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双分支卷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和多光谱协同反演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亚洲
肖志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2,378,共8页
针对智慧农业中叶绿素的精准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分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与多光谱协同反演的方法。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数据降维,捕捉数据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使降维后的数据可以代替原始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加快训练...
针对智慧农业中叶绿素的精准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分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与多光谱协同反演的方法。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数据降维,捕捉数据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使降维后的数据可以代替原始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加快训练效率,使用双分支卷积网络将多光谱数据用于填充高光谱数据信息,充分利用高光谱数据的空间细节信息,再结合1DCNN建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传统降维算法相比较,欠完备自编码器处理后预测结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988,均方根误差(RMSE)为0.273,表明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降维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反演精度;与单一的高光谱数据反演模型和多光谱数据反演模型相比,双分支卷积网络预测模型均取得较优的预测结果,R2在0.932以上,RMSE均在1.765以下,表明基于双分支卷积网络的高光谱与多光谱图像协同反演模型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的特征;对于其他数据结合本文提及的双分支卷积网络模型进行反演,其R2均在0.905以上,RMSE均在2.149以下,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双分支卷积网络
自编码器
协同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钟益宁
柳欢
+2 位作者
吴诗云
张焱
陶桂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4,共5页
目的:对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的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香草醛法扣铁盐催化法两种测定方法的优劣。方法: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甲醇为溶剂,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以原花青素为对照品,正丁醇为介质,采用铁盐催化法...
目的:对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的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香草醛法扣铁盐催化法两种测定方法的优劣。方法: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甲醇为溶剂,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以原花青素为对照品,正丁醇为介质,采用铁盐催化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结果:香草醛法中样品在儿茶素吸收度较高区间490-510nm处没有明显吸收峰,铁盐催化法中样品在原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550nm处有最大吸收。对照品原花青素在0.05~0.30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242x-0.1275(R^2=0.9993),精密度RSD=0.06%,重复性RSD=0.759,6,稳定性RSD=0.79%,回收率RSD=1.24%。结论:铁盐催化法比较适合肉桂枝叶非挥发成分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也较高;而香草醛法则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枝叶
原花青素
香草醛法
铁盐催化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卫
司马永康
徐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大果木莲植株枝叶中的全磷含量也较低。其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特别是对该树种的迁地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土壤特性
枝叶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4
作者
黄小花
廖咏玲
+2 位作者
许锋
程水源
王燕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雌长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外,其它枝型总萜内酯含量均在9月初达到1年中的最大值;GA是所测4种萜内酯中含量最丰富的,不同枝型按照GA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雄长枝、雌叶丛枝、雌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GA含量在10月初到达含量的高峰外,其它均在9月初达到高峰;GB、GC和BB含量低,变化规律较一致,落叶前含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内酯
银杏叶
枝型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
4
5
作者
廖咏玲
程水源
+1 位作者
许锋
王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叶位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B)和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
为研究不同叶位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B)和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到达最高峰后迅速下降;对BB而言,在最高峰(8月18日)时,顶部叶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和基部叶;对GA、GB、GC和总萜而言,在含量最高峰(9月18日)时基部叶含量高于中部叶和顶部叶。说明不同叶位对银杏叶萜内酯含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萜内酯含量
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叶位
长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蜜香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枝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科
谷丽萍
+2 位作者
张立新
马惠芬
刘玉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云南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越南蜜香树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定点调查取样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对云南景洪引进种植8a树龄的越南蜜香树生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在云...
为云南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越南蜜香树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定点调查取样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对云南景洪引进种植8a树龄的越南蜜香树生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在云南景洪基地种植7a的越南蜜香树,树高平均为5.46m,胸径平均为11.16cm,冠幅平均为3.30m2(πr2)和4.20m2(d2)。其叶片共计测定出挥发性成分60%左右,以烷总量最多,占31.64%,其余依次为酯(5.81%)、酮(5.4%)、酸(4.79%)、醛(2.63%)、醇(1.51%)、喹啉(1.23%)、酚(0.62%)、萘(0.51%)、烯(0.48%)、菲(0.36%)、呋喃(0.33%)、1,8-桉叶素(0.23%)和吲哚(0.16%);其枝条共计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5%左右,仍然以烷最多,占33.02%,其余依次为酸(10.6%)、烯(2.36%)、酯(1.94%)、醛(1.88%)、酮(1.83%)、酰胺(0.69%)、1,8-桉叶素(0.38%)、菲(0.36%)、呋喃(0.31%)、丁香酚(0.28%)、噻唑(0.15%)和玫瑰醚(0.15%)。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蜜香树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香树
枝叶
挥发性成分
成分含量
综合利用
西双版纳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江上游辽东栎与川榛在模拟降雨过程中蒸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常志勇
包维楷
+2 位作者
何其华
杨以翠
李芳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密封瓶称重的方法分别在2006年6月下旬和8月下旬对灌丛地的辽东栎和川榛两优势种进行了室内枝叶蒸腾模拟实验,分析了解岷江上游次生落叶阔叶灌丛在降雨过程中蒸散量,以了解这些次生灌丛水文生态效益及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月...
采用密封瓶称重的方法分别在2006年6月下旬和8月下旬对灌丛地的辽东栎和川榛两优势种进行了室内枝叶蒸腾模拟实验,分析了解岷江上游次生落叶阔叶灌丛在降雨过程中蒸散量,以了解这些次生灌丛水文生态效益及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月辽东栎和川榛枝叶平均蒸腾速率均高于8月枝叶蒸腾速率,分别是8月的1.6倍和1.5倍。两个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随枝叶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但是辽东栎枝叶蒸腾速率小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川榛的蒸腾速率。两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与枝叶含水率呈幂函数趋势。枝叶蒸腾速率与周围环境因素和枝叶生物量等特征密切相关,枝叶蒸腾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此外叶片数、叶面积、枝条粗细、长短均对枝叶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川榛
蒸腾速率
枝叶含水率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4 位作者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堆肥处理对重阳木废弃修枝分解的影响
9
作者
朱祎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5-71,共7页
采用3种堆肥化处理方式对重阳木废弃枝叶进行了促进分解试验。结果表明:废弃枝叶堆肥中的真菌类群数量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共分离出13个真菌类群,其中共头霉属(Syncephalastrum)、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刺座霉属(Vol...
采用3种堆肥化处理方式对重阳木废弃枝叶进行了促进分解试验。结果表明:废弃枝叶堆肥中的真菌类群数量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共分离出13个真菌类群,其中共头霉属(Syncephalastrum)、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刺座霉属(Volutella)、黑灰球菌属(Bovista)、和树粉孢属(Oidiodendron)为优势真菌类群;在枝叶堆肥化分解前期(0~120 d)堆料的pH值增高(pH值6.92~8.50),随后呈上下波动态势;碳酸氢铵和尿素处理的堆体温度在7~14 d处在46~50℃,略高于水处理的堆体温度(40.5~49.0℃);堆肥过程中堆料湿度保持在48%~73%;堆料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化在3个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种堆肥处理的发芽指数(GI)均达到90%,说明堆料已达到完全腐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木
废弃枝叶
堆肥
分解真菌
温湿度
pH值
氮磷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个绿化树种叶片和枝条重金属含量差异研究
10
作者
周婷婷
刘文建
+2 位作者
王静
郭军康
李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9期89-94,98,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车流量区域中不同园林绿化树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内外红叶石楠、女贞、冬青和广玉兰4个园林绿化树种展开相关调查。分别选取校园内无车流、校园外车流较大处4个树种的...
[目的]了解不同车流量区域中不同园林绿化树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内外红叶石楠、女贞、冬青和广玉兰4个园林绿化树种展开相关调查。分别选取校园内无车流、校园外车流较大处4个树种的叶片和枝条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对叶片和枝条内重金属(铬、镍、锌、铜、铅、镉)含量进行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叶片上下表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4个树种对Zn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其他5种重金属,校园外红叶石楠叶片对Cr、Cu、Ni的吸收能力较强,红叶石楠枝条对Ni的吸收能力较强,广玉兰枝条对Cu的吸收能力较强;校园内冬青叶片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广玉兰枝条中的Zn含量校园内显著高于校园外,广玉兰叶片及其他树种叶片和枝条的重金属含量在校园内外无明显差异。校园内外不同树种叶片和枝条中重金属含量部分有显著差异,且因重金属种类而异。不同园林绿化树种叶片表皮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叶表皮的蜡质结构、沟壑、脊柱、绒毛等增加了其表面粗糙度,从而吸滞不同的重金属元素颗粒。[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选择城市防污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树种
叶片
枝条
重金属
含量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分支卷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和多光谱协同反演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亚洲
肖志云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2,378,共8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345)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6020)。
文摘
针对智慧农业中叶绿素的精准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分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与多光谱协同反演的方法。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数据降维,捕捉数据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使降维后的数据可以代替原始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加快训练效率,使用双分支卷积网络将多光谱数据用于填充高光谱数据信息,充分利用高光谱数据的空间细节信息,再结合1DCNN建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传统降维算法相比较,欠完备自编码器处理后预测结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988,均方根误差(RMSE)为0.273,表明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降维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反演精度;与单一的高光谱数据反演模型和多光谱数据反演模型相比,双分支卷积网络预测模型均取得较优的预测结果,R2在0.932以上,RMSE均在1.765以下,表明基于双分支卷积网络的高光谱与多光谱图像协同反演模型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的特征;对于其他数据结合本文提及的双分支卷积网络模型进行反演,其R2均在0.905以上,RMSE均在2.149以下,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关键词
玉米叶片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双分支卷积网络
自编码器
协同反演
Keywords
maize
leaves
chlorophyll
content
hyperspectral
two-branch convolutional network
autoencoder
co-
in
vers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钟益宁
柳欢
吴诗云
张焱
陶桂珍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4,共5页
基金
广西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桂科攻1346008-4)
广西自然基金(2014GXNSFAA118271)
+1 种基金
广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项目(70-ZJGX201401004)
2014年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项目(050140002)
文摘
目的:对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的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香草醛法扣铁盐催化法两种测定方法的优劣。方法: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甲醇为溶剂,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以原花青素为对照品,正丁醇为介质,采用铁盐催化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结果:香草醛法中样品在儿茶素吸收度较高区间490-510nm处没有明显吸收峰,铁盐催化法中样品在原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550nm处有最大吸收。对照品原花青素在0.05~0.30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242x-0.1275(R^2=0.9993),精密度RSD=0.06%,重复性RSD=0.759,6,稳定性RSD=0.79%,回收率RSD=1.24%。结论:铁盐催化法比较适合肉桂枝叶非挥发成分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也较高;而香草醛法则不理想。
关键词
肉桂枝叶
原花青素
香草醛法
铁盐催化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branches
and
leaves
of C
in
namon cassia
proanthocyanid
in
s
vanill
in
method
molysitecatalytic method
content
determ
in
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卫
司马永康
徐涛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云南大学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74)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2C003P)资助
文摘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大果木莲植株枝叶中的全磷含量也较低。其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特别是对该树种的迁地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果木莲
土壤特性
枝叶磷含量
Keywords
Manglietia gr
and
is
soil property
phosphorus content in branches and leaves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4
作者
黄小花
廖咏玲
许锋
程水源
王燕
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林业厅科教处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1CDA11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ABA005)
+1 种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CXY2009B009)
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4AA204B03)
文摘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雌长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外,其它枝型总萜内酯含量均在9月初达到1年中的最大值;GA是所测4种萜内酯中含量最丰富的,不同枝型按照GA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雄长枝、雌叶丛枝、雌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GA含量在10月初到达含量的高峰外,其它均在9月初达到高峰;GB、GC和BB含量低,变化规律较一致,落叶前含量基本稳定。
关键词
萜内酯
银杏叶
枝型
含量
Keywords
terpene lactone
G
in
kgo .biloba
leaves
branch type
content
分类号
S664.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
4
5
作者
廖咏玲
程水源
许锋
王燕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林业厅科教处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2,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1CDA11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005)
+1 种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09B009)
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4AA204B03)
文摘
为研究不同叶位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B)和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到达最高峰后迅速下降;对BB而言,在最高峰(8月18日)时,顶部叶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和基部叶;对GA、GB、GC和总萜而言,在含量最高峰(9月18日)时基部叶含量高于中部叶和顶部叶。说明不同叶位对银杏叶萜内酯含量有影响。
关键词
银杏叶
萜内酯含量
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叶位
长枝
Keywords
G
in
kgo biloba
leaves
terpene lactone
content
content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leaf position
long-branch
分类号
S759.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香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枝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科
谷丽萍
张立新
马惠芬
刘玉蓉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技术948项目"珍稀树种沉香树产业化培育技术引进"(2013-4-31)
文摘
为云南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越南蜜香树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定点调查取样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对云南景洪引进种植8a树龄的越南蜜香树生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在云南景洪基地种植7a的越南蜜香树,树高平均为5.46m,胸径平均为11.16cm,冠幅平均为3.30m2(πr2)和4.20m2(d2)。其叶片共计测定出挥发性成分60%左右,以烷总量最多,占31.64%,其余依次为酯(5.81%)、酮(5.4%)、酸(4.79%)、醛(2.63%)、醇(1.51%)、喹啉(1.23%)、酚(0.62%)、萘(0.51%)、烯(0.48%)、菲(0.36%)、呋喃(0.33%)、1,8-桉叶素(0.23%)和吲哚(0.16%);其枝条共计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5%左右,仍然以烷最多,占33.02%,其余依次为酸(10.6%)、烯(2.36%)、酯(1.94%)、醛(1.88%)、酮(1.83%)、酰胺(0.69%)、1,8-桉叶素(0.38%)、菲(0.36%)、呋喃(0.31%)、丁香酚(0.28%)、噻唑(0.15%)和玫瑰醚(0.15%)。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引进种植的蜜香树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关键词
蜜香树
枝叶
挥发性成分
成分含量
综合利用
西双版纳
云南
Keywords
Aquilaria agallocha
branches
and
leaves
volatile component
conte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Xishuangbana
Yunnan
分类号
S759.3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江上游辽东栎与川榛在模拟降雨过程中蒸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常志勇
包维楷
何其华
杨以翠
李芳兰
机构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
“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密封瓶称重的方法分别在2006年6月下旬和8月下旬对灌丛地的辽东栎和川榛两优势种进行了室内枝叶蒸腾模拟实验,分析了解岷江上游次生落叶阔叶灌丛在降雨过程中蒸散量,以了解这些次生灌丛水文生态效益及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月辽东栎和川榛枝叶平均蒸腾速率均高于8月枝叶蒸腾速率,分别是8月的1.6倍和1.5倍。两个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随枝叶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但是辽东栎枝叶蒸腾速率小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川榛的蒸腾速率。两物种枝叶蒸腾速率均与枝叶含水率呈幂函数趋势。枝叶蒸腾速率与周围环境因素和枝叶生物量等特征密切相关,枝叶蒸腾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此外叶片数、叶面积、枝条粗细、长短均对枝叶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辽东栎
川榛
蒸腾速率
枝叶含水率
水源涵养
Keywords
Quercus liaotungensis
Corylus heterophylla var. sutchuenensis. Franch
transpiration rate
water
content
of
branches
and
leaves
water preserv
in
g capability
分类号
S71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98
31170423)
+3 种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育项目(2012JQ0008
2012JQ00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782)
文摘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Keyword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woody debris
in
forest stream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headwaters
and
output pattern about carbon
and
other matters
in
forest ecosystems, but little
in
form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on. Therefore, thest
and
in
g 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were
in
vestigated
in
alp
in
e forest stream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
in
jiangRiver
in
August, 2013. Accord
in
g to the operability
and
typical of field sampl
in
g, 12 streams were selected. Sampl
in
g quadrat fromend to source
in
the streams were setted up as the 1 meter long
and
stream width
in
every 10m for every stream from end to source.
and
then, the non-woody debris
in
all the quadrat were stored
in
low temperature
and
brought back to laboratory,
and
divided them
in
to bark, leaf
and
branch less than 1cm. Oven-dried
in
65 ℃ to constant weight
and
determ
in
ed the biomass of every component.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was analyzed by oxidation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The results
in
dicated: (1) The total st
and
in
g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of these forest streams were 657.25 kg
and
262.96 kg, respectively. The st
and
in
gbiomass per unit area
and
carbon-storage per unit area were 439.70 g·m-2
and
175.92 g·m-2, respectively. (2) Branch less than 1cmcontributed 69.76%
and
73.41%
in
the total st
and
in
g biomass of non-woody debris
and
carbon-storage of these forest streams,followed by
leaves
,
and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was barks (only less than 10%). (3)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arbon-storage or st
and
in
g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non-woody debris
and
the length, area
and
flow ofstreams, these stream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in
total st
and
in
g crop
and
carbon-storage ofnon-woody debris. (4) The proportion of st
and
in
g 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in
litter
leaves
is bigger than those
in
barks
in
smallerstreams. These results offer the new ideas
and
scientific data to deeply underst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alp
in
e forest watershed
and
their important function
in
forest ecosystem.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肥处理对重阳木废弃修枝分解的影响
9
作者
朱祎珍
机构
福建艺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5-71,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076)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CXZX2017121)。
文摘
采用3种堆肥化处理方式对重阳木废弃枝叶进行了促进分解试验。结果表明:废弃枝叶堆肥中的真菌类群数量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共分离出13个真菌类群,其中共头霉属(Syncephalastrum)、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刺座霉属(Volutella)、黑灰球菌属(Bovista)、和树粉孢属(Oidiodendron)为优势真菌类群;在枝叶堆肥化分解前期(0~120 d)堆料的pH值增高(pH值6.92~8.50),随后呈上下波动态势;碳酸氢铵和尿素处理的堆体温度在7~14 d处在46~50℃,略高于水处理的堆体温度(40.5~49.0℃);堆肥过程中堆料湿度保持在48%~73%;堆料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化在3个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种堆肥处理的发芽指数(GI)均达到90%,说明堆料已达到完全腐熟程度。
关键词
重阳木
废弃枝叶
堆肥
分解真菌
温湿度
pH值
氮磷钾含量
Keywords
Bischofia polycarpa
Waste branch
leaves
Compost
Decompos
in
g fungus
Humiture
pH
NPK
content
分类号
X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个绿化树种叶片和枝条重金属含量差异研究
10
作者
周婷婷
刘文建
王静
郭军康
李姗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9期89-94,98,共7页
基金
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126022037)。
文摘
[目的]了解不同车流量区域中不同园林绿化树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内外红叶石楠、女贞、冬青和广玉兰4个园林绿化树种展开相关调查。分别选取校园内无车流、校园外车流较大处4个树种的叶片和枝条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对叶片和枝条内重金属(铬、镍、锌、铜、铅、镉)含量进行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叶片上下表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4个树种对Zn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其他5种重金属,校园外红叶石楠叶片对Cr、Cu、Ni的吸收能力较强,红叶石楠枝条对Ni的吸收能力较强,广玉兰枝条对Cu的吸收能力较强;校园内冬青叶片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广玉兰枝条中的Zn含量校园内显著高于校园外,广玉兰叶片及其他树种叶片和枝条的重金属含量在校园内外无明显差异。校园内外不同树种叶片和枝条中重金属含量部分有显著差异,且因重金属种类而异。不同园林绿化树种叶片表皮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叶表皮的蜡质结构、沟壑、脊柱、绒毛等增加了其表面粗糙度,从而吸滞不同的重金属元素颗粒。[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选择城市防污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园林绿化树种
叶片
枝条
重金属
含量
吸收能力
Keywords
L
and
scap
in
g tree species
leaves
branches
Heavy metals
content
Absorptive capacity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双分支卷积网络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和多光谱协同反演
王亚洲
肖志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肉桂枝叶非挥发部分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钟益宁
柳欢
吴诗云
张焱
陶桂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杨卫
司马永康
徐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黄小花
廖咏玲
许锋
程水源
王燕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银杏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廖咏玲
程水源
许锋
王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蜜香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枝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郑科
谷丽萍
张立新
马惠芬
刘玉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岷江上游辽东栎与川榛在模拟降雨过程中蒸散特征研究
常志勇
包维楷
何其华
杨以翠
李芳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堆肥处理对重阳木废弃修枝分解的影响
朱祎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4个绿化树种叶片和枝条重金属含量差异研究
周婷婷
刘文建
王静
郭军康
李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