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苣根多糖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敏 韩青 李彩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菊苣根多糖(chicory root polysaccharides,CRP)的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评估其降脂活性。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与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聚乙二醇(... 本研究旨在优化菊苣根多糖(chicory root polysaccharides,CRP)的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评估其降脂活性。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与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质量分数对CRP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PEG质量分数对多糖得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00%,果胶酶添加量2.00%,(NH 4)2SO 4质量分数18.00%,PEG质量分数15.0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32.78%。此外,本研究还发现CRP能够有效减少脂肪化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根多糖 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 响应面法 降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2
作者 姚熊亮 赵坤 +1 位作者 战天琦 黄仁杰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314,共28页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早期动力学响应特征时空解耦数据分析问题,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抛物线映射方法以及符号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强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方法,刻画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演化特征,实现在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首先,以某加筋圆柱壳结构为原型,设计不同冲击因子条件下的缩比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冲击载荷作用下水下爆炸船体结构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的时空演化规律,对其不确定性特征进行表征与刻画.其次,以某型舰船为原型设计的舱段结构和浮动冲击平台模型试验,进一步分析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舰船水下爆炸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水下爆炸舰船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进行表征与刻画,可实现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 非线性特征 相空间重构 抛物线映射 符号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重力式沉箱码头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腾基 苏雷 +2 位作者 周林禄 韩子非 凌贤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地震作用沉箱出现了明显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而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会显著影响沉箱位移的大小,具体情况与地震和波浪之间相位差有关,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相位差条件下,沉箱最大水平位移相较于仅地震作用分别增大37.1%和减小26.9%。因此,在沉箱码头的动力响应分析及抗震设计时,需考虑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不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沉箱码头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 有限元模拟 动力响应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结构对智能凝胶光栅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规律
4
作者 赖俊华 潘大伟 +4 位作者 巨晓洁 刘壮 谢锐 汪伟 褚良银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8-1587,共10页
深入研究光栅几何结构参数对智能凝胶光栅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定量影响规律是实现其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本文设计了一种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与大分子交联剂四臂聚乙二醇丙烯酰胺(tetra-arm-PEGAAm)聚合而成的温度响应型智... 深入研究光栅几何结构参数对智能凝胶光栅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定量影响规律是实现其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本文设计了一种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与大分子交联剂四臂聚乙二醇丙烯酰胺(tetra-arm-PEGAAm)聚合而成的温度响应型智能凝胶光栅传感器,并采用微接触印刷法制备了3种不同槽深的凝胶光栅,由此研究光栅结构对检测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凝胶光栅在干态和湿态下其表面微观结构均表现出高度的规整和有序性,且其具有高透明度,并能实现实时可逆响应。此外,在相同的温度刺激下,PNIPAM凝胶光栅的高度越大,衍射信号越强,呈现出更显著的衍射效率变化和信号放大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凝胶光栅传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凝胶 光栅结构 温度响应 体积相变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菜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玲 徐颖 +1 位作者 付桢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4,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菜籽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33%,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为6.9600 mg·g^(-1),与回归模型预测值(7.0240 mg·g^(-1))接近,该工艺稳定可行。所得菜籽多酚对DPPH·、·OH、ABTS^(+)·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增高而增强,IC_(50)分别为1.75μg·mL^(-1)、194.00μg·mL^(-1)、3.05μg·mL^(-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菜籽饼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沙环境下接触网正馈线舞动响应研究
6
作者 赵珊鹏 张鹏飞 +4 位作者 张友鹏 葛磊蛟 刘源涛 李军丽 任丽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0-2292,共13页
我国西北兰新高铁沿途地区风力强劲及荒漠化严重,频繁遭遇沙尘暴的侵袭。为了探究强风沙环境对兰新高铁接触网正馈线舞动的影响,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建立接触网正馈线空气动力学计算模型,模拟得到正馈线位置处... 我国西北兰新高铁沿途地区风力强劲及荒漠化严重,频繁遭遇沙尘暴的侵袭。为了探究强风沙环境对兰新高铁接触网正馈线舞动的影响,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建立接触网正馈线空气动力学计算模型,模拟得到正馈线位置处风速及风仰角变化规律,并探究不同沙粒浓度及风速条件下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继而,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正馈线有限元模型,利用Davenport风速谱模拟正馈线处脉动风场,并对导线施加相应风荷载,分析正馈线在强风沙环境中的舞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沙粒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导线后的尾流震荡逐渐消失,流场的速度分布趋于平均化。导线的气动阻力系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沙粒浓度的增加而呈明显递增趋势;气动升力系数较净风环境波动幅度减小,呈正负交替变化且趋近于0,具有随机性。同时,在沙粒浓度为4%,风速为20 m/s和30 m/s时,正馈线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出现峰值,相较净风环境增大了70.7%和38.6%,其动张力最高可达净风环境的155%。风沙流使得正馈线脱离自振频率且位移频谱增加,风速为15 m/s,沙粒体积分数为4%时,正馈线水平和垂直位移频谱增大约77.5%和11.3%。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揭示风沙影响下接触网附加导线舞动机理,为沙尘暴环境下接触网抗舞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正馈线 欧拉两相流 体积分数 气动特性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的改进相位变换加权可控响应功率算法
7
作者 李昌伟 杨祥国 +1 位作者 邓如朝 张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8,共15页
为了提高相位变换加权可控响应功率(SRP-PHAT)算法在低信噪比(SNR)情况下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声源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低秩稀疏分解的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所有传声器对信号的互功率谱组成广义互谱矩阵,对该互谱矩阵进行低秩... 为了提高相位变换加权可控响应功率(SRP-PHAT)算法在低信噪比(SNR)情况下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声源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低秩稀疏分解的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所有传声器对信号的互功率谱组成广义互谱矩阵,对该互谱矩阵进行低秩稀疏分解得到一个低秩矩阵和一个稀疏矩阵。从低秩矩阵中取出相应元素作为所有传声器对信号的互功率谱,再由此互功率谱计算可控响应功率(SRP)函数值。通过仿真以及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SNR情况下,相比于传统SRP-PHAT算法,改进算法的方位角和仰角定位误差分别平均减小了4.9°和4.5°。改进后的算法对噪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声源定位 传声器阵列 低秩稀疏分解 相位变换加权可控响应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切钛酸锶单晶的紫外脉冲激光感生电压特性
8
作者 刘学聪 吕志清 赵昆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2-1087,共6页
采用波长为248 nm的准分子激光作为辐照光源,研究了SrTiO_(3)单晶的激光感生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原位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对SrTiO_(3)多晶颗粒进行了结构表征,在105 K附近没有发现SrTiO_(3)的结构相变。当温度从300 K降至20 K时,外加6... 采用波长为248 nm的准分子激光作为辐照光源,研究了SrTiO_(3)单晶的激光感生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原位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对SrTiO_(3)多晶颗粒进行了结构表征,在105 K附近没有发现SrTiO_(3)的结构相变。当温度从300 K降至20 K时,外加60 V偏压下,非斜切SrTiO_(3)单晶的激光感生电压峰值在105 K有一个轻微的转折,无偏压10°斜切[001]-SrTiO_(3)单晶在105 K和40 K均有较为有明显的转变。为提升响应率,给斜切单晶施加了60 V外置电压。结果表明,10°斜切[001]-SrTiO_(3)单晶在300 K的激光感生电压峰值是外加偏压非斜切和无偏压斜切单晶的6.7倍和59.3倍,而且激光感生电压峰值在105和40 K的转变更为清晰。这两个温度分别对应于SrTiO_(3)单晶的立方相-四方相转变和铁电自发极化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激光脉冲 钛酸锶 单晶 快速响应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内表面点腐蚀全聚焦相控阵成像研究与评价
9
作者 徐佳敏 钱盛杰 +3 位作者 黄焕东 陈文飞 张皓琦 孔凡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针对压力管道内表面点腐蚀缺陷检测困难、成像精度差等问题,使用全聚焦相控阵技术开展研究并进一步讨论探头参数对其成像能力的影响及其探头优化方法。通过CIVA仿真软件研究相控阵探头激发晶片数量、阵元宽度和激发频率对成像的影响,并... 针对压力管道内表面点腐蚀缺陷检测困难、成像精度差等问题,使用全聚焦相控阵技术开展研究并进一步讨论探头参数对其成像能力的影响及其探头优化方法。通过CIVA仿真软件研究相控阵探头激发晶片数量、阵元宽度和激发频率对成像的影响,并以应用性为导向进一步提出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缺陷形貌还原程度、性价比、测量深度和直径的准确性四方面定量评价缺陷成像图,辅助获取探头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探头激发晶片的数量和激发频率的高低与成像效果成正比,阵元宽度的大小与成像效果成反比,使用全聚焦相控阵检测方法可以较好还原内表面点腐蚀缺陷;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实现对成像图的定量评价。仿真得出的结论及这种将仿真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升探头选择效率,提高所选探头的准确性和应用性,进一步助力检测工作开展,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聚焦超声相控阵 点腐蚀 CIVA仿真 缺陷响应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总黄酮的响应面优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慧慧 杨巧丹 +4 位作者 程晓琳 吴定坤 杜佳宁 吕子岩 邬国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98,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余甘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以余甘子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借助超声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余甘子总黄酮的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双水... 研究旨在探讨余甘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以余甘子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借助超声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余甘子总黄酮的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双水相法、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同时考察了余甘子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当硫酸铵质量百分比为34%,PEG1000质量百分比为32%,液料比为40∶1(mL/g),提取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60℃时,总黄酮提取量为44.89 mg/g,提取工艺稳定。与双水相法和乙醇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总黄酮含量高,且其余甘子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有更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黄酮 双水相体系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响应液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1
作者 李晓波 王靖阁 +1 位作者 吴亮 胡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液晶显示如今已经成为信息显示工业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尺寸显示器,如计算器、手机、数码相机等;中尺寸显示器,如笔记本电脑和桌面显示器;大尺寸显示器,如直视型电视和投影电视。传统液晶如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等,虽对外电场有着... 液晶显示如今已经成为信息显示工业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尺寸显示器,如计算器、手机、数码相机等;中尺寸显示器,如笔记本电脑和桌面显示器;大尺寸显示器,如直视型电视和投影电视。传统液晶如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等,虽对外电场有着快速的响应时间(毫秒量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质量的显示,这就要求液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以满足高分辨率动态显示。本文系统描述了影响液晶响应时间的要素,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快速响应机制的新型液晶体系,如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铁电液晶、铁电向列相液晶和序参数电控效应。最后,展望了快速响应液晶在显示器件和光子学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 蓝相液晶 铁电液晶 铁电向列相 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立管三相流振动模型
12
作者 郭晓强 杨巨星 +3 位作者 吕俊霖 安有法 刘显斌 李欣业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9,共15页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因其可控性已成为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方向,但在水合物的举升过程中,开采立管受内部气—液—固三相流动力、外部海洋环境载荷以及大长径比结构特性的综合作用,易发生复杂的非线...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因其可控性已成为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方向,但在水合物的举升过程中,开采立管受内部气—液—固三相流动力、外部海洋环境载荷以及大长径比结构特性的综合作用,易发生复杂的非线性流致振动失效,威胁开采安全。为此,基于有限元法、哈密顿原理和能量法,建立了深海水合物开采立管气—液—固三相流致振动模型,综合考虑大长径比效应、涡激振动、水合物动态分解及海洋平台升沉等多因素耦合作用,采用增量形式的Newmark-β法和Newton-Raphson法组合迭代求解模型,获得了立管振动响应。最后,基于相似原理研制了内外流激励下开采管柱非线性振动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实验获取立管流速、位移、模态及频率响应等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模型首次引入气—液—固三相流场及水合物动态分解效应,揭示了多相体系沿立管轴向的相态梯度演化规律;②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显示,立管内颗粒与气泡速度的最大误差分别为6.90%和7.50%,多相流动模型精度达92.50%以上;③振动响应分析中,立管位移均方根及主频的计算误差均低于8.24%,模型精度超过91.76%,验证了流致振动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论认为,提出的理论模型与实验方法为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立管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完整揭示了水合物开采立管在海洋环境中气—液—固三相内流与多源外激励耦合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机制,为深海水合物商业化安全开采技术的突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液—固三相流 开采立管 非线性振动 振动响应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井氢储能硐室热-流-固耦合响应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瑞 周舒威 +3 位作者 秦世康 徐英俊 何修涵 冯建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54-466,共13页
对废弃矿井进行改造用于压氢储能,可实现废弃资源的利用和氢气的大规模安全存储。建立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热-流-固耦合分析理论框架,通过已有解析解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针对某矿废弃矿井进行三维建模研究,并对其压氢储能过程中的热-流-固... 对废弃矿井进行改造用于压氢储能,可实现废弃资源的利用和氢气的大规模安全存储。建立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热-流-固耦合分析理论框架,通过已有解析解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针对某矿废弃矿井进行三维建模研究,并对其压氢储能过程中的热-流-固响应特征及损伤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废弃矿井压氢储能热-流-固耦合理论框架可精细化表征压氢储能硐室的多场耦合响应;进行改造后的废弃矿井硐室极限存储压力明显高于未改造废弃矿井的极限压力;由于巷道围岩受锚杆索支护影响,硐室岩石表面的损伤整体呈现斑点状;储能硐室围岩塑性区发育方向向下;硐室内表面位移同时向径向和环向发展,在裂纹萌生时发生张拉裂纹、剪切裂纹和扭转裂纹;在联络巷和大巷交界处存在较大温度梯度和气体压力梯度,温度梯度波动范围较小,约为1 m;大巷温度梯度为-25.8~48.8 K/m,联络巷温度梯度为-22.8~43.8 K/m;气体压力梯度约为2 000 Pa/m,其影响范围较大,约为7.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氢储能硐室 热-流-固耦合 废弃矿井 响应特征 相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波浪与浮冰相互作用研究
14
作者 周展羽 王亦晗 +1 位作者 倪宝玉 狄少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7-1295,共9页
针对极地开发中浮冰与波浪相互作用规律认识不足和国内自编程模拟浮冰与波浪相互作用经验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包OpenFOAM构建了适用于波浪与浮冰相互作用的求解器overWaveFoam,基于该求解器构建了一种波浪-浮冰模型... 针对极地开发中浮冰与波浪相互作用规律认识不足和国内自编程模拟浮冰与波浪相互作用经验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包OpenFOAM构建了适用于波浪与浮冰相互作用的求解器overWaveFoam,基于该求解器构建了一种波浪-浮冰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基于该模型对不同参数下的浮冰运动响应和波浪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方形薄冰的垂荡和纵摇运动的幅频响应随波陡的增大而减小,相对周期随波陡增大而增大,漂移速率与波速的比值与波陡呈二次方关系;浮冰各自由度运动周期与波浪周期的比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在冰厚较大时,垂荡幅频响应曲线出现峰值,峰值随着冰厚增加而增大,表明浮冰与波浪的共振现象逐渐增强;在相对波长大于7时,浮冰可视为水质点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冰 规则波 运动响应 两相流 有限体积法 重叠网格 松弛法 求解器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碳材料强化的硬脂酸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研究
15
作者 肖俊兵 钟湘宇 +3 位作者 任建地 钟芳芳 刘昌会 贾传坤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2-1322,共11页
为改善硬脂酸(SA)相变储热性能,分别将氮化硼(BN)、丝瓜络碳(CLSF)以及BN-CLSF混合物作为添加剂加入SA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硬脂酸相变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BN-CLSF的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大可提... 为改善硬脂酸(SA)相变储热性能,分别将氮化硼(BN)、丝瓜络碳(CLSF)以及BN-CLSF混合物作为添加剂加入SA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硬脂酸相变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BN-CLSF的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大可提高16.4%,对应的熔化潜热为153.04 J·g^(-1)。相比于纯SA相变材料,复合材料的熔化时间最大缩短了72.3%,凝固时间最大缩短了33.3%。当光照时长为550 s时,复合材料SA/CLSF的表面温度较纯SA提高了11.14℃,表明添加CLSF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能力。所制备基于丝瓜络碳材料的硬脂酸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与光热转换能力,在太阳能光热利用、建筑节能、工业余热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 复合材料 相变储热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变换器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16
作者 蒿天衢 黄家正 +3 位作者 董政 李守翔 陈倩 秦家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代价函数求解极其困难,工程应用价值低.本文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首次提出了一种应用于TAB变换器的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通过对有限个离散化的移相角组合进行局部寻优,继而滑动寻优窗口,最终实现全局最优控制.该方法既保证了优异的动态性能、解耦性能,又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极大增强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中权重系数、离散增益、预测范围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有源桥变换器 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动态响应 多端口解耦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下基于加窗LASSO的声源定位方法
17
作者 滕繁 蒋三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传统声源定位方法往往容易受到低信噪比等不利声学条件的影响,难以同时实现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窗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的定位方法。采用加窗LASSO对音频... 传统声源定位方法往往容易受到低信噪比等不利声学条件的影响,难以同时实现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窗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的定位方法。采用加窗LASSO对音频信号进行稀疏分解来提取所包含的高能暂态与稳态成分,利用两者进行SRP-PHAT计算,实现目标声源的空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环境噪声,将定位误差保持在±10°左右;减小计算复杂度,将每帧的定位时间降低到1 s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稀疏分解 相位变换加权的可控功率响应 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 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Net-RES的室内声源区域定位算法
18
作者 延浩浩 杨瑞峰 郭晨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24,共5页
在低信噪比和高混响的条件下,室内声源区域定位的难度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神经网络,即LeNet-RES,利用残差块改进LeNet,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通过仿真8阵元正方体麦克风阵列的房间脉冲响应,得到室内声源的数据集。将麦克风接... 在低信噪比和高混响的条件下,室内声源区域定位的难度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神经网络,即LeNet-RES,利用残差块改进LeNet,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通过仿真8阵元正方体麦克风阵列的房间脉冲响应,得到室内声源的数据集。将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计算每帧信号之间的相位变换加权广义互相关函数,将其排列成二维数据作为输入特征;再将房间划分区域标签作为网络输出,训练得到最终网络模型。实验中分别测试房间分区数为8和16时,两种神经网络的定位准确率。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房间分区数为16,混响时间为0.6 s时,LeNet-RES-16的准确率为81.33%,比LeNet-16高23%;在相同混响条件下,房间分区数为16,信噪比为0时,LeNet-RES-16的准确率为84.16%,比LeNet-16高29%。LeNet-RES在多种信噪比和多种混响时间的条件下,区域定位性能均优于Le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声源定位 麦克风阵列 神经网络 相位变换加权广义互相关函数 信号处理 房间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
19
作者 李响 彭飞进 张文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25,共13页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为串联补偿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然后,将稳态与动态性能优化方法进行融合;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宽电压和功率范围的最优回流功率,并确保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显著减少了超调量与调节时间,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三重移相调制 双边回流功率 软开关 动态响应 混合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移相的ISOP-DAB变换器混合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海军 王宏祎 杨乃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电桥(ISOP-DAB)变换器多应用于大功率高电压场合,为降低ISOP-DAB变换器的电流应力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调制混合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在扩展移相下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和功率模型,通过...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电桥(ISOP-DAB)变换器多应用于大功率高电压场合,为降低ISOP-DAB变换器的电流应力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调制混合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在扩展移相下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和功率模型,通过拉格朗日优化算法获取电流应力最优的相移组合,并结合虚拟电压均衡控制方案,以应对负载突变或输入电压扰动状态,同时结合变换器的结构特征使用输入电压均值完成模块间功率的动态平衡。最后,将混合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单移相的虚拟功率控制和传统的扩展移相优化控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混合优化控制在功率均分的同时可以实现电流应力优化,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同时也显著地改善了变换器在扰动情况下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P-DAB变换器 扩展移相 混合优化 动态响应 电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