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8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igendum to“Effect of organo-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nanoclay on mechanical,thermal and ablation behavior of carbon fiber/phenolic resin composites”[Defence Technol 17(3)(June 2021)812e820]
1
作者 Golla Rama R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804-1804,共1页
Due to editing errors,the ordinate and unit of Fig.5(a)in the article were incorrect.The correct ordinate of Fig.5(a)should be Flexural strength(MPa).In the published article<Effect of organo-modified montmorilloni... Due to editing errors,the ordinate and unit of Fig.5(a)in the article were incorrect.The correct ordinate of Fig.5(a)should be Flexural strength(MPa).In the published article<Effect of organo-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nanoclay on mechanical,thermal and ablation behavior of carbon fiber/phenolic resin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S phenolic re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isothermal curing kinetic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benzoxazine-phenolic copolymers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丽 司徒粤 +2 位作者 胡剑峰 曾汉维 陈焕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392-398,共7页
Using novolac phenolic resin, aniline and formaldehyde as raw materials, benzoxazine-phenolic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benzoxazine rings were prepared. FT-IR was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s... Using novolac phenolic resin, aniline and formaldehyde as raw materials, benzoxazine-phenolic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benzoxazine rings were prepared. FT-IR was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novolac-type phenolic resin and the benzoxazine-phenolic copolymer BP3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ing process of the copolymers, the curing behavior and curing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 catalytical effect of phenolic hydroxyl on the curing behavior of copolymers was investigat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is resin,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s of the cured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TG) method, and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g) of the cured copolymers were also evaluated by DSC. The dynamic Ozawa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curing process as well.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78.8 kJ/mol and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is in the range from 40.0 to 5.2 (K/min)" according to reaction temperatures. The Ozawa exponent decreases from 2.4 to 0.7 with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curing mechanism is expounded brief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G result shows that the highest char yield of copolymers is 50.3%. The highest Tg of copolymers is 489 K,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benzoxazine re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XAZINE novolac-type phenolic resin copolymer cure kinetics thermal degradation Ozawa method CROSSLI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
3
作者 刘亮 胡宏林 +3 位作者 黄娜 蒋丽琴 余瑞莲 李弘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6,共9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9%。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合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经烧蚀实验验证,可用于酚醛树脂热解性能和烧蚀性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酚醛树脂 热解气体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H/EG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鑫 曹京宜 +4 位作者 倪爱清 王兵 李想 殷文昌 王继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8,67,共10页
本文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和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CFPF)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热降解行为、力学性能和残炭形貌。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和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CFPF)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热降解行为、力学性能和残炭形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的加入使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当ATH与EG的质量比为1∶2时,得到的阻燃CFPF-2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增长到68.4%。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添加阻燃剂的CFPF-0相比,CFPF-2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THR)、总发烟量(TSP)和平均比消光面积(ASEA)分别下降了49.73%、65.30%、94.89%和94.63%。烟密度测试结果表明CFPF-2的最大比光密度(Ds,max)下降了93.71%,这说明ATH和EG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尤其在抑烟方面有极为显著的效果。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CFPF-2的残炭量提高到了13.72%,与CFPF-0的2.70%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TH/EG阻燃体系可以提高CFP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膨胀石墨 氢氧化铝 阻燃 抑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家豪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赵玮 李秀春 贾建波 黄光许 邢宝林 张传祥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醛树脂质量比对所制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通过SEM、TEM、XRD、Raman、XPS、FTIR等测试表明,酚醛树脂可以有效地抑制沥青在高温过程的过度石墨化,沥青也可以修复酚醛树脂在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缺陷,同时沥青与酚醛树脂二者可在炭化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有利于复合材料中伪石墨结构的形成,从而引入更多吸附和插层位点。随着沥青与酚醛树脂质量比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伪石墨结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质量比为1∶4所制复合材料(LF−1∶4)的伪石墨结构含量最高,为32.88%,优于纯沥青直接炭化所制材料(LQ)的21.28%和纯酚醛树脂直接炭化所制材料(FQ)的27.08%。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表明,沥青与酚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储钠性能,其中LF−1∶4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分别为80.87%和249.10 mAh/g,对比LQ的48.39%与90.39 mAh/g和FQ的73.46%与230.48 mAh/g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用LF−1∶4所制备出的全电池表现出251.37 mAh/g的可逆容量,经过计算得出该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14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酚醛树脂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预聚物处理固定木材压缩变形的机理 被引量:45
6
作者 刘君良 李坚 刘一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PF预聚物处理材的晶区大小和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PF预聚物的引入没有改变纤维素的结构。解析FTIR光谱图得知.经PF预聚物处理后的压密材酯化羰基 (1736 cm-1)峰强度增加、半纤维素异头碳(...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PF预聚物处理材的晶区大小和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PF预聚物的引入没有改变纤维素的结构。解析FTIR光谱图得知.经PF预聚物处理后的压密材酯化羰基 (1736 cm-1)峰强度增加、半纤维素异头碳(897cm-1)峰强度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醚键(1056 cm-1)峰强度减少、说明半纤维素聚木糖经PF预聚物处理后发生改变木材细胞壁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发生交联.形成了新的基团。从ESR和ESCA测试结果可知.由于PF预聚物处理木材的机械自由基(Mechanoraidcal)的浓度明显降低,可以推断出木材自由基与PF预聚物之间发生了化学作用,导致ESR信号绝大部分丧失、ESCA能谱分析表明PF预聚物处理后的压密材,随着PF预聚物浓度的增加。CI态含量逐渐减少.而CⅡ态、 CⅢ态却逐渐增加、 CⅣ态变化不大。结果表明, PF预聚物处理能够稳定木材尺寸、固定木材横纹压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PF预聚物填充于木材细胞壁空隙中和细胞腔的内表面。活性很高的羟甲基等基团与木材细胞壁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和其它键型,部分取代了羟基(-OH)以及其它基因形成交联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表面压密化 酚醛树脂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及其制备LPF胶粘剂工艺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纲勇 邱学青 邢德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8-684,共7页
利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的麦草碱木素代替部分苯酚制备了高木质素/苯酚比例和胶粘强度高的木质素酚醛树脂(LPF)胶粘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色谱(GPC)研究了麦草碱木素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FT-IR分析表明,... 利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的麦草碱木素代替部分苯酚制备了高木质素/苯酚比例和胶粘强度高的木质素酚醛树脂(LPF)胶粘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色谱(GPC)研究了麦草碱木素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FT-IR分析表明,麦草碱木素发生了酚化反应,伴随着酯基的断裂和甲氧基的脱落;GPC结果显示,木质素平均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范围变宽。接着,研究了木质素/苯酚比例、氢氧化钠浓度、甲醛/木质素比例、酚化温度、酚化时间、缩聚温度、缩聚时间等反应工艺参数对L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制备LPF胶粘剂的反应工艺参数。最后,比较了反应工艺参数优化的LPF胶粘剂与传统PF胶粘剂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后代替70%的苯酚制备得到的LPF胶粘剂的胶粘强度与传统PF胶粘剂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碱木素 酚醛树脂 木材胶粘剂 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聚合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MDAPF1-EGF玻璃布层压板的研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顾宜 鲁在君 +3 位作者 谢美丽 缪思镛 杜荣昵 蔡兴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含环状结构苯并恶嗪的中间体与环氧树脂共混,加入适量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制得一种新型酚醛树脂基玻璃下层压板(MDAPF1-ECG),并用凝胶化时间、DTA、TBA等方法研究了树脂的固化行为,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条... 采用含环状结构苯并恶嗪的中间体与环氧树脂共混,加入适量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制得一种新型酚醛树脂基玻璃下层压板(MDAPF1-ECG),并用凝胶化时间、DTA、TBA等方法研究了树脂的固化行为,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条件。性能测试表明,由TGA求得的固化树脂的耐热温度为210℃;玻璃布层压板在180℃的弯曲强度为270MPa,适用于耐高温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层压板 开环聚合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酚类PF树脂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凯 闫振 常建民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14,共4页
利用植物酚类化合物代替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可扩大酚类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木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木材液化产物胶黏剂和木材热解油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指出目前植物酚类化合... 利用植物酚类化合物代替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可扩大酚类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木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木材液化产物胶黏剂和木材热解油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指出目前植物酚类化合物胶黏剂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酚类化合物 酚醛树脂胶黏剂 可持续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康 吕建雄 +1 位作者 李贤军 吴义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77,共8页
为研究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对速生杨木素材和PF浸渍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系统研究杨木素材、PF浸渍材、热处理材和PF浸渍-热处理材的吸水性、线性(径向和弦向)和体积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对速生杨木素材和PF浸渍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系统研究杨木素材、PF浸渍材、热处理材和PF浸渍-热处理材的吸水性、线性(径向和弦向)和体积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显著降低材料的吸水性、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提高尺寸稳定性。相比于素材,浸水8 d后,PF浸渍材吸水量降低了17.37%,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63.8%,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74.7%;PF浸渍材径向、弦向及体积吸水膨胀率分别降低14.71%、36.93%、30.19%,热处理材最高分别降低了64.99%、74.94%、72.33%,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分别降低94.4%、90.61%、91.37%;PF浸渍材吸湿含水率降低了11.14%,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55.57%,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60.62%。与素材相比,PF浸渍材的表面接触角相差不大,热处理材最高提高了143.7%,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提高了139.4%,后2种木材的表面润湿性明显降低。相同热处理条件下,PF浸渍-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更优异。红外光谱图中,PF浸渍材羟基、羰基和羧基吸收峰减弱、苯环碳骨架振动加强,热处理后羟基和乙酰基吸收峰减弱,表明PF浸渍处理和热处理对木材亲水性基团的减少和尺寸稳定性提高均有贡献,作为一种联合改性技术对于速生材尺寸稳定性的提高和开发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高温热处理 pf浸渍材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麦草碱木素性能及其对LPF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纲勇 邱学青 杨东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90-1594,共5页
应用超滤分级方法,将麦草碱木素分成3种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级分。分析表明:随着分子量的降低,麦草碱木素的甲氧基含量降低,酚羟基含量升高,其反应活性随之升高;同时,羧基含量降低,其溶液表面活性升高。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麦草碱木素... 应用超滤分级方法,将麦草碱木素分成3种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级分。分析表明:随着分子量的降低,麦草碱木素的甲氧基含量降低,酚羟基含量升高,其反应活性随之升高;同时,羧基含量降低,其溶液表面活性升高。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麦草碱木素分子量的降低,LPF胶的胶黏强度升高,游离甲醛含量和黏度降低,综合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酚醛树脂 分子量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1、FR-2及PF树脂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明亮 刘秀英 吕慧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功能性改良药剂FR 1、FR 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 ,FR 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 34 5kg/m3 时 ,氧指数可达 61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 ,其用药量根据板材... 功能性改良药剂FR 1、FR 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 ,FR 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 34 5kg/m3 时 ,氧指数可达 61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 ,其用药量根据板材的厚度进行了初步确定 ,剂量范围为 30~ 90kg/m3。FR 1及FR 2在达到阻燃用药量的同时 ,处理后的马尾松、毛白杨耐腐试验的重量损失率小于或接近 1 0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 75 6及 93 5kg/m3 时 ,吸水至饱和时 ,木材抗湿胀率 (antiswellingef ficacy,ASE)分别为 30 %、4 6% ;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 79 0、63 8kg/m3 时 ,ASE分别为 4 6 2 %、4 1 4 %。各处理对抗弯弹性模量 (MOE)影响为 ,FR 1处理的马尾松 ,MOE差异不明显 ,FR 1处理的毛白杨 ,MOE增加幅度为 6 1 % ,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MOE增加幅度分别为 1 0 6%及1 7 9%。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对抗弯强度 (MOR)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树脂 阻燃剂 防腐 尺寸稳定性 MOE/MOR 木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和PUF树脂分子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官本 雷洪 PIZZI Antonio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了判断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中原料共缩聚反应是否发生,并确认共缩聚分子形成特点,借助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两种主要分析仪器,对比研究了苯酚-甲醛(PF)树脂和PUF树脂的结构特点... 为了判断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中原料共缩聚反应是否发生,并确认共缩聚分子形成特点,借助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两种主要分析仪器,对比研究了苯酚-甲醛(PF)树脂和PUF树脂的结构特点,结果证实了PUF树脂中苯酚、尿素和甲醛3种原料之间共缩聚反应的存在,认为PUF树脂结构以PF树脂为主体,且共缩聚结构主要形成于合成反应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F树脂 pf树脂 结构 共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亚波 付文静 +3 位作者 潘晓钢 刘青辉 李海龙 李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3,132,共7页
本文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碳纸的前驱体,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功能性填料,制备得到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水溶性酚醛树脂和GO进行表征,发现随着GO含量的增加,树脂的残碳率有显著提升,从57... 本文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碳纸的前驱体,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功能性填料,制备得到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水溶性酚醛树脂和GO进行表征,发现随着GO含量的增加,树脂的残碳率有显著提升,从57.36%升至66.2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改性碳纸的微观形貌,发现随着GO含量的增加,树脂碳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明显提升。此外,采用万能试验机、四探针测试仪和汞注入测试仪探究了树脂浓度和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纸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浓度和GO含量的增加,碳纸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显著增强。为确保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水气传输能力、导电性和机械性能,碳纸需具备适宜的孔隙和孔径分布、高导电性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当树脂浓度为30wt%时,0.6wt%GO改性的碳纸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25.56 MPa,孔隙率为65.27%,面电阻率达到1.365Ω·sq^(-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酚醛树脂 氧化石墨烯 碳纤维纸 气体扩散层 PEM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膨胀酚醛树脂(PF)/ZrW_2O_8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雪莹 刘莉 +2 位作者 何素芹 刘文涛 朱诚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高纯立方相ZrW2O8粉体,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ZrW2O8,得到表面硅烷化的改性ZrW2O8。然后采用模压法制备酚醛树脂/ZrW2O8和酚醛树脂/改性ZrW2O8复合材料,探讨ZrW2O8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断面填料...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高纯立方相ZrW2O8粉体,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ZrW2O8,得到表面硅烷化的改性ZrW2O8。然后采用模压法制备酚醛树脂/ZrW2O8和酚醛树脂/改性ZrW2O8复合材料,探讨ZrW2O8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断面填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改性ZrW2O8与酚醛树脂基体的相容性良好;少量改性ZrW2O8提高了酚醛树脂/改性ZrW2O8复合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添加量增大反而降低。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表明,ZrW2O8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且改性ZrW2O8对降低平均线膨胀系数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钨酸锆 复合材料 线膨胀系数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数量对管状微滤炭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彭瑶 洪学谦 +2 位作者 吴永红 赵文凯 张兵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0,95,共5页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聚丙烯腈纤维为掺杂剂,经共混、成型、热解等过程制备了管状炭膜。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泡压法等技术对膜的热稳定性、官能团、微晶结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等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通道...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聚丙烯腈纤维为掺杂剂,经共混、成型、热解等过程制备了管状炭膜。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泡压法等技术对膜的热稳定性、官能团、微晶结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等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通道数量对炭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纯膜通道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渗透通量与截油率降低,但不会降低炭膜的孔隙率;杂化炭膜通道数量的增加使得渗透通量与截油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在通道数为3时大幅度提高了孔隙率,此时水通量最高,达718 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酚醛树脂 管状炭膜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MCMB/石墨/CF复合材料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明宇 倪红军 +2 位作者 廖萍 骆兵 陈上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39,共3页
针对目前机加工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酚醛树脂(PF)、中间相碳微球(MCMB)、石墨和碳纤维(CF)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渗碳烧结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复合材料双极板具有更佳的综合性能,其... 针对目前机加工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酚醛树脂(PF)、中间相碳微球(MCMB)、石墨和碳纤维(CF)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渗碳烧结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复合材料双极板具有更佳的综合性能,其制造成本低、效率高,碳元素含量达95%,压缩强度大于100MPa,弯曲强度大于30MPa,体积电阻率小于50×10-6Ω·m,所组装的单电池能满足燃料电池苛刻工作条件和性能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双极板 中间相碳微球 石墨 酚醛树脂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漆酶的木质素改性及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制备的研究
18
作者 王子帅 庄军平 +2 位作者 武书彬 刘颖 黄睿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利用漆酶对木质素进行改性,以改性木质素为原料制备高性能木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研究了漆酶改性对木质素官能团及分子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漆酶改性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漆酶Lac15改性的木质素替代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备漆酶改性木质... 利用漆酶对木质素进行改性,以改性木质素为原料制备高性能木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研究了漆酶改性对木质素官能团及分子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漆酶改性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漆酶Lac15改性的木质素替代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备漆酶改性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LLPF),苯酚替代率达70%。经漆酶改性的木质素分子质量降低18.9%,甲氧基质量分数下降24.46%,酚羟基质量分数略微下降,整体反应活性提高。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LPF胶黏剂干、湿态胶合强度可达2.11、1.82 MPa,与木质素酚醛树脂(LPF)相比分别提高了42.5%和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改性 木质素 酚醛树脂 胶黏剂 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浆黑液中分离木素及木素-苯酚-甲醛(LPF)树脂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国婷 陈克利 +1 位作者 杨淑蕙 李树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8,共4页
用盐酸沉淀马尾松硫酸盐制浆黑液中的木素,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制成本素粉末。然后用木素代替部分苯酚合成本素酚醛树脂,调制供胶合板用的胶粘剂,并进行压板试验。经分离木素后的黑液,CODcr和色度均大大下降,使黑液的污染负荷大大... 用盐酸沉淀马尾松硫酸盐制浆黑液中的木素,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制成本素粉末。然后用木素代替部分苯酚合成本素酚醛树脂,调制供胶合板用的胶粘剂,并进行压板试验。经分离木素后的黑液,CODcr和色度均大大下降,使黑液的污染负荷大大降低。木素型胶粘剂胶合的三层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Lpf树脂 木素 胶粘剂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水溶性酚醛(PF)浸渍胶的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志鑫 刘美荣 +1 位作者 商平 孙玉琢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3,33,共4页
用不同材料对水溶性酚醛(PF)浸渍胶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酚醛浸渍胶的黏度和水数变化进行跟踪,并用不同固化剂对各种胶进行固化实验。在纸张、相同上胶量和相同固化度的条件下,对涂覆不同PF胶的纸张进行耐沸水性的测定。笔者还考察了... 用不同材料对水溶性酚醛(PF)浸渍胶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酚醛浸渍胶的黏度和水数变化进行跟踪,并用不同固化剂对各种胶进行固化实验。在纸张、相同上胶量和相同固化度的条件下,对涂覆不同PF胶的纸张进行耐沸水性的测定。笔者还考察了不同碱量对胶液本身及涂胶后纸张性能的影响。其数据可为不同要求的水泥模板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改性剂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