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
1
作者 刘志伟 黄晓林 +2 位作者 滕爽爽 肖国强 李敏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为了研究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在盐度25~26和水温26~28℃下,将体质量为(14.51±0.97)g、体长为(13.86±0.78)cm的凡纳滨对虾置于含有0 mg·L^(-1)、50 mg·L^(-1)、70 mg&#... 为了研究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在盐度25~26和水温26~28℃下,将体质量为(14.51±0.97)g、体长为(13.86±0.78)cm的凡纳滨对虾置于含有0 mg·L^(-1)、50 mg·L^(-1)、70 mg·L^(-1)、90 mg·L^(-1)、110 mg·L^(-1)、130 mg·L^(-1)和150 mg·L^(-1)五氯酚钠的水中,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法得到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的48 h(48 h LC_(50))和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分别为103.75 mg·L^(-1)和87.44 mg·L^(-1),安全浓度为1.04 mg·L^(-1)和0.87 mg·L^(-1)。据此设置五氯酚钠胁迫浓度分别为0.87 mg·L^(-1)(0.01×LC_(50))和8.74 mg·L^(-1)(0.1×LC_(50)),以不含五氯酚钠的砂滤海水为空白对照组。在20 d的胁迫实验中,于第1 d、第10 d和第20 d取肝胰腺和血淋巴测定免疫相关指标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五氯酚钠胁迫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sod和cat基因表达量在胁迫后第1 d显著升高(P<0.05),第10 d和第20 d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组凡纳滨对虾在胁迫后第20 d血淋巴的血细胞总数、吞噬率、细胞活性和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组在胁迫后第10 d和第20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个实验组在胁迫后第10 d和第20 d的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五氯酚钠可造成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甲壳动物应对五氯酚钠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钠 凡纳滨对虾 急性毒性 酶活性 基因表达 血淋巴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修饰的TiO_2柱撑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益民 鲁越青 +2 位作者 裘欢欢 刘颖 李海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2-906,共5页
钛酸四异丙酯在醋酸溶液中水解生成的多核钛离子经离子交换反应插入到膨润土层间,制得钛柱撑膨润土(TiO2-PILC),再通过光沉积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铂量修饰的钛柱撑膨润土(Pt-TiO2-PILCs);用XRD、BET和TEM对制得的复合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表... 钛酸四异丙酯在醋酸溶液中水解生成的多核钛离子经离子交换反应插入到膨润土层间,制得钛柱撑膨润土(TiO2-PILC),再通过光沉积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铂量修饰的钛柱撑膨润土(Pt-TiO2-PILCs);用XRD、BET和TEM对制得的复合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表征;以五氯酚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柱撑膨润土中TiO2主要以锐钛型存在,含铂的Pt—TiO2-PILCs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PILC.此外该复合催化剂还具有回收容易、重复使用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柱撑膨润土 光沉积法 光催化活性 五氯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累托石/Cu_2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金毅 李念 +2 位作者 李晶 朱亮 彭昌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2-938,共7页
以醋酸铜为原料,交联累托石(CN-REC)为载体和模板,制备了CN-REC/Cu2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表面结构、层间微结构、光... 以醋酸铜为原料,交联累托石(CN-REC)为载体和模板,制备了CN-REC/Cu2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表面结构、层间微结构、光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N-REC对Cu2O的形貌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Cu2O均匀分散负载于CN-REC的层间和片层表面;Cu2O和CN-REC通过Si―O―Cu键发生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能带隙变宽、光响应能力增强.以卤素灯为可见光光源,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光催化反应过程符合L-H动力学模型,2h内浓度为160mg·L-1的X-3B去除效率可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累托石 CU2O 纳米复合材料 可见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铽TiO_2柱撑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六江 李益民 柴国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9-572,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以钛酸四异丙酯和Tb2O3为前驱体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掺铽量的TiO2柱撑膨润土(Tb-TiO2-PILCs)。采用XRD、BET测试技术对制得的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五氯酚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它们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以钛酸四异丙酯和Tb2O3为前驱体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掺铽量的TiO2柱撑膨润土(Tb-TiO2-PILCs)。采用XRD、BET测试技术对制得的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五氯酚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它们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铽与未掺铽的Ti02-PILCs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掺铽的Tb-TiO2-PILCs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未掺铽的TiO2-PILC,Tb/Ti质量比为0.5%的Tb-TiO2-PILC催化活性最佳。复合催化剂具有回收容易,重复使用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柱撑膨润土 掺杂 光催化活性 五氯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钠纳米线制备TiO_2纳米线的反应条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斯琴 娜米拉 长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2,共5页
结合离子交换-高温烧结法,由钛酸钠纳米线制备了TiO_2纳米线。通过XRD、Uv-vis漫反射和SEM等测试手段,探讨离子交换时间和高温烧结温度对制备TiO_2纳米线的影响,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时间越长越... 结合离子交换-高温烧结法,由钛酸钠纳米线制备了TiO_2纳米线。通过XRD、Uv-vis漫反射和SEM等测试手段,探讨离子交换时间和高温烧结温度对制备TiO_2纳米线的影响,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钛酸纳米线的形成,离子交换48h时钛酸钠纳米线基本转换成为钛酸纳米线;过低的烧结温度不利于TiO_2纳米线的形成,烧结温度650℃时钛酸纳米线基本分解成为TiO_2纳米线;钛酸钠纳米线几乎没有光催化性能,而TiO_2纳米线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钠纳米线 TiO2纳米线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吸附处理五氯酚钠废水
6
作者 王亮 姜振明 +5 位作者 赵泉林 薛江鹏 徐文杰 苏宏平 高学文 叶正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5-1552,共8页
以活性焦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焦对PCP-Na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 H值、活性焦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急性毒性法评价吸附前后废水急性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原始p H下,温度40℃,活性焦用量4 g... 以活性焦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焦对PCP-Na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 H值、活性焦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急性毒性法评价吸附前后废水急性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原始p H下,温度40℃,活性焦用量4 g·L-1,反应时间180 min时,废水中PCP-Na的浓度由100 mg·L-1降为2.92 mg·L-1,去除率97.07%.吸附后废水的急性毒性下降99.09%.PCP-Na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是拟二级反应,吸附速率常数为2.52×10-2g·mg-1·min-1,其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进行描述;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反应是自发和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五氯酚钠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球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振华 王颖 何静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共7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同时原位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实现其高度分散性.FT-IR与XRD图谱显示CMC-Na成功接枝在ZnO上且改性纳米氧化锌(C-ZnO)仍呈球状并保留六角纤锌矿晶型,粒径随CMC-Na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同时原位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实现其高度分散性.FT-IR与XRD图谱显示CMC-Na成功接枝在ZnO上且改性纳米氧化锌(C-ZnO)仍呈球状并保留六角纤锌矿晶型,粒径随CMC-Na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外,C-ZnO的分散稳定性提高并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与光催化活性,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光催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当CMC-Na用量为0.12%时,C-ZnO分散液的PDI值最小且分散稳定性最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为49.26%,降解率达到9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分散稳定性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