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DSC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结构中有四个层间分子水,加热到300℃时四个层间分子水逐渐失去。当温度升高到724℃时,部分Si—O—H键断裂,失去羟基。XRD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晶体结构在724℃时已经破坏,衍射峰基本消失,煅烧后的样品为无定形的非晶态。当温度持续升高到861℃时,发生晶型重构,硅灰石晶体出现,结构转变为有序的、稳定的晶体结构。当温度到达1 000℃的时候,完全转变为2M型硅灰石晶体结构。托贝莫来石的高温相变经历了"托贝莫来石→脱水托贝莫来石→脱羟基托贝莫来石→硅灰石"一系列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贝莫来石 高温相变 差热分析 XRD分析 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用潜热材料的制备与调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谭忆秋 边鑫 +2 位作者 单丽岩 曲乐永 吕建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4-359,共6页
选择适合路面光热环境的有机相变材料,分3种导入模式制备相变改性沥青、硅藻土粉末状复合相变材料和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根据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取舍,确定所用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等体积替代矿粉和细集料制备潜热沥青混合... 选择适合路面光热环境的有机相变材料,分3种导入模式制备相变改性沥青、硅藻土粉末状复合相变材料和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根据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取舍,确定所用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等体积替代矿粉和细集料制备潜热沥青混合料,并用温度监测系统测定其调温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路面用潜热沥青混合料相比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可降温8~10℃,因而料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温度调控 高温车辙 潜热沥青混合料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在高温作用后物相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娟荣 刘丽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对地质聚合物在高温作用后的物相变化进行研究,地质聚合物的热分析(DSC和TG)表明,经65℃干燥1 h的地质聚合物还保存14%的水,其中12%的水在300℃脱去,剩余的化学结合水在600℃才脱去;地质聚合物的XRD分析表明,在20℃~800℃间,地质聚合物... 对地质聚合物在高温作用后的物相变化进行研究,地质聚合物的热分析(DSC和TG)表明,经65℃干燥1 h的地质聚合物还保存14%的水,其中12%的水在300℃脱去,剩余的化学结合水在600℃才脱去;地质聚合物的XRD分析表明,在20℃~800℃间,地质聚合物呈无定形状态,到1 000℃时开始形成KAlSiO4、SiO2和Al2O3;地质聚合物在高温作用后脱水或三维网状结构的解聚会使地质聚合物胶凝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高温后物相变化 三维网状结构 XRD DSC和T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矿井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东平 周西华 +1 位作者 李景阳 白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87,共6页
为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热害问题,基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空间特征和工艺特点,提出了以液态CO_2作为冷源的高温矿井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运用液态CO_2相变释放的冷量与工作面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 为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热害问题,基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空间特征和工艺特点,提出了以液态CO_2作为冷源的高温矿井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运用液态CO_2相变释放的冷量与工作面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同时将相变产生的气态CO_2注入采空区防治煤自燃。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系统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板石煤矿52305掘进工作面进行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液态CO_2的平均消耗速率为1.015 m3/h时,掘进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了6.9℃,含湿量减少4.94g/kg,液态CO_2的冷量利用率为77.36%。液态CO_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矿井 降温技术 液态CO2 相变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太阳灶用金属相变贮能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志光 吴广忠 +2 位作者 戴绪绮 陈正荣 邢登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研究了聚光太阳灶用高温金属相变贮能装置。贮能材料为铝基或锌基合金。当太阳辐射强度为1.3kW/m^2时,在面积为2m^2的聚光灶上该贮能装置可加热到650℃—700℃,贮能装置可将4kg水煮沸。
关键词 聚光 太阳灶 金属相 变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迁移对墙体传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莹莹 刘艳峰 刘加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4,共6页
考虑温湿度对墙体材料热湿物性参数的影响,建立以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在变温湿度边界条件下对墙体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墙体表面温湿度及热流密度,与不考虑传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考虑温湿度对墙体材料热湿物性参数的影响,建立以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在变温湿度边界条件下对墙体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墙体表面温湿度及热流密度,与不考虑传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吸放湿时墙体内表面温度比考虑吸放湿时变化幅度大,且前者内表面平均温度与后者相差约0.9℃;因墙体内表面吸放湿作用引起的相变潜热约占总壁体传热量的27.5%,在负荷计算中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耦合传递 变物性参数 相变潜热 温度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高温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爱菊 王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8-81,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XRD、DSC及传统热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新型无机盐/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2SO4在1000℃高温下具有热力学稳定性,适合作为复合材料的相变介质;Na2SO4/SiO2复合蓄热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 通过理论分析和XRD、DSC及传统热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新型无机盐/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2SO4在1000℃高温下具有热力学稳定性,适合作为复合材料的相变介质;Na2SO4/SiO2复合蓄热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经100次热循环后,其热失重率低于1.26%、潜热值降低约6.19%、相变温度基本保持恒定,且熔化-凝固特性和热震稳定性良好。Na2SO4/SiO2复合材料适合作为工业炉高温蓄热器储能用蓄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 SIO2 相变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供冷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蓄冷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霖 翟晓强 +1 位作者 王恬 席丽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5-1281,共7页
对高温供冷用相变蓄冷材料进行配制,并对其热物性及蓄\释冷性能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了癸酸-月桂酸二元体系的低共熔点,以及不同种类添加剂的摩尔分数对体系相变特性的影响.建立蓄冷球模型,对蓄\释冷过程中材料温度、蓄\释冷量、蓄\释冷速... 对高温供冷用相变蓄冷材料进行配制,并对其热物性及蓄\释冷性能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了癸酸-月桂酸二元体系的低共熔点,以及不同种类添加剂的摩尔分数对体系相变特性的影响.建立蓄冷球模型,对蓄\释冷过程中材料温度、蓄\释冷量、蓄\释冷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使用自制相变材料灌装蓄冷球,进行蓄冷、释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摩尔比例70∶30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为基液,摩尔分数0.08的油酸为添加剂,制备出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约15℃,相变潜热为114.1kJ/kg,蓄冷球蓄冷、释冷过程稳定,单球蓄冷总量为17.67kJ,能够满足高温供冷空调系统的蓄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供冷 癸酸-月桂酸 相变蓄冷 蓄冷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瞬时高温作用下的爆裂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保国 王耀城 +1 位作者 穆松 金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水泥基材料经瞬时高温作用后,随受火温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爆裂与力学性能。研究了掺加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水泥基材料在不同的瞬时高温作用后爆裂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和300℃瞬时高温作用下,所有试样外观完整,未发生爆裂;... 水泥基材料经瞬时高温作用后,随受火温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爆裂与力学性能。研究了掺加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水泥基材料在不同的瞬时高温作用后爆裂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和300℃瞬时高温作用下,所有试样外观完整,未发生爆裂;600℃时,所有试件发生粉碎性爆裂。与室温下水泥基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相比,在经历瞬时100℃作用后,试样的抗压、抗折强度损失率分别达到15%和30%以上;经受300℃作用后,强度恢复至室温时强度水平;温度高于300℃时,随温度的升高,强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600℃时,强度急剧衰减。其中,复掺20%矿粉和10%硅灰的试样经历的低温(≤300℃)作用后,抗压、抗折强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提高。SEM分析表明,经600℃高温作用2h后,硬化水泥浆体C-S-H整体结构疏松,水化产物连续相被分割为非连续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爆裂 瞬时高温 物理化学变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高温相变蓄热器蓄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红霞 孙坤坤 +2 位作者 崔海亭 李宁 赵华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通过对相同管径蓄热管组成的高温相变蓄热器蓄热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蓄热过程中相变材料(PCM)温度和液相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时刻液相率的分布云图。针对温度曲线和云图所显示的问题,在保证蓄热量的前提下,提出了蓄热管组合式排... 通过对相同管径蓄热管组成的高温相变蓄热器蓄热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蓄热过程中相变材料(PCM)温度和液相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时刻液相率的分布云图。针对温度曲线和云图所显示的问题,在保证蓄热量的前提下,提出了蓄热管组合式排布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蓄热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组合式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蓄热时间,降低了"死区"对蓄热器蓄热性能的影响,使PCM的液相率分布更加均匀,可为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高温相变蓄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高温蓄热器 相变蓄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填充床相变储热球的储热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传 孙泽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480-485,共6页
基于高温相变材料,对填充床储热系统中储热单元球体的储热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了不同传热流体温度和球体直径对球体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导热为主的相变储热过程与导热和自然对流共同作用的相变储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探... 基于高温相变材料,对填充床储热系统中储热单元球体的储热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了不同传热流体温度和球体直径对球体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导热为主的相变储热过程与导热和自然对流共同作用的相变储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探讨了高温辐射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时间随球体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传热流体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考虑相变区域自然对流时,总的相变时间显著减少,和单纯导热相比,完全相变时间缩短了近16%。在导热和自然对流的基础上加上辐射传热后可以看出,辐射换热强化了球体内的传热过程,加快了相变材料的熔化速度,强化了自然对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高温储热系统 传热 储热特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SiO_2相变颗粒对沥青胶浆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丽红 王浩 +1 位作者 杨帆 朱洪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7-260,共4页
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而保持温度不变的特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SiO_2相变颗粒,并分别以不同比例的PEG/SiO_2相变颗粒等体积代替矿粉,对沥青胶浆做针入度、软化点、动态剪切流变等实验,研究相变... 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而保持温度不变的特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SiO_2相变颗粒,并分别以不同比例的PEG/SiO_2相变颗粒等体积代替矿粉,对沥青胶浆做针入度、软化点、动态剪切流变等实验,研究相变颗粒代替矿粉后对沥青胶浆常温及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一定比例的相变材料替代矿粉可有效地改善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但对常温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沥青胶浆 高温稳定性 车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相变蓄热在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侯欣宾 崔海亭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7,共4页
介绍了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及高温相变蓄热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从结构和材料方面讲述了有关的技术途径以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温相变 相变蓄热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粉煤灰基高温定形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桂花 吕硕 +1 位作者 韩金鹏 欧阳群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9,共7页
研究了干压成型法制备球形高温定形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工艺.采用粉煤灰为陶瓷基体材料、金属铝为相变介质,以PVA作黏合剂,通过球形模具干压成型后,在室温至1 000℃程序控温及无保护气的条件下进行无压烧结,得到直径D为7.5mm的近球形高... 研究了干压成型法制备球形高温定形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工艺.采用粉煤灰为陶瓷基体材料、金属铝为相变介质,以PVA作黏合剂,通过球形模具干压成型后,在室温至1 000℃程序控温及无保护气的条件下进行无压烧结,得到直径D为7.5mm的近球形高温定形相变材料,有望在高温球形堆积床蓄热器中加以应用.研究表明:相变介质含量、坯料量和素坯成型压力对材料的球形度及烧结稳定性有明显影响,烧结后相变介质由最初的单质铝转变为Al-Si共晶合金.当坯料量为0.35g、成型压力为0.6 MPa时,制备的D7.5mm球形材料铝含量可达57%(质量分数),球形度为0.92,密度为1.60g/cm^3,经20次热震后相变潜热为62.49J/g,相变温度峰值为57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球形 高温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