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特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庆娟 闫田荣 +2 位作者 任新龙 许博凡 丰竟翔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量的增加,Cu-Fe合金液固转变(δ-Fe+L→γ-Fe)温度升高,温度由1201.4℃增加到1440.0℃,凝固过程中液固转变产生的焓值减小,包晶反应与共析反应产生的焓值增大。Fe含量的增加使合金铸态组织由细小的胞状晶转变为发达的等轴晶,分布更加均匀,初生Fe相尺寸增加。当Fe含量从5%增加到50%,铸态合金的显微硬度从87.34 HV增加至146.0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合金 凝固特性 DSC法 显微硬度 二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湾凹陷征10井油气相态预测
2
作者 李艳霞 李志强 +1 位作者 王小珂 薛泽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8,共7页
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探索超深层油气的特征对受高温高压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油气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征10井是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湾凹陷的超深层油气井,完钻井深为7802 m,其附近的其他凹陷盆地地区均发现大量的可开采油气,具有... 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探索超深层油气的特征对受高温高压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油气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征10井是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湾凹陷的超深层油气井,完钻井深为7802 m,其附近的其他凹陷盆地地区均发现大量的可开采油气,具有极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首先通过Z值法、气油比法和三角图法等经验方法对征10井该井油气进行了油气藏评价,结果表明该井属于凝析气藏。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相态软件进行了该井油气相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征10井油气的临界点温度为-116.87℃,临界压力为24.41 MPa,在临界点温度(T_(c))、临界凝析温度(T_(m))、临界凝析压力(P_(m))的位置上具有显著不同特征,存在着T_(c)—P_(m)—T_(m)的排列顺序,即在临界凝析压力点的温度超过了临界温度,而小于临界凝析温度;反凝析液量较高,最大反凝析油量21.22%,凝析油含量为554.26 g/m^(3),为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征10井油气的相态预测对进一步研究盆地腹部的超深层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油气 上乌尔禾组 凝析气藏 全烃色谱法 三角图法 PT相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侵彻下装甲结构多损伤模式毁伤概率分析
3
作者 丁铭 刘永寿 +2 位作者 张宇 白春玉 杨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447-15456,共10页
装甲结构在作战环境中暴露在目标外部成为破片首要打击目标,为研究装甲结构在破片打击下造成的多模式损伤,以破片侵彻下的装甲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多损伤模式的毁伤概率计算分析方法。基于LS-DYNA仿真计算分析各个损伤模式并确定... 装甲结构在作战环境中暴露在目标外部成为破片首要打击目标,为研究装甲结构在破片打击下造成的多模式损伤,以破片侵彻下的装甲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多损伤模式的毁伤概率计算分析方法。基于LS-DYNA仿真计算分析各个损伤模式并确定阈值点,绘制以速度和角度为二维输入变量的装甲结构损伤仿真相图。基于射线与平面交点计算完成破片与装甲结构交汇问题的求解,将求解结果作为输入变量输入损伤仿真相图,以损伤仿真相图输出结果作为各损伤模式判据,采用Monte Carlo法计算装甲结构在破片侵彻下的各损伤模式的毁伤概率,建立毁伤概率曲线。搭建可视化输出平台,根据实验矩阵计算获得多模式损伤云图。结果表明:破片在以不同速度和不同角度下打击装甲结构会形成跳飞、侵彻、穿透3种结构损伤模式,程序可根据破片不同的打击方式计算各损伤模式下的毁伤概率并输出损伤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结构 破片 毁伤概率 损伤相图 Monte Carl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4
作者 郭晔 陈建平 +7 位作者 成日青 徐长进 高鑫 齐和日玛 白文明 王来兵 于姝燕 郭慧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19-2126,共8页
为了提高辣椒碱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将其制备成微乳,经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组成和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Km);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碱微乳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辣... 为了提高辣椒碱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将其制备成微乳,经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组成和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Km);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碱微乳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辣椒碱微乳进行质量评价。辣椒碱微乳最优处方为辣椒碱5.12%,油酸乙酯5.82%,曲拉通X-100和无水乙醇(K_(m)=3∶1)28.54%,加纯化水至5.0 g;制得的微乳为O/W型澄清透明的均一液体,其形态为表面光滑的球形;CAP微乳粒径为16.5±0.17 nm,多分散指数为0.387±0.02,Zeta电位为-12.1±0.12 m V,粘度为33±1.73 m Pa·s;冻融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辣椒碱被包裹在微乳中。将辣椒碱制备成辣椒碱微乳,溶解度得以提高,解决了其水溶性低的问题,为辣椒碱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微乳 伪三元相图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图法的W/O型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海敏 杨伯伦 +2 位作者 李萌萌 李国智 贺拥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9-684,共6页
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油相,制备了油包水型(W/O)微乳液。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 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油相,制备了油包水型(W/O)微乳液。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水核半径的大小,并考察了影响微乳液W/O区域范围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这几种微乳液体系在实验条件下能自发形成;微乳液的水核半径处于纳米量级,可作为制备纳米粒子的超微反应器;以TX-10为表面活性剂时,水核可以包容更多的水分子,微乳液的W/O区域较大;而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时,由于其极性头之间的空间和静电排斥作用强,微乳液的W/O区域最小;以硝酸镧溶液作为分散相时,微乳液的W/O区域变化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微乳液的W/O区域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纳米反应器 水核 相图法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Sn三元系相平衡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翠萍 刘兴军 +3 位作者 马云庆 大沼郁雄 貝沼亮介 石田清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48-1853,共6页
基于Cu-Ni-Sn三元系的相平衡和热力学的实验信息,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液相和fcc相的Gibbs自由能,为了预测该体系中bcc相的A2 B2有序无序转变,bcc相的Gibbs自由能采用双亚点阵模型进行描述。利用CALPHAD(相图计算)方法评估了Cu-Ni-Sn... 基于Cu-Ni-Sn三元系的相平衡和热力学的实验信息,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液相和fcc相的Gibbs自由能,为了预测该体系中bcc相的A2 B2有序无序转变,bcc相的Gibbs自由能采用双亚点阵模型进行描述。利用CALPHAD(相图计算)方法评估了Cu-Ni-Sn三元系各相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的富Cu侧相图和热力学性质与实验数据比较一致。并对该三元系中bcc相的A2 B2有序无序转变及fcc相的溶解度间隙进行了计算。这些计算结果对利用析出强化以及Spinodal分解开发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新型Cu基合金的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n三元系 相图 相图计算方法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相图法研究胃蛋白酶的去折叠过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莉 董发昕 +1 位作者 胥耀平 边六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研究是基因重组蛋白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对于工业化生产重组蛋白以及治疗与蛋白集聚密切相关的疾病都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一个统一的蛋白质折叠机理,用荧光相图法分别对脲和盐酸胍诱导的胃蛋白酶的去折叠过程进行了... 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研究是基因重组蛋白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对于工业化生产重组蛋白以及治疗与蛋白集聚密切相关的疾病都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一个统一的蛋白质折叠机理,用荧光相图法分别对脲和盐酸胍诱导的胃蛋白酶的去折叠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变性体系中有无还原剂2-巯基乙醇存在,当脲浓度为0-8.0 mol/L时,脲诱导胃蛋白酶的变性过程都符合“二态模型”;而无论变性体系中有无还原剂2-巯基乙醇存在,当盐酸胍浓度为0-6.0 mol/L时,该蛋白的变性过程均符合“三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去折叠 折叠中间态 荧光相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拥挤环境中溶菌酶的去折叠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莉衡 钦传光 +1 位作者 尚晓娅 牛卫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大分子拥挤体系对盐酸胍诱导的溶菌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70(Dextran70)、菲可70(Ficoll70)、聚乙二醇2000(PEG2000)作为大分子拥挤试剂,模拟体内高度拥挤的环境,用荧光相图法研究不同大分子拥... 【目的】研究不同大分子拥挤体系对盐酸胍诱导的溶菌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70(Dextran70)、菲可70(Ficoll70)、聚乙二醇2000(PEG2000)作为大分子拥挤试剂,模拟体内高度拥挤的环境,用荧光相图法研究不同大分子拥挤试剂中,有无还原剂2-巯基乙醇存征时,盐酸胍诱导溶菌酶去折叠过程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去折叠的影响。【结果】Dextran’70、Ficoll70和PEG20003种大分子拥挤试剂对溶菌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无大分子拥挤试剂条件下,溶菌酶从天然态转变为去折叠态的过程中(盐酸胍浓度为0~6.0mol/L),当无还原剂2-巯基乙醇时,溶菌酶的去折叠过程符合“三态模型”,有1个中间态;当存在还原剂2-巯基乙醇时,该变性过程则符合“二态模型”,不存在任何中间态,溶菌酶可直接从天然态转变为去折叠态。溶菌酶在大分子拥挤体系中变性时,当不存在还原剂2巯基乙醇,变性过程符合“四态模型”,存在2个中间态;而当存在还原剂2-巯基乙醇时,变性过程则符合“三态模型”,有1个中间态。【结论】:通过添加大分子拥挤试剂,增加了溶菌酶变性过程的中间态,改变了蛋白由天然态到完全去折叠态的变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拥挤 溶菌酶 去折叠 荧光相图法 盐酸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不利塔顶位移相图法的风电塔筒动力屈曲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万润 范科友 杜永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20,共13页
风电结构作为一种高耸的薄壁结构,易发生动力屈曲破坏,而我国的风电结构大多都不可避免地建于地震易发区。以西北地区某2.5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对风-震耦合作用下风电塔筒的动力屈曲行为开展研究:基于谐波叠加法、叶素动量理论及尾流... 风电结构作为一种高耸的薄壁结构,易发生动力屈曲破坏,而我国的风电结构大多都不可避免地建于地震易发区。以西北地区某2.5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对风-震耦合作用下风电塔筒的动力屈曲行为开展研究:基于谐波叠加法、叶素动量理论及尾流模型计算运转工况下风电结构所受风荷载;建立风电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探讨输入角度对于风电塔筒在风、地震及风-震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合增量动力分析,提出基于“最不利塔顶位移相图法”来研究风电塔筒在风-震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屈曲行为,并探讨其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风-震耦合作用会导致风电塔筒在强度方面的额外需求;在确定门洞的朝向问题上应考虑风-震耦合作用的因素;风-震耦合作用下风电塔筒呈现局部的塑性动力屈曲现象,而基于“最不利塔顶位移相图法”可以很好地判别并分析风电塔筒的动力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筒 动力屈曲 风-震耦合 增量动力分析(IDA) 相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互溶双液系平衡相图实验装置的微型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爱秋 李英 +1 位作者 刘福祥 宋淑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叙述了物理化学实验中完全互溶双液体系平衡相图实验由常量法改为微量法 。
关键词 完全互溶双液系 微量法 平衡相图 实验装置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图法的水电二阶切换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振荡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安成 庄文彬 +3 位作者 熊鸿韬 王嘉伟 杨滢 刘晓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3,113,共7页
高比例水电系统在大扰动下出现了死区、限幅作用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其所对应的切换系统仍缺乏动力学特性分析。鉴于此,基于二阶切换系统动力学特性,结合相图法分析系统参数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系统在不同扰动、阻尼下发生频率振荡... 高比例水电系统在大扰动下出现了死区、限幅作用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其所对应的切换系统仍缺乏动力学特性分析。鉴于此,基于二阶切换系统动力学特性,结合相图法分析系统参数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系统在不同扰动、阻尼下发生频率振荡的动力学机理。首先给出水电二阶切换系统描述,分析了系统的平衡点存在性。其次结合相图法分析不同运行条件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证明了相关极限环的存在性。最后分析了系统的非光滑分岔特性。结果表明:当平衡点正阻尼、系统调节区域负阻尼时存在1个稳定极限环,对应严重大扰动下的频率振荡;当平衡点负阻尼、系统有限幅时存在2个稳定极限环,分别对应一般、严重大扰动下的频率振荡,且二者振荡频率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相图法 频率振荡 极限环 非光滑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施柳青 卞晓锴 陆晓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以接枝马来酸酐的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g-MAH)为膜材料,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超滤膜.在绘制PVDF-g-MAH-溶剂-水体系的三元相图基础上,研究并讨论铸膜液中溶剂体系、聚合物浓度以及添加剂浓度配比对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比较了接枝... 以接枝马来酸酐的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g-MAH)为膜材料,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超滤膜.在绘制PVDF-g-MAH-溶剂-水体系的三元相图基础上,研究并讨论铸膜液中溶剂体系、聚合物浓度以及添加剂浓度配比对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比较了接枝前后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溶剂二元体系发生相分离过程中,4种溶剂体系所需非溶剂(水)的量的顺序为:DMAC>NMP>DMF>DMSO;以DMAC溶剂制备的铸膜液,制得的膜表面相对致密,纯水通量小,截留率高;随着聚合物浓度的提高,膜的通量下降,截留率提高;同时SEM照片也显示了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超滤膜表层趋于致密,支撑层指状孔孔径缩小,孔数增多;超滤试验结果表明,在截留率相同的前提下,用PVDF制备的超滤膜纯水通量为104.6 L/(m2.h),而PVDF-g-MAH制得的超滤膜纯水通量为230L/(m2.h),同时对比了连续超滤BSA溶液12 h后的膜通量衰减状况,两种膜的通量的衰减率分别为36%和15.4%,表明以改性材料制备的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偏氟乙烯 相转化法 超滤膜 三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AP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杰 段晓惠 裴重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1,3,5,7-四硝基-1,3,5,7-四氮环杂辛烷(HMX)与高氯酸铵(AP)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用称量法测定了AP在二甲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HMX在DMSO以及不同浓度AP的DMSO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了常... 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1,3,5,7-四硝基-1,3,5,7-四氮环杂辛烷(HMX)与高氯酸铵(AP)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用称量法测定了AP在二甲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HMX在DMSO以及不同浓度AP的DMSO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了常压26℃下HMX/AP/DMSO三组分相图。通过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HMX/AP共晶,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结果表明,HMX/AP共晶呈规则条状,与单一AP和HMX相比,形貌变化较大。26℃下HM X/AP共晶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034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MX AP 共晶 相图 溶剂/非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气驱混相判定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春生 苏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516-520,共5页
富气混相驱是目前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组成富气的液化石油气价格昂贵,若驱替过程中不是非混相驱或者发生气窜,注入的混合气在地层内没有与油藏剩余油发生混相作用即被采出,将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实时监测油藏驱替动... 富气混相驱是目前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组成富气的液化石油气价格昂贵,若驱替过程中不是非混相驱或者发生气窜,注入的混合气在地层内没有与油藏剩余油发生混相作用即被采出,将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实时监测油藏驱替动态,主动调整,保证驱替始终处于混相驱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北非某油田富气驱为例,研究了判断混相驱较为实用的方法——拟三元相图法、注入组成和油藏条件法、生产气油比和产出气组分法。结果表明:通过相平衡计算绘制的拟三元相图,不仅可清晰地表示驱替中多次接触混相的过程,还可确定最小混相组成和最小混相压力。为了实现富气混相驱替,首先要确保注入端的压力、温度和富气组成等达到混相要求;其次要监测采出端气油比和产出气中的C3,C4中间组分的变化,并以此作为是否混相的主要判断依据,而生产气油比受储集层物性影响,不确定性强,可作为次要判断依据;最后,根据判断结果,再对注入端参数实时加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气 混相驱 相平衡计算 拟三元相图 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微乳液-凝胶法合成堇青石陶瓷纳米粉体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浩然 王少洪 +5 位作者 侯朝霞 王浩 牛厂磊 薛召露 王彩 胡小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配制以A l(NO3)3.9H2O、Mg(NO3)2.6H2O和TEOS为前驱体原料的溶胶,使其增溶于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堇青石纳米粉体。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凝胶所需pH值及温度条件、溶胶凝胶机理及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 配制以A l(NO3)3.9H2O、Mg(NO3)2.6H2O和TEOS为前驱体原料的溶胶,使其增溶于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堇青石纳米粉体。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凝胶所需pH值及温度条件、溶胶凝胶机理及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纳米堇青石的最佳pH值为5.5,微乳液体系的最佳增溶温度为45℃。所得纳米粉体能在950℃下低温致密化烧结,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ε<3,tanδ<0.001;1 GHz),是应用于高频片式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理想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溶胶-微乳液-凝胶法 拟三元相图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Y_(1/2)Nb_(1/2))O_3-PbTiO_3-PbZrO_3压电陶瓷相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火民 王矜奉 +4 位作者 王勇军 刘宏 陈洪存 张沛霖 钟维烈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为了绘出 Pb( Y1/2 Nb1/2 ) O3- Pb Ti O3- Pb Zr O3( PYN- PT- PZ)三元系铁电陶瓷材料的相图 ,以便对该系列材料的压电、介电性能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作者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首先绘制出三元系材料的假想相图 ,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 为了绘出 Pb( Y1/2 Nb1/2 ) O3- Pb Ti O3- Pb Zr O3( PYN- PT- PZ)三元系铁电陶瓷材料的相图 ,以便对该系列材料的压电、介电性能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作者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首先绘制出三元系材料的假想相图 ,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 ,逐步确定了该三元系实际的相图 ,并且对相图上某些区域的材料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 ,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压电、介电性 ,这表明该系列材料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三元系 铁电体 压电陶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W/O型微乳液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建磊 王正武 +3 位作者 俞惠新 顾明艳 丰隽莉 郭宝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7-872,共6页
制备了包封胰岛素(INS)的Tween80-Span80/乙醇/丁酸乙酯/水体系的W/O型微乳液。以最大增溶水量为指标,选择了合适的微乳液组分包封INS。考察了温度、盐度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电导率法区分了微乳液的O/W、W/O和B.C.区域... 制备了包封胰岛素(INS)的Tween80-Span80/乙醇/丁酸乙酯/水体系的W/O型微乳液。以最大增溶水量为指标,选择了合适的微乳液组分包封INS。考察了温度、盐度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电导率法区分了微乳液的O/W、W/O和B.C.区域。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微乳液的粒径和多分散度。125^Ⅰ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INS微乳液体外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微乳体系在水/乙醇(质量比为1.8:1)的质量分数小于41%时形成W/O型微乳液,温度、盐度升高和pH降低使微乳区稍有减小。微乳液粒径和多分散度分别为35-45nm和0.29-0.37。pH的降低对微乳液粒径影响不大,而药物的加入使微乳液粒径略有减小。载药微乳液粒径在制备3d后突降,以后的27d内保持在37nm左右。该载药微乳液在7.5h后进入缓释阶段,40h时INS的释放率为6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W/O型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124^Ⅰ同位素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小世界网络上各向同性Ashkin-Teller模型的相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况庆强 陈浩 +1 位作者 欧阳坤 乐建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运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二维重连型小世界网络上各向同性Ashkin-Teller模型的铁磁相变,得到了在不同重连概率p下该模型的相图.结果表明,重连概率p对相图的结构影响很小,此类相图均由3个相组成,即完全无序的顺磁相、部分有序的铁磁... 运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二维重连型小世界网络上各向同性Ashkin-Teller模型的铁磁相变,得到了在不同重连概率p下该模型的相图.结果表明,重连概率p对相图的结构影响很小,此类相图均由3个相组成,即完全无序的顺磁相、部分有序的铁磁相和完全有序的铁磁相,在完全有序的铁磁相和完全无序的顺磁相以及完全有序的铁磁相和部分有序的铁磁相之间还出现了一级相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世界网络 Ashkin-Teller模型 MonteCarlo方法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形最优化法测定铜(I)-新铜试剂-甲基橙三元配合物的组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新民 严拯宇 王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043-1046,共4页
运用单纯形优化的基本原理,用2种方法对铜(I)-新铜试剂-甲基橙三元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测定,所得组成比一致.在氯仿中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其配合比为1:2:1.组成为[Cu(Dphen)_2]^+MO^(-).2种方法均简便,准确,各具特色.
关键词 单纯形优化法 三元相图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_2Fe_(17)和Tb_2(Fe,Si)_(17)磁性单晶的生长和相图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京兰 孟丽琴 +3 位作者 赵德乾 高书侠 杜江 吴光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利用磁悬浮冷坩埚提拉法技术生长了Tb2 Fe17和Tb2 (Fe ,Si) 17的单晶 ,并用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相图。研究结果表明 :Tb2 Fe17的相关系并非以往报道的包晶反应 ,而是同成分熔化。本文还给出了Tb2 Fe17化合物附近的新相图。采用... 利用磁悬浮冷坩埚提拉法技术生长了Tb2 Fe17和Tb2 (Fe ,Si) 17的单晶 ,并用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相图。研究结果表明 :Tb2 Fe17的相关系并非以往报道的包晶反应 ,而是同成分熔化。本文还给出了Tb2 Fe17化合物附近的新相图。采用优化后的生长条件 ,获得了缺陷较少的Tb2 Fe17和Tb2 (Fe ,Si) 17高质量单晶。分析了Si替代对于化合物结构的影响。测量了Tb2 Fe17单晶样品的基本磁性。从材料的一级磁化过程的测量可以看出 ,在理想配比条件下最容易获得缺陷密度低的单晶样品。这种磁性测量方法为了解单晶的完整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间接观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2Fe17 Tb2(Fe Si)17 提拉法 单晶生长 相图 磁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