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热输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小诗 邹得球 +5 位作者 贺瑞军 申俊锋 郭江荣 胡志钢 胡云平 刘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60-1867,共8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两相流体,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等优点,在热输运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影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热输运的关键影响因素:稳定性、流动阻力特性及热输运特性。从静止稳定性及循...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两相流体,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等优点,在热输运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影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热输运的关键影响因素:稳定性、流动阻力特性及热输运特性。从静止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两方面分析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从黏度、压降两方面阐述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流动阻力特性。结合阻力特性及热输运能力,分析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热输运特性。最后介绍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暖通空调、太阳能热利用、电力电子与动力设备散热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稳定性 非牛顿流体 相变材料 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降温-相变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爱弟 王智慧 +1 位作者 张存 胡传炘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4,共4页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涂层)强调对背景辐射的吸收越少越好;底层(相变涂层)则强调目标的表观温度与背景温度相对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隐身涂层同时具备调节发射率和温度的功能,不仅能对付双波段热像仪的侦察,而且适用于单调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伪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融合 隐身 降温 相变微胶囊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浆体相变换热多尺度建模及其耦合处理
3
作者 林琦 王树刚 王继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为了准确预测微胶囊浆体的相变流动过程,构建了关联型多尺度耦合模型。通过双向耦合信息传递方式完成了微胶囊和载流体间的热交换过程,实现了微观尺度的胶囊相变换热模型与宏观尺度的浆体流动换热模型之间的关联耦合。针对尺度间的耦合... 为了准确预测微胶囊浆体的相变流动过程,构建了关联型多尺度耦合模型。通过双向耦合信息传递方式完成了微胶囊和载流体间的热交换过程,实现了微观尺度的胶囊相变换热模型与宏观尺度的浆体流动换热模型之间的关联耦合。针对尺度间的耦合处理,提出了3种相变数据的提炼简化与信息传递方案。结果表明,多元回归分析方案适于各参数关联关系明显的工况,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BF神经网络方案呈现出整体准确而个别偏离的特点,因而适用于模型具备容错能力的情形,且通过增加训练样本可提高其预测性能;分析解算方案在粒径小于3mm时可获得理想结果,最大误差仅为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模型 微胶囊浆体 尺度耦合 相变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