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9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ror Correction in Permittivity Measurement of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Based on Cavity Perturbation Method
1
作者 MA Li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9-321,共3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duce the error when measuring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In this paper,the reason why the error introduced is analyzed firstly.Then,with HFSS,the method of choosing the size 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duce the error when measuring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In this paper,the reason why the error introduced is analyzed firstly.Then,with HFSS,the method of choosing the size of cavity and the dimension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is proposed.And several error correction curves are provided for measuring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Finally,the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ou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SS rectangular CAVITY perturbation metho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 error cor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LMI Approach to RFDF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with Nonlinear Perturbations 被引量:8
2
作者 钟麦英 叶昊 +1 位作者 陈桂友 王桂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7-300,共4页
The robust fault detection filter design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with nonlinear perturbations is formulated as a two-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robust fault de... The robust fault detection filter design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with nonlinear perturbations is formulated as a two-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robust fault detection filter are given in terms of matrix inequalities (MI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applying iterativ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ILMI)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compared with two existing LMI methods,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more generalized and less conservative.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摄动系统 鲁棒 故障诊断滤波器 ILM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模型预测控制实验平台研究
4
作者 昝小舒 朱震宇 +3 位作者 于书韵 徐瑞东 冷旭东 王怀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此外,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理解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及其应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模型预测控制 双扰动观测器 实践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O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甦欣 蒋曜骏 +1 位作者 王淑旺 侯陈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模面,消除了定子电阻的影响,并用Lyapunov第二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最后,为了保证电机运行时有较高的观测精度,通过改进锁相环代替反正切函数和相位补偿。并基于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来验证可行性,经仿真对比分析,本文设计的观测器在转速突变和加入负载后转速误差范围从-10 r/min~10 r/min降低至-0.1 r/min~0.4 r/min,转子位置误差降低了44.4%。表明了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并且能有效地降低高频抖振,提高了观测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指数趋近律方法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KA-P&O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
6
作者 王欣峰 姜鑫杰 +1 位作者 张丕 赵思琴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首先通过Tent-Logistic-Co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其次引入切线飞行策略优化TBK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精度,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贪婪策略的动态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用于提升搜索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局部搜索阶段,结合P&O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定位和高精度跟踪。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传统P&O算法、BKA-P&O算法、量子CS-P&O算法以及TBKA-P&O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TBKA-P&O在4种工况下的跟踪精度分别为100%、99.97%、99.96%和99.96%,跟踪时间分别为0.093、0.090、0.077和0.047 s。与其他算法相比,TBKA-P&O算法在动态追踪速度、稳态跟踪精度及功率振荡控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追踪 局部遮阴 改进黑翅鸢算法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带宽化的双摆桥式起重机线性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邵雪卷 韩雨豪 +3 位作者 周亮亮 孙来庆 陈志梅 张井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态以及外界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首先,将系统解耦成三个控制量互不包含的子系统;其次,对解耦后的子系统分别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线性控制器;最后,结合Lyapunov方法将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参数带宽化并进行收敛性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在强扰动影响下准确平稳地将负载运输到目标位置并快速消除两级摆动,同时对模型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桥式起重机 带宽法 自抗扰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机械臂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8
作者 王杰 沈艳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1250,共10页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各关节角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将未建模部分、摩擦力、外加扰动、输入饱和误差看作集中扰动;其次,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扩张高增益观测器对集中扰动进行估计,解决了传统扩张高增益观测器的估计误差在初始时刻存在峰值和只能渐近稳定的问题;再次,将积分滑模控制与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反步法完成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观测器所估计的集中扰动削减控制输出的抖振;最后,对所提观测器与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观测器能够精确估计集中扰动,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速度和精度,同时在考虑输入饱和的情况下保证了机械臂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输入饱和 扩张观测器 反步法 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双参数奇异摄动问题的自适应多尺度有限元法探究
9
作者 孙美玲 陈璐 江山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09,共6页
研究了二维双参数奇异摄动偏微分方程,因2个跨尺度的小参数可能导致其解跳跃,产生较大误差,故基于双参数的实际跨尺度大小,用迭代算法生成离散化分层网格,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有限元法。该方法在粗网格水平上就能精确高效地逼近跳跃解,... 研究了二维双参数奇异摄动偏微分方程,因2个跨尺度的小参数可能导致其解跳跃,产生较大误差,故基于双参数的实际跨尺度大小,用迭代算法生成离散化分层网格,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有限元法。该方法在粗网格水平上就能精确高效地逼近跳跃解,有效降低误差,其计算优势和改进效果较传统方法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摄动 双参数模型 多尺度有限元法 数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掘进前方含水体的频率域激电响应特征
10
作者 胡雄武 胡原榕 +1 位作者 吴荣新 於浩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目的】频率域激电法因能观测地质体的频散率和复电阻率等关键电性参数,有效降低电性异常的多解性,已成为煤矿巷道掘进电法超前探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该方法主要沿巷道轴向观测数据,导致对巷道前方地电信息的捕捉能力不足... 【目的】频率域激电法因能观测地质体的频散率和复电阻率等关键电性参数,有效降低电性异常的多解性,已成为煤矿巷道掘进电法超前探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该方法主要沿巷道轴向观测数据,导致对巷道前方地电信息的捕捉能力不足,存在含水异常体方位判识不清等实际难题。因此,探究巷道频率域激电参数的超前响应特征及其各向异性,对于改进数据观测方式,进一步增强含水体判识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方法】首先,结合矿井巷道实际场景,提出了三方向激电视参数观测方式。其次,以全空间无限大板状导电体作为巷道掘进前方含水体模型,推导了三方向激电视参数响应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三方向激电视参数随模型方位角、倾角及其至场源距离等产状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巷道轴向视频散率和视复电阻率的曲线类型分别为K(低-高-低)型和H(高-低-高)型,基本不受模型参数变化的影响,电性异常始终表现为“低阻高频散”特征。(2)垂直巷道两帮方向的视频散率曲线类型在模型位于巷道正前方时呈现K型,其他为反比例函数型;视复电阻率曲线类型则在模型偏向巷道左、右两侧时分别呈现K型和H型。(3)垂直巷道顶底板方向的视频散率曲线类型在模型处于直立时呈现K型;其他表现为反比例函数型;视复电阻率曲线类型在模型倾向巷道前方和后方时分别呈现K型和H型。(4)三方向激电视参数的异常幅值及其探测极距显著受到模型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异常极值点或阶跃点对应的探测极距,随模型至场源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三方向激电视参数对板状含水体模型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其中巷道轴向的激电视参数对模型产状的敏感性差,是导致目前实际探测电性异常方位判识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垂直巷道两帮的激电视参数对模型方位敏感;垂直巷道顶底板方向的激电视参数对模型倾向敏感。与现有观测方法相比,三方向观测方法能为探测巷道掘进前方含水体提供更为丰富的电性信息,有助于提升含水体的空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频率域激电法 三方向观测 响应特征 含水异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动响应灵敏度分析的多复域摄动法
11
作者 姜东 王贞露 +3 位作者 钱慧 杭晓晨 曹芝腑 朱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9,共11页
动响应灵敏度分析广泛应用于转子模型修正、参数识别和结构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复域摄动的转子动响应一阶、二阶和混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分别在两个复数方向对设计参数进行摄动,得到双复数域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柯西... 动响应灵敏度分析广泛应用于转子模型修正、参数识别和结构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复域摄动的转子动响应一阶、二阶和混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分别在两个复数方向对设计参数进行摄动,得到双复数域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柯西-黎曼矩阵将复数运动方程扩维得到等价实数运动方程,求解等价实数运动方程,从而同时得到系统响应、一阶灵敏度和二阶灵敏度,并获得动响应灵敏度的Hessian矩阵。以单盘转子系统和燃气发生器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所提转子动响应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相较于传统的有限差分法,多复域摄动法对摄动步长引起误差的不敏感,求解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响应 多复域摄动法 二阶灵敏度 混合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12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谐振滑模扰动观测器的STATCOM海上风电场谐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超航 吴熙 +2 位作者 袁超 王亮 顾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04-3518,I0019,共16页
海上风电场经交流海缆并网系统在电网背景谐波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严重的谐波超标现象,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传统控制策略下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抑制谐波时效果不佳,且存在跳闸风险。为此,... 海上风电场经交流海缆并网系统在电网背景谐波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严重的谐波超标现象,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传统控制策略下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抑制谐波时效果不佳,且存在跳闸风险。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准谐振滑模扰动观测器(quasi resonant sliding mode perturbation observer,QRSMPO)补偿策略的谐波抑制方法。首先,研究谐波在STATCOM上的传播路径,确定在STATCOM控制环节引入观测器实现谐波抑制的可行性;其次,利用QRSMPO实时估计并补偿谐波扰动的优势,从阻断谐波传播角度设计基于QRSMPO补偿的谐波抑制策略;进一步地,推导QRSMPO补偿策略传递函数,分析该谐波抑制策略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最后,以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为测试对象,验证QRSMPO补偿策略的谐波抑制性能。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策略在不同工况下均可有效抑制海上风电场谐波,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谐波抑制 准谐振滑模扰动观测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李贵远 张静 +3 位作者 郭中阳 刘杰 刘勇 崔安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零、低速段,采用改进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避免使用滤波器,无需调节滤波系数,在转速上减少0.03 s的延时,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在中高速段,采用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通过采用积分形式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以及相位延迟,但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容易受到参数干扰产生误差,降低控制精度比较低,对此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超螺旋滑模观测器,转速误差仅有0.1 r/min;最后,通过采用改进加权切换函数,仅有0.5 s的抖动时间,高效实现2种控制策略的切换。经过仿真验证,该复合控制策略使永磁同步电机在各速度区间均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神经网络PID 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加权切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MPPT的四级充电控制策略
16
作者 许晓辉 李海虹 +1 位作者 张彬 张延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针对传统蓄电池三级充电方式存在的功率输入不稳定、随机性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POM)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VSS-POM-MPPT)算法与四级充电算法相结合的光伏储能充电控制策略。通过搭建光伏模型,对VSS-PO... 针对传统蓄电池三级充电方式存在的功率输入不稳定、随机性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POM)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VSS-POM-MPPT)算法与四级充电算法相结合的光伏储能充电控制策略。通过搭建光伏模型,对VSS-POM与POM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的跟踪速度进行对比,同时以稳压精度和稳流精度作为光伏电池为蓄电池充电时的性能评价指标。完成基于VSS-POM-MPPT算法的控制器程序设计,进行光伏电池向蓄电池充电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VSS-POM-MPPT相较于POM-MPPT在追踪到最大功率点时的用时减少了0.008 s,速度提升了24.3%;实验记录的蓄电池充电数据与本研究设计的充电算法一致,稳压精度和稳流精度分别为±0.4%、±0.8%,满足电力行业标准即±(0.5%~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T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四级充电控制策略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中等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分析及外场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岩岩 徐瑞欣 +1 位作者 孔蒙迪 张瑞芹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是大气中的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采样分析研究相比,目前针对IVOCs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IVOCs的深入研究对于大气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城市大气环境中IVOCs...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是大气中的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采样分析研究相比,目前针对IVOCs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IVOCs的深入研究对于大气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城市大气环境中IVOCs采样与分析技术和外场观测等,重点详述了IVOCs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采样分析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大气中IVOCs的化学结构、传输性及其反应性质.与质谱结合的在线采样技术提供高分辨率、实时监测的测量结果,有助于分析IVOCs的组成分布及浓度特征.与一维色谱技术相比,二维色谱技术的高灵敏度和强选择性大大提高了大气中有机物在色谱上的分离度.IVOCs采样分析技术的深化能够提高IVOCs定性定量的准确度,并大幅提高城市大气中IVOCs的研究效率和水平.从研究区域及测量物质方面来看,城市大气IVOCs的外场观测研究仍受到测量技术的限制,深入探究IVOCs物质组分及其定量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气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 采样分析技术 外场观测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宝青 曹洪奎 +1 位作者 郭振刚 刘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的运行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域控制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探究该方法的性能并证明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基于新型...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的运行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域控制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探究该方法的性能并证明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增强了抗干扰性,减弱了系统抖振,提高了PMSM中高速域的运行稳定性。针对传统加权系数法速度过渡区间不能实现平滑过渡、转速跟踪效果差、转子位置估计精度差的问题,在零低速域采用高频方波注入法,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在速度过渡区间设计模糊非线性加权系数切换法进行加权复合控制,以提高PMSM整个升速过程的运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加权系数法,所设计的模糊非线性加权系数法实现了速度过渡区间的平滑切换,转速跟踪效果好,转子位置估计精度高,实现了PMSM全速域的无传感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观测器 等速趋近律 高频方波注入法 加权系数切换法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双种群双阶段进化算法
19
作者 袁志超 杨磊 +2 位作者 田井林 魏晓威 李康顺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6-2665,共10页
针对包含复杂约束条件的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CMOP),在确保算法满足严格约束的同时,有效平衡算法的收敛性与多样性是重大挑战。因此,提出一种双种群双阶段的进化算法(DPDSEA)。该算法引入2个独立进化种群:主种群和副种群,并分别利用可行... 针对包含复杂约束条件的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CMOP),在确保算法满足严格约束的同时,有效平衡算法的收敛性与多样性是重大挑战。因此,提出一种双种群双阶段的进化算法(DPDSEA)。该算法引入2个独立进化种群:主种群和副种群,并分别利用可行性规则和改进的epsilon约束处理方法进行更新。在第一阶段,主种群和副种群分别探索约束Pareto前沿(CPF)与无约束Pareto前沿(UPF),从而获取UPF和CPF的位置信息;在第二阶段,设计一种分类方法,根据UPF与CPF的位置对CMOP进行分类,从而对不同类型的CMOP执行特定的进化策略;此外,提出一种随机扰动策略,在副种群进化到CPF附近时,对它进行随机扰动以产生一些位于CPF上的个体,从而促进主种群在CPF上的收敛与分布。把所提算法与6个具有代表性的算法:CMOES(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Even Search)、dp-ACS(dual-populatio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Constraint Strength)、c-DPEA(DualPopulation 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CAEAD(Constrain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Alternative Evolution and Degeneration)、BiCo(evolutionary algorithm with Bidirectional Coevolution)和DDCMOEA(Dual-stage Dual-populatio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在LIRCMOP和DASCMOP两个测试集上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PDSEA在23个问题中取得了15个最优反转世代距离(IGD)值和12个最优超体积(HV)值,展现了DPDSEA在处理复杂CMOP时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多目标优化 双种群 双阶段 进化算法 约束处理方法 分类方法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FGM-CM-BERT模型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
20
作者 李仁正 高冠东 +1 位作者 宋胜尊 肖珂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3,共12页
针对语音文本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泛化能力弱和特征融合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GM-CM-BERT模型,改进快速梯度法(FGM)以对抗训练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并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融合多模态特征,以提升算法准确度.首先,根据多模态数... 针对语音文本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泛化能力弱和特征融合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GM-CM-BERT模型,改进快速梯度法(FGM)以对抗训练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并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融合多模态特征,以提升算法准确度.首先,根据多模态数据特征,通过一种基于输入数据特征的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来改进FGM权重函数,在embedding层增加自适应扰动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其次,在跨模态交互层提出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通过将文本查询和音频键值对交叉融合,在特征融合效率与模型复杂度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最后,实验采用CMU-MOSI和CMU-MOSEI数据集,对比了常用的15个基线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七类情绪评分分类及二元情绪分类的准确率较基线模型均有所提升,分别达到了48.2%和87.5%,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快速梯度法 多头注意力机制 对抗训练 自适应扰动 跨模态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