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价值·实践: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先亮 廖粤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而塑造教育家型体育教师,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衔接、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协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呼应的特征。研究发现,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在于为体育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提供目标指引,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路径支撑,为社会公众认同体育教师提供正面符号。据此,提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实践路径: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深化体育教师专业认同;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培育体育教师专业道德;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拓展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革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明确体育教师专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师 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提升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4 位作者 孔年欣 蔡静洁 尹子康 杜志伟 彭李奥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别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显著提升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参与、体育课外活动频率、体育支教志愿者认可、体育技能掌握与体能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表现,验证了其在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学供给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少数民族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中更为显著,特别是在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能水平提升方面,边际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主要通过资源支持、师生互动、能力提升3类机制,构建了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供给改善到促进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完整作用路径。研究建议: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并举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教学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协同联动促进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 乡村教育质量 中小学体育教育 教育公平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聂小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者的结合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现实必要性。把握大数据的功能价值、应用场景以及内蕴的思维理念,厘清形象建构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过程,能够有效探赜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大数据通过作用发挥有效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结构优化和精准治理,在主体强化中更加主动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设计的理念革新、形象塑造的系统实施、形象传播的融合开展,在环节优化创新中更加有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之间的矛盾、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形象现实表征和实际感知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矛盾问题破解中更高质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助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综合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优化中更高效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课教师队伍 形象建构 赋能 教育评价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构逻辑与内容框架
5
作者 傅晗 黄轶 +2 位作者 刘川华 陈露 丁翠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的要求,构建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多轮次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一套涵盖目标管理、实践内容、实践准备、实践任务、越轨控制5个维度,下设20个二级指标以及90个三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借鉴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依据逐级提升的逻辑,将各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以此精准评价实践教学成效,促使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职业人才能力融入实践教学,进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挑战与突破路向——基于TOE理论视角
6
作者 李磊 李恬 刘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构筑底层架构;在组织层面,全要素协同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创新驱动体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层面,教育空间的多维构建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然而,当前转型过程中仍存现实挑战:数字化教学设施“量质不足”,“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匮乏;教学主体内生能力偏弱,组织协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理念偏差,数字化路径不清晰。据此提出突破路向:推动数字化教学场景增量提质,拓宽“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内生能力,构建共享共建的组织间全要素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TOE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科史研究(1949—1956)
7
作者 李信厚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面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逐步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学科建设受到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多重影响。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成就表现为:其一,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倡导教师全面负责;其三,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研究工作;其四,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为学校体育教学予以保障。承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院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合理布局学科,构建学科创新体系,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史 学科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视域下电化学课程线上教学评价指标研究
8
作者 高镜涵 李菲晖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7,共5页
鉴于近年来线上教学日益普及的趋势,为了确保高等学校的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相契合,迫切需要从高质量教育的视角重新构建线上教学的评价体系,以便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人才... 鉴于近年来线上教学日益普及的趋势,为了确保高等学校的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高质量教育目标相契合,迫切需要从高质量教育的视角重新构建线上教学的评价体系,以便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人才。本工作首先分析了建立高质量教育视域下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当前电化学课程线上教学的特点,分析了高质量教育对电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最后,在高质量教育视域下,对电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多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了评价指标中对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和课程思政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电化学课程 线上教学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解析、应然取向与实践框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超 董翠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和应然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评价三角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认知、观察、解读、运用“四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其中学业质量标准是认知框架设计的依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而基于证据推理的过程模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业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评价框架 评价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浏 汪晓赞 +14 位作者 王晖 尹志华 李有强 吴艳玲 翟晓磊 陶恩海 徐勤萍 李兴盈 王彬 俞文东 徐安勇 韩晓霞 胡玲 张仕宜 张勤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共12页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先后颁布,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落地、落实,...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先后颁布,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落地、落实,需要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以下简称“模型”),这有助于体育教师理解什么是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并按照模型实施每节体育课堂教学,从而保证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使广大学生从中更多受益、更好发展。模型是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有组织的在全国若干实验区开展近3年课程标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研究首先阐述模型力图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体现问题导向;其次讨论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体现目标导向;最后分析模型的内涵、要素、效果和评价,体现创新导向。通过长期、大量的实验实践表明,模型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并且可操作、可复制和可推广,期待广大体育教师按照模型高质量地实施每节体育课堂教学,通过每节体育课堂教学的叠加效应,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高质量 模型 实施 专项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多维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哲 王松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双减”政策作为一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其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呈现多维逻辑:一是政治逻辑,“减负”政策引发学校体育教学变革的方向;二是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全... “双减”政策作为一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其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呈现多维逻辑:一是政治逻辑,“减负”政策引发学校体育教学变革的方向;二是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三是行动逻辑,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内涵式转变。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双减”政策在助推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以“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进人全面发展、以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效能反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以教育督导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时代价值,这决定了“双减”政策的实践向度:统筹社会力量,筑牢“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优化基本要素,提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治理能力,增进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水平;聚焦中高考体育,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体育教学 高质量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教还是评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蒲毕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评教既是对“教”的评价,也是对“人”的评价,评教分数具有区分度和有效性。具体而言:(1)“一表多课”学生评教体系造成体育课程评教分数低...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评教既是对“教”的评价,也是对“人”的评价,评教分数具有区分度和有效性。具体而言:(1)“一表多课”学生评教体系造成体育课程评教分数低于其他课程;(2)教学因素影响评教结果,教得好(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评教分数较好;(3)非教学因素“人”影响学生评教分数,青年教师、讲师、人缘好、颜值好、技能好的女性教师更易获学生好评,即体育课程教师存在差异;(4)体育课程教学项目评教也存差异,三大球、三小球优于武术、健美操、瑜伽等项目。研究认为,构建不同课程评教指标、实现评教专业化发展,加强学生评教宣传,助力评教公正公平,用好评教结果,实现以评促教,从而有效提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学生评教 体育课程 普通高校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实践标准的护理情景模拟教学学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栾骁 赵娟娟 +3 位作者 曹希 程丽 白杨 李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1,共5页
目的研制适用于护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评价方法,为护理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依据《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学员评价》拟定初始评价方法,通过2轮专家面对面会议形成护理情景模拟教学学... 目的研制适用于护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评价方法,为护理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依据《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学员评价》拟定初始评价方法,通过2轮专家面对面会议形成护理情景模拟教学学生评价方法。将此评价方法用于肝硬化案例情景模拟护理教学中,对评价方法的区分度、评价者间一致性进行评价,同时对2名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应用体验。结果研制的评价方法根据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度将学生分为四类,每类学生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涵盖情景模拟演练与引导性反馈2个环节,包含情景模拟演练参与、知识和技能、态度、引导性反馈讨论参与4个维度。该评价方法区分度系数为0.332;2名教师评价结果高度相关(r=0.780,P<0.05),一致性良好(ICC=0.825,P<0.05)。教师认为该评价方法具有普适性、便捷性。结论研制的护理情景模拟教学学生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评价者间一致性,可用于护理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生 护理教育 护理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厘定、现实价值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昭铭 高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实现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能够为培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 实现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能够为培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预期层、感知层与运作层课堂的“教-学-评”要素均要保持素养目标的一致。以水平四篮球运动教学为例,阐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理路:1)从课程标准、体育教材、学生学情方面解析素养目标大概念,形成预期课堂素养目标;2)对素养目标进行具体化与层次划分后确立学习目标,并设置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框架,以此设立学习路径与学习任务;3)在教学实施上应秉持以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思维,达成“教师教导-学生学习-课堂评价”三者的互通互联;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3个层次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评”一致性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分数膨胀现象的生成与消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忠伟 赵富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分数膨胀现象主要由学术环境裹挟、主体认知偏差与策略行为选择三重维度共同作用。应通过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加强学术环境治理,塑造正向体育教与学价值观以引导主体认知归正,完善体育课程双向评价体系以实施评价行为规制,从而消解分数膨胀现象以保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数膨胀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练—评”一致性: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容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2
16
作者 蒋新成 祝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2022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如何依据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实现体育与健康课堂“学、练、评”一致性的转型,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探讨话题,对深化与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具有... 2022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如何依据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实现体育与健康课堂“学、练、评”一致性的转型,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探讨话题,对深化与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体育大单元“学、练、评”一致性的逻辑起点,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四大弊端:“繁”(教材内容学习繁多)、“浅”(教学方式蜻蜓点水)、“散”(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脱”(教材内容之间脱节)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试图构建体育大单元“学、练、评”一致性的内容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大单元“学、练、评”一致性的实践路径:“学”大概念,“练”大任务,“嵌”大评价。以期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形成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纵向衔接、横向一致的大单元教学体系,有利于实现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促进新课标素养导向教学理念的落地,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的深度学习,真正落实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单元理念 “学、练、评”一致性 课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督评导”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晓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举办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传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现实困境为质量监测理念偏老旧,质量监测机制不完善,质量改进落实不到位。OBE理念对于破解高职院校教学...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举办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传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现实困境为质量监测理念偏老旧,质量监测机制不完善,质量改进落实不到位。OBE理念对于破解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困境具有重要的价值,以该理念为指导可以重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框架,创新督评导方式。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需要转变理念,重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顺应趋势,搭建教学质量监测数字化平台;有效引导,强化学生主体的自保障监测机制;及时反馈,有效助力学习者的持续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 OBE 教学质量 督评导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 被引量:71
18
作者 毛振明 赖天德 +1 位作者 陈雁飞 马凌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接上文,见《体育学刊》2007年第3期)继续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指导以及文本内容的增减等问题,认为在《课标》中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 (接上文,见《体育学刊》2007年第3期)继续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指导以及文本内容的增减等问题,认为在《课标》中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强化统一性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增加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量和度的规定,文本可采用“标准本文+标准附件”的形式,最后归纳了修改完善的《课标》的整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体育教学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 体育教学方法 文本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体育课程质量的发展性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润平 薛茂青 +3 位作者 肖东君 李晓英 陈明 金寅淳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在分析当前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阐述了发展性评价对新时期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发展性评价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教学效率综合评判模型的研制与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明欣 高斌 +2 位作者 鞠传进 李瑞年 潘新铭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研究目的:旨在为体育教学管理提供一种科学的评鉴方法。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体育教学效率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有效地揭示了体育教学系统中,教与学双方主体工作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授课效率H(T... 研究目的:旨在为体育教学管理提供一种科学的评鉴方法。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体育教学效率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有效地揭示了体育教学系统中,教与学双方主体工作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授课效率H(T)和学习效率H(S)量级变化规律,为体育教学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价值判别的标准和客观评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评价 学生评教 信息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