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心莲内酯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郭静芳 吴磊 +1 位作者 杨赫 李爱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g),高剂量AG+PKA抑制剂H-89(AG-H+H-89)组(250 mg/kg AG+2 mg/kg H-89)和对照(Control)组,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幼龄大鼠癫痫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L-10、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MP水平。Niss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形态学。TUNEL实验分析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T-qPCR测定海马组织中PKA、CRE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KA、Bax、Caspase-3、CREB、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相比Control组,Model组逃避潜伏期、神经细胞凋亡率、海马组织MDA、TNF-α水平、Bax、Caspase-3表达升高,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海马组织SOD、IL-10、cAMP水平、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BDN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出现病理损伤,大量尼氏小体丢失。与Model组相比,AG-H组大鼠相应指标与上述相反(P<0.05),尼氏小体丢失减少。H-89减轻了AG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结论:AG可改善幼年癫痫大鼠的神经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癫痫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CFA大鼠尾壳核中A1R/cAMP/p-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庆祥 周萌萌 +4 位作者 霍明珠 常洪恩 司雨欣 张祐霖 房钰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完全弗氏佐剂(CFA)大鼠尾壳核(CPu)中的腺苷A1受体(A1R)/环磷酸腺苷(cAMP)/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炎性痛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4只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运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盐水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完全弗氏佐剂(CFA)大鼠尾壳核(CPu)中的腺苷A1受体(A1R)/环磷酸腺苷(cAMP)/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炎性痛的潜在机制。方法:将64只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运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CFA组)、CFA+手针针刺(MA)组、CFA+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CFA+A1R激动剂2-氯-N6-环戊基腺苷(CCPA)组、CFA+A1R拮抗剂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组、CFA+MA+DMSO组和CFA+MA+DPCPX组,每组8只。采用右侧足底皮内注射CFA制作关节炎炎性痛模型。针刺组于造模后第2天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7 d。采用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评判大鼠疼痛反应;ELISA检测CPu脑区cAMP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Pu脑区PKA和CREB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Pu脑区A1R表达情况。结果:与盐水组比较,CFA造模显著降低大鼠热痛阈值(P<0.01);与CFA组比较,CFA+MA组和CFA+CCPA组大鼠的热痛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CFA+MA+DMSO组比较,CFA+MA+DPCPX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与盐水组和CFA组比较,CFA+MA组大鼠CPu脑区中的A1R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盐水组相比,CFA+MA组大鼠CPu脑区中的cAMP含量显著减少,p-CRE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FA+DMSO组相比,CFA+MA+DMSO组和CFA+CCPA组的cAMP含量显著减少,p-CRE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CFA+MA+DMSO组相比,CFA+MA+DPCPX组cAMP含量显著增加(P<0.01),p-PKA和p-CRE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针刺双侧足三里可以缓解CFA大鼠的炎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A1R/cAMP/p-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炎性疼痛 腺苷A1受体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泓波 高维娟 +2 位作者 钱涛 唐敬龙 李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8-721,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REB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REB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30d。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海马组织cAMP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KA催化亚基(PKAc)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增加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痴呆 血管性 camp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CREB/BDNF信号通路在沃替西汀抗小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余汇 陈佳佳 +3 位作者 曾冰清 钟秋萍 徐江平 刘永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抗抑郁药沃替西汀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造模组进行造模,采用糖水偏爱试验考察... 目的研究新型抗抑郁药沃替西汀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造模组进行造模,采用糖水偏爱试验考察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造模结束后将CUMS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沃替西汀组。采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旷场试验,考察沃替西汀对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c AMP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CREB(p 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沃替西汀显著缩短小鼠在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而对其在旷场试验中的自主活动行为没有影响(P>0.05),表明沃替西汀可改善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ELISA结果显示沃替西汀能显著增加小鼠海马组织内c AMP的含量(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沃替西汀可以促进p 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沃替西汀产生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替西汀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皮质酮和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严灿 吴丽丽 +3 位作者 潘毅 宋清 冉川莲 刘书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加味四逆散(JWSNS)对皮质酮和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以200μmol.L-1Cort和50μmol.L-1Glu损伤的PC12细胞作为体外药理学研究模型,制备JWSNS含药血清,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加味四逆散(JWSNS)对皮质酮和谷氨酸致损伤的PC12细胞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以200μmol.L-1Cort和50μmol.L-1Glu损伤的PC12细胞作为体外药理学研究模型,制备JWSNS含药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损伤模型中CREB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200μmol.L-1Cort和50μmol.L-1Glu可导致PC12细胞中CREB和p-CREB表达下降(CREB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7.1%±4.2%和20.8%±5.7%,p-CREB表达量分别为0.587±0.123和0.515±0.157,P<0.05或P<0.01),10%JWSNS含药血清能升高CREB和p-CREB的表达(CREB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2.6%±11.7%和79.5%±7.6%,p-CREB表达量分别为1.298±0.112和1.269±0.128,P<0.05或P<0.01)。结论10%JWSNS含药血清能通过调节cAMP-CREB信号通路发挥其神经保护和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皮质酮 谷氨酸 PC12细胞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海马pCREB表达和改善脑缺血小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远寿 潘贵书 +3 位作者 秦伟 罗孝美 禹静 张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模型,跳台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和树突棘丢失;EPO治疗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缺血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和树突棘的丢失,显著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EPO可能通过上调pCREB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损伤、防止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进而改善脑缺血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红细胞生成素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树突棘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Hz 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蛋白激酶A表达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朝晖 陈景藻 +2 位作者 邱建勇 鲁睿 袁晓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PKA表达及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PKA表达及p-CREB-1(Ser-133)磷酸化水平。结果:8Hz90d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CA1区各时间点PKA表... 目的: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PKA表达及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PKA表达及p-CREB-1(Ser-133)磷酸化水平。结果:8Hz90d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CA1区各时间点PKA表达均上调,相应时间点CREB磷酸化水平亦上调,两者之间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CA3区除7d组PKA表达上调、CREB磷酸化水平亦上调外,两者之间总变化趋势为显著负相关。DG各时间点PKA表达与CREB磷酸化水平变化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各区PKA表达及CREB磷酸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次声对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机制可能涉及对cAMP浓度增高→PKA激活→CREB磷酸化→CRE依赖性转录这一分子链产生了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学习记忆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亚砷酸钠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陈峣 于漫 +4 位作者 李昕 尉玉婷 刘旭丹 王欢欢 王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5 mmol/L)独立干预组,NAC(5 mmol/L)与NaAsO_(2)(10μmol/L)联合干预组。二氯荧光素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相比,NAC与NaAsO_(2)联合干预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NaAsO_(2)暴露激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通过阻碍p-ERK核易位过程抑制CREB信号通路,从而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凋亡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味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小艳 董军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味(苹果、香水、樟脑)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的CREB(pCREB)的影响。方法:让小鼠在不同气味的环境下生活14d,在第7d开始方形水迷宫训练,3d后进行测试,连续测试5d。测试完后断髓处... 目的:探讨不同气味(苹果、香水、樟脑)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的CREB(pCREB)的影响。方法:让小鼠在不同气味的环境下生活14d,在第7d开始方形水迷宫训练,3d后进行测试,连续测试5d。测试完后断髓处死动物,取出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pCREB和CREB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樟脑组和香水组水迷宫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错误次数增多(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鼠海马CREB的磷酸化水平大大降低(P<0.05),但对CRE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苹果组与对照组比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樟脑气味和香水气味对小鼠记忆能力有负面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REB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苹果气味对小鼠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 学习 记忆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诱导胶质瘤细胞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振华 薛一雪 +1 位作者 刘丽波 王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观察缓激肽作用下,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1μmol.L-1缓激肽作用C6胶... 目的观察缓激肽作用下,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1μmol.L-1缓激肽作用C6胶质瘤细胞在不同时相点(0,5,10,15,20,30min)CREB磷酸化的动态变化。结果1μmol.L-1缓激肽作用C6胶质瘤细胞的5到30min的各时相点均能检测到CREB的磷酸化(P<0.01),其中以15min的磷酸化最强(P<0.01)。结论缓激肽可促进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血肿瘤屏障的选择性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缓激肽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LPS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秀娟 孙耕耘 +1 位作者 尤青海 张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PMVEC基础上,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磷酸化CREB水平,伊文思蓝-白蛋白法检测RPMVEC通透性。结果 LPS刺激RPMVEC后,CREB中Ser133位点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地增加,30 min时达到峰值,120 min仍未降至正常水平,加入10μmol·L-1V5681(PKA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共孵育后,CREB磷酸化几乎被完全抑制,RPMVEC单层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 LPS能诱导RPMVEC中CREB快速磷酸化,PKA通路介导上述过程,CREB在LPS致RPMVEC炎症损伤过程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蛋白激酶A 脂多糖 肺微 血管内皮细胞 大鼠 通透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对RSC-364细胞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静 丛斌 +6 位作者 刘威 李淑瑾 马春玲 倪志宇 付丽红 张国忠 左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6-900,共5页
目的:观察RSC-364细胞外源性亚硝基化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RSC-364细胞总蛋白,与100μ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00μmol/L NO供体亚硝基化谷胱甘肽(GSNO)、10mmol/L亚硝基化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及溶... 目的:观察RSC-364细胞外源性亚硝基化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RSC-364细胞总蛋白,与100μ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00μmol/L NO供体亚硝基化谷胱甘肽(GSNO)、10mmol/L亚硝基化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15min完成外源性亚硝基化,采用生物素转化法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亚硝基化蛋白表达水平;分别用溶剂或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rIL-1β)10μg/L孵育RSC-364细胞1h,提取细胞核蛋白,经外源性亚硝基化后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观察亚硝基化作用对CREB活性的影响。结果:RSC-364细胞总蛋白经GS-NO孵育后亚硝基化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应用DTT可抑制亚硝基化水平;GSNO与RSC-364细胞核蛋白孵育后,明显抑制了rIL-1β诱导的CREB活性(P<0.01),GSNO的作用可被DTT所逆转(P<0.01)。结论:NO可通过亚硝基化作用抑制RSC-364细胞CREB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 一氧化氮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RSC-364细胞 关节炎 类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蛋白-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脂多糖注射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新 郭振辉 +1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1(AP-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5mg/kg颈静脉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观察ALI大鼠肺组...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1(AP-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5mg/kg颈静脉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观察ALI大鼠肺组织AP-1和CREB的改变和地塞米松的影响。结果ALI大鼠肺组织AP-1的DNA结合活性在2h达到峰值,12h后接近正常水平。CREB的活性在1h即到达峰值,但直到12h并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地塞米松对AP-1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AP-1和CREB可能在大鼠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1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脂多糖类 大鼠 吸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pCreb和Eg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国霞 朋立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18月龄老年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麻醉组小鼠吸入3%七氟醚4 h,而对...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18月龄老年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麻醉组小鼠吸入3%七氟醚4 h,而对照组小鼠吸入100%氧气4 h。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量在麻醉后48 h进行,获得训练结束后24 h进行空间探索试验。空间探索试验结束后15 min分离海马组织,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Egr1、Creb和pCreb的表达。结果麻醉组小鼠第4、5、6日逃逸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对照组平台象限时间、路程百分比显著高于麻醉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海马组织Egr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Creb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下调海马组织Egr1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影响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空间探索试验 老年小鼠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吗啡和可乐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p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兴国 孔明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和可乐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切口痛组(A组)、鞘内注射吗啡2.5μg组(B组)、鞘内注射可乐定5μg组(C组)、鞘内注射吗啡...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和可乐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切口痛组(A组)、鞘内注射吗啡2.5μg组(B组)、鞘内注射可乐定5μg组(C组)、鞘内注射吗啡2.5μg+可乐定5μg组(D组)和假手术组(E组)。观察大鼠术后2h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和脊髓背角pCRE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E组比较,A、B、C、D组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CRE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pCREB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A组比较,D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CRE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pCREB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鞘内注射吗啡加可乐定可抑制大鼠切口痛,这可能与其引起的脊髓背角pCREB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吗啡 可乐定 脊髓背角 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变 江伟 王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吗啡耐受组(M组)、AIDA组(A组)、吗啡加AIDA组(M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连续给药... 目的观察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吗啡耐受组(M组)、AIDA组(A组)、吗啡加AIDA组(M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连续给药8d,每天2次。行为学上测定大鼠甩尾潜伏期(TFL)观察大鼠吗啡耐受情况,根据公式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8d后处死动物,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每组脊髓背角蛋白pCREB表达量。结果第1、2天M组和MA组MPE%明显高于C组(P<0·01),但随着用药天数增加,M组的MPE%逐渐下降,第7天后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第3至第8天MA组MPE%显著高于M组(P<0·01)。MA组各时点MPE%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M组脊髓背角pCREB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MA组pCREB表达量亦较C组和A组升高(P<0·05)。结论吗啡耐受时pCREB表达上调。AIDA可以延缓吗啡耐受形成,其机制与抑制pCRE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吗啡耐受 pcreb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染铅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
17
作者 张尤新 叶丽平 +3 位作者 张莹 曹师承 朱艳凌 孙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急性染铅实验:取正常30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1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标本。慢性染铅实验:孕鼠在体染铅,...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急性染铅实验:取正常30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1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标本。慢性染铅实验:孕鼠在体染铅,取新生大鼠海马作为慢性染铅标本。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标本CREB的活性(即磷酸化CREB)和总量CREB的含量。结果急性染铅实验:海马脑片培养中,染铅组CREB的活性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染铅组和对照组总量CREB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慢性染铅实验:总量CREB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急性染铅引起CREB的活性下降,对总量CREB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慢性染铅总量CREB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与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王我 艾明 +3 位作者 李大奇 况利 楼丹丹 陈建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的方法检测5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CREB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0932201、rs6740584-、835 C→A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情况,确定其与抑郁症及自杀行为是否相关。结果:3个SNP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度检验。rs10932201和rs674058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抑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5 C→A位点在病人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将病人分层后,其C/A基因型在有自杀行为的抑郁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9,P=0.023 4)。结论:汉族人群中CREB基因启动子区域-835C→A多态性可能与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抑郁症 自杀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酸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梁晓燕 王海敏 +2 位作者 耿彪 满瑞雪 任广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究鼠尾草酸(CA)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50 mg/kg的PTZ制备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低剂量组、CA高剂量组、CA高+PKA抑制剂组(CA... 目的:探究鼠尾草酸(CA)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50 mg/kg的PTZ制备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低剂量组、CA高剂量组、CA高+PKA抑制剂组(CA高+H-89组),每组15只。评估各组大鼠的癫痫行为;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及神经元的形态;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KA、p-PKA、CREB、p-CREB、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核固缩,神经元数量减少,癫痫频率和Racine分级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增加,IL-1β、TNF-α和MDA的含量均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SOD活性、p-PKA/PKA、p-CREB/CREB及BDNF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A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逐渐有序,核固缩逐渐减轻,神经元数量增多,癫痫频率和Racine分级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减少,IL-1β、TNF-α和MDA的含量均降低,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多,SOD活性、p-PKA/PKA、p-CREB/CREB及BDNF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进一步在高剂量CA治疗的基础上注射PKA抑制剂,结果显示高剂量CA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元损伤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CA能够通过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来提高癫痫大鼠的学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癫痫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学习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对转化细胞中几种基因表达及CRE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涛 王端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7,共7页
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转录因子 CREB(c 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对 CRE DNA序列结合活性的相关性 ,对 db- c AMP处理的小鼠 C3H10 T1 /2转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转化细胞中 PKA(蛋白激酶 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细胞 ,... 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转录因子 CREB(c 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对 CRE DNA序列结合活性的相关性 ,对 db- c AMP处理的小鼠 C3H10 T1 /2转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转化细胞中 PKA(蛋白激酶 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细胞 ,而 PKC(蛋白激酶 C)活性则显著高于正常细胞 .斑点印迹和 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转化细胞中 c- myc和 Ca M(钙调素 )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 ,而 p53基因和 Rb基因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细胞 ,这些差别与 C3H10 T1/ 2 转化细胞增殖失控有关 .转化细胞经 db- c AMP(1 mmol/L)处理后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db- c AMP处理0 .5h后 ,转化细胞中 PKA活性便明显增强 ,PKC活性则被显著抑制 ,处理 2 h后 ,c- myc和 Ca M基因表达下降 ,而 p53和 Rb基因表达则增强 ,这些变化与 c AMP抑制 C3H10 T1/ 2 转化细胞增殖有密切联系 .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显示 db- c AMP(1 mmol/L )处理短时间内 ,CREB对 CRE DNA序列无结合活性 ,1 2 h后开始出现较弱的结合活性 ,2 4 h后才明显加强 ,表明在 db- c AMP处理的早期 ,调控区中含有 CRE序列的基因不参与 db- c AMP对细胞增殖抑制的调节 ,即与 CREB磷酸化及其相应的 DNA结合活性无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 细胞增殖 c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活性 癌基因 抑癌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