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PO混合方法的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目标电磁散射研究
1
作者 余洪鑫 冯菊 +1 位作者 欧阳琪翔 廖成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算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同时平面波谱分解技术被引入以实现两种算法的有效衔接。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平坦地面上金属球目标的散射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和PO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高度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PO方法能够有效考虑大气波导对照射激励和目标散射过程的影响,为剖析和理解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PE)法 物理光学(po)法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面瞬态近场散射的SARC-TDPO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炜 杨鹏举 +1 位作者 赵晔 杜欣悦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针对全波方法处理微粗糙度表面瞬态近场散射时,面临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解析递归卷积(semianalytical recursive convolution, SARC)结合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 TDPO)的混合方法。将计算任务分解为粗糙... 针对全波方法处理微粗糙度表面瞬态近场散射时,面临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解析递归卷积(semianalytical recursive convolution, SARC)结合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 TDPO)的混合方法。将计算任务分解为粗糙面等效源的TDPO求解和等效源瞬态近场辐射的时域惠更斯原理分析,为提高等效源与时域格林函数卷积计算效率,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思想,给出了适用于瞬态近场辐射分析的SARC方案,即先利用Prony方法将时域格林函数近似为指数函数之和,再利用SARC解决粗糙面等效源近场辐射的步进式计算。运用SARC-TDPO混合方法计算了Pierson-Moscowitz海谱(PM谱)海面的瞬态散射近场,并与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混合方法不但能保证计算精度,还可大大提高计算效率,而且近场点相对粗糙面越远,效率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近场散射 粗糙面 时域物理光学(TDpo)法 半解析递归卷积(SARC)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采样的FDTD/TDPO混合优化算法
3
作者 王林茜 陈娟 牟春晖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1,共6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和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TDPO)的混合算法提出用稀疏采样优化近场外推的方法,解决了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电磁计算用时过长、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传统混合算法中...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和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TDPO)的混合算法提出用稀疏采样优化近场外推的方法,解决了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电磁计算用时过长、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传统混合算法中馈源的近场外推到反射面天线的步骤计算量较大,稀疏采样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间隔采样,减少了此步骤的计算量,从而节省了用时。给出了馈源为喇叭天线、抛物面口径为100个波长的抛物面天线算例,所得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仅有-36.03 dB,用时最快可缩短为原来的2.51%,与CST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吻合度较高,用时缩减了93.18%,验证了本文优化算法可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时域物理光学(TDpo) 混合方法 稀疏采样 抛物面天线 远区辐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TD优化方法的厢式车辆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龙 汪刘应 +5 位作者 刘顾 葛超群 张颖 王文豪 胡灵杰 陈海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92-3999,共8页
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快速精准计算分析方法是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手段。车辆目标的散射场主要源于反射和绕射的综合作用,因此采用物理绕射理论(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PTD)引入棱边绕射效应,改进物理光... 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快速精准计算分析方法是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手段。车辆目标的散射场主要源于反射和绕射的综合作用,因此采用物理绕射理论(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PTD)引入棱边绕射效应,改进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方法,从而建立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模型的PO-PTD混合型高频近似优化计算方法,以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进而,基于PO-PTD优化方法分析电大尺寸厢式车辆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研究其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周向分布特征对频率与擦地角的响应特性。车辆各方位的电磁散射特性与其对应的结构形状有密切关系,涉及大平面镜面反射、二面角反射、边缘绕射等多重效应。车辆RCS分布曲线形态随着擦地角增大而呈现先扩张后缩减的变化,并随着频率增大呈现缩减态势。车辆前向车头与后向车尾对擦地角变化最为敏感,是影响RCS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本研究可为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评估与控制技术提供关键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特性 车辆目标 物理光学 物理绕射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技术进展
5
作者 雷鹰 陈智光 +3 位作者 黄璜 林理文 王林燊 林毅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7,共13页
[背景]腐蚀是海洋环境下桥梁与隧道工程常见的失效破坏方式之一,对腐蚀状态的监/检测,有助于对桥隧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进展]本文对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监/检测... [背景]腐蚀是海洋环境下桥梁与隧道工程常见的失效破坏方式之一,对腐蚀状态的监/检测,有助于对桥隧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进展]本文对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监/检测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电化学方法主要有半电池电位法、线性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混凝土电阻率法、宏电池电流法、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多功能腐蚀传感器等.物理方法主要有电阻探针、声发射、超声检测、光纤传感监测、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腐蚀监测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腐蚀监测技术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电化学方法根据周边混凝土环境中各参数的变化,间接地推断钢筋的腐蚀状况,一般给出腐蚀的定性信息.物理方法通过测定与钢筋腐蚀相关的物理特性变化,给出钢筋的腐蚀位置与程度,具有直接性与直观性.本文对平潭海峡大桥主桥墩进行腐蚀监测,采用了融合物理与电化学的监测方法,利用多功能电化学腐蚀探头实时监测6个电化学参数,根据参数的变化进行腐蚀预警;利用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监测宏应变,构建基于宏应变模态的腐蚀损伤指标,进行腐蚀定位与定量识别.物理与电化学方法融合互补,为平潭海峡大桥的腐蚀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展望]在复杂严酷的海洋环境下,对桥隧结构的腐蚀进行准确的监/检测还面临很多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物理和电化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等先进计算方法的协同结合;开发用于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评估的新型智能监/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监/检测 电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融合方法 多功能腐蚀传感 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UTD修正的MoM-PO混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翟会清 王莉娜 梁昌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5期529-533,共5页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 (MoM )和物理光学 (PO)混合方法处理复杂线体结构的电磁散射问题 ,提出利用 pulse基函数对线电流进行展开 ,使得处理复杂线体结构问题变得简化 ,并推导出一般的矩阵方程。然后针对PO在阴影区域失效等问题 ,利用UTD(一...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 (MoM )和物理光学 (PO)混合方法处理复杂线体结构的电磁散射问题 ,提出利用 pulse基函数对线电流进行展开 ,使得处理复杂线体结构问题变得简化 ,并推导出一般的矩阵方程。然后针对PO在阴影区域失效等问题 ,利用UTD(一致性几何绕射 )对该简化模型结构下的PO区域电流进行了修正 ,使得其应用范围得到扩展、计算精度得到提高。文中的实例结果与传统的MoM很好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复杂线体结构 电磁散射 UTD 一致性几何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面结构天线辐射的MoM-PO混合法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翟会清 李龙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2-505,共4页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求解线面复杂结构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并给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并在以平面三角形电流为基展开的物理光学表面电流基础上,对矩量法和物理光学的混合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推导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表达式.仿...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求解线面复杂结构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并给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并在以平面三角形电流为基展开的物理光学表面电流基础上,对矩量法和物理光学的混合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推导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表达式.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混合方法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混合方法 线面结构天线 电磁散射 MOM-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EEC的各向同性介质薄层涂覆目标电磁散射 被引量:6
8
作者 余定峰 何思远 +3 位作者 付松 朱国强 殷红成 王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8-2432,共5页
基于阻抗边界条件,将介质薄层涂覆目标等效为无厚度阻抗表面,应用三维各向同性阻抗面电磁散射的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算法,并通过各向同性阻抗劈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导出各向同性阻抗边缘的等效边缘流(equivalent edge current... 基于阻抗边界条件,将介质薄层涂覆目标等效为无厚度阻抗表面,应用三维各向同性阻抗面电磁散射的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算法,并通过各向同性阻抗劈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导出各向同性阻抗边缘的等效边缘流(equivalent edge currents,EEC),从而以边缘波场修正物理光学场,实现各向同性介质薄层涂覆三维导电目标电磁散射的高频预估。给出两个典型算例,与矩量法精确结果吻合良好,验证该各向同性PO-EEC算法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各向同性 物理光学 等效边缘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P/PO的舰船与海面耦合散射快速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勇 董纯柱 +1 位作者 王超 殷红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针对粗糙海面上舰船类超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电磁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面元投影(HPP)和物理光学法(PO)的计算目标与海面耦合散射的快速算法。首先建立基于海谱的海面几何模型,并考虑海面面元的微粗糙特性,修正海面反射系数,然后针... 针对粗糙海面上舰船类超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电磁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面元投影(HPP)和物理光学法(PO)的计算目标与海面耦合散射的快速算法。首先建立基于海谱的海面几何模型,并考虑海面面元的微粗糙特性,修正海面反射系数,然后针对目标和海面的结构特点,形成两种尺度面元混合的目标与海面模型,对电磁波在海面和目标之间的多次反射按照GO原理进行快速投影运算,并利用PO计算投影区域的散射贡献,最后给出了几组典型实例的计算结果。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对于海面舰船类目标的散射计算是高效、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电磁散射 区域投影 物理光学 射线弹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SS/PO混合分析飞行器放电对雷达目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博韬 雷振亚 谢拥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80-1883,共4页
为精确计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静电放电对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影响,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与物理光学(physic-optics,PO)法相混合。用HFSS计算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所覆盖的局部机翼的散射场,用物理光学法... 为精确计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静电放电对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影响,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与物理光学(physic-optics,PO)法相混合。用HFSS计算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所覆盖的局部机翼的散射场,用物理光学法计算飞行器其余部分引起的散射场,将二者的等相位面重合,保持飞行器各散射体之间的相位关系,进而计算出飞行器的宽带雷达散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混合方法 静电放电 等离子体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PO混合法分析带旋转体罩的天线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艳林 刘其中 郭景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针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天线罩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分解技术的MoM-PO混合分析方法.为了充分利用旋转体天线罩结构上的特性,通过模式分解技术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在每个模式下,采用物理光学法确定天线罩壁上较平坦区域的等... 针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天线罩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分解技术的MoM-PO混合分析方法.为了充分利用旋转体天线罩结构上的特性,通过模式分解技术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在每个模式下,采用物理光学法确定天线罩壁上较平坦区域的等效电磁流分布,并将其嵌入矩量法矩阵方程中来减少待求量的数目.该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内存需求量,能够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罩系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分解 矩量法 物理光学法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PO混合方法中一种遮挡消影的新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党晓杰 袁浩波 +1 位作者 王楠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矩量法与物理光学方法混合时,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PO区域在点光源照射下的亮区和暗区,为此构造了一种高效率的遮挡消影算法.首先改进常用的Z-Buffer算法,将其用于对所有三角形面片进行分组,以降低计算量;然后在每组内采用一种严格的算... 在矩量法与物理光学方法混合时,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PO区域在点光源照射下的亮区和暗区,为此构造了一种高效率的遮挡消影算法.首先改进常用的Z-Buffer算法,将其用于对所有三角形面片进行分组,以降低计算量;然后在每组内采用一种严格的算法进行遮挡判断,以保持计算精度;最后采用区域分解方法来降低内存需求.具体的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维持内存量和计算时间基本相当的前提下,精度比Z-Buffer算法提高了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遮挡消影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M-PO的各向异性阻抗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定峰 何思远 +3 位作者 何洋 朱国强 殷红成 邓方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55-1759,共5页
该文基于阻抗边界条件(IBC),采用矩量法-物理光学(MoM-PO)混合算法,研究了3维各向异性阻抗面的电磁散射特性。根据表面等效原理,将空间散射场等效为MoM区和PO区电磁流的辐射场,感应电磁流以3维RWG(Rao-Wilton-Glisson)矢量基函数展开。... 该文基于阻抗边界条件(IBC),采用矩量法-物理光学(MoM-PO)混合算法,研究了3维各向异性阻抗面的电磁散射特性。根据表面等效原理,将空间散射场等效为MoM区和PO区电磁流的辐射场,感应电磁流以3维RWG(Rao-Wilton-Glisson)矢量基函数展开。以表面阻抗并矢表征电磁参数,给出典型各向异性阻抗面目标的电磁仿真算例,结果与Mie级数等精确解吻合良好,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各向异性 阻抗边界条件 矩量法-物理光学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MoM混合法分析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 被引量:7
14
作者 聂小春 葛德彪 阎玉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8-110,共3页
本文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 I P O) 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计算二维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首先根据等效原理将散射场进行分解,分别采用 I P O 法和矩量法( Mo M) 计算槽缝填充的电大目标和槽缝的散射,并在口径... 本文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 I P O) 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计算二维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首先根据等效原理将散射场进行分解,分别采用 I P O 法和矩量法( Mo M) 计算槽缝填充的电大目标和槽缝的散射,并在口径处应用广义网络原理处理耦合问题.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准确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法 迭代物理光学法 矩量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IPO与FEM混合法分析复杂电大腔体电磁散射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小祥 徐金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5期607-612,共6页
对传统的迭代物理光学法 (IPO)进行了改进 ,使之适合于分析具有非完纯导电边界的电磁问题 ,并与矢量有限元方法 (FEM)相结合 ,对内壁涂敷介质的具有复杂终端结构的电大尺寸腔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Fresnel反射系数 ,利用IPO方... 对传统的迭代物理光学法 (IPO)进行了改进 ,使之适合于分析具有非完纯导电边界的电磁问题 ,并与矢量有限元方法 (FEM)相结合 ,对内壁涂敷介质的具有复杂终端结构的电大尺寸腔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Fresnel反射系数 ,利用IPO方法处理腔体内壁比较平滑的介质涂敷区域 ,在结构复杂的终端区域 ,利用FEM进行分析。利用交界面上场强连续条件实现两个区域之间的电磁耦合。通过迭代 ,计算出腔体内部稳定的电磁场分布 ,进而获得整个腔体的散射特性。由于在介质涂敷附近区域避免了FEM处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物理光学法 矢量有限元法 Fresnel反射系数 介质涂敷 电大尺寸复杂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陶懿洲 刘超 方贺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层间电导随扭转角变化的实验结果,并阐明了其物理机制.此外,本文还计算了电极参数、隧穿层厚度以及界面势强度等物理因素对层间电导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化学势的增大,层间电导关于扭转角的变化曲线近似整体向上平移;层间电导随着上层隧穿层厚度的增加而衰减并趋于稳定,而随着下层隧穿层厚度振荡;TBG两层扭转石墨烯的界面势强度越强,则层间电导随扭转角下降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物理 层间电导 光学衍射方法 扭曲双层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M技术的FEM/PO-PTD方法在深腔导体目标RCS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卫平 何小祥 徐金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一种基于区域分解法 (DDM)的混合方法———FEM/PO PTD法 ,分析带有深腔的三维电大尺寸导体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应用DDM将原有深腔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子域。对于腔体开口面所在子域 ,应用等效原理 ,结合物理光学法 (PO)与物理绕射理... 采用一种基于区域分解法 (DDM)的混合方法———FEM/PO PTD法 ,分析带有深腔的三维电大尺寸导体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应用DDM将原有深腔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子域。对于腔体开口面所在子域 ,应用等效原理 ,结合物理光学法 (PO)与物理绕射理论 (PTD) ,得到腔体开口面的边界积分方程 ;对于其它子域 ,通过传输条件实现各子域间的耦合。在各子域内推导出此边值问题的等价泛函 ,应用基于棱边的有限元法 (Edge basedFEM)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 ,该混合方法与其它计算同类问题的方法相比 ,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同时能减少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M 区域分解法 FEM/po-PTD 电磁散射 物理光学法 物理绕射理论 基于棱边的有限元法 深腔导体目标 RC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尺寸复杂结构腔体电磁散射的IPO/FEM混合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小祥 徐金平 顾长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该文将物理光学迭代法(IPO)的子域连接法与矢量有限元法(FE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方法用于分析计算电大尺寸复杂结构腔体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对于腔体内部适合用高频方法处理的部分采用IPO方法分析;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材料特性... 该文将物理光学迭代法(IPO)的子域连接法与矢量有限元法(FEM)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方法用于分析计算电大尺寸复杂结构腔体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对于腔体内部适合用高频方法处理的部分采用IPO方法分析;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材料特性的部分,采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研究,利用交界面上的连续性条件实现这两种方法的耦合。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该文对某一矩形空腔及底部加载金属台阶的腔体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以及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所得结果一致,并具有很好的收敛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底部加载介质层的复杂结构腔体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方法对于分析电大尺寸复杂结构腔体的散射特性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尺寸复杂结构腔体 Ipo/FEM混合法 物理光学迭代法 子域连接法 有限元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MoM结合近场预条件技术分析复杂载体上线天线辐射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臻弋 王文博 徐金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4-5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近场预条件技术与物理光学矩量法(POMoM)相结合的新技术,并应用于分析电大尺寸复杂载体上线天线的辐射问题.根据POMoM方法导出系数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忽略PO区的影响,构造出一个稀疏化系数矩阵的近似阵.采用LDU分解和简化... 提出了一种将近场预条件技术与物理光学矩量法(POMoM)相结合的新技术,并应用于分析电大尺寸复杂载体上线天线的辐射问题.根据POMoM方法导出系数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忽略PO区的影响,构造出一个稀疏化系数矩阵的近似阵.采用LDU分解和简化的分块Gauss消元算法,快速构造出一个矩阵分解形式的预条件阵.将该预条件阵用于预条件广义最小留数(GMRES)法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对一个复杂金属载体上的线天线辐射问题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一个尺度与真实尺寸相当的舰船模型上超短波天线的远场辐射特性.数值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舰船、飞机等真实移动平台上线天线的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条件 po—MoM 复杂载体 线天线 GM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RBS建模技术的迭代MoM-PO方法分析电大尺寸平台天线方向图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铭 王楠 梁昌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2-395,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ezier Spline)曲面建模技术的物理光学方法结合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Physical Optics)分析位于电大尺寸平台附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文章推导了基于有理贝齐尔曲面的物理... 本文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ezier Spline)曲面建模技术的物理光学方法结合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Physical Optics)分析位于电大尺寸平台附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文章推导了基于有理贝齐尔曲面的物理光学散射场计算公式.采用驻相法计算有理贝齐尔曲面上的物理光学感应电流积分.利用物理光学散射场迭代矩量法区域的电压矩阵.通过与传统平面片建模的物理光学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有理B样条 物理光学 矩量法 驻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