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ARγ_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秀丽 章琳 +1 位作者 李影娜 柴丽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 1999年T2DM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T2DM组(156例,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例)、T...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 1999年T2DM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T2DM组(156例,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例)、T2DM一级亲属中正常糖耐量组即NFDR组(168例,为T2DM的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组即NC组(150例,与T2DM无血缘关系,且经口服糖耐量检测排除T2DM和糖耐量异常IGT者)。每组按体重指数(BMI)再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和非肥胖组(BMI<25kg/m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BMI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NFDR组、T2DM组甘油三酯(TG)依次增高,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依次增高,但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A/AA基因型患者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P<0.05),其中肥胖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FDR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中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PA/AA基因型与PP基因型患者的TC、TG、HDL、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C肥胖组及NC非肥胖组中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相关,以肥胖者明显,但可能对血脂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PPAR激活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新益 刘金福 李林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1,126,共4页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色谱对苦瓜多糖(MCP)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利用高通量筛选法对苦瓜多糖的分离纯化产物进行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研究。试验以SMMC-7721肝癌细胞为模型,确定了苦瓜多糖各个样品的合适浓度为50μg...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色谱对苦瓜多糖(MCP)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利用高通量筛选法对苦瓜多糖的分离纯化产物进行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研究。试验以SMMC-7721肝癌细胞为模型,确定了苦瓜多糖各个样品的合适浓度为50μg/mL,并以此浓度对PPARγ、PPARδ受体的激活能力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苦瓜多糖分离产物MCP2和MCP4对PPARγ受体有激活作用,激活倍分别为1.726和1.602。MCP2-1和MCP2-2样品都能激活PPARγ受体,激活倍分别为1.593、1.678。MCP2、MCP2-1和MCP2-2是苦瓜多糖的降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 HTS 苦瓜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与NF-κB对PPARδ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晓刚 韩燕 +1 位作者 杨旭东 毛泽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B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AP1及NF-κB因子各自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同时突变其转染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AP1及NF-κB均可以增强PPARδ的表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钦赞 庞真贞 刘莉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2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98岁;体质量指数(BMI)22.42~32.13 kg/m^(2),平均BMI 27.25 kg/m^(2);吸烟64例,高血压史7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33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3.31岁;BMI 22.74~29.88 kg/m^(2),平均BMI 25.87 kg/m^(2);吸烟56例,高血压史85例。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4例,女性8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3.30岁;BMI 21.13~27.03 kg/m^(2),平均BMI 22.57 kg/m^(2);吸烟30例,高血压史6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2DM患者HbA1c水平;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检测PPAR-γ2 Pro12Ala SN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P发生的危险因素,估算PPAR-γ2Pro12Ala SNP和HbA1c水平与DP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Pro12Ala SNP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对照组、T2DM组及DP组患者HbA1c水平分别为5.12%±0.97%、7.95%±1.21%和9.12%±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因分型后可得纯合子Pro/Pro(P/P)型片段为224 bp、43 bp,杂合突变Pro/Ala(P/A)型片段为276 bp、224 bp、43 bp,纯合突变Ala/Ala(A/A)型片段为267 bp。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均增加(OR=2.529,95%CI为1.637~3.498;OR=2.594,95%CI为1.645~3.856)。6.0%≤HbA1c <8.0%和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明显增加(OR=2.046,95%CI为1.358~2.952;OR=3.105,95%CI为2.049~4.861),且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又明显高于6.0%≤HbA1c <8.0%的T2DM患者(χ^(2)=6.087,P <0.01);HbA1c水平与Pro12Ala(PA)、Pro12Ala(AA)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 1)。结论携带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的个体属DP高危人群,这些基因型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促进了DP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控制HbA1c水平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预防DP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尿病性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多糖降血糖活性的高通量筛选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何新益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16,共4页
PPAR与2型糖尿病存在密切关系,该受体已成为抗2型糖尿病的主要靶点。本文以PPAR三种亚型PPARα、PPARγ和PPARβ/δ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对苦瓜多糖进行活性筛选。筛选结果表明苦瓜多糖对PPARδ和PPARγ具有较强的激活效果,其激活倍... PPAR与2型糖尿病存在密切关系,该受体已成为抗2型糖尿病的主要靶点。本文以PPAR三种亚型PPARα、PPARγ和PPARβ/δ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对苦瓜多糖进行活性筛选。筛选结果表明苦瓜多糖对PPARδ和PPARγ具有较强的激活效果,其激活倍数分别达1.995、1.689。苦瓜多糖是一种潜在的降糖、降脂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 HTS 苦瓜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效应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毕晋明 王永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7期49-51,共3页
脂肪细胞不仅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器官,还可通过一些细胞因子参与能量稳态的调节。在肉品质评价上,适量的皮下脂肪是不可缺少的指标之一。为此,研究脂肪特性就成了动物营养与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作者通过对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特性及作用... 脂肪细胞不仅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器官,还可通过一些细胞因子参与能量稳态的调节。在肉品质评价上,适量的皮下脂肪是不可缺少的指标之一。为此,研究脂肪特性就成了动物营养与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作者通过对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特性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以便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小雅 金慰芳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盛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为观察大鼠局部大剂量辐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以137Csγ射线对大鼠股骨头部位局部照射,吸收剂量为30Gy,剂量率为0.83Gy/min,照后两周取股骨头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绘... 为观察大鼠局部大剂量辐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以137Csγ射线对大鼠股骨头部位局部照射,吸收剂量为30Gy,剂量率为0.83Gy/min,照后两周取股骨头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绘制生长曲线及进行集落计数,RT-PCR检测Cbf-α1,PPAR-γ,VEGF-a和KDR的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剂量辐射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集落形成数目减少;Cbf-α1,PPAR-γ,VEGF-a和KDR的表达均降低,其中Cbf-α1,PPAR-γ,VEGF-a表达降低幅度分别达18.98%,9.46%和57.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故体外大剂量局部辐射明显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核结合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琴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950-955,共6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以及新型PPAR激动剂的开发。本文对特异性PPAR激动剂相关的毒性类型和毒性机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介绍了临床试验中双重PPAR激动剂和泛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报道,以期更好地了解PPAR激动剂毒性作用,为设计出安全性更高的PPAR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激动剂 肝毒性 心脏毒性 肌肉毒性 致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