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of surface-modified metal hydroxides on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1
作者 孔祥建 刘述梅 赵建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779-785,共7页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ediol in xylene under dibutyl tin dilaurate catalyst at 140 ℃. Phosphorus, silicon and boron elements covalently bonded to metal hydroxide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the surface-modified MA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composite, filled with 50% (mass fraction) of MAH modified by 5.0% (mass fraction) of modifiers, passes the V-0 rating of UL-94 test and shows the limited oxygen index of 34%, and its heat release rate and average effective heat combustion in a cone calorimeter measurement decrease obvious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H can be improved by surface-modification.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and strong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particles and matrix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hydroxides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SURFACE-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棉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廖喜林 曾媛 +3 位作者 刘淑萍 李亮 李淑静 刘让同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7,共7页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植酸(PA)、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构建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体系。采用喷涂法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X射线能谱分析仪、垂直燃烧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热重...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植酸(PA)、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构建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体系。采用喷涂法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X射线能谱分析仪、垂直燃烧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热重分析仪、微型量热仪和烟密度测试等分析了阻燃棉织物的微观形貌表面形貌、燃烧性能、阻燃性能、热释放性能、热稳定性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PEI、PA、SiO_(2)三者复配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效果最佳,整理后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为30.3%,离火自熄,损毁长度降为7.2 cm;与预处理的棉织物相比,阻燃棉织物的热释放能力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85.0%和83.3%;PA先于棉织物吸热降解,抑制棉织物的初始热裂解;PEI、PA、SiO_(2)通过协同作用形成石墨化结构的炭化层,可提高其稳定性并阻隔氧气及热量的传递,有效改善了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喷涂法 复配协效 低温碳化 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可膨胀石墨及其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鹏程 李瑞龙 +5 位作者 练洪淋 郭建兵 陈晓浪 宋程鹏 孟永智 吴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90,共10页
可膨胀石墨(EG)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膨胀型阻燃剂,受热膨胀后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能够有效隔绝聚合物与氧气和热源,同时膨胀过程吸收热量。然而,EG与有机高分子的相容性较差,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文中从EG的表面偶联处理、共混协同... 可膨胀石墨(EG)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膨胀型阻燃剂,受热膨胀后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能够有效隔绝聚合物与氧气和热源,同时膨胀过程吸收热量。然而,EG与有机高分子的相容性较差,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文中从EG的表面偶联处理、共混协同和杂化改性3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针对EG的改性方法及其在阻燃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未来EG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与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表面处理 协同阻燃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与新型膨胀型阻燃体系协同阻燃聚丙烯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子璇 王云飞 +2 位作者 王福海 沈春晖 高山俊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为探究纳米蒙脱土(MMT)与膨胀型阻燃剂(IFR)复配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协同作用,以超支化三嗪成炭剂(PCAT)与焦磷酸哌嗪(PAPP)为IFR,复配MMT制备阻燃PP,通过极限氧指数(LOI)、UL 94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CCT)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探究纳米蒙脱土(MMT)与膨胀型阻燃剂(IFR)复配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协同作用,以超支化三嗪成炭剂(PCAT)与焦磷酸哌嗪(PAPP)为IFR,复配MMT制备阻燃PP,通过极限氧指数(LOI)、UL 94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CCT)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评估其性能。结果表明,在改性PP中使用质量分数1%的MMT替代IFR可产生较好的协同阻燃效果,改性PP的LOI值从PP/IFR的30.2%提高到了33.4%,达到了UL 94 V-0等级;在CCT测试中,改性P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从197.4 kW/m^(2)降低到了114.9 kW/m^(2),阻燃指数为“excellent”。添加MMT的阻燃PP在800℃的残炭率保持在9%以上。SEM显示MMT促进了致密膨胀炭层的形成,增强了热氧阻隔,这是因为MMT通过催化生成硅铝磷酸盐及使炭层致密化,提升PP/IFR体系的阻燃效率,但过量MMT的团聚效应对抑烟和阻燃有着负面影响。此外,由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少量MMT的加入会导致拉伸和弯曲性能小幅下降,MMT的用量过多反而使改性材料的弯曲性能呈现上升趋势。为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改性PP,需考虑MMT的分散性及配比,以平衡阻燃与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协同阻燃 膨胀型阻燃剂 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FGP/h-BN协同阻燃EP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宋高杰 吴正环 +4 位作者 王权 王佳玲 陈卓 刘淑意 郑佳玉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133,共9页
通过膨胀阻燃剂(IFR)、鳞状石墨纳米片(FGN)和纳米层状六方氮化硼(BNN)的协同作用,提升环氧树脂(EP)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EP、EP/IFR复合材料以及EP/IFR/FGN/BNN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分析了不同质量比例的... 通过膨胀阻燃剂(IFR)、鳞状石墨纳米片(FGN)和纳米层状六方氮化硼(BNN)的协同作用,提升环氧树脂(EP)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EP、EP/IFR复合材料以及EP/IFR/FGN/BNN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分析了不同质量比例的鳞片石墨(FGP)与六方氮化硼(h-BN)微波剥离后,与IFR协同作用对EP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过程的影响。使用Zavkovic和Horowitz-Metzger两种动力学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材料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质量比为1∶1和5∶3的FGP与h-BN微波剥离后与IFR协同阻燃EP,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降解速率与EP相比分别降低了0.28%和0.26%,800℃的残炭率分别提升了11.82%和12.70%。利用Zavkovic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158.00、149.35、136.26和136.37 kJ/mol,Horowitz-Metzger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98.03、65.66、55.02和55.93 kJ/mol。FGN/BNN与IFR协同阻燃能够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改善其热降解行为,从而增强EP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维纳米协同阻燃 鳞状石墨 六方氮化硼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研究进展
6
作者 蔡锦尚 刘琦 +1 位作者 田华峰 欧阳玉阁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5,共8页
高可燃性及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严重限制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安全应用。近年来,含磷化合物作为高效、低烟、环保的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阻燃改性中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添加型与反应型磷系阻燃剂的结构特征、阻燃机制及其在硬质/软质... 高可燃性及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严重限制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安全应用。近年来,含磷化合物作为高效、低烟、环保的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阻燃改性中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添加型与反应型磷系阻燃剂的结构特征、阻燃机制及其在硬质/软质聚氨酯泡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提升泡沫热稳定性、降低热释放速率和抑烟性能方面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异氰酸酯、多元醇分子结构调控在提升阻燃性能方面的影响。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提出了构建协同高效、绿色可持续阻燃体系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磷系阻燃剂 添加型阻燃剂 反应型阻燃剂 协同效应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改性MPP协效ADP阻燃玻纤增强聚酰胺6
7
作者 何德健 王振华 +3 位作者 刘保英 房晓敏 徐元清 丁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将多种金属离子改性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简称J-MPP,其中,J代表金属离子)与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复配,得到的协同阻燃体系与玻纤增强聚酰胺6(PA6/GF)复合制备了PA6/GF/J-MPP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EDS对J-MPP进行了表征,通... 将多种金属离子改性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简称J-MPP,其中,J代表金属离子)与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复配,得到的协同阻燃体系与玻纤增强聚酰胺6(PA6/GF)复合制备了PA6/GF/J-MPP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EDS对J-MPP进行了表征,通过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锥形量热仪、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和热失重分析仪考察了不同J-MPP对PA6/GF/J-M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g^(2+)改性的PA6/GF/Mg-M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148.5 MPa、9184.4 MPa和8.5 kJ/m^(2),比未改性的PA6/GF/MPP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6.7%、9.6%和14.9%;PA6/GF/J-MPP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阻燃性能,特别是经Al^(3+)表面改性的PA6/GF/Al-MPP复合材料,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达到UL-94的V-0等级,极限氧指数高达31.7%,总热释放量减至139.1 MJ/m^(2),800℃残炭量提升至41.5%,Al-MPP能显著提升PA6/GF复合材料在燃烧时的凝聚相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 协效阻燃 二乙基次膦酸铝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金属离子改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SA协效TPU/EVA膨胀阻燃体系的加工特性
8
作者 苗田 王明星 +5 位作者 刘小芳 刘云路 张雷 张元 陈增红 邹司农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将自制的协效阻燃剂Co-OSA与TPU/EVA膨胀阻燃体系熔融共混,制备了TPU/EVA共混体系,研究了Co-OSA的添加量对体系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o-OSA添加后,体系表面平整光滑;此时,平衡扭矩和溶体流动速率分别下降7.12... 将自制的协效阻燃剂Co-OSA与TPU/EVA膨胀阻燃体系熔融共混,制备了TPU/EVA共混体系,研究了Co-OSA的添加量对体系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o-OSA添加后,体系表面平整光滑;此时,平衡扭矩和溶体流动速率分别下降7.12%、提高17.9%。SEM显示,Co-OSA的添加提高了体系相容性;随着Co-OSA添加量的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氧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Co-OSA的添加量为0.6%时,体系综合性能较好,此时,体系的氧指数为31.5%,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4.7 MPa、3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 TPU/EVA 协效阻燃剂 力学性能 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可膨胀石墨复配无卤阻燃SEBS基相变复合材料
9
作者 李颖 马超 刘述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1,共6页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较常用作新能源电池热管理相变储能支撑基材,但其易燃的特性影响所形成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本文以1-十六醇(HD)作为相变添加剂,SEBS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SEBS(SEBS-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镁(MH)...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较常用作新能源电池热管理相变储能支撑基材,但其易燃的特性影响所形成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本文以1-十六醇(HD)作为相变添加剂,SEBS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SEBS(SEBS-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镁(MH)作为主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作为阻燃增效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制备无卤阻燃SEBS基相变复合材料。固定EG质量分数为5.0%,改变MH质量分数为35.0%、37.5%和40.0%,研究不同用量MH和EG复配对HD/SEBS相变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质量分数40.0%MH和5.0%EG复配所得HD/SEBS复合材料的UL94等级通过V-0,极限氧指数值升至30.5%。锥形量热仪测试表明,其热释放速率峰值、烟雾释放速率峰值、总烟雾释放量相比于单独45%质量分数MH阻燃的HD/SEBS降低了40.6%、36.8%、23.8%,且残炭率提高了17.2%,EG的加入可抑制火灾过程中热量和烟雾的释放,且能很好地催化成炭。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复配阻燃HD/SEBS的熔融峰温度为62.6℃,熔融相变焓为72.4 J/g,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4.1 MPa和648%。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照片、拉曼光谱等分析得出,两者复配阻燃机理为MH分解产生的氧化镁与膨胀石墨炭层结合,在燃烧样品表面形成连续而紧密的炭层,有效地发挥凝聚相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 1-十六醇 氢氧化镁 可膨胀石墨 协效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盐协同有机次膦酸铝阻燃环氧树脂
10
作者 张濛 单雪影 +2 位作者 李玲玉 张家傅 宋艳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2,共6页
环氧树脂(EP)的应用领域较广泛,但是,其易燃,火灾危险性较高,并且,在燃烧时,有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释放。采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协同二乙基次膦酸铝(ADP)阻燃EP,分析EP/ADP/MPP材料的阻燃性能、热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当MPP及ADP... 环氧树脂(EP)的应用领域较广泛,但是,其易燃,火灾危险性较高,并且,在燃烧时,有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释放。采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协同二乙基次膦酸铝(ADP)阻燃EP,分析EP/ADP/MPP材料的阻燃性能、热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当MPP及ADP添加量仅为5%时,与纯EP相比,EP/ADP/MPP5的残炭量从18.89%提高至22.57%,氧指数值提高至37%,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别,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下降了35.7%、37.8%,产烟速率和总烟产量均显著下降;拉曼光谱分峰结果表明,与纯EP相比,EP/ADP/MPP5炭层的石墨化程度更高;通过对炭层形貌进行表征发现,燃烧后的EP复合材料形成连续致密且稳定的炭层,该炭层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材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气释放。因此,ADP和MPP的添加对EP有较好的阻燃抑烟效果,并且,当其添加量较少时,ADP和MPP保持了EP较好的弯曲强度及抗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协同阻燃 阻燃性能 热降解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无卤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嵩超 李同兵 +2 位作者 仲家慧 赵书琳 刘向东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78,共6页
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由于具有加工性能出色、力学性能优异、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为了应对线缆工作时可能遇到的火灾情况,增加EVAC线缆材料的阻燃性能成为研究热点。简述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无卤阻燃剂类型和工... 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由于具有加工性能出色、力学性能优异、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为了应对线缆工作时可能遇到的火灾情况,增加EVAC线缆材料的阻燃性能成为研究热点。简述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无卤阻燃剂类型和工作原理,指出了目前阻燃剂存在着阻燃性能与材料相容性之间的矛盾。介绍了金属氢氧化物类阻燃剂改性、氮磷系膨胀型阻燃剂改性以及在基体中添加其他新型阻燃剂3种改性方法,并分别列举出应用这3种改性方法的材料。对未来研究方向继续改善阻燃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减少阻燃剂添加量、降低成本等方式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 阻燃剂 阻燃性能 协同作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改性DOPO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婧煊 芦悦 +1 位作者 何亮潮 孔庆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189,共7页
为了设计和开发具有绿色、环保高阻燃效率的EP阻燃剂,以SAPO及Fe(NO_(3))_(3)·9H_(2)O、Bi(NO_(3))_(3)·5H_(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化合物SAPO-Fe、SAPO-Bi。研究了它们对E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 为了设计和开发具有绿色、环保高阻燃效率的EP阻燃剂,以SAPO及Fe(NO_(3))_(3)·9H_(2)O、Bi(NO_(3))_(3)·5H_(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化合物SAPO-Fe、SAPO-Bi。研究了它们对E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探究相关阻燃机理。结果显示,EP/6%SAPO-Fe、EP/6%SAPO-Bi的垂直燃烧测试通过UL 94 V-1等级;LOI值分别提升20.6%和16.2%;p HRR值降低28.6%和34.8%;THR值降低30.8%和14.2%;与EP相比,残炭量分别增加了74.1%和112.9%;TSP值降低了40.4%和38.9%;PCOP值降低44.4%和50%。阻燃性能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的协同效应;残炭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烟气释放的有效降低,归因于这些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形成致密的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果,从而有效阻止烟气的产生、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DOPO 阻燃性能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P/N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甲酯-混盐阻燃电解液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一人 朵兴红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2,113,共9页
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极为关键,但商业电解液常用的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_(6))在6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分解,增加了电池在极端高温下燃烧或爆炸的风险。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阻燃电解液体系,该体系采用六氟磷酸锂(LiP... 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极为关键,但商业电解液常用的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_(6))在6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分解,增加了电池在极端高温下燃烧或爆炸的风险。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阻燃电解液体系,该体系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_(6))和二氟磷酸锂(LiPO_(2)F_(2))作为锂盐,以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为混合溶剂,并添加磷酸三甲酯(TMP)作为阻燃添加剂。通过自熄时间和红外光谱分析来评估其阻燃性能,利用差示扫描-热重实验分析其热稳定性,同时,通过电化学充放电测试、循环性能测试、阻抗测试来分析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TMP后电解液燃烧不会蔓延,显出优异的阻燃性能;电解液中锂盐LiPO_(2)F_(2)的加入提升了电解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电解液(LiPF_(6)+LiPO_(2)F_(2))+(EC+DEC)+3%TMP组成的LiCoO_(2)/Li电池在25℃、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2.9 mA·h/g,库仑效率为99.63%;在80℃、1.0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10.8 mA·h/g,容量保持率为9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阻燃添加剂 协同效应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14
作者 张傲天 史俊杰 +1 位作者 陈前火 李红周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利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2-氨基苯并噻唑(ABZ)和吲哚-3-甲醛(I3C)分两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元素协同阻燃剂(DA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光谱验证了DAI的成功合成,然后使用热固法... 利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2-氨基苯并噻唑(ABZ)和吲哚-3-甲醛(I3C)分两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元素协同阻燃剂(DA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光谱验证了DAI的成功合成,然后使用热固法将其与环氧树脂(EP)共混,制备了EP/DAI-3、EP/DAI-5和EP/DAI-7。研究了所制备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后的残炭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EP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抑烟和阻燃性能,特别是添加了质量分数7%DAI的EP,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CO释放速率峰值(pCOPR)和CO_(2)释放速率峰值(pCO_(2)PR)分别显著降低了34.5%、32.3%和42.2%。与纯EP相比,EP/DAI-7的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了32.6%,并在UL-94测试中达到V-0等级。残炭分析表明,制备的EP/DAI-7的残炭比纯EP更加致密更加坚固,ID/IG的数值达到2.03,其石墨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2-氨基苯并噻唑 吲哚-3-甲醛 多元素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基有机磷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环氧树脂性能研究
15
作者 栾金明 魏子豪 +2 位作者 刘恬希 严石静 徐伟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7,共5页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噻唑基有机磷阻燃剂(D‐P‐A),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D‐P‐A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体系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P‐A...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噻唑基有机磷阻燃剂(D‐P‐A),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D‐P‐A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体系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P‐A为目标结构产物并具有良好的催化成炭效应,当阻燃环氧树脂的磷含量为0.8%(质量分数,下同)时,垂直燃烧测试可以通过UL94 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平均热释放速率(av‐HRR)、总热释放量(THR)分别仅为423.8 kW/m2、189.7 kW/m2和114.1 MJ/m2,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比降低了51.2%、25.5%和25.6%,在800℃时的质量保留率也由17.5%提升至21.2%,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无卤阻燃 协同阻燃 本征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基一体化纳米阻燃剂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16
作者 印恋 涂贝 周克清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为改善环氧树脂的火灾安全性能,通过水热反应对硅藻土进行共价修饰改性以结合硅酸镁,再通过聚合反应原位生长植酸掺杂聚苯胺,合成植酸掺杂聚苯胺/硅酸镁/硅藻土一体化纳米阻燃剂(DMPN),并将其掺入环氧树脂(EP)基体中合成EP复合材料,探... 为改善环氧树脂的火灾安全性能,通过水热反应对硅藻土进行共价修饰改性以结合硅酸镁,再通过聚合反应原位生长植酸掺杂聚苯胺,合成植酸掺杂聚苯胺/硅酸镁/硅藻土一体化纳米阻燃剂(DMPN),并将其掺入环氧树脂(EP)基体中合成EP复合材料,探究纳米阻燃剂在EP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对EP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PN可均匀分散在EP基体中;当DMPN的添加量为5 wt%时,EP复合材料(EP/DMPN 5)的热降解速率降低、残炭量提高;EP/DMPN 5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烟气释放速率峰值(pSPR)和总烟气释放量(TSR)相对纯EP分别降低了15.4%、23.6%、20.7%和23.8%,表现出更好的火灾安全性;火灾安全性的提升主要归因于金属镁化合物、氮磷膨胀阻燃剂、黏土矿物阻燃剂在EP基体中发挥了协同阻燃效果。本研究为天然矿物的增值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硅藻土 阻燃改性 协同阻燃 火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衍生物协效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何楷强 朱思敏 +1 位作者 李英辉 郑斌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6-1196,1210,共12页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凭借丰富的P—H键和气相阻燃性能,在环氧树脂的阻燃处理中受到青睐。然而,DOPO的添加会对材料的机械强度等性能产生影响。随着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与整体性能的平衡性要求越来越高...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凭借丰富的P—H键和气相阻燃性能,在环氧树脂的阻燃处理中受到青睐。然而,DOPO的添加会对材料的机械强度等性能产生影响。随着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与整体性能的平衡性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复合体系更利于维持材料的整体性能指标。该文根据有效组分的不同,围绕DOPO-N、DOPO-P、DOPO-S、DOPO-Si、DOPO-C和DOPO-生物基,综述了近5年来DOPO衍生物协效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改性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指标。尽管大量的DOPO衍生物已被设计用于环氧树脂的阻燃,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如生产工艺复杂、阻燃机理不明确和环境安全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通过化学结构调控技术,以更小负载量赋予环氧树脂更好的环保性与经济性,是DOPO衍生物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DOPO 协同阻燃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甲基乙烯基硅橡胶/EBA复合材料的辐照交联制备及协同阻燃性能
18
作者 谢聪 陈秀玲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168,共8页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探索了不同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添加氢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添加硅橡胶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比例内保持不变,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急剧下降;硅橡胶可以改善氢氧化铝与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但添加过量的硅橡胶会导致复合材料均匀性变差;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过量的硅橡胶会降低热稳定性;随着硅橡胶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显著提高,但只有硅橡胶时,极限氧指数下降;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佳质量比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氢氧化铝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协同阻燃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泥填料在膨胀阻燃环氧树脂中的协效阻燃和抑烟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龙 关晶晶 +1 位作者 李昀 徐志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2-1839,共8页
为实现氨碱白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氨碱白泥为原料,通过烘干、粉碎和表面改性制备白泥填料,并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应用于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白泥填料对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抑烟性能和成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白泥... 为实现氨碱白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氨碱白泥为原料,通过烘干、粉碎和表面改性制备白泥填料,并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应用于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白泥填料对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抑烟性能和成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白泥填料能够显著降低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的热释放和生烟量,表现出优异的协效阻燃和抑烟作用。当添加5%烷基化白泥填料时,阻燃和抑烟效率最高,峰值热释放速率和峰值生烟速率降低至234.6 kW/m^(2)和0.048 m^(2)/s,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0.5%。此外,白泥填料具有优异的协效成炭作用,添加5%烷基化白泥填料可以促进膨胀阻燃环氧树脂生成更多的芳香结构和含磷的交联结构,增强炭层的致密性和隔热隔质性,提高炭层质量,在700℃下残炭量达到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环氧树脂 白泥填料 膨胀阻燃剂 协效作用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阻燃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明奇 张兆峰 李仙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192,共7页
回顾了近5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阻燃剂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阻燃剂、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阻燃剂、生物基阻燃剂等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性能与作用机理,同时也介绍了以上各阻燃... 回顾了近5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阻燃剂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阻燃剂、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阻燃剂、生物基阻燃剂等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性能与作用机理,同时也介绍了以上各阻燃剂对环氧树脂协同阻燃效果和机理。力学性能的平衡与改善是当前阻燃改性存在的热点,综述了环氧树脂通过改性提高阻燃性能并改善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提升阻燃效率并提高阻燃剂在材料中的分散性,是改善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基础。最后对环氧树脂阻燃剂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协同阻燃剂 阻燃机理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