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盐度可诱导鲈鱼胞浆型PEPCK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云霞 杨孙孝 +2 位作者 童丽娟 宋娟娟 钱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1-658,共8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催化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糖异生途径的第1个限速酶.本研究用SMART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分离克隆了PEPCK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2215bp,包含1个123bp的5′非翻译区和217bp的3′非翻译区...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催化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糖异生途径的第1个限速酶.本研究用SMART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分离克隆了PEPCK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2215bp,包含1个123bp的5′非翻译区和217bp的3′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为1875bp,编码1个由62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理论分子量为69.1kD,等电点为5.87.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与其它动物的胞浆型PEPCK相似性很高,与黑鲷为94.2%,与大西洋鲑为86.4%,与人为75.9%,而与该鱼线粒体型PEPCK氨基酸同源性只有70.6%.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蛋白首先与其它动物的cPEPCK聚成一支,然后再与鱼类的mPEPCK成簇,认为该PEPCK属于胞浆型.同时用RT-PCR分析了PEPCK基因在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只有在肝脏、消化道和肾脏有较高的表达.将鲈鱼从盐度为25的海水转入盐度为12的海水48h后,肝脏和肾脏的PEPCK基因表达有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克隆的为鲈鱼胞浆型PEPCK,低盐度可诱导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鲈鱼 克隆 表达分析 低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辅助激活人PEPCK基因转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圣清 陈燕铭 +5 位作者 王曼曼 舒冏 梁华 任琢琢 曾龙驿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克隆PEPCK启动子基因片段,并重组进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将pcDNA3.1-PGC-1α、pcDNA3.0-HNF4α表达质粒与PGL3-hPCK-luc按不同组合共转染进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或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细胞,培养48h后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扩增的人PEPCK启动子片段成功插入载体质粒中。转染后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增加60倍(P<0.05);共转染质粒进HepG2细胞或LO2细胞后,HNF4α均可以增强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2.69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3.64倍(P<0.05);PGC-1α可以明显增强HNF4α对人PEPCK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01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82倍(P<0.05)。而与单一转染组相比,共转染pcDNA3.1-PGC-1α与pcDNA3.0-HNF4α显著增加了PEPC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人PEPCK启动子基因报告质粒成功构建,且转录因子HNF4α可以激活人PEPCK启动子活性,辅助激活因子PGC-1α可以进一步加强HNF4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异生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α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CK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3
作者 冯凯 王姮 +1 位作者 孙琦 肖新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构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为评价PEPCK启动子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节创造条件。方法从载体质粒pPEPCK-int中截取大小为550bp的大鼠PEPCK启动子片段,借助过渡载体质粒PBS-PEPCK,将PEPCK启... 目的构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为评价PEPCK启动子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节创造条件。方法从载体质粒pPEPCK-int中截取大小为550bp的大鼠PEPCK启动子片段,借助过渡载体质粒PBS-PEPCK,将PEPCK启动子片段插入pGL2-Basic-Luc报告质粒。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明pGL2-PEPCK-Luc荧光素酶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在体外表达荧光素酶。结论pGL2-PEPCK-Luc质粒可作为体外研究PEPCK启动子转录调节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基因调控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蛋白对犊牛肝细胞PEPCK 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承祯 陈健 +4 位作者 谢光洪 刘国文 徐闯 张嘉保 王哲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取单层培养36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10、50、100ng/mL的牛重组牛瘦蛋白(leptin),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h后分别提取RNA和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NPY对肝细... 取单层培养36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10、50、100ng/mL的牛重组牛瘦蛋白(leptin),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h后分别提取RNA和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NPY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EPC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leptin显著抑制了肝细胞PEPCK mRNA表达,降低了PEPCK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蛋白 肝细胞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LEPTIN pep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CK不同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表达效率的比较
5
作者 王学斌 冯洁 +2 位作者 杨玉琴 谢建云 陈国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构建两种不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表达质粒,比较该启动子在各种细胞系中的表达效率。方法采用PCR克隆大鼠PEPCK启动子1323 bp和560 bp两条片段,将两个PEPCK启动子片段插入pGL4.26-Luc2报告质粒中... 目的构建两种不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表达质粒,比较该启动子在各种细胞系中的表达效率。方法采用PCR克隆大鼠PEPCK启动子1323 bp和560 bp两条片段,将两个PEPCK启动子片段插入pGL4.26-Luc2报告质粒中,将重组质粒转染到肝脏细胞系和脂肪细胞系,以非脂肪或肝脏细胞系做对照,比较PEPCK驱动荧光素酶表达效率。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明pGL4.26-PEPCK-Luc2荧光素酶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且能够在体外表达荧光素酶。结论两种同片段的PEPCK启动子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表达效率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生物信息学探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严华悦 周汉旭 +3 位作者 王胜威 杨立春 刘子祥 贾建光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28-93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生物信息学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胆管癌mRNA测序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生物信息学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胆管癌mRNA测序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网站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调控网络及基因。通过TCGA数据库及HPA数据库验证关键基因表达量及病理学特征。通过KEGG及GSEA富集分析探究差异基因相关功能及PCK1相关通路。细胞学实验中采用慢病毒转染胆管癌RBE细胞株以过表达PCK1,采用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转染效率。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RBE组)、空转组(RBE-NC组)、过表达组(RBE-OE组)及PPARγ抑制剂组(RBE-OE+GW9662组)。采用集落形成实验及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CK1可以作为胆管癌的关键调控基因,在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可能通过PPAR通路发挥作用。细胞学实验显示:RBE细胞经转染后,PC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CK1抑制RBE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同时PPARγ、PTEN蛋白表达升高,而p-mTOR/mTOR水平降低,而抑制剂组则可逆转上述趋势。结论:PCK1可以作为胆管癌的关键调控基因,并可能通路激活PPARγ/PTEN/mTOR信号通路抑制胆管癌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 胆管癌 生物学行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PEPCK及G6pase的表达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杜国慧 刘博伟 +2 位作者 尹福在 齐曦明 范冬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动物实验设计分3组:正常对照组(雄性C57小鼠,n=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雄性KK-Ay糖尿病小鼠,n...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动物实验设计分3组:正常对照组(雄性C57小鼠,n=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雄性KK-Ay糖尿病小鼠,n=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利拉鲁肽干预组(雄性KK-Ay糖尿病+药物干预小鼠,n=5),腹腔注射利拉鲁肽。3组小鼠均在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饲养。干预8周,检测小鼠的血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O1,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 1,CRY1),E3泛素蛋白酶DDB1,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利拉鲁肽干预组血糖显著下降;利拉鲁肽干预后糖尿病小鼠肝DDB1,FOXO1,G6Pase与PEPCK的表达减少,而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 1,CRY1)的表达增加。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下调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G6Pase及PEPCK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下调E3泛素蛋白酶DDB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E3泛素蛋白酶DDB1 FOXO1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K1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黎 王嘉 +5 位作者 方世正 张钟健 杨曦 王武帅 孙雄山 杨大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9,共9页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3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小鼠VSMCs增殖和迁移,将小鼠VSMCs分为溶剂对照(vehicle)组和PDGF-BB组,采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3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小鼠VSMCs增殖和迁移,将小鼠VSMCs分为溶剂对照(vehicle)组和PDGF-BB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K1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小鼠Pck1 siRNA(siPck1)转染小鼠VSMCs沉默PCK1表达,将VSMCs分为vehicle组、siPck1+vehicle组、PDGF-BB组和siPck1+PDGF-BB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变化。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lenti-Drp1)转染VSMCs使DRP1过表达,将小鼠VSMCs分为PDGF-BB组、siPck1+PDGF-BB组、lenti-Drp1+PDGF-BB组和lenti-Drp1+siPck1+PDGF-BB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PDGF-BB使VSMCs中PCK1和DRP1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升高,Ki-67阳性细胞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线粒体分裂增加;沉默PCK1表达后以上过程均受到抑制。过表达DRP1后,沉默PCK1表达对VSMCs细胞活力、Ki-67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和线粒体分裂的抑制作用明显削弱。结论:PCK1通过调控DRP1表达促进小鼠VSMCs线粒体分裂、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线粒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龙珠’葡萄果实糖酸含量和代谢关键酶活的变化
9
作者 杨从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99-103,共5页
糖酸是决定葡萄品质及葡萄酒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E-L 33、35、36、37和38这5个时期,测定和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主要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 糖酸是决定葡萄品质及葡萄酒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E-L 33、35、36、37和38这5个时期,测定和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主要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并分别测定了果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蛇龙珠’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果糖逐渐增加;精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主要有机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PEPC酶的活性在E-L 35时期后表现出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葡萄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可能受PEPC酶的影响。通过对有效成份含量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葡萄果实的发育过程,并为优化葡萄酒酿造和调整香气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酒石酸 苹果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pck A基因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柏雪莲 刘克义 +5 位作者 于进芝 李桂萍 李瑾 魏庆宽 韩广东 崔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9-22,共4页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CD4+/CD8+、细胞因子IFNI-γI...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CD4+/CD8+、细胞因子IFNI-γI、L-12和TNF等。用敲除pckA基因的BCG感染的小鼠比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体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T细胞和CD4+/CD8+、细胞因子IFN-γ、IL-12、TNF均明显高于敲除pckA基因BCG感染的小鼠。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pckA基因 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 细胞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明 李超林 +1 位作者 肖谦 黄昶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方法:以BRL肝脏细胞株为细胞模型,分别用10μg/ml、30μg/ml、50μg/ml脂联素处理细胞,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影响,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方法:以BRL肝脏细胞株为细胞模型,分别用10μg/ml、30μg/ml、50μg/ml脂联素处理细胞,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检测大鼠肝脏细胞葡萄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脂联素处理24h后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脂联素浓度升高作用越明显,P<0.05。葡萄糖激酶在脂联素处理24小时后,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脂联素对葡萄糖激酶无明显的调节作用,而对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脂联素通过对肝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的调节,降低肝脏葡萄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葡萄糖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焱 何娟 +6 位作者 李芳萍 刘珊英 罗招凡 黎峰 刘丹 徐明彤 严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变化;以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变化;以Western blot检测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以磷酸化AMPK/总AMPK的比值代表AMPK激活程度;以实时PCR检测肝组织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注射d5获得血中抵抗素高表达构建了高抵抗素血症动物模型,糖原染色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肝糖原含量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降低(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肝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下降,磷酸化AMPK/总AMPK比值分别为0.78±0.06vs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小鼠G6Pase和PEPCK的mRNA表达升高,G6Pase分别为2.136±0.857vs1.353±0.49,1.250±0.77;PEPCK分别为3.54±0.90vs2.75±0.78,2.63±0.67(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AMPK活性,增加肝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而影响机体肝糖代谢,降低肝糖储量,参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胰岛素抵抗 抵抗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正常对照组 重组腺病毒 磷酸化水平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秸秆糖产丁二酸放线杆菌的CO_2固定关键酶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培俭 姜绍通 +2 位作者 李兴江 杨为华 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700 U/mg。离子分析结果表明,Mn2+与Mg2+对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则对酶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围绕底物的酶促动力学分析表明,该酶对HCO3-的Km为7.0×10-2mol/L,即该酶对HCO3-的亲和力较弱,这表明发酵体系应保持高浓度的HCO3-。分析可知,关键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活力,从而能够间接指导发酵工艺,提高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CO2固定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雅楠 杨丽娟 +4 位作者 王文林 冯维杨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酶 糖异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环磷酸腺苷和皮质激素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启动子的顺反式调节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凯 王姮 +1 位作者 孙琦 肖新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环磷酸腺苷(cAMP)、皮质激素(DEX)和胰岛素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550bp启动子片段的顺反式作用。方法将重组的pGL2-PEPCK-Luc荧光素酶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与内对照质粒pSV-β-Galactosidase共同转染大鼠肝... 目的观察体外环磷酸腺苷(cAMP)、皮质激素(DEX)和胰岛素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550bp启动子片段的顺反式作用。方法将重组的pGL2-PEPCK-Luc荧光素酶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与内对照质粒pSV-β-Galactosidase共同转染大鼠肝肿瘤细胞系CBRH7919,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观察胰岛素、cAMP和DEX对PEPCK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cAMP和DEX对PEPCK具有明显兴奋作用,两者同时刺激具有叠加效应。生理浓度下,胰岛素对基础状态及cAMP和DEX激活的PEPCK启动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550bp(-600-+69)PEPCK调控序列在肝细胞内具有较完善的正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作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环磷酸腺苷 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4 位作者 朱华 黄澜 刘亚莉 马春梅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干预9周。同时设立对照组。观察小檗碱疗效及对肝脏GcK、G6P、PEPCK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增高肝脏GcK的mRNA表达,降低肝脏G6P、PEPCK mRNA的表达。结论小檗碱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GcK mRNA的表达和降低G6P、PEPCK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 小檗碱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糖异生途径关键酶基因全长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宫官 薛敏 +4 位作者 王嘉 苏晓鸥 吴秀峰 郑银桦 韩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4-1518,共15页
本试验采用简并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酶———C型和M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C和PEPCK-M)、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葡萄糖-6... 本试验采用简并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酶———C型和M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C和PEPCK-M)、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鲟PEPCK-C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95143)cDNA全长2 598 bp,开放阅读框1 869 bp,编码622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69.62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77.3%~80.5%;PEPCK-M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95142)cDNA全长3 277 bp,开放阅读框1 935 bp,编码644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71.11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4.6%~78.3%;FBP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JF834908)cDNA全长1 372 bp,开放阅读框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36.60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73.4%~88.7%;G6P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JF834907)cDNA全长2 625 bp,开放阅读框1 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40.62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7.2%~72.7%。西伯利亚鲟糖异生途径关键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将为进一步研究其糖异生调控机理,比较其与典型肉食性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异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糖异生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 果糖-1 6-二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西伯利亚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尾蚴体内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学军 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研究猪囊尾蚴体内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应用分光广度法系统地测定了体内发育过程中猪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异柠檬酸脱氢酶(ICD)、苹果酸酶(ME)活性的变化及葡萄糖(GLC)含... 研究猪囊尾蚴体内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应用分光广度法系统地测定了体内发育过程中猪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异柠檬酸脱氢酶(ICD)、苹果酸酶(ME)活性的变化及葡萄糖(GLC)含量、乳酸(LA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虫体发育PEPCK、FR、ICD成升高趋势,PK活性和PK/PEPCK比值呈下降趋势,GLC和LAC略有升高。提示随虫体生长发育PK代谢通路减弱而PEPCK通路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丙酮酸激酶 延胡索酸还原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苹果酸酶 葡萄糖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8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芹 张智轶 安峰 张璇 王晓明 张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探讨miR⁃498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15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OSCC细胞系HSC⁃3、SCC⁃15、SCC⁃9中miR⁃498表达;将miR⁃498 mimics和anti⁃miR⁃498分别转染于SCC⁃15细胞,... 目的探讨miR⁃498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15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OSCC细胞系HSC⁃3、SCC⁃15、SCC⁃9中miR⁃498表达;将miR⁃498 mimics和anti⁃miR⁃498分别转染于SCC⁃15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miR⁃49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CK1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98与PCK1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498和PCK1进一步验证miR⁃498和PCK1对SCC⁃15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1.03±0.14)比较,人OSCC细胞系HSC⁃3(2.05±0.21)、SCC⁃15(2.75±0.31)、SCC⁃9(2.31±0.28)中miR⁃498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53.639,P<0.001),且SCC⁃15细胞中miR⁃498的表达量最高,因此,选择SCC⁃15细胞进行后续研究。与对照组和miR⁃NC组比较,miR⁃498 mimics组SCC⁃15细胞迁移与侵袭数目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498组SCC⁃15细胞迁移与侵袭数目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498 mimics组(0.23±0.02)SCC⁃15细胞中PC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51±0.08)和miR⁃NC组(0.49±0.06,P<0.05);anti⁃miR⁃498组(1.03±0.05)SCC⁃15细胞中PC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51±0.08)和anti⁃miR⁃NC组(0.48±0.07,P<0.05)。miR⁃498靶向负调控PCK1表达,上调PCK1表达可逆转过表达miR⁃498对SCC⁃15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miR⁃498通过靶向抑制PCK1表达促进SCC⁃1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为OSCC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8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基酶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1
20
作者 柏雪莲 魏庆宽 +3 位作者 李瑾 韩广东 崔勇 刘克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1-1113,1125,共4页
目的检测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清洁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用表达的PEPCK融合蛋白10μg加弗氏不完全... 目的检测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清洁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用表达的PEPCK融合蛋白10μg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腹腔免疫注射,对照组小鼠仅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注射。每隔2w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w后,分别取小鼠脾脏、血清,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对刺激的应答水平,ELISA检测血清各种细胞因子及抗PEPCK抗体。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的脾脏,且粘连严重,CD4+T细胞增殖明显(73.5±3.69),CD4+/CD8+比值显著升高(5.1±0.98)(P<0.01);且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小鼠;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12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逐步增高。结论结核杆菌PEPCK能够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尤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是很好的抗结核候选疫苗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 细胞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