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主体协同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PERSONAL模式探索——基于“我爱我家”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莉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通过对“我爱我家”这一社区自发课程的跟踪调查,发现社区自发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学习过程,经过个体直觉、知识解释、知识整合等环节实现组织的制度化学习,在推动学习型无边界组织生成的同时,生成社区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 通过对“我爱我家”这一社区自发课程的跟踪调查,发现社区自发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学习过程,经过个体直觉、知识解释、知识整合等环节实现组织的制度化学习,在推动学习型无边界组织生成的同时,生成社区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policies)支持、专家(expert)指导、区域需求和区域特征(regional)、社区系统(system)、组织化(organization)等多要素叠加发挥作用,通过不断拓展新鲜(new)领域的积极行动(action)整合所有资源,并推动跨越边界的学习(learning)贯穿始终。因此,多主体协同的社区自发课程可以不完全地概括为PERSONAL模式。要以PERSONAL模式发展社区自发课程,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发展人际互动,营造有利于跨组织交互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发课程 组织学习 多主体协同 personal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2
作者 陈吉清 张钰奇 +2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王俊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多项式混沌展开增强全局近似精度以及Kriging捕捉局部特征的优点,利用主动学习策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样本点,最大程度减少训练样本量,即减少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成本,提高分析效率。进一步构建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驱动的多软件协同设计框架,对前、后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建模、性能分析和后处理的无缝连接,形成一套自动化分析流程。最后,以电池包结构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pc-Kriging 多软件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endMask与改进Super4PCS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3
作者 郑银环 张帅彬 +1 位作者 吴飞 陈恩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58,共10页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表面点云;定义抓取分数选择最上层工件作为抓取对象,实现机器人自上而下抓取;针对不同形状的目标工件,基于相似匹配度函数选择模板点云;融合Super 4PCS与正态分布转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算法完成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在低重合率情况下的精确配准,获取目标工件的抓取位姿;并针对Super 4PCS算法粗配准时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对体素滤波后的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提取3D内部形状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作为点云配准算法的输入点集来提高算法的配准速度。点云配准实验和机器人无序分拣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目标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任务,配准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3.8 mm,位姿估计所需时间小于5.8 s,性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堆叠工件 位姿估计 无序分拣 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 Super 4pcS算法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 by Radiative Cooling and Heating 被引量:2
4
作者 Shidong Xue Guanghan Huang +3 位作者 Qing Chen Xungai Wang Jintu Fan Dahua Sho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25-267,共43页
Maintaining thermal comfort within the human body is crucial for optimal health and overall well-being.By merely broadening the setpoint of indoor temperatures,we could significantly slash energy usage in building hea... Maintaining thermal comfort within the human body is crucial for optimal health and overall well-being.By merely broadening the setpoint of indoor temperatures,we could significantly slash energy usage in building 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 surge in advancements in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PTM),aiming to regulate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within our immediate surroundings,clothing,and skin.The advent of PTM is driven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nano/micro-materials and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in PTM is personal radiative thermal management(PRTM),which demonstrates immense potential with its high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ease of regulation.However,it is les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raditional textiles,and there currently lies a gap in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RTM.In this review,we aim to present a thorough analysis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PRTM.Specifically,we will introduce and discuss the underlying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fabrication methods of textiles,and various indoor/outdoor applications in light of their different regulation functionalities,including radiative cooling,radiative heating,and dual-mode thermoregulation.Furthermore,we will shine a light on the current hurdles,propose potential strategies,and delve into future technology trends for PRTM with an emphasis on function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 Radiative cooling and heating Thermal comfort Dynamic thermoreg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铌高温磷化制备MAX相Nb_(2)PC
5
作者 丛良伟 庞昇 +2 位作者 王志 李来时 吴玉胜 《矿冶》 2025年第1期104-111,168,共9页
理论计算结果已经证实MAX相Nb_(2)PC机械性能优于其它MAX相,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结构材料。但受限于现有含磷MAX相制备过程存在的原料成本高(原料需使用高纯金属、红磷、石墨粉体)、反应器设计复杂(反应需在密闭石英反应器中进行)以及反应... 理论计算结果已经证实MAX相Nb_(2)PC机械性能优于其它MAX相,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结构材料。但受限于现有含磷MAX相制备过程存在的原料成本高(原料需使用高纯金属、红磷、石墨粉体)、反应器设计复杂(反应需在密闭石英反应器中进行)以及反应时间长(由于磷沸点低,需进行长时间的低温磷化—高温反应制备MAX相)等瓶颈问题,含磷MAX相的深入研究一直被忽视。基于此,提出基于气固反应机理的含磷MAX相高温磷化制备新思路,利用磷铁渣中的FeP高温释放磷蒸汽特征,使其在高温下对Nb_(2)O_(5)碳热还原产物NbC进行磷化,成功实现了MAX相Nb_(2)PC的高效制备。同时,探究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产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bC与磷铁渣摩尔比为1∶5时,在1200℃下保温1 h可得到纯度大于99%的Nb_(2)PC。该方法有望为含磷MAX相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铁渣 NBC 高温磷化 气固反应 Nb_(2)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personalized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with student and exercise portraits
6
作者 Wei-Wei Gao Hui-Fang Ma +2 位作者 Yan Zhao Jing Wang Quan-Hong Tian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1-109,共19页
The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online learning scenarios,providing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explicit learning directions.Existing solutions gen... The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online learning scenarios,providing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explicit learning directions.Existing solutions generally follow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paradigm,while the implicit connections between students(exercises)have been largely ignored.In this study,we aim to propose an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paradigm that can reveal the latent connections between student-student(exercise-exercise).Specifically,a new framework was proposed,namely personalized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with student and exercise portraits(PERP).It consists of three sequential and interdependent modules:Collaborative student exercise graph(CSEG)construction,joint random walk,and recommendation list optimization.Technically,CSEG is created as a unified heterogeneous graph with students’response behaviors and student(exercise)relationships.Then,a joint random walk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nearly uncoupled Markov chains is performed on CSEG,which allows for full exploration of both similar exercises that students have finished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students(exercises)with similar portraits.Finally,we propose to optimize the recommendation list to obtain different exercise suggestions.After analyses of two public dataset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ERP can satisfy novelty,accuracy,and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Exercise recommend Joint random walk Nearly uncoupled Markov chains Optimizati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Multi-modal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Design
7
作者 WANG Jia-rou TANG Cheng-xin SHUAI Liang-yi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isual,auditory,and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s with drivers were discussed.Their impact on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various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ry,voice interaction,and gesture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The study also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s for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incorporating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river-centricity,prioritizing passenger safety,and utilizing timely feedback as a criterion.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ed design methods like driver behavior research and driving situation analysis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ultimately improving driver satisfaction and 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Multi-modal design User psychology In-vehicle interaction Voice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
8
作者 廖宗熙 李元松 +1 位作者 叶绍其 郑和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调整方法。以南昌某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为背景,基于设计文件和MIDASCivil程序,建立空间杆系结构纵向计算模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节梁段的预拱度并用于指导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大桥成桥线形高程与监控成桥高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二者高差绝对值不超过20mm,所提方法理论清晰、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pc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数值模拟 预拱度设置方法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构件施工问题分析与质效提升措施研究
9
作者 孙文臣 《建筑施工》 2025年第3期496-499,共4页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环保标准升级、降本增效等内外因素驱动下,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施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然而PC工厂与施工现场沟通不佳、信息管理方式落后、施工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安装装配式...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环保标准升级、降本增效等内外因素驱动下,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施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然而PC工厂与施工现场沟通不佳、信息管理方式落后、施工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安装装配式预制构件效率低下,施工效能不高。因此,通过采取工作模块流程化、生产数字化、协调系统化、管理科学化等措施,通过上海市某保障房项目的初步实践,将PC构件安装时间缩短10%~15%、返工率降低30%~50%,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构件 模块流程化 生产数字化 协调系统化 管理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E's ZXPCS10.0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10
作者 Zhu Xiugeng (Mobile Division of ZTE Corporation,Shanghai 200233,China) 《ZTE Communications》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As we know, the future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on the way to bedigitalized, integrated, broadband, intel-ligent, standardized and customized, andthe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meets the demands.... As we know, the future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on the way to bedigitalized, integrated, broadband, intel-ligent, standardized and customized, andthe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meets the demands.ZTE’s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ystem (ZXPCS) is based on the personalhandset system (PHS) and deployed in morethan 110 cities in China. It is working well andwidely accepted by the carriers, which makes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 economy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E’s ZXpcS10.0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or DE as on HLR LINE into PH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空间应力敏感性分析
11
作者 徐富强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主墩顶部箱梁构造和受力状态较为复杂,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需要掌握和控制组合箱梁的空间应力分布。基于敏感性分析基本原理,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组合箱梁空间应力状态的敏感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衬混凝...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主墩顶部箱梁构造和受力状态较为复杂,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需要掌握和控制组合箱梁的空间应力分布。基于敏感性分析基本原理,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组合箱梁空间应力状态的敏感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衬混凝土具有协调箱梁结构受力的作用。主墩顶部箱梁空间应力对主梁自重最敏感,其次为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对顶板混凝土结构的敏感性较高,波形钢腹板对主梁自重和纵向预应力的敏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pc组合箱梁 空间应力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 4PCS算法的山岭隧道变形超欠挖提取算法研究
12
作者 王义成 韩钊 +2 位作者 李培锋 谢雄耀 唐亘跻 《建筑施工》 2025年第3期366-372,共7页
为了构建一种依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长隧道变形超挖与欠挖自动辨识算法,提升特长隧道超挖与欠挖辨识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栅格预处理与超级四点一致性配准算法(Super 4PCS)的超挖与欠挖辨识方法。采用徕卡P30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超长... 为了构建一种依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长隧道变形超挖与欠挖自动辨识算法,提升特长隧道超挖与欠挖辨识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栅格预处理与超级四点一致性配准算法(Super 4PCS)的超挖与欠挖辨识方法。采用徕卡P30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超长隧道掘进过程中的岩壁点云数据,并据此构建了隧道的三维模型。完成建模后,将三维模型转化为点云模型,随后利用Super 4PCS算法将实测点云与标准模型点云进行精确配准。通过计算配准后模型点云与岩壁点云之间的偏差值,即可得出山岭隧道的超挖与欠挖数据。试验结果显示,基于Super 4PCS的超挖与欠挖辨识方法,在临沧高速公路天生桥点云项目中取得了卓越的辨识效果,其误差相较于全站仪测量结果的精度控制在约1 m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欠挖提取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 Super 4pcS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信创PC终端的应用集中管控技术研究
13
作者 王含颖 刘振博 +1 位作者 李富豪 忻如阳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70-75,83,共7页
分析了铁路信创PC终端应用现状,从级联管控、软件下发和安全策略下发3个角度,探讨基于铁路信创PC终端的应用集中管控关键技术。通过研究,实现了对信创终端的精确访问控制和全面安全防护,显著提升了铁路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 铁路信创 pc终端 应用集中管控 级联管控 软件下发 安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岩浅埋无封底PC组合围堰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14
作者 卢文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潍宿高铁墙夼水库特大桥53#~55#水中墩承台基础为挖井基础,墩位处最大水深为6.6 m,围堰内河床岩层为砂岩,基本无覆盖层。54#墩的承台施工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围堰,针对裸岩浅埋无封底围堰的施工特点,通过建模分析各个工况下围堰体系... 潍宿高铁墙夼水库特大桥53#~55#水中墩承台基础为挖井基础,墩位处最大水深为6.6 m,围堰内河床岩层为砂岩,基本无覆盖层。54#墩的承台施工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围堰,针对裸岩浅埋无封底围堰的施工特点,通过建模分析各个工况下围堰体系的变形与受力情况,表明围堰结构及整体稳定性安全。无封底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围堰的综合性施工难度较大,介绍铣槽、沉桩、基槽内清淤、柱脚锚固浇筑等关键施工技术,现场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岩浅埋 无封底 pc组合围堰 结构设计 铣槽 柱脚锚固 混凝土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与PC塑胶材料在轻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性能比较与选用
15
作者 刘峰 《上海轻工业》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与PC(聚碳酸酯)是广泛应用于轻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两种高性能塑胶材料,各自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文章主要探讨ABS和PC在轻工业产品如家电产品、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用品及电子和电池产品中的应用,并对ABS...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与PC(聚碳酸酯)是广泛应用于轻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两种高性能塑胶材料,各自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文章主要探讨ABS和PC在轻工业产品如家电产品、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用品及电子和电池产品中的应用,并对ABS和PC材料的环境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以期为设计师进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助力轻工业产品向着高性能与环境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塑胶材料 pc塑胶材料 轻工业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现浇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喻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常规的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顶部现浇部位施工技术主要使用顶部预留钢筋内侧对拉法加固现浇边模,易受支撑点打凿膨胀作用影响,不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现浇加固施工技术的优化展开实证研究。即进行装配式... 常规的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顶部现浇部位施工技术主要使用顶部预留钢筋内侧对拉法加固现浇边模,易受支撑点打凿膨胀作用影响,不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现浇加固施工技术的优化展开实证研究。即进行装配式建筑外墙PC构件吊装定位,安装PC构件顶部现浇装置,调整PC构件边模加固组件,从而完成了PC构件现浇加固施工。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现浇加固施工技术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标准要求,施工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外墙施工质量,降低综合施工成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外墙 pc构件 顶部现浇部位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构件智能产线改造优化研究
17
作者 赖东富 贾良飞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5-17,22,共4页
基于生产工艺原则,对PC构件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通过分析PC构件的加工工艺和各工位的生产节拍,增设了4个工位,用于异形构件生产过程中异常模台的缓冲,以及流转顺序调整,解决因摆渡车故障导致生产线断流情况;调整生... 基于生产工艺原则,对PC构件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通过分析PC构件的加工工艺和各工位的生产节拍,增设了4个工位,用于异形构件生产过程中异常模台的缓冲,以及流转顺序调整,解决因摆渡车故障导致生产线断流情况;调整生产线的构件通行高度,满足生产线的生产多样性和通用性,提高生产线的年产量;取消倒挂式鱼雷罐,利用原有运输线立柱,在运输线轨道梁上平面铺设轨道,采用移动小车运输料斗形式,降低了混凝土运输故障率及损耗,便于检修。该产线改造后经生产运行验证,改善了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产线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为PC构件智能生产线的布局设计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构件 预制构件 改造优化 智能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S7系统的磨矿过程自动化控制优化研究
18
作者 汪檠 邹立超 李然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实现磨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通过PCS7系统采集球磨机的进水量、加矿量、加球量等多项关键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分析了磨矿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泵池液位波动导致旋流器流量和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泵池液位... 为实现磨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通过PCS7系统采集球磨机的进水量、加矿量、加球量等多项关键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分析了磨矿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泵池液位波动导致旋流器流量和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泵池液位的控制优化、旋流器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优化以及磨机进水量、加矿量和加球量的协调控制等方法。通过现场运行数据表明,这些控制优化策略有效提高了磨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磨矿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加强新型控制算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磨矿过程的全流程优化研究、完善控制模型、加强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过程 pcS7系统 自动化控制 控制优化策略 数据采集 磨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ucational Leader's Personality Style Inventory in K12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s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静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4期262-264,共3页
The research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ty Style Inventory on two levels of educational leaders: K12 level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including both American and Chinese school leaders. Through comparing ... The research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ty Style Inventory on two levels of educational leaders: K12 level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including both American and Chinese school leaders. Through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of personality types at different levels, it is revealed that educational leaders in different levels have differen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find out how the Personality Style Inventory can improve the leadership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ITY STYLE INVENTORY PSI K12 higher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钢棒-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香成 吴治莼 +4 位作者 李小鹏 赵军 赵佳宝 王春光 刘明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3-141,共9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steel bar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PC钢棒)-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根相同尺寸、相同纵筋配筋率、不同PC钢棒替代率的PC钢棒-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PC钢棒...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steel bar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PC钢棒)-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根相同尺寸、相同纵筋配筋率、不同PC钢棒替代率的PC钢棒-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PC钢棒替代率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PC钢棒替代率的提高,试件的裂缝分布高度降低,裂缝数量变少,滞回曲线的饱满程度逐渐降低,耗能能力降低,残余位移角减小,自复位能力增强;当PC钢棒的替代率不大于50%时,各试件的峰值荷载接近;当PC钢棒的替代率大于50%时,试件的峰值荷载随PC钢棒替代率的增大而提高;当加载位移角相同且不大于1.0%时,配置PC钢棒的混凝土柱的残余位移角较为接近,且明显小于未配置PC钢棒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残余位移角;当加载位移角相同且大于1%时,柱的残余位移角随着PC钢棒替代率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钢棒 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自复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