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羟基POSS对改性环氧网络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砥 张兴文 付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9-672,共4页
为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热性能,利用γ-氨丙基T8(A-POSS)与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反应制得改性剂多羟基POSS(SP2-POSS),并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SP2-POSS(分别为8%,15%,30%,45%,60%,75%)掺杂改性DGEBA高分子交联体系.对改性的DGEBA... 为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热性能,利用γ-氨丙基T8(A-POSS)与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反应制得改性剂多羟基POSS(SP2-POSS),并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SP2-POSS(分别为8%,15%,30%,45%,60%,75%)掺杂改性DGEBA高分子交联体系.对改性的DGEBA体系分别进行结构和热性能测试,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体系确实有多羟基存在;热性能测试结构表明,多羟基的存在使得体系的交联度提高,从而使反应固化热、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重温度有所提高,其中含75%的改性DGEBA高分子体系具有最好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丙基POSS 苯基缩水甘油醚(pge) 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的合成及动态表面张力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正国 李本刚 +1 位作者 高庆 钱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通过缩水甘油苯基醚低聚物的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并用红外、核磁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无机盐含量SPPGE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 通过缩水甘油苯基醚低聚物的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并用红外、核磁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无机盐含量SPPGE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并用Rosen经验方程和Word-Tordai方程对DS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PPGE溶液浓度越高,动态表面活性越高,DST达到界平衡越快,DST曲线越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初期属扩散控制吸附,后期属混合动力吸附,且浓度越高,吸附势垒εa越大,有效扩散系数Deff越小;对同一浓度溶液,添加电解质使DST曲线下降,吸附机理不变,但后期吸附势垒εa增大,有效扩散系数Deff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 合成 动态表面张力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的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正国 潘守伟 +2 位作者 高庆 汪海平 罗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817,共8页
用正丁基锂作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缩水甘油苯基醚预聚体(PPGE),分别用浓H2SO4进行磺化,制得了可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磺化度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研究了其结构与表面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PGE的分子量... 用正丁基锂作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缩水甘油苯基醚预聚体(PPGE),分别用浓H2SO4进行磺化,制得了可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磺化度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研究了其结构与表面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PGE的分子量为1000-3000,SPPGE的磺化度为150%-250%,随着SPPGE质量浓度从2.5 g/L增至20.0 g/L,SPPGE的动态表面活性随之而增大,DST达到介平衡越快,DST曲线越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初期属扩散控制吸附,后期属混合动力吸附,且浓度越高,吸附势垒εa越大,有效扩散系数Deff越小。3种不同磺化度的SPPGE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最小表面张力值随磺化度变化不大,CMC值均在11.0 g/L左右,改变磺酸聚醚的分子量可以有效改变磺酸聚醚的表面活性,其中Mn为1595的表面张力曲线最低,其CMC值为10.9 g/L,γm in为48.93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缩水甘油苯基醚 磺酸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本刚 陈正国 +2 位作者 高庆 汪海平 李小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4-1229,共6页
用浓硫酸与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了4种不同组成的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磺酸钠,通过控制聚醚预聚体组成及其侧链上芳基的磺化度可控制磺酸聚醚的组成.用板法测定了磺酸聚醚水溶液表... 用浓硫酸与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了4种不同组成的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磺酸钠,通过控制聚醚预聚体组成及其侧链上芳基的磺化度可控制磺酸聚醚的组成.用板法测定了磺酸聚醚水溶液表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发现磺酸聚醚具有显著的表面张力时间效应,且随分子中缩水甘油正丁基醚(BGE)含量的增加,动态表面活性增强.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磺酸聚醚水溶液的cmc为1 400~780 mg/L,最低表面张力γmin为47.77~32.05mN/m,且cmc和γmin均随分子中BG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胶束形态,受溶液浓度、物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胶束形态各异、大小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苯基醚-缩水甘油正丁基醚共聚物磺酸钠 合成 表面性质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沈佳佳 张晓军 +1 位作者 汪圣华 周晓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将模型底物缩水甘油苯基醚水解为3-苯氧基-1,2-一丙二醇的环氧化物水解酶的芽孢杆菌H-14-1.此茵培养的最佳碳源为1%的葡萄糖,最佳的氮源为1%的NH4Cl和1%牛肉膏,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培养的最佳温度和时问...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将模型底物缩水甘油苯基醚水解为3-苯氧基-1,2-一丙二醇的环氧化物水解酶的芽孢杆菌H-14-1.此茵培养的最佳碳源为1%的葡萄糖,最佳的氮源为1%的NH4Cl和1%牛肉膏,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培养的最佳温度和时问是30℃下培养36h,低浓度底物缩水甘油苯基醚对该酶具有诱导作用,同时培养基中金属Cu外离子对产酶有促进作用.酶学性质的试验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7.5,40℃以下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6.5~8.0范围内酶的稳定性较佳,Mg^2+和Ca^2+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物水解酶 缩水甘油苯基醚 产酶条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稀释剂苯基缩水甘油醚对BPF/DEDDM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郝月 肖红波 蔡浩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1,共4页
以苯基缩水甘油醚(PGE)为活性稀释剂,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为固化剂,研究了PGE用量对双酚F环氧树脂(BPF)/DEDDM固化体系黏度、固化特性、固化物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E的加入有效改善了树脂胶液的黏度... 以苯基缩水甘油醚(PGE)为活性稀释剂,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为固化剂,研究了PGE用量对双酚F环氧树脂(BPF)/DEDDM固化体系黏度、固化特性、固化物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E的加入有效改善了树脂胶液的黏度,当添加质量分数15%时,30℃树脂胶液的黏度为1034mPa.s,降低了74.3%;PGE的加入对固化特性影响较小,反应级数约为0.88;固化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PG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质量分数15%时,固化物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3MPa和1.16%,比不加PGE时提高了14.8%和13.7%;耐热性能降低,然而当质量分数大于12.5%后趋于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苯基缩水甘油醚 工艺 固化特性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风光 邹颖南 +2 位作者 肖敏 王拴紧 孟跃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4-16,共3页
采用负载戊二酸锌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得到了高分子量的三元共聚物。核磁氢谱、碳谱的结果证明了得到的聚合产物是三元共聚聚碳酸酯。该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35℃,5%失重温度高于250℃,拉伸强度... 采用负载戊二酸锌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得到了高分子量的三元共聚物。核磁氢谱、碳谱的结果证明了得到的聚合产物是三元共聚聚碳酸酯。该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35℃,5%失重温度高于250℃,拉伸强度达30MPa。由于侧链苯基醚的加入,三元共聚物的柔韧性比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二元共聚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苯基缩水甘油醚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生 王晟 +1 位作者 魏曙光 池杏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合成了N-正丁基吡啶氟硼酸盐([BPy]BF4)离子液体,并将(BPy)BF4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用于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苯基缩水甘油醚产率的影响,探讨了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合成了N-正丁基吡啶氟硼酸盐([BPy]BF4)离子液体,并将(BPy)BF4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用于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苯基缩水甘油醚产率的影响,探讨了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物苯酚钠与环氧氯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5∶1,离子液体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1时,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产率为96.8%。重复使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刹 合成 苯基缩水甘油醚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马来酰亚胺环氧树脂固化剂分子的结构、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自然 陶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N-(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胺(a)、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b)、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二缩水甘油胺(c)三个新型含马来酰亚胺固化剂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吸收光谱、...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N-(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胺(a)、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b)、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二缩水甘油胺(c)三个新型含马来酰亚胺固化剂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吸收光谱、热力学性质.获得了它们的稳定结构、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分子轨道图,模拟出标准摩尔热容C_(pm)~θ、标准摩尔熵S_m~θ、标准摩尔焓H_m~θ等气态热力学性质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胺 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 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二缩水甘油胺 密度泛函理论 光谱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聚(苯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研究
10
作者 赵京波 张靖军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以萘钠为引发剂 ,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苯基缩水甘油醚 (PGE)、γ-丁内酯 (γ- BL)开环接枝聚合的反应。首先将淀粉进行部分乙酰化 ,制备取代度为 1.5的淀粉乙酸酯 ,之后以萘钠将淀粉乙酸酯的羟基转化为醇氧盐 ,再引发 PGE、γ- BL... 研究了以萘钠为引发剂 ,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苯基缩水甘油醚 (PGE)、γ-丁内酯 (γ- BL)开环接枝聚合的反应。首先将淀粉进行部分乙酰化 ,制备取代度为 1.5的淀粉乙酸酯 ,之后以萘钠将淀粉乙酸酯的羟基转化为醇氧盐 ,再引发 PGE、γ- BL进行负离子开环接枝聚合。采用凝胶渗透色谱 (GPC)对接枝前后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进行研究 ,并通过接枝率、1H- NMR波谱对淀粉 -聚 (苯基缩水甘油醚 )接枝共聚物(St- g- PPGE)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萘钠为引发剂 ,PGE能够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均相接枝聚合 ,接枝率在 70 %~ 15 0 %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研究 淀粉乙酸酯 苯基缩水甘油醚 Γ-丁内酯 淀粉-聚(苯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用四种新材料
11
作者 孙成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综述了铅酸蓄电池用碳素悬浊液的制备与作用方式以及在铅酸蓄电池使用聚氧化乙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壬基苯醚的硫酸酯钠盐、香草醇和香草醛的目的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碳素悬浊液 添加剂 新材料 香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诱导和分批补料对巨大芽孢杆菌环氧化物水解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智东 唐燕发 +2 位作者 许建和 叶勤 储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 ECU1 0 0 1所产环氧化物水解酶能高度对映选择性地水解外消旋缩水甘油苯基醚。在摇瓶和 5L发酵罐中培养时初始产酶水平分别为 1 1 .0 U/L和 31 .0 U/L。通过添加底物诱导 ,可使...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 ECU1 0 0 1所产环氧化物水解酶能高度对映选择性地水解外消旋缩水甘油苯基醚。在摇瓶和 5L发酵罐中培养时初始产酶水平分别为 1 1 .0 U/L和 31 .0 U/L。通过添加底物诱导 ,可使摇瓶培养中酶量达到 61 .0 U/L;在 5L发酵罐中通过补料分批发酵 ,酶活可进一步提高到 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苯基醚 环氧化物水解酶 巨大芽孢杆菌 底物诱导 分批补料发酵 产酶水平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