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5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TPO-Ab阳性对妊娠早期孕妇血清代谢谱的影响
1
作者 李赟 梁程程 +2 位作者 王晓雨 童嘉欣 储继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的血清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探索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母胎健康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入院产检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的妊娠早期孕妇,依据TPOAb结果分为阳...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的血清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探索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母胎健康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入院产检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的妊娠早期孕妇,依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分析两组孕妇血清代谢谱的差异,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POAb阳性孕妇血清内存在79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其中上调的20种,下调的59种,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21条主要代谢途径;与TPOAb相关的差异代谢物31种,其中呈正相关的6种,负相关的25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与甘油磷脂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及甘油脂类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结论 妊娠早期TPOAb阳性孕妇血清内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这些代谢物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母胎健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早期 血清 代谢组学 妊娠结局 代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基因TaPod-A1、TaPod-A3和TaPod-D1等位变异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鑫源 程宇坤 +4 位作者 王丽丽 战帅帅 马孟瑶 郭玲 耿洪伟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小麦面粉的颜色是其品质分级的重要指标,为了使小麦面粉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利用位于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10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基因检测。基因型与表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TaPod-A1、... 小麦面粉的颜色是其品质分级的重要指标,为了使小麦面粉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利用位于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10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基因检测。基因型与表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TaPod-A1b (35.5%)、TaPod-A3c (53.6%)和TaPod-D1b(60%)较其他等位变异类型TaPod-A1a (64.5%)、TaPod-A3a (46.4%)和TaPod-D1a(40%)均具有较高的POD活性。在新疆小麦材料中, TaPod-A1、TaPod-A3和TaPod-D1的3个不同基因位点上高POD活性的优异等位变异类型的分布频率均表现为引进品种(系)≈自育品种(系)>地方品种。TaPod-A3b在110份新疆小麦材料中并未检测出,说明该等位变异为稀有等位变异。具有TaPod-A1、TaPod-A3和TaPod-D1基因等位变异组合品种(系)的平均POD活性高低依次为TaPod-A1b/TaPod-A3c/TaPod-D1b (2836.25 U g^(–1) min^(–1))> TaPod-A1b/TaPod-A3c/TaPod-D1a (2796.00 U g^(–1)min^(–1))> TaPod-A1b/TaPod-A3a/TaPod-D1b(2520.31Ug^(–1)min^(–1))> TaPod-A1a/TaPod-A3c/TaPod-D1b(2473.91Ug^(–1)min^(–1))> TaPod-A1a/TaPod-A3a/TaPod-D1b(2407.65Ug^(–1)min^(–1))> TaPod-A1b/TaPod-A3a/TaPod-D1a(2339.06Ug^(–1)min^(–1))> TaPod-A1a/TaPod-A3c/TaPod-D1a(2320.38Ug^(–1)min^(–1))> TaPod-A1a/TaPod-A3a/TaPod-D1a(2210.69Ug^(–1)min^(–1))。其中,具有TaPod-A1b/TaPod-A3c/TaPod-D1b等位变异基因的活性(2836.25Ug^(–1)min^(–1))极显著高于具有TaPod-A1a/TaPod-A3a/TaPod-D1a(2210.69Ug^(–1)min^(–1))(P<0.01)的品种,说明具有较多优异等位变异类型的品种具有较高的P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 等位变异 分子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PO混合方法的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目标电磁散射研究
3
作者 余洪鑫 冯菊 +1 位作者 欧阳琪翔 廖成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算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同时平面波谱分解技术被引入以实现两种算法的有效衔接。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平坦地面上金属球目标的散射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和PO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高度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PO方法能够有效考虑大气波导对照射激励和目标散射过程的影响,为剖析和理解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PE)法 物理光学(po)法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多模态超声表现与血清TPOAb滴度的相关性
4
作者 王琪琪 张武平 +3 位作者 丁治国 李心爱 杨燕 王朝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多模态超声表现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的灰阶超声、CDF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根据灰阶超声表现将HT分为局灶型(A型)、类...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多模态超声表现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的灰阶超声、CDF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根据灰阶超声表现将HT分为局灶型(A型)、类结节型(B型)、弥漫回声减低型(C型)及弥漫回声增高型(D型),同时基于CDFI所示血流分布将其分为丰富型、增多型、正常型及稀疏型;分析甲状腺平均杨氏模量(E mean)及HT CDFI分型与血清TPOAb滴度的相关性。结果全部100例血清TPOAb滴度为(270.31±72.63)IU/ml。其中,灰阶超声分型为A型38例、B型26例、C型20例及D型16例,CDFI分型为丰富型15例、增多型9例、正常型69例及稀疏型7例;100例甲状腺E mean为(22.31±7.38)kPa。不同灰阶超声类型HT之间,TPOAb滴度及甲状腺E 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0例甲状腺E mean与血清TPOAb滴度呈正相关(r_(s)=0.702,P=0.037);A、B、C、D型HT甲状腺E mean与血清TPOAb滴度亦均呈正相关(r_(s)=0.752、0.823、0.853、0.497,P均<0.05);HT CDFI分型则与血清TPOAb滴度呈负相关(r_(s)=-0.746,P=0.03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甲状腺E mean及血流信号均与其血清TPOAb滴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超声检查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水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210)Po的分布与待积有效剂量评价
5
作者 卢颖 周花珑 +5 位作者 黄美琴 韦湫阳 刘鳗卿 许泽钺 郭凯行 何佶蔓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94-101,共8页
漓江作为世界级旅游河流,流域内辐射环境安全直接影响生态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漓江主要干流支流水样,分别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法和自沉积法开展放射性核素^(210)Pb和^(210)Po的放化测量,分析该流域... 漓江作为世界级旅游河流,流域内辐射环境安全直接影响生态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漓江主要干流支流水样,分别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法和自沉积法开展放射性核素^(210)Pb和^(210)Po的放化测量,分析该流域放射性核素^(210)Pb和^(210)Po活度浓度分布,探讨其潜在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保护与风险管理建议。结果表明: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水中^(210)Pb和^(210)Po测值范围分别为7.33~24.5 mBq/L和0.305~2.35 mBq/L,均处于本底水平,饮用水点位所致待积有效剂量为2.72~8.61μSv,远小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本研究填补了漓江流域水体中^(210)Pb和^(210)Po的测量数据的空白,也为后续监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210)Pb ^(210)po 辐射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ePOD10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6
作者 何雪强 吴姝 +4 位作者 林慧靖 陈奥 王苗 史钊辉 闫语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克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过氧化物酶基因MePOD10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分析和蛋白酶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ePOD10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从木薯‘华南124’('South China 124','SC124... 【目的】克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过氧化物酶基因MePOD10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分析和蛋白酶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ePOD10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从木薯‘华南124’('South China 124','SC124')中扩增MePOD10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MePOD10-pET28a融合表达载体,再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蛋白诱导,通过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ting确定MePOD10蛋白的表达情况,纯化MePOD10蛋白后进行酶活性和动力学分析。【结果】MePOD10基因CDS序列长度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5069.60 Da,理论等电点为6.59,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蛋白。MePOD10含有植物过氧化物酶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橡胶树POD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为93.25%。在37℃、1 mmol·L^(-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6 h条件下,上清和沉淀均有蛋白表达,纯化后的上清蛋白酶活性高于对照蛋白,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随着底物浓度增加,MePOD10蛋白催化活性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稳,说明MePOD10蛋白具有催化活性。【结论】MePOD10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保守结构域,在37℃、1 mmol·L^(-1)IPTG诱导6 h条件下,MePOD10-pET28a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过氧化物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VMD-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
7
作者 张淋杭 吴鲁纪 +4 位作者 师陆冰 杨林杰 江鹏 齐建军 秦佳音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78,共10页
传动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时常伴随着大量的噪声,会影响基于声音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因此,针对齿轮箱点蚀声音信号故障特征难以提取、故障准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PO-VMD)-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 传动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时常伴随着大量的噪声,会影响基于声音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因此,针对齿轮箱点蚀声音信号故障特征难以提取、故障准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PO-VMD)-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利用声压传感器采集了齿轮箱的声音信号;然后,基于VMD的参数需要优化的问题,采用PO优化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了寻优,利用PO-VMD优化算法提取了声音信号中的时域特征,建立了声音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BiLSTM网络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了训练测试,实现了齿轮箱的故障识别目的,并利用中心距91.5 mm齿轮疲劳实验台,采集了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的声音信号,对基于PO-VMD-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O-VMD-BiLSTM的传动齿轮箱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的声音故障诊断识别的准确度从60.75%提升到了97.75%,识别准确度提升了约61.67%。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基于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系统 声音信号 模拟仿真信号构建 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声音故障诊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PO-KELM的3D NAND FLASH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卜柯方 李杰 秦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2,共9页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芯片国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3D NAND FLASH作为当前存储器件的重要代表,其寿命预测对于保障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硬件搭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采集平台,对3D NAND FLASH进行特性分析,在不同擦...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芯片国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3D NAND FLASH作为当前存储器件的重要代表,其寿命预测对于保障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硬件搭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采集平台,对3D NAND FLASH进行特性分析,在不同擦除/写入次数下模拟FLASH可能发生的不同误码情况,分析耐久性、数据保持特性以及读、写干扰特性的变化趋势。同时提出鹦鹉优化器改进的核极限机器学习机,由于核极限学习机参数寻优困难,鹦鹉优化器通过搜索位置提高参数寻优速度和准确度。采用将已使用的循环次数作为输出结果对FLASH进行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机器学习,采用鹦鹉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精度可以达到98.5%,在提升训练速度和准确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NAND FLASH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机器学习 鹦鹉优化器(po) 核极限学习机(K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城区环境下基于POS的车载激光点云纠正
9
作者 韩萱 刘如飞 +2 位作者 崔健慧 王旻烨 李泽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在高楼林立、树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GNSS信号易受遮挡,GNSS/INS组成的POS位姿误差迅速累积,因此基于POS提供的位姿信息解算出的车载激光点云位置误差增大,从而出现局部非刚性形变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POS的车载激光点云... 在高楼林立、树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GNSS信号易受遮挡,GNSS/INS组成的POS位姿误差迅速累积,因此基于POS提供的位姿信息解算出的车载激光点云位置误差增大,从而出现局部非刚性形变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POS的车载激光点云纠正方法的基础上,首先针对复杂城区环境下易出现的GNSS信号遮挡及车辆运行情况,通过不同控制点间距对比,制定最佳控制点布设方案;然后深入分析不同GNSS信号遮挡条件下POS的误差特性,构建合理的误差时变插值模型;最后利用控制点误差插值信息对POS位姿进行修正,从而为车载激光点云解算提供可靠的位姿信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策略对POS进行修正,其定位精度相较于修正前可提升约62.50%;利用修正后的POS位姿解算出的车载激光点云,其精度相较于点云纠正前可提升约7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城区环境 poS 误差插值 车载激光点云 点云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近岸大气中的^(210)Po、^(210)Bi和^(210)Pb及其沉降入海通量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瑞阳 钟强强 +5 位作者 王浩 杜娟 刘文靖 张洁然 黄德坤 于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大气^(210)Po、^(210)Bi和^(210)Pb的沉降通量是海洋中核素示踪颗粒物动力学过程(颗粒有机碳输出、颗粒物输运)的基础参数,为揭示我国近海地区^(210)Po、^(210)Bi和^(210)Pb活度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估算其沉降入海通量,本文于2016年9... 大气^(210)Po、^(210)Bi和^(210)Pb的沉降通量是海洋中核素示踪颗粒物动力学过程(颗粒有机碳输出、颗粒物输运)的基础参数,为揭示我国近海地区^(210)Po、^(210)Bi和^(210)Pb活度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估算其沉降入海通量,本文于2016年9月至翌年2月和2021年9-11月分别对上海及厦门地区近地表大气气溶胶中^(210)Po、^(210)Pb和^(210)Bi的活度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基于^(210)Po-^(210)Pb活度比(^(210)Po/^(210)Pb)和^(210)Bi-^(210)Pb活度比(^(210)Bi/^(210)Pb)两种示踪法计算了气溶胶颗粒物的滞留时间,并利用一维简单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估算了3种核素以大气沉降方式输入东海的通量。结果显示,2016年上海秋、冬两季^(210)Po、^(210)Bi、^(210)Pb 3种核素活度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1.27 m Bq/m^(3)、0.45~1.83 m Bq/m^(3)和1.12~6.10 m Bq/m^(3);2021年秋季厦门^(210)Po、^(210)Bi、^(210)Pb 3种核素活度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5~0.85 m Bq/m^(3)、0.83~2.52 m Bq/m^(3)和0.17~1.32 m Bq/m^(3),上海近地表气溶胶中3种核素的活度浓度秋季平均值比厦门地区高。利用^(210)Po/^(210)Pb和^(210)Bi/^(210)Pb计算得到上海和厦门近地面大气的气溶胶滞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210)Po/^(210)Pb计算上海气溶胶滞留时间均值为(94±54)d,基于^(210)Bi/^(210)Pb计算上海气溶胶滞留时间均值为(6.4±4.8)d,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两种示踪法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差异。本文基于一维简易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估算了上海地区的^(210)Pb、^(210)Bi和^(210)Po的大气沉降入东海的通量,其在秋季期间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26.35 Bq/(m^(2)·d)、0.04~7.91 Bq/(m^(2)·d)和0.01~5.49 Bq/(m^(2)·d)。基于模型估算的^(210)Po、^(210)Bi和^(210)Pb沉降通量与研究区域的实际观测值接近一致,表明利用一维简易气溶胶沉降速率模型间接估算法在替代观测站直测核素的沉降入海通量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近岸 ^(210)po ^(210)Bi ^(210)Pb 滞留时间 沉降入海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潮影响下北部湾研究海域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的分布特征
11
作者 刘文靖 钟强强 +4 位作者 王浩 陈随缘 黄德坤 刘进文 于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81,共13页
^(210)Po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颗粒活性,可用于水体悬浮颗粒物来源及传输、污染物清除等过程的示踪研究。2021—2022年冬季寒潮过境期间北部湾研究海域不同形态^(210)Po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实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 ^(210)Po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颗粒活性,可用于水体悬浮颗粒物来源及传输、污染物清除等过程的示踪研究。2021—2022年冬季寒潮过境期间北部湾研究海域不同形态^(210)Po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实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o的活度浓度水平分别为0.36~1.39dpm·(100 L)^(-1)(1 Bq=60 dpm)和0.60~12.15 dpm·(100 L)^(-1);水体中^(210)Po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实测的颗粒态^(210)Po活度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TSM)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2)=0.968,P<0.01)表明,溶解态^(210)Po被颗粒物显著“清除”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北部湾寒潮期间水体中^(210)Po的分配系数(K_d值)为(1.16~17.95)×10^(5) mL·g^(-1),与其他海域相同TSM质量浓度条件下相比明显增加,再次表明溶解态^(210)Po在北部湾寒潮过境期间得到强化“清除”。原因可能是寒潮期间北部湾水体中的再悬浮过程和输送过程的加强促使水体TSM质量浓度增加,溶解态^(210)Po因被颗粒物吸附而被强化“清除”。冬季北部湾海域频发的寒潮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导致水动力混合加剧,影响TSM分布的同时也改变了北部湾水体中^(210)Po的分布。这对认识寒潮、台风等强对流气象事件影响下近岸海域水体悬浮颗粒物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质的传输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210)po 颗粒态^(210)po 寒潮 总悬浮颗粒物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组合惯导系统精度分析——以Applanix POS MV为例
12
作者 冯国正 叶飞 +2 位作者 孙振勇 费新龙 聂君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81,共5页
随着移动测量技术发展,对高精度、连续、可靠、稳定的导航定位数据需求日益增多。本文针对复杂动态环境下单独GNSS导航定位难题,利用Applanix POS MV开展紧组合惯导系统精度试验研究。结论为:①紧组合导航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单独GNSS PPK... 随着移动测量技术发展,对高精度、连续、可靠、稳定的导航定位数据需求日益增多。本文针对复杂动态环境下单独GNSS导航定位难题,利用Applanix POS MV开展紧组合惯导系统精度试验研究。结论为:①紧组合导航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单独GNSS PPK定位模型,尤其在角速率、姿态变化较大区域,组合导航定位精度优势更为显著;②紧组合导航定位系统跟踪所有卫星精度最高,关闭北斗卫星与仅跟踪GPS卫星精度相当,关闭GPS卫星精度损失严重;③紧组合导航定位系统PPK辅助定位精度优于RTX辅助定位精度,但RTX精度均优于0.05 cm,可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结果表明,利用PPK或RTX辅助紧组合惯导系统在复杂情况下仍可提供高精度、连续、可靠、稳定导航定位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组合 惯导系统 Applanix poS MV 导航定位数据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POD、CAT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王思凡 陈维峰 +2 位作者 马林 袁宗胜 刘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比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建立了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活... 【目的】探讨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系生长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比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建立了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活性的产气肠杆菌CT-B09-2、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这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处理,共计16个菌剂处理(T_(1)~T_(16)),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菌剂处理30 d后测定牡丹根干质量及叶片POD、CAT活性,并对各指标进行组间差异性、相关性和回归拟合分析。【结果】3种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牡丹根干质量、POD活性、CAT活性的影响不同;T_(8)处理(施用40 mL产气肠杆菌、80 mL解淀粉芽孢杆菌、40 mL乙酸钙不动杆菌)的根干质量、POD活性、CAT活性最大,分别为6.32 g、153.31μmol·g^(-1)、676.53μmol·g^(-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4.47%、341.29%、95.14%;各菌剂处理下,POD活性与CAT活性、CAT活性与根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单因子效应分析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根干质量的影响随着其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互作效应分析显示,产气肠杆菌低用量与解淀粉芽孢杆菌高用量的互作效果最好,产气肠杆菌适中用量与乙酸钙不动杆菌低用量的互作效应最好。【结论】各菌剂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牡丹根干质量及叶片POD、CAT活性,以V(产气肠杆菌)∶V(解淀粉芽孢杆菌)∶V(乙酸钙不动杆菌)=40 mL∶80 mL∶40 mL的T_(8)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牡丹 根系生长 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TD优化方法的厢式车辆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龙 汪刘应 +5 位作者 刘顾 葛超群 张颖 王文豪 胡灵杰 陈海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92-3999,共8页
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快速精准计算分析方法是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手段。车辆目标的散射场主要源于反射和绕射的综合作用,因此采用物理绕射理论(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PTD)引入棱边绕射效应,改进物理光... 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快速精准计算分析方法是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手段。车辆目标的散射场主要源于反射和绕射的综合作用,因此采用物理绕射理论(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PTD)引入棱边绕射效应,改进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方法,从而建立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模型的PO-PTD混合型高频近似优化计算方法,以提升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进而,基于PO-PTD优化方法分析电大尺寸厢式车辆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研究其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周向分布特征对频率与擦地角的响应特性。车辆各方位的电磁散射特性与其对应的结构形状有密切关系,涉及大平面镜面反射、二面角反射、边缘绕射等多重效应。车辆RCS分布曲线形态随着擦地角增大而呈现先扩张后缩减的变化,并随着频率增大呈现缩减态势。车辆前向车头与后向车尾对擦地角变化最为敏感,是影响RCS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本研究可为电大尺寸和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评估与控制技术提供关键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特性 车辆目标 物理光学 物理绕射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贝母苷甲通过促进GPX4泛素化降解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萍 王长福 +2 位作者 韩士林 匡海学 王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10,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I,TBMS 1)诱导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铁死亡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BMS 1作用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并根据此结果进行分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BMS 1对HCT116细... 本研究旨在探究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I,TBMS 1)诱导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铁死亡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BMS 1作用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并根据此结果进行分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BMS 1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脂质活性氧(lipi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Lipid ROS)水平的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亚铁离子(Fe^(2+))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中MDA,GSH以及Fe^(2+)的相对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PX4蛋白的泛素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TBMS 1药物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克隆形成能力逐渐降低;细胞中加入TBMS 1后,GSH水平降低,而Fe^(2+)和MDA水平增加;HCT116细胞中加入TBMS 1作用后,细胞中氧化态的Lipid ROS绿色荧光明显增加且Lipid ROS水平明显增加;在细胞中同时加入TBMS 1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能够逆转TBMS 1导致的细胞死亡,且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BMS 1能够抑制GPX4蛋白的表达,而对SLC7A11蛋白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加入TBMS 1对GPX4蛋白表达的抑制能够被Fer-1所逆转,且蛋白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TBMS 1促进了GPX4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本研究结果发现TBMS 1可能通过促进GPX4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铁死亡并抑制其恶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苷甲 结直肠癌 增殖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
16
作者 刘秀芳 张晓磊 王德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7,共12页
采用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分析具有变量字符元素计数特征的数据,给出该模型的统计性质和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参数估计逐渐收敛于真实... 采用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分析具有变量字符元素计数特征的数据,给出该模型的统计性质和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参数估计逐渐收敛于真实值.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阶自回归模型 po-DDRCMTINAR(k)模型 混合稀疏算子 条件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17
作者 徐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4,共8页
为了设计高效的靶向增黏二元驱油体系,研究了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作用机制。采用旋转滴方法测定了羧酸盐和硫酸盐类延展型表面活性剂(C8PmEnC和C8PmEnS)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PO数目、EO数目和离子... 为了设计高效的靶向增黏二元驱油体系,研究了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作用机制。采用旋转滴方法测定了羧酸盐和硫酸盐类延展型表面活性剂(C8PmEnC和C8PmEnS)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PO数目、EO数目和离子头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长PO链的螺旋结构有利于界面张力降低,而长EO链的空间效应不利于降低界面张力,当PO数目≥10且EO数目≤10时,C8PmEnC和C8PmEnS分子才可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会增强混合体系的亲水性,明显降低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nmin值;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与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形成混合胶束,不影响nmin值。当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不够强时,靶向增黏聚合物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发生竞争吸附,界面张力升高;对于界面活性较强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靶向增黏聚合物通过调整亲水亲油平衡影响界面张力。未破壳和破壳靶向增黏聚合物均会进一步降低油溶性较强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维持超低界面张力活性。这对靶向增黏二元驱的体系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 界面张力 po EO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分析的车载高效率LLC变换器优化设计
18
作者 赵永秀 朱治钢 +2 位作者 刘泽伟 王崇杰 雷鸣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传统车载低压LLC变换器采用级联拓扑或交错并联拓扑来提升功率等级,导致效率提升难、输出电流不均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对称式谐振腔的双变压器半桥LLC拓扑结构。深入分析对称式谐振腔工作状态与输入电流纹波,发现对称式谐振腔可... 传统车载低压LLC变换器采用级联拓扑或交错并联拓扑来提升功率等级,导致效率提升难、输出电流不均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对称式谐振腔的双变压器半桥LLC拓扑结构。深入分析对称式谐振腔工作状态与输入电流纹波,发现对称式谐振腔可实时均分谐振电流,使得输入电流纹波减小且连续,缓解汽车电池输出应力。同时,探究本文所提出拓扑励磁电感量对两变压器均流能力与不平衡度的影响,发现当励磁电感量越接近时,两变压器均流能力越好,不平衡度越低。为近一步减小LLC变换器在变频工况下的循环电流时间及提升所提出拓扑效率,本文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变换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建立最佳工作模态PO模式下状态时域方程,确定负载约束、系数约束、零电压开关(ZVS)等约束条件,求解最佳谐振参数范围,提升变换器工作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低压LLC变换器 对称式谐振腔 时域分析方法 po模式 参数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中国的发现及其潜在适生区预测
19
作者 邱海燕 王建赟 +5 位作者 赵菁 宋凡 何志新 韩冬银 符悦冠 李磊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5-733,共9页
本研究报道了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海南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克隆了其COI基因,描述了其对榴梿的危害情况,并预测了该害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25个有效分布点位和19个气候... 本研究报道了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海南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克隆了其COI基因,描述了其对榴梿的危害情况,并预测了该害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25个有效分布点位和19个气候环境因素,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预测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适生区,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进行验证,同时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马来异裂木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州和北美洲的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均存在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且海南全省及台湾部分沿海地区为高适生区。在影响马来异裂木虱潜在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中,最湿月份的降水量(Bio13)和最湿季度的降水量(Bio16)为最重要影响变量。由于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与榴梿的种植区较为一致,为防止马来异裂木虱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障我国榴梿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马来异裂木虱的监测,同时开展该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消长规律研究,研究结果为该虫经济高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梿 马来异裂木虱 形态特征 COI基因 MaxEnt模型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妇女甲状腺自身免疫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4 位作者 邹丽颖 马郡 王月姣 田玄玄 金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女性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I)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孕...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女性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I)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孕前未确诊甲状腺疾病、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产妇508例,收集患者基线特征、孕早期(孕6~10周)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浓度,孕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n=169)和非GDM组(n=339),对两组TAI阳性发生率、一般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发生因素。结果GDM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前肥胖者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组年龄超过30岁孕妇比例显著高于非GDM组(59.17%vs 6.79%,χ^(2)=168.667,P<0.001)。孕前肥胖(BMI≥28 kg/m^(2))产妇在GDM组中占比为24.26%,显著高于非GDM组的8.26%(χ^(2)=24.599,P<0.001)。GDM组中TAI发生率54.44%,非GDM组TAI的发生率为1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5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30岁及孕前肥胖使TAI产妇GDM发生风险增加6.08倍(OR=6.08,95%CI:3.61~10.25,P<0.001)。结论早期甲功正常女性中,随诊年龄增大(尤其超过30岁)、孕前BMI增高(尤其肥胖者)、孕前TAI者,孕期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加,未来旨在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AI女性发生GDM的预防策略,以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自身免疫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期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孕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