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AST与SVTR的芯片表面字符识别方法
1
作者 阮红进 刘强 +1 位作者 姚子锴 谢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提高芯片表面字符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EAST与SVTR的字符识别算法。针对EAST文本检测算法,将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轻量化的深度神经网络FasterNet-T0,减少网络的计算量;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不同通道的权重分... 为提高芯片表面字符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EAST与SVTR的字符识别算法。针对EAST文本检测算法,将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轻量化的深度神经网络FasterNet-T0,减少网络的计算量;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不同通道的权重分配,加强对重要特征的筛选。改进获得文本区域得分的损失函数,采用Dice损失缓解因图像背景面积过大导致误检的问题。文本方向校正算法对图像中任意方向的文本进行水平校正。由单一视觉模型的文本识别算法SVTR完成对字符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文本检测算法的精确率、召回率较原算法分别提升了2.43%和4.66%,单帧图片的检测速度提升了0.005 s;添加文本方向校正算法后,识别准确率提升了1.92%。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表面字符识别 文本检测 文本方向校正 文本识别 轻量化深度神经网络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树木伐桩轮廓提取及匹配方法
2
作者 崔世林 田斐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找到被盗树木,公安机关需要比对被盗伐树木伐桩的上下截面,寻找共同点,并依此确认两者是否属于同一树木。但是由于存放环境不同,伐桩上下截面的颜色、纹理存在巨大差异,由于锯伐方式和树皮的影响,伐桩上下表面的轮廓也存... 为了及时准确地找到被盗树木,公安机关需要比对被盗伐树木伐桩的上下截面,寻找共同点,并依此确认两者是否属于同一树木。但是由于存放环境不同,伐桩上下截面的颜色、纹理存在巨大差异,由于锯伐方式和树皮的影响,伐桩上下表面的轮廓也存在很大差异,伐桩下表面还很容易受木屑等影响,背景复杂。针对这些难点,本研究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把棋盘格作为特征物放置在伐桩表面,用PPYOLO_MobileNetV3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图像中的棋盘格,对棋盘格中的角点进行检测、排序,然后进行透视变换,恢复伐桩的原始面积和轮廓等特征,接着用PP-LiteSeg网络在复杂背景下提取伐桩轮廓,然后用CAE_ViT_base网络对轮廓进行匹配,实现了伐桩轮廓匹配的全流程,从而极大程度节约了人工。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都表明,基于局部梯度的匹配法、基于局部点集拓扑特征的匹配法和基于轮廓的全局特征匹配方法等,在伐桩图像的匹配中都是不可行的。CAE_ViT_base网络的解码器将输入图像分割为大小一致的图像块,解码器的训练过程需要关注每一个块的特征,伐桩轮廓的匹配难点在于轮廓有局部缺失,局部梯度误差较大。CAE_ViT_base网络的自监督预训练机制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点;同时,采用对样本图像随机多角度旋转的方法,使得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够保持旋转不变性。CAE_ViT_base网络提取出来的特征在尺度上高于基于梯度的特征,也高于基于局部点集拓扑的特征,但低于全局特征。因此,只要少部分图像块高度匹配,则CAE_ViT_base网络给出的最终匹配度就比较高;同时,这种工作方式和人工对比2个伐桩轮廓是否匹配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在本研究的344幅伐桩图像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对整个测试集的检测成功率为100%,棋盘格检测成功率100%,轮廓提取精度达到98.8%,轮廓匹配准确率100%,无一错检和误匹配;和基于梯度的轮廓提取方法及基于特征描述子的轮廓匹配方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全方位的优势。本方法中,伐桩检测匹配全流程计算耗时不足30 s,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棋盘格检测 伐桩轮廓检测 轮廓匹配 伐桩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整流式颗粒饲料尺寸检测仪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牛智有 杨天圆 +2 位作者 李洪成 孔宪锐 曾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421,共12页
针对颗粒饲料尺寸检测操作繁琐,自动化水平低的实际问题,为了实现颗粒饲料尺寸的自动测量,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振动整流式颗粒饲料尺寸检测仪。利用离散元软件Rocky Dem建立颗粒饲料-槽型整流板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以槽型整流板的... 针对颗粒饲料尺寸检测操作繁琐,自动化水平低的实际问题,为了实现颗粒饲料尺寸的自动测量,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振动整流式颗粒饲料尺寸检测仪。利用离散元软件Rocky Dem建立颗粒饲料-槽型整流板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以槽型整流板的振幅、振动频率、安装倾角和滑槽转向系数为试验因素,颗粒饲料滑移均速和滑移速度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分析颗粒饲料在槽型整流板滑槽内的滑移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影响颗粒饲料滑移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为振幅、振动频率及安装倾角。采用正交组合仿真试验,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当槽型整流板安装倾角为6.33°、振动频率为101.49 Hz、振幅为0.50 mm时,颗粒饲料的滑移均速和滑移速度变异系数综合最优,分别为0.31 m/s和4.10%。分别采集环模孔径为3、4、5 mm的颗粒饲料,对检测仪的测量精度进行验证,通过与人工测量相比较,检测仪对颗粒饲料直径自动测量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8、0.020、0.012 mm;颗粒饲料长度自动测量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64、0.162、0.103 mm。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颗粒饲料尺寸检测仪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实际生产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饲料 尺寸检测仪 振动整流 图像处理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然场景图像的三阶段文字识别框架 被引量:7
4
作者 邹北骥 杨文君 +1 位作者 刘姝 姜灵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文字识别技术在文档管理、图像理解、视觉导航等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自然场景中的文字通常排列任意、形状不一、字体多样,难以被检测和识别。提出了面向自然场景图像的三阶段文字识别框架,该框架包括文字检测、文字矫正和文字识别。首... 文字识别技术在文档管理、图像理解、视觉导航等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自然场景中的文字通常排列任意、形状不一、字体多样,难以被检测和识别。提出了面向自然场景图像的三阶段文字识别框架,该框架包括文字检测、文字矫正和文字识别。首先,利用特征金字塔网络分割图像中的字符,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获取字符间的亲和度,连接孤立字符构建单词行,文字检测率(F分数)高达91.97%。然后,通过多目标矫正网络矫正被检测文字,以应对场景图像文字的复杂形变,增强阅读性。最后,通过注意力序列识别网络按序输出预测结果,实现单词级识别,文字识别正确率达8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识别 自然场景 文字检测 文字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红外探雷系统中的图像矫正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卓 孙强 +4 位作者 王健 董科研 金惠松 葛振杰 孙金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47,共4页
车载式被动红外探雷系统中,由于存在探测系统的主光轴与地面法线的夹角,热像仪所获取的图像存在着较大的畸变,影响了地雷探测的准确率。从图像畸变产生的原因入手,根据从物平面到像平面的坐标映射算法,在VC++6.0环境下实现了对畸变图像... 车载式被动红外探雷系统中,由于存在探测系统的主光轴与地面法线的夹角,热像仪所获取的图像存在着较大的畸变,影响了地雷探测的准确率。从图像畸变产生的原因入手,根据从物平面到像平面的坐标映射算法,在VC++6.0环境下实现了对畸变图像的矫正。实验结果表明,当红外热像仪置于2m高度,探测距离为20m时,矫正后图像与20m正视图像各对应像素点灰度值之差均小于8,具有相似性。本算法适用于红外探雷车辆的图像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矫正 红外 地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仰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强 过玉清 纪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7,4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仰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量方法。采用CCD摄像头采集织物悬垂边缘的仰视投影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边缘检测,得到完整的织物悬垂边缘数据;对因投影关系而产生畸变的数据进行矫正;计算得到表征织物悬垂性的参数指标。采... 提出一种基于仰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量方法。采用CCD摄像头采集织物悬垂边缘的仰视投影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边缘检测,得到完整的织物悬垂边缘数据;对因投影关系而产生畸变的数据进行矫正;计算得到表征织物悬垂性的参数指标。采用传统的基于俯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对织物进行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基于仰视投影的新型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可以避免传统俯视投影测量方法在测量轻、薄、柔软织物时,因皱褶折到支撑盘的边缘内部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悬垂性 仰视投影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数据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光学运动捕捉系统丢点检测与补偿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军 胡永刚 韩崇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74-2378,共5页
针对虚拟人技术中被动式光学捕捉系统丢点或误匹配问题,利用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局部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的方法。注意到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利用轨迹的二阶导数检测标志点畸变的时刻。由于标志点在人体分布的局部相关性,从刚... 针对虚拟人技术中被动式光学捕捉系统丢点或误匹配问题,利用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局部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的方法。注意到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利用轨迹的二阶导数检测标志点畸变的时刻。由于标志点在人体分布的局部相关性,从刚性模型和线性模型两个角度,利用与畸变点相邻的标志点修正和补偿畸变点的真正位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点补偿 丢点检测 三维重建 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液压检测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杰 梁子涛 叶林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介绍了采用差动变压器作为传感器,通过检测其铁芯在液压和大气压2个相反方向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来达到检测液压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采用平衡调制解调器芯片实现差动变压器信号检测与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由于对差动变压器副边线圈输出... 介绍了采用差动变压器作为传感器,通过检测其铁芯在液压和大气压2个相反方向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来达到检测液压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采用平衡调制解调器芯片实现差动变压器信号检测与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由于对差动变压器副边线圈输出的差动信号进行了检相、滤波、积分等处理,经验证明: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该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准确度、更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检测 差动变压器 位移传感器 差动整流 相敏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协调中关键变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秀萍 荣冈 王树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9,共5页
本文分析了数据校正问题中的关键变量对显著误差检测和数据协调精度的影响 ,提出一种识别这些关键变量的分析方法 ,为区分各变量在数据校正中的地位提供依据 ,并以仿真例子和工业实际应用 。
关键词 数据协调 显著误差检测 数据校正 测量 冗余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动态过程数据校正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捧 蒋慰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66-568,共3页
数据校正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测量数据的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模型和统计分析的动态过程数据校正方法,该方法能同时进行过失误差检测并最终得到各个变量的校正值.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据校正 过失误差检测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检测钻桅纠偏电液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子斋 赵静一 +1 位作者 崔向华 郭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1,47,共4页
以岩土钻机调桅纠偏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检测钻桅纠偏自动控制方法。通过对钻桅进行实时的纠偏自动控制,减小了钻孔时的角度误差,采用双检测输入信号,使得钻桅姿态可以唯一确定。建立了双检测钻桅纠偏控制数学模型,给出了控制流... 以岩土钻机调桅纠偏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检测钻桅纠偏自动控制方法。通过对钻桅进行实时的纠偏自动控制,减小了钻孔时的角度误差,采用双检测输入信号,使得钻桅姿态可以唯一确定。建立了双检测钻桅纠偏控制数学模型,给出了控制流程方案,最终以实验加以验证;并结合最优二次型控制算法,使钻桅纠偏控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桅纠偏 双检测 最优二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配置相机阵列下图像校正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博 师智斌 +1 位作者 雷海卫 杨秋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9-713,共5页
针对人为放置的平行相机阵列获取的多视点图像存在垂直视差的问题,为消除这些视差,提出一种基于相机标定的图像校正改进方法。未知的场景深度信息会降低校正精度,为降低深度信息的影响,改变已有方法中计算理想相机阵列模型的步骤,设计... 针对人为放置的平行相机阵列获取的多视点图像存在垂直视差的问题,为消除这些视差,提出一种基于相机标定的图像校正改进方法。未知的场景深度信息会降低校正精度,为降低深度信息的影响,改变已有方法中计算理想相机阵列模型的步骤,设计理想基线和光心,设计理想光轴方向;通过角点检测和匹配估计场景的深度信息,进一步减小校正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完成多视点图像的校正,校正效果较已有方法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校正 多视点 垂直视差 平行相机阵列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中过零检测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莹 夏晓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了减少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在轻载模式下电流倒灌现象的发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过零检测电路,以检测电感续流为零所用时间为依据判断电感电流是否为零,从而及时关闭同步整流管,有效限制电感电流的倒灌。基于0.35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 为了减少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在轻载模式下电流倒灌现象的发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过零检测电路,以检测电感续流为零所用时间为依据判断电感电流是否为零,从而及时关闭同步整流管,有效限制电感电流的倒灌。基于0.35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及仿真验证,电感电流在4.4 mA时同步整流管关闭,且静态功耗仅为2μA。应用于一款PFM控制模式的同步Boost变换器芯片,经流片后测试,电感电流稳定,倒灌电流很小,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零检测 同步整流 BOOST变换器 轻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系统的过失误差识别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明放 陈丙珍 +1 位作者 李博 胡山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数据校正包括数据协调和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两部分,其中过失误差的侦破与识别一直是数据校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系统偏差型的过失误差,研究了稳态系统中含有多个过失误差情况下的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过失误差可识... 数据校正包括数据协调和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两部分,其中过失误差的侦破与识别一直是数据校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系统偏差型的过失误差,研究了稳态系统中含有多个过失误差情况下的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过失误差可识别性的概念,分析了稳态系统的特性,指出了系统过失误差可识别的条件,并提出了过失误差的参数估计识别方法。计算实例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系统所含的多个过失误差,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系统 误差识别 数据校正 过失误差 可识别性 参数估计识别方法 化工测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图实时高精度几何校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军 杨存建 +1 位作者 王华军 卢涵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针对手工地形图校正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地形图实时高精度自动几何校正方法。该方法使用快速直线检测算法保证了校正的实时性;根据直线检测的结果,通过模式识别和Hough变换方程实现交点位置的高精度获取,其结果既包括原图绝大多数方里网交... 针对手工地形图校正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地形图实时高精度自动几何校正方法。该方法使用快速直线检测算法保证了校正的实时性;根据直线检测的结果,通过模式识别和Hough变换方程实现交点位置的高精度获取,其结果既包括原图绝大多数方里网交点,也有部分误匹配点;根据方里网空间特性,对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建立Hough变换方程,滤除所有错误交点;最后通过人工输入任意一个交点的投影坐标,对其他交点坐标自动计算,从而对原图实现自动校正。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运算效率和空间精度高,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少量的人工干预,使地形图实时高精度校正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图 直线检测 实时高精度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掘进机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8
16
作者 刘送永 张德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8,共6页
基于巷道掘进机智能化的目标是结合智能感知技术与自适应作业实现巷道断面自动精确成形,从智能感知和自适应作业2个方面阐述了巷道掘进机智能化关键技术构架,其中智能感知包括位姿感知、成形感知、状态感知,自适应作业包括自适应纠偏、... 基于巷道掘进机智能化的目标是结合智能感知技术与自适应作业实现巷道断面自动精确成形,从智能感知和自适应作业2个方面阐述了巷道掘进机智能化关键技术构架,其中智能感知包括位姿感知、成形感知、状态感知,自适应作业包括自适应纠偏、自适应截割、自适应诊断。总结了掘进机位姿检测与纠偏、巷道断面自动成形与自适应截割、掘进机安全运行保障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捷联惯导/UWB组合定位技术在井下受限空间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目前掘进机俯仰位姿纠偏及定向行走等均已实现,但仍存在行走控制误差大、纠偏控制准确性差等问题;将大面积煤矸石带避开的截割方法为自适应截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煤矸石带位置的确定及该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故障对象确定、故障原因清晰的情况下,常用故障诊断方法具有一定适用性,但由于掘进机故障原因复杂多样,故障间相互影响,难以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指出研究检测精度高、干涉少、跟随适用性优的导航定位方法,实现掘进机机体位姿偏差动态补偿、煤岩特性与最佳截割参数匹配建模及掘进机全状态监测等是巷道掘进机智能化技术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智能化 智能感知 自适应作业 位姿检测纠偏 断面自动成形 自适应截割 安全运行保障 捷联惯导/UWB组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xtRail:复杂自然场景下的不规则文本检测算法
17
作者 马静 薛浩 郭小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2-122,共11页
文本检测是文本识别的前提和基础。复杂自然场景下,受透视、遮挡、变形等因素影响,图像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图像中的文字形式丰富多样,多呈不规则形状,加上复杂背景的干扰,致使文本检测难度大、精确度低。针对文本形状不规则的场景,提出... 文本检测是文本识别的前提和基础。复杂自然场景下,受透视、遮挡、变形等因素影响,图像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图像中的文字形式丰富多样,多呈不规则形状,加上复杂背景的干扰,致使文本检测难度大、精确度低。针对文本形状不规则的场景,提出了一种文本边轨模型(TextRail),该模型基于文本上、下边界基准点表示文本区域的思想,实现对任意形状文本的高效检测。TextRail使用全卷积网络(full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及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提取文本图像特征;将特征送入检测头网络,实现文本区域上下边界基准点的预测,将预测结果通过位置感知非极大抑制(locality-aware non-maximum suppression,LNMS)合并,得到最终的上下边界基准点;采用薄板样条插值(thin plate spline,TPS)的方法实现对不规则文本的自动矫正。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TextRail在F1分值上优于其他文本检测模型。同时TextRail模型可以准确表示出文字的朝向、弯曲和变形情况,有效提升了不规则文本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自然场景 不规则文本检测 文本矫正 基准点 TextRai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透视变换的圆柱体侧表面PDF417条码矫正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书海 殷建平 +1 位作者 祝恩 唐贤根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97,共5页
PDF417条码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二维条码,正在逐步应用于标识各种商品。目前,对于生活中很常见的圆柱体商品,其侧表面PDF417条码的识别还没有研究报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透视变换的图像矫正算法,将圆柱体侧表面PDF417条码分割为若... PDF417条码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二维条码,正在逐步应用于标识各种商品。目前,对于生活中很常见的圆柱体商品,其侧表面PDF417条码的识别还没有研究报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透视变换的图像矫正算法,将圆柱体侧表面PDF417条码分割为若干子区域,然后对各个子区域分别进行透视变换,将各个子区域分别矫正之后再行拼接,最后得到平面PDF417条码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圆柱体侧表面的PDF417条码矫正为平面PDF417条码,并且正确地解码出条码所含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F417 直线检测 透视变换 条码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流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崇杰 李新 +1 位作者 付志红 凌兆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3-1015,1049,共4页
在瞬变电磁探测领域中,发射电流波形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体感应信号的检测。瞬变电磁法理论基于阶跃波电流源激励,为了探测浅层部地质信息,要求脉冲电流关断延时短、上升下降沿线性度高,探测系统动态性能好,但由于发射线圈呈感性,... 在瞬变电磁探测领域中,发射电流波形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体感应信号的检测。瞬变电磁法理论基于阶跃波电流源激励,为了探测浅层部地质信息,要求脉冲电流关断延时短、上升下降沿线性度高,探测系统动态性能好,但由于发射线圈呈感性,在大电感负载下实现理想的阶跃脉冲是非常困难的。研究改善发射电流脉冲波形前、后沿波形质量的电路拓扑、控制方法,并研究了电磁发射机整流方案。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电路参数优化计算,从负载电流上升、下降沿波形的线性度和稳压电容电压波动范围出发,给出了恒流电路中电感值和钳位电容值的最优值选取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已报道电路相比,该电路结构简单,上升、下降沿线性度好,动态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探测 发射电流 整流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合作式室内人体运动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白 庄杰 庞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43-1848,共6页
针对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运动检测手段的设备部署复杂、昂贵、有盲区等缺点,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保真(WiFi)信号进行人体运动检测的方法。首先,使用无线网卡接收被检测环境中WiF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次,使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LOF)算法和H... 针对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运动检测手段的设备部署复杂、昂贵、有盲区等缺点,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保真(WiFi)信号进行人体运动检测的方法。首先,使用无线网卡接收被检测环境中WiF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次,使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LOF)算法和Hampel滤波器去除异常的CSI数据;然后,用线性回归算法去除因网卡时钟不同步造成的频移误差,再用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朴素贝叶斯算法分类不同情况下的CSI数据,生成用于判断人体运动状况的模型;最终用生成的模型对人体运动状态进行判断。在实验中该方法能快速判断并达到95.62%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检测识别人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保真 信道状态信息 非合作式 运动检测 异常检测 相位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