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ubstitution of Organic Manure for Chemical Fertilizer on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and Grain Yield in Maize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g Bai-wen Li Xin-ru +3 位作者 Shao Hui Wang Chun-hong Yang Hao-nan Xi He-y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3期11-20,共10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maize phosphorus absorption to 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for reduced chemical fertilizer,a field experiment with eight treatments was conducted i...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maize phosphorus absorption to 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for reduced chemical fertilizer,a field experiment with eight treatments was conducted in 2018.The eight treatments in the trial were:(1)CK;(2)M0+F;(3)M1+F1;(4)M1+F2;(5)M2+F1;(6)M2+F2;(7)M3+F1 and(8)M3+F2.In these treatments,M0,M1,M2 and M3 were organic fertilization of 0,15(low),30(medium)and 45(high)m3•hm-2,respectively.F1 and F2 indicated 20%and 40%reduction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fertilization.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phosphorus accumulation,dry weight,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of maize stalks and leaves were 3.30%-43.17%and 10.98%-84.95%higher in M3+F1 treatment(20%reduc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of 45 m3•hm-2)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M0+F)during the maize reproductive period.At R2 stage,stalk and shoot P accumulation of M3+F1 treatment were 24.67%-43.18%and 20.34%-25.19%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respectively.At V12 stage,leaf P accumulation of M3+F1 increased by 84.95%compared with other treatments.The maize yield of M3+F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even though the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fertilizer of M3+F2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reatments.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for chemical fertilizer improved crop yield,phosphorus fertilizer efficiency and accumulation.M3+F1 treatment had the most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maize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and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nure reducing fertilizer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YIELD MA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NED-PR系统内PAOs-GAOs的竞争关系及其氮磷去除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晓霞 王淑莹 +2 位作者 赵骥 戴娴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1-559,共9页
为研究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PNE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及系统内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在氮磷去除的贡献和竞争关系,本研究以实际低C/N比(4左右)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溶解氧(DO)(0.5~2.0mg/L)、NO2--N(4.7... 为研究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PNE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及系统内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在氮磷去除的贡献和竞争关系,本研究以实际低C/N比(4左右)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溶解氧(DO)(0.5~2.0mg/L)、NO2--N(4.7~39.9mg/L)和NO3--N(5.0~40.0mg/L)对延时厌氧(150min)/低氧(180min,溶解氧0.5~0.7mg/L)运行的SPNED-PR系统氮磷去除特性和底物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O浓度均不影响PAOs和GAOs的好氧代谢活性,且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DO竞争.不同NO2--N浓度条件下,GAOs较PAOs更具竞争优势,NO2--N主要是通过GAOs去除的(约占58%);且GAOs所具有的高内源反硝化活性和亚硝耐受力,减弱了高NO2--N浓度(26.2~39.9mg/L)对PAOs反硝化吸磷的抑制,保证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不同NO3--N浓度条件下,PAOs较GAOs处于竞争优势,其在NO3--N去除中的贡献比例达61.2%.此外,SPNED-PR系统的PURDO>PURnitrate>PURnitrite,PAOs对DO的优先利用保证了低氧条件下系统的高效除磷,且GAOs的内源短程反硝化特性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SPNED) 聚磷菌(paos) 聚糖菌(G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R中两类细菌PAOs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旭东 王磊 +2 位作者 张龙涛 吕永涛 王志盈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4,132,共5页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可以获取高效的除磷效果,已在很多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在相当多的条件下,EBPR工艺也会出现周期性除磷效果的波动和不充分。针对这一难题,研究者试图采用许多手段来研究工艺中的主要微生...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可以获取高效的除磷效果,已在很多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在相当多的条件下,EBPR工艺也会出现周期性除磷效果的波动和不充分。针对这一难题,研究者试图采用许多手段来研究工艺中的主要微生物。文章针对典型的EBPR工艺和碳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EBPR工艺中两类细菌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糖菌 聚磷菌 除磷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T工艺反硝化除磷效率与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的群落演替 被引量:2
4
作者 曾薇 李超 +1 位作者 孟庆安 马晨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3-1251,共9页
以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连续流MUCT工艺为基础,探究了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状态下优势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的群落动态与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中聚磷菌占全菌的比例为22.1%,Accumul... 以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连续流MUCT工艺为基础,探究了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状态下优势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的群落动态与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中聚磷菌占全菌的比例为22.1%,Accumulibacter是处于全程硝化状态下的优势聚磷菌,对系统中氮磷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q PCR定量结果表明,短程硝化状态下的优势种IIC和IIC(ppk1 excluding OTU NS D3)以及IIF的增长率较快,占总Accumulibacter比例分别为11.53%、34.31%和17.97%,其利用亚硝进行反硝化除磷的能力比其他分支强,对系统化中亚硝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IID分支在反应器整个运行阶段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是系统内氮磷去除最重要的分支.其在全程硝化状态下占Accumulibacter分支总和的80%,但在短程状态下的竞争能力不如其他的TypeⅡ型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生活污水 反硝化除磷 聚磷菌 accumulibacte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运行效能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志剑 周林强 +4 位作者 李慧 王行 陈晓燕 朱希 徐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4-1621,共8页
选取浙江北部10个污水处理厂,调研污水厂生物除磷的运行效能并开展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除磷机理的研究.通过活性污泥批试验表明,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以P计)平均为2.4mg/(g·h)和2.2mg/(g·h);反硝化聚磷菌(DPAOs... 选取浙江北部10个污水处理厂,调研污水厂生物除磷的运行效能并开展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除磷机理的研究.通过活性污泥批试验表明,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以P计)平均为2.4mg/(g·h)和2.2mg/(g·h);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0.0%~80.1%.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聚磷菌(PAOs)比例为2.0%~8.7%,聚糖菌(GAOs)比例为1.3%~22.4%.根据调查结果和生物除磷性能研究,可通过调整污水营养成分和设置独立前置反硝化池等方法改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荧光原位杂交 聚磷菌 聚糖菌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代谢机理及菌群结构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亚宜 彭永臻 +2 位作者 潘绵立 王淑莹 鲁文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9-1324,共6页
针对聚糖菌的富集引起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运行不稳定问题,开展聚糖菌代谢机理、微生物形态和菌群结构研究,以了解EBPR工艺的微生物原理.聚糖菌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体内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来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短链脂肪酸,因而在厌氧反应阶... 针对聚糖菌的富集引起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运行不稳定问题,开展聚糖菌代谢机理、微生物形态和菌群结构研究,以了解EBPR工艺的微生物原理.聚糖菌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体内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来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短链脂肪酸,因而在厌氧反应阶段与聚磷菌形成对有机底物的竞争矛盾.尤其当聚糖菌在某些未明确因素下取得竞争优势后,系统中的聚磷菌将逐渐被淘汰替换或成为非优势菌种,从而导致EBPR除磷功能的完全丧失.研究表明,进水基质类型、进水P/C比、pH、温度以及亚硝酸盐等因素决定着聚糖菌和聚磷菌的竞争优势,并在特定阈值内引起EBPR系统聚糖菌的富集而使除磷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糖菌 聚磷菌 糖原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聂毅磊 贾纬 +4 位作者 曾艳兵 罗立津 陈星伟 庄鸿 陈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染色试验,筛选获得两株具有脱氮除磷特性的菌株,命名为N1和N2。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N1和N2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sp)。将菌株N1和N2复配,获得脱氮除磷复合菌FIM-1。考察了菌株对人工合成污水和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两株菌在含磷量较低的水体中,对磷的去除率较高,相对于单菌,复合菌表现出更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聚磷菌 脱氮除磷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SNEDPR系统处理低C/N污水的优化运行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晓霞 王淑莹 +2 位作者 赵骥 戴娴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72-2680,共9页
为实现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的优化运行,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厌氧(180min)/好氧运行的SBR反应器,并通过联合调控好氧段溶解氧(DO)浓度(0.3~1.0mg/L)和好氧时间(150~240min),考察了该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并结合荧... 为实现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的优化运行,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厌氧(180min)/好氧运行的SBR反应器,并通过联合调控好氧段溶解氧(DO)浓度(0.3~1.0mg/L)和好氧时间(150~240min),考察了该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并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系统优化过程中各功能菌群的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好氧段DO浓度由约1.0mg/L逐渐降至0.3mg/L,且好氧时间由-150min逐渐延长至240min后,出水PO_4^(3-)-P浓度稳定在0.4mg/L左右,但出水TN浓度由14.3mg/L降至8.7mg/L,TN去除率由75%提高至84%.此外,随着好氧段DO浓度的降低,SNED现象愈加明显-,SNED率由34.7%逐渐升高至63.8%.SNED的加强,降低了出水NO_3^--N浓度,并提高了系统的脱氮性能和厌氧段的内碳源储存量.FISH结果表明:经127d的优化运行,系统内PAOs,GAOs和AOB(氨氧化菌)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全菌的29%±3%,20%±3%和13%±3%),其保证了系统除磷、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性能;但NOB(亚硝酸盐氧化菌)含量减少了50%,为系统内实现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 聚磷菌(paos) 聚糖菌(GAOs) 短程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盐作为生物除磷电子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邹华 阮文权 陈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物除磷的可能性 ,并比较了硝酸盐和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差异。结果表明 :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替代氧进行生物除磷 ,但若存在有机碳源会抑制缺氧段磷的吸收。缺氧条件下磷的摄取速率与硝酸盐的质... 研究了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物除磷的可能性 ,并比较了硝酸盐和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差异。结果表明 :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替代氧进行生物除磷 ,但若存在有机碳源会抑制缺氧段磷的吸收。缺氧条件下磷的摄取速率与硝酸盐的质量浓度有关 ,浓度越高速度越快。硝酸盐的连续稳定加入有利于磷的去除。与以氧为电子受体的系统相比硝酸盐系统利用PHA的效率低 ,缺氧系统中去除磷和消耗PHA的比例为 0 63 ,比好氧系统中的 0 83低 2 4% ;缺氧时每摩尔电子转移所吸收的磷为 0 14mol,比氧为电子受体时的 0 2 3mol低 3 9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生物除磷 脱氮 电子受体 聚羟基烷酸(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光学 管运涛 +1 位作者 蒋展鹏 师绍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主要论述了以乙酸盐及葡萄糖作为基质的强化生物除磷的相关机理模型。当以乙酸盐为底物时 ,重点需要明确导致工艺中微生物代谢模式差异的原因及厌氧条件下还原力供给方式的问题 ;当以葡萄糖为底物时 ,主要需要解决厌氧条件下供能方式以... 主要论述了以乙酸盐及葡萄糖作为基质的强化生物除磷的相关机理模型。当以乙酸盐为底物时 ,重点需要明确导致工艺中微生物代谢模式差异的原因及厌氧条件下还原力供给方式的问题 ;当以葡萄糖为底物时 ,主要需要解决厌氧条件下供能方式以及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某些抑制条件 (如供氧不足 )可能会促进强化生物除磷效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乙酸盐 厌氧条件 供能方式 微生物种类 机理模型 驯化 研究进展 葡萄糖 供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低温除磷微生物种群与聚磷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楠 王秀蘅 +1 位作者 亢涵 王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1,19,共4页
在5°C条件下通过运行SBR生物除磷反应器和静态实验考察pH对低温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pH不仅影响生物除磷反应器的性能,而且也会影响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在pH为6的条件下长期运行的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糖菌大量存在;而在中... 在5°C条件下通过运行SBR生物除磷反应器和静态实验考察pH对低温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pH不仅影响生物除磷反应器的性能,而且也会影响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在pH为6的条件下长期运行的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糖菌大量存在;而在中性(pH=7)和弱碱性(pH=8)条件下,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占有优势地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当pH在6~8.5之间变化时,聚磷污泥的厌氧释磷能力随pH的升高而提高。pH在6~8之间变化时,乙酸吸收和PHB的合成能力随着pH升高而加强,当pH升高到8.5时,PHB合成能力下降,从而抑制了好氧段磷酸盐的吸收。pH为8时,生物除磷系统实现了充分的释磷和吸磷,并取得了最好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低温 生物除磷 微生物种群 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聚磷菌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春丽 马放 +1 位作者 王立立 王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27-1330,共4页
采用模拟自然降温方式,筛选出在低温(8℃)下仍具有高效能的两株聚磷J4与J6,除磷率分别达56%和54%.经鉴定,两者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探讨pH、曝气时间和微量元素对这两株菌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4、J6的... 采用模拟自然降温方式,筛选出在低温(8℃)下仍具有高效能的两株聚磷J4与J6,除磷率分别达56%和54%.经鉴定,两者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探讨pH、曝气时间和微量元素对这两株菌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4、J6的生长最适pH范围为7~9,除磷反应的最佳pH分别为中性和中性偏碱;而曝气时间过长会造成聚磷菌的释磷;微量元素的有无对J4的生长和除磷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J6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paos) 低温 PH 曝气时间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反应器聚磷菌筛选及其聚磷效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石玉明 马放 +2 位作者 王强 姜欣欣 尚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7-1931,共5页
从SBR系统启动期驯化污泥中筛选得到聚磷效果较好的4株功能菌株Q16、Q19、Q191、Q192.找到一种分离聚磷菌效果较佳的方法——稀释混合法.通过形态特征及24项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到属.分析研究以上菌株的聚磷效果、生理生化特性(PHB颗粒... 从SBR系统启动期驯化污泥中筛选得到聚磷效果较好的4株功能菌株Q16、Q19、Q191、Q192.找到一种分离聚磷菌效果较佳的方法——稀释混合法.通过形态特征及24项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到属.分析研究以上菌株的聚磷效果、生理生化特性(PHB颗粒及异染颗粒染色、硝酸盐还原试验),4株菌中Q191还具有一定反硝化功能.测定Q16、Q191的24h多维生长曲线,了解生物量、培养液含磷量、pH值的动态变化,从多角度考察其吸磷放磷的全过程.研究pH对Q16、Q191作用的影响,发现其pH耐受范围为pH=6.0~10.0,适宜生长的pH和吸磷反应的最佳pH为中性微碱.对Q16、Q19、Q191、Q192进行复配,菌株间的复配并未能提高吸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生长曲线 聚磷率 pH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生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燕 陈银广 +1 位作者 周琪 行智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介绍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的生化代谢机理研究现状,包括:微生物的多样性、聚磷菌的生化代谢途径、以及影响代谢的主要因素等,并对今后相关重点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生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流人工湿地中生物蓄磷的强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振 齐冉 +3 位作者 李莹莹 杜宇能 范世锁 王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4-542,共9页
通过改进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的运行方式,开展了TFCW中生物蓄磷作用的强化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两段进水潮汐流运行方式有利于TFCW中聚磷菌群(PAOs)的富集,进而可强化湿地中的生物蓄磷作用;采用周期性补充碳源的磷移除操作可诱导... 通过改进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的运行方式,开展了TFCW中生物蓄磷作用的强化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两段进水潮汐流运行方式有利于TFCW中聚磷菌群(PAOs)的富集,进而可强化湿地中的生物蓄磷作用;采用周期性补充碳源的磷移除操作可诱导生物膜中的PAOs充分释磷,避免系统中磷素的过量积累,同时可增加PAOs胞内内源性碳源的含量,强化系统中的生物蓄磷作用并有利于系统除磷效果的稳定;当生物蓄磷/碼移除(PB-PH)周期时长为30d时,TFCW在生物蓄磷过程中的磷素去除率可达96.04%,而其在磷移除过程中的磷素移除率和补充碳源利用率亦分别可达70.45%和98.22%.此时,PAOs的过量吸磷作用成为湿地系统除磷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 生物蓄磷 磷移除 聚磷菌(paos)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N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戴娴 王晓霞 +1 位作者 彭永臻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6-2643,共8页
为了解富集聚磷菌(PAOs)的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延时厌氧(180min)/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投加固态乙酸钠调节进水C/N值(约为11,8,4,3),考察其... 为了解富集聚磷菌(PAOs)的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延时厌氧(180min)/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投加固态乙酸钠调节进水C/N值(约为11,8,4,3),考察其对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及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N对系统的除磷性能没有影响,出水PO4^3--P浓度均稳定在0.3mg/L左右,这是由于系统内聚磷菌(PAOs)含量高,且在低氧段可同时发生好氧吸磷与反硝化吸磷.随着C/N的增大,出水NH4^+-N浓度升高,C/N下降时,出水NO^3--N浓度升高.此外,随着C/N的减小,厌氧段反硝化所消耗的COD占进水COD的比例增大,SND可利用的内碳源-PHAs储存量减少,但PHV的利用率增加;当C/N为4-8时,SND现象最明显,SND脱氮率达50.8%,而其它C/N条件下,SND脱氮率都有相应程度的减弱.C/N为8时,系统出水综合指标最好,TN去除率高达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 聚羟基脂肪酸—PHA 聚磷菌 低溶解氧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磷系统不同阶段性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南琪 李楠 +2 位作者 王秀蘅 张坤 亢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探讨工艺运行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中考察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期、稳定期和恶化期的性能,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该系统各阶段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启动期历时26d,包括适应期... 为探讨工艺运行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中考察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期、稳定期和恶化期的性能,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该系统各阶段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启动期历时26d,包括适应期和上升期两个阶段,磷的去除率从40%以下提高到80%,之后进入稳定期,磷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稳定期的功能微生物为Tetrasphaera elongate,Gemmatimonas aurantiaca和Uncultured γ-proteobacterium.稳定运行80d后进入恶化期,磷去除率降到70%以下.恶化期和稳定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别很大,功能微生物Uncultured γ-proteobacterium被淘汰,竞争菌Candidatus Competibacter phosphatis clone SBRQ22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聚磷菌 性能 群落结构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厌氧时间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戴娴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晓霞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9,共8页
在延时厌氧(3h)/低氧(2.5h,溶解氧0.5~1.0mg/L)条件下运行的富集聚磷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PR)系统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厌氧时间(3.5,3,2,1.5h)对系统内碳源贮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厌... 在延时厌氧(3h)/低氧(2.5h,溶解氧0.5~1.0mg/L)条件下运行的富集聚磷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PR)系统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厌氧时间(3.5,3,2,1.5h)对系统内碳源贮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为3.5h,反应器脱氮效果最好.厌氧时间为3h时,反应器除磷效果最好,出水PO43-浓度为0.35mg/L.厌氧时间从1.5h逐渐上升到3.5h时,厌氧末贮存的聚羟基脂肪酸-PHAs的量也随之增加;当厌氧时间从3h升至3.5h时,释P量反而下降,出水P浓度反而升高.这说明增加厌氧时间有利于强化内碳源贮存,但过长的厌氧时间反而不利聚磷菌种群的富集.运行51个周期之后在厌氧时间为1.5h和2h的反应器内出现非丝状菌膨胀;反应周期内p H值的变化曲线可以作为反应各个过程的指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 聚羟基脂肪酸—PHAs 聚磷菌 厌氧时间 非丝状菌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薇 杨莹莹 +3 位作者 王向东 李磊 李博晓 彭永臻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以2种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厌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对于亚硝酸盐的耐受能力不同。人工配水富集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当亚硝态氮浓度超过10mg/L时,聚磷菌吸收VFA受... 以2种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厌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对于亚硝酸盐的耐受能力不同。人工配水富集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当亚硝态氮浓度超过10mg/L时,聚磷菌吸收VFA受到抑制,PHA的合成减少,磷酸盐的释放增加;处理生活污水的SBR短程脱氮除磷活性污泥,亚硝酸盐的浓度高达30mg/L时,未对聚磷菌的厌氧代谢造成抑制,但引起异养反硝化菌与聚磷菌竞争VFA,导致PHA合成量和释磷量的减少。富集聚磷菌的活性污泥投加亚硝酸盐后P/VFA增大,说明有亚硝酸盐存在时更多的能量用于VFA的吸收。对2种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定量分析表明:富集聚磷菌系统中聚磷菌含量达到55%,而短程脱氮除磷系统中为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亚硝酸盐 厌氧代谢 抑制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厌氧释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剑 王世和 +1 位作者 杨小丽 施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最大释磷速率达1.92mg/L·h;碳源类型也对释磷有重要影响,投加乙酸效果最佳,最大释磷速率达2.31mg/L·h;硝态氮浓度低于15mg/L,对释磷影响不大;适宜的搅拌、水温和pH有助于充分释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A^2/O)反应器 厌氧释磷 聚磷茵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