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对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与α-淀粉酶结合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奚宇 余美宏 +3 位作者 赵劲灵 曹瑞 程洁仪 李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1-179,共9页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分子对接分析等方法研究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pH值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自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对α-淀粉酶的荧光产生了静态猝灭。不同pH条件下其相互作用强度顺序为pH 7.0>pH 8.5>pH 5.0,但都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pH会影响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但并不会改变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应类型。总之,BMFDS和α-淀粉酶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使α-淀粉酶结构松散,且在3种pH条件下的作用强度有差异。该研究可为后续肉类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Α-淀粉酶 相互作用机制 ph 疏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老化pH值对薄水铝石及γ-Al_(2)O_(3)物化性质影响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彦鹏 苗成林 +3 位作者 聂骥 李明哲 马爱增 王杰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采用XRD、BET、TG-DTA及TEM研究了烷氧基铝水解所得氢氧化铝浆液水热老化过程中pH值及HNO_(3)加入量对所得薄水铝石及γ-Al_(2)O_(3)比表面积、孔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等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老化过程中,氢氧化铝浆液的pH... 采用XRD、BET、TG-DTA及TEM研究了烷氧基铝水解所得氢氧化铝浆液水热老化过程中pH值及HNO_(3)加入量对所得薄水铝石及γ-Al_(2)O_(3)比表面积、孔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等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老化过程中,氢氧化铝浆液的pH值是影响薄水铝石晶粒生长方式的关键因素。酸性条件下老化时,薄水铝石的晶粒呈变形的六边形状,(010)和(101)面占总面积的比例下降,(100)面比例增加;碱性条件下,所得薄水铝石的晶粒形貌为规整的菱形片状,主要暴露(010)和(101)晶面。进一步研究表明,HNO_(3)加入量对产物的孔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酸性条件下水热老化时,随着H+/Al3+摩尔比的提高,氢氧化铝的胶溶程度增加,晶粒聚集体被分散,晶粒尺寸降低,所得薄水铝石物理吸附水含量增加,NO-3分解温度降低,相应γ-Al_(2)O_(3)的孔径分布集中性增加,比表面积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研究结果为γ-Al_(2)O_(3)物化性质的灵活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水铝石 γ-Al_(2)O_(3) 水热老化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除氢气流中AsH_3和PH_3的专用浸渍活性炭及滤毒罐(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坤敏 谢自立 +1 位作者 马兰 袁存乔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4-56,共3页
在半导体领域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MOCVD)过程中 ,排出含有剧毒AsH3 和PH3 的氢气 ,必须经过治理达标才能放空。为此 ,在从瑞典引进的MOCVD装置VP5 0 RP中 ,配套使用了德国DragerB3P3滤毒罐。研制出一种新型四元浸渍活性炭及滤毒... 在半导体领域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MOCVD)过程中 ,排出含有剧毒AsH3 和PH3 的氢气 ,必须经过治理达标才能放空。为此 ,在从瑞典引进的MOCVD装置VP5 0 RP中 ,配套使用了德国DragerB3P3滤毒罐。研制出一种新型四元浸渍活性炭及滤毒罐 ,其在同等条件下对氢气流中AsH3 和PH3 的脱除能力为DragerB3P3罐的2倍~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活性炭 AsH3 ph3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半导体 脱氢 滤毒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胁迫下4种野生梨砧木介质pH值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安华明 樊卫国 +1 位作者 何承鹏 张景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反而高于正常处理,至4~5d之后才逐渐低于正常供铁处理;同时,NH4+-N对降低介质pH值和缓解缺铁症状有利。4种砧木的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随供铁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铁处理下,砂梨根系Fe3+的还原能力最小、杜梨最大;而在低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砂梨和川梨的还原能力最强,杜梨次之,豆梨最小。还原酶大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砧木 缺铁胁迫 ph Fe^3+还原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硅化物合金中PH_3气体的逸出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群 任存治 +3 位作者 涂赣峰 刑鹏飞 李春材 张成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2-314,共3页
通过水化实验 ,对稀土硅化物合金中逸出的PH3 气体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S30 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析了含P稀土硅化物合金的微观结构及P元素的分布特点 ,研究了稀土硅化物合金中PH3 气体的逸出现象与P元素存在形态的关系。结果表... 通过水化实验 ,对稀土硅化物合金中逸出的PH3 气体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S30 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析了含P稀土硅化物合金的微观结构及P元素的分布特点 ,研究了稀土硅化物合金中PH3 气体的逸出现象与P元素存在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合金中只有少量的P以气体形式放出 ,大部分的P仍稳定地存在于水化后的合金中 ;合金中PH3 气体的放出与合金中的RE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硅化物合金 ph3气体 逸出 水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H值和铁素对毛白杜鹃和迎红杜鹃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振元 徐文忠 +1 位作者 赵梁军 刘淑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6-460,共5页
以耐碱性不同的两种杜鹃花(毛白杜鹃和迎红杜鹃)的组培苗为材料,对其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与铁素和pH值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最初阶段高pH值(NaHCO3提供)与铁素共同诱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Fe3+对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诱导... 以耐碱性不同的两种杜鹃花(毛白杜鹃和迎红杜鹃)的组培苗为材料,对其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与铁素和pH值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最初阶段高pH值(NaHCO3提供)与铁素共同诱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Fe3+对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具有类似于代谢途径中的底物诱导效应;在10d的缺铁处理中,迎红杜鹃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而毛白杜鹃没有增加,说明缺铁对酶活性的诱导存在种间差异;杜鹃花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与植物耐碱性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毛白杜鹃 迎红杜鹃 根系Fe^3+还原酶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水稻幼苗吸收NO_3^-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莉君 范晓荣 +1 位作者 尹晓明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9-655,共7页
运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改变细胞内外pH值对常规籼稻(杨稻6号)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经NO3-培养的水稻根表皮细胞吸收NO3-会引起细胞膜电位瞬时的去极化或超级化。当水稻根系吸收NO3-时,表皮细胞膜电位改变的程度随外界NO3-浓度... 运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改变细胞内外pH值对常规籼稻(杨稻6号)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经NO3-培养的水稻根表皮细胞吸收NO3-会引起细胞膜电位瞬时的去极化或超级化。当水稻根系吸收NO3-时,表皮细胞膜电位改变的程度随外界NO3-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浓度为0.5 mmol/L时达到最大,而后表皮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基本维持不变。2)外界不同pH(4.4、5.5、7.0)条件下,表皮细胞膜电位对NO3-的响应随着外界pH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并且表皮细胞膜电位对NO3-的响应在pH 8.0受抑制程度不大。3)5 mmol/L丁酸钠和3 mmol/L普鲁卡因可以使细胞内pH分别降低0.16个单位和升高0.2个单位;改变细胞内pH值对水稻吸收NO3-时引起表皮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几乎没有明显的影响。4)不同pH条件下,培养2周左右的水稻地上部干鲜重差异显著,以pH 5.5时为最高;组织中NO3-和NH4+的含量也在pH 5.5时最高。由于细胞内pH是受系统严格调控的,具有极强的缓冲能力,因此,NO3-的吸收主要受外界pH的影响。酸性可以促进NO3-的内流;而微碱性增加了NO3-的外流,降低了NO3-的净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电位 NO3^-吸收 ph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溶液pH值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1
8
作者 董国君 张玉凤 +1 位作者 赵元 白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5-1463,共9页
采用调节前驱体溶液pH值的方法制备了用于低温NH3-SCR的V2O5-WO3/Ti O2催化剂。通过XPS、Raman光谱、H2-TPR、NH3-TPD、NH3-DRIFT、XRD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脱硝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酸性... 采用调节前驱体溶液pH值的方法制备了用于低温NH3-SCR的V2O5-WO3/Ti O2催化剂。通过XPS、Raman光谱、H2-TPR、NH3-TPD、NH3-DRIFT、XRD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脱硝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酸性的增强能够提高催化剂表面聚合态钒物种和V4+(3+)/V5+的比值以及表面酸性,增加活性位数量、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其脱硝催化性能。因此,通过提高前驱体溶液的酸性,有助于制备出脱硝活性较好的NH3-SCR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溶液 V2 O5-WO3/TiO2 ph 低温NH3-SCR 钒物种 脱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和pH对3种柑橘悬浮培养材料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伍玲 李道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考察了HCO3 -和pH对酸橙、红桔和枳的悬浮培养细胞 (团 )的生理效应 ,测定了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3种试材的细胞 (团 )均受到了一定的生理伤害 ,其中以酸橙受到的伤害最轻 ,红桔次之 。
关键词 缺铁 HCO3^- ph 悬浮培养 柑橘 基因型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Al(OH)_3和Y(OH)_3共沉淀包覆SiC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宁 茹红强 +2 位作者 巩甘雷 孙旭东 夏鸿燕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iC/(Al(OH) 3 +Y(OH) 3 )陶瓷复合粉体。研究了pH值对SiC/(Al(OH) 3 +Y(OH) 3 )复合粉体的 ζ电位和分散性的影响 ,以及pH值对Al(OH) 3 和Y(OH) 3 在SiC表面包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溶液的pH =9时 ,SiC/(Al...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iC/(Al(OH) 3 +Y(OH) 3 )陶瓷复合粉体。研究了pH值对SiC/(Al(OH) 3 +Y(OH) 3 )复合粉体的 ζ电位和分散性的影响 ,以及pH值对Al(OH) 3 和Y(OH) 3 在SiC表面包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溶液的pH =9时 ,SiC/(Al(OH) 3 +Y(OH) 3 )复合粒子表面的 ζ电位值较高 ,复合粉体的分散性和包覆效果也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包覆 SiC/(Al(OH)3+Y(OH)3) ph ξ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pH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黎晓琼 张慧敏 许磊 徐秀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沉淀pH下,前体中的物相组成不同。在pH为7的情况下,前体中存在碱式硝酸铜Cu2(NO3)(OH)3、碱式碳酸铜Cu2CO3(OH)2、类碱式碳酸锌(Zn,Cu)5(CO3)2(OH)6及类孔雀石(Cu,Zn)2CO3(OH)2等多种物相;在pH为8-9时,前体中主要存在(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且其结晶度较低,在此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最好,TPR实验表明,此时催化剂中形成了较多的CuO-ZnO固溶体。实验结果表明,(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系催化剂 前体 相变 ph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甜菜糖蜜对绵羊瘤胃pH和NH_3-N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新峰 潘晓亮 +2 位作者 向春和 吕雪峰 徐思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研究了绵羊饲料中添加糖蜜对绵羊瘤胃内pH和氨态氮(NH3-N)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选取4只健康新疆军垦型细毛羯羊,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4、96、128g/d·只糖蜜(即日粮的0%、4%、6%和8%)。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糖蜜... 本文研究了绵羊饲料中添加糖蜜对绵羊瘤胃内pH和氨态氮(NH3-N)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选取4只健康新疆军垦型细毛羯羊,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4、96、128g/d·只糖蜜(即日粮的0%、4%、6%和8%)。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糖蜜,瘤胃pH和NH3-N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以4%水平在绵羊饲料中添加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糖蜜 新疆军垦型细毛羊 ph NH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菜田土壤pH和初始C/NO_3~–对反硝化产物比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文超 郭景恒 +3 位作者 宋贺 刘骕 陈吉吉 王敬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9-1257,共9页
【目的】设施菜田土壤反硝化作用是N_2O排放和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室内厌氧培养试验,在不同p H和初始C/NO_3~–条件下,比较设施菜田土壤反硝化氮素气体排放及产物比的变化特征。【方法】以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 【目的】设施菜田土壤反硝化作用是N_2O排放和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室内厌氧培养试验,在不同p H和初始C/NO_3~–条件下,比较设施菜田土壤反硝化氮素气体排放及产物比的变化特征。【方法】以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一定量低浓度的酸碱溶液调节土壤p H分别为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调节后的实测p H分别为5.63、6.65和7.83;同时以谷氨酸钠作为有效性碳,除未添加有效性碳作为对照处理(CK)外,其他有效性碳与硝酸盐(C/NO_3~–)的比值分别调节为5∶1、15∶1和30∶1,三种p H条件下均设置4个C/NO_3~–水平,每个水平3次重复。利用自动连续在线培养系统(Robot系统),在厌氧条件下监测不同处理土壤产生的N_2O、NO、N_2和CO2浓度的动态变化,通过计算N_2O/(N_2O+NO+N_2)指数估算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物比。【结果】增加土壤的p H能显著减少设施菜田土壤N_2O和NO的产生量,酸性(p H 5.63)土壤的N_2O、NO产生量峰值在不同初始C/NO_3~–比下均显著高于中性(p H 6.65)和碱性(p H 7.83)土壤(P<0.05)。中性和碱性土壤在高C/NO_3~–下有利于减少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生,而酸性土壤条件下差异并不显著。中性土壤条件下增加有机碳含量会降低NO产生量,而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有机碳的添加对NO产生量没有显著影响。土壤p H和初始C/NO_3~–比对土壤N_2O的产生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1)。酸性和中性土壤上添加有机碳能够显著增加土壤N_2的产生速率(P<0.05),且与对照相比,不同p H的土壤添加有机碳后均显著促进反硝化过程中N_2O向N_2的转化。在不同初始C/NO_3~–下碱性土壤的CO2产生量显著高于酸性和中性土壤,同时与对照相比,添加有机碳显著增加了土壤的CO2产生量(P<0.05)。酸性土壤的N_2O产物比在不同初始C/NO_3~–下均极显著高于碱性土壤(P<0.01),且不同初始C/NO_3~–下的土壤N_2O产物比随p H的增加显著下降,二者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土壤p H降低是设施菜田土壤N_2O和NO排放量较高的重要原因。而且,增加初始土壤有效碳含量促进了土壤的反硝化损失,并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N_2O的产生量减少。土壤p H升高和初始C/NO_3~–增加均降低了产物比,但增加了土壤反硝化作用速率。在利用N_2O排放通量和产物比估算土壤反硝化氮素损失时,土壤p H和有效碳含量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ph C/NO3^– N2O 日光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黑河流域土壤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卡 李德成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53,共10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中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但目前黑河流域土壤中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区域、海拔、土壤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北黑河流域土壤...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中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但目前黑河流域土壤中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区域、海拔、土壤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北黑河流域土壤中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土壤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pH随着CaCO_3相当物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CaCO_3相当物含量升高到某一阈值后,pH增幅迅速降低,最终趋于稳定;不同区域、海拔、土纲、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下,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表现为上游土壤pH与CaCO_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的海拔高度区间pH与CaCO_3含量之间具显著正相关,人为土、盐成土、均腐土、雏形土的pH与CaCO_3含量显著正相关,冰碛物、残积-坡积物、湖积物发育的土壤pH与CaCO_3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pH与CaCO_3含量的关系影响较小;不同区域、海拔、土纲、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下,pH与CaCO_3相当物含量的最佳回归模型不同,有幂函数模型、一元二次模型、一元三次模型和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CaCO3相当物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及CAPS标记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媛媛 李海涛 +3 位作者 张子君 邹庆道 吕书文 杨国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19,共4页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261bp、193bp和95bp以及592bp、261bp、19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592bp的产物。这些片段能成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和F1个体,很有可能是与ph-3基因连锁的CAPS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ph-3基因 CAPS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的石灰反应强度估测CaCO_3含量和pH研究——以山西省黄土性母质土壤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天柱 王秀丽 靳东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9-1376,共8页
pH和CaCO_3含量是土壤常规分析的两个测定指标,但其室内测定均需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耗时费力。以山西省土系调查采集的110个典型土壤剖面的426个发生层土样的野外测定的石灰反应强度和实验室测定的土壤pH、CaCO_3含量、交换性钠饱... pH和CaCO_3含量是土壤常规分析的两个测定指标,但其室内测定均需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耗时费力。以山西省土系调查采集的110个典型土壤剖面的426个发生层土样的野外测定的石灰反应强度和实验室测定的土壤pH、CaCO_3含量、交换性钠饱和度(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ESP)数据为基础,尝试建立石灰反应强度与pH、CaCO_3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北方黄土性母质土壤,当pH<9.0时,CaCO_3含量是影响土壤pH的重要因素,二者的回归拟合最优关系符合幂函数曲线;当pH>9.0时,CaCO_3与pH之间无明显关系。石灰反应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半定量地反映pH或CaCO_3含量,但其确定的pH或CaCO_3含量尚是一个范围,并非精确值。同时,从发生学意义角度,土壤中CaCO_3含量高低对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用pH或CaCO_3含量来确定准确的土壤系统分类类型(如确定土体是否为酸性、具有钙积层/钙积现象等),为慎重起见建议还是以实验室的准确测定数据为准;对于非碱化(pH<9.0)、野外有泡沫反应的北方黄土性母质土壤,无论泡沫反应强弱和CaCO_3含量高低,土壤pH基本稳定在8.51±0.49,这一pH范围对作物生长基本没有制约,如果仅从pH或CaCO_3含量是否影响作物生长角度考虑,无需实验室测定pH或CaCO_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反应强度 ph CACO3 黄土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东辉 章忠秀 +1 位作者 施磊 汪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220,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反应液的初始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 Fe2O3粒子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所得产物为纺锤形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当pH=3时,为近球形的多孔结构;当pH=5时,为菱形单晶且无孔、无团...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反应液的初始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 Fe2O3粒子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所得产物为纺锤形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当pH=3时,为近球形的多孔结构;当pH=5时,为菱形单晶且无孔、无团聚;当pH=7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仍为非晶Fe(OH)3,并未转化为α Fe2O3。同时还分析了pH值及反应液中存在的无机小离子对α Fe2O3生成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照射 Α-FE2O3 纳米粒子 形貌 ph 微波水热法 制备 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纳米LaFeO_3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小慈 李润生 +4 位作者 周俊艺 龙俞霖 姚莹莹 叶帆 杨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391-394,共4页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分别以氨水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pH值对制备的纳米LaFeO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pH调节剂和前驱...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分别以氨水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pH值对制备的纳米LaFeO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pH调节剂和前驱物溶液pH值对燃烧产物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相貌都有显著的影响。氨水调节前驱物溶液pH值5、7和9,可制得纯相LaFeO3纳米晶体,对应产物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9.4、37.2和32.3nm,而pH为13时,产物为Fe2O3相和无定形相的混合物。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在pH值5~13范围内均能制得纯相LaFeO3纳米晶体;其中pH为7的中性环境中产物为蓬松多孔网状纳米结构,具有最大的晶粒尺寸30.5nm,而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制得的产物为无规则颗粒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溶液燃烧合成 LaFe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与Fe^(3+)对商陆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政水 罗显华 郁建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0,共3页
本文研究了pH与Fe3+对商陆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商陆色素在pH5.0的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性降低;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由于红紫色Fe3+-柠檬酸络合物的形成,表现出Fe3+存在对商陆色素有增色作用。
关键词 商陆色素 ph FE^3+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根际pH的变化、NH_4^+和NO_3^-吸收及还原与其耐铝性的关系 被引量:18
20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1 位作者 罗安程 陶勤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以耐Al性明显差异的 2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根际 pH变化、NH+ 4和NO-3 的吸收以及NO-3 还原与其耐Al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A1胁迫下鉴 86 4(耐性基因型 )比扬麦 5号 (敏感基因型 )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 以耐Al性明显差异的 2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根际 pH变化、NH+ 4和NO-3 的吸收以及NO-3 还原与其耐Al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A1胁迫下鉴 86 4(耐性基因型 )比扬麦 5号 (敏感基因型 )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H值 ,当溶液 pH值下降到最低时 ,前者比后者高 0 2 3个pH单位。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 ,鉴 86 4在无Al和有Al胁迫时对NO-3 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大于扬麦 5号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却小于扬麦 5号。Al还降低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但鉴 86 4的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扬麦 5号。此外 ,在Al胁迫下 ,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提高 ,但扬麦 5号积累量高于鉴 86 4。鉴 86 4具有较高的耐Al能力可能与其在Al胁迫下对NO-3 的吸收速率、亲和力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较低 ,从而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小麦 基因型 根际ph NH4^+ NO3^- 吸收 还原 耐铝性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