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清蛋白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病变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佳 张美华 +3 位作者 毕志刚 陈文琦 董正邦 方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B/c小鼠致敏局部皮肤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卵清蛋白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局部出现红斑、鳞屑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增生,真皮炎性细胞浸润;皮损局部IL-4、IL-5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卵清蛋白经皮致敏BALB/c小鼠能诱导伴IgE升高的炎症性皮损,细胞因子表达呈Th2优势型,病变类似于特应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经皮致敏 balb/c小鼠 卵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DQ株感染BALB/c小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振格 侯喜林 +3 位作者 余丽芸 王宇鹏 王杰 田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研究牛冠状病毒DQ株(BCoV-DQ)对BALB/c小鼠的敏感性,本研究将该病毒以不同剂量、不同途径感染小鼠,观察比较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以100TCID50-700TCID50感染小鼠,结果显示300TCID50病毒可使试验小鼠... 为研究牛冠状病毒DQ株(BCoV-DQ)对BALB/c小鼠的敏感性,本研究将该病毒以不同剂量、不同途径感染小鼠,观察比较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以100TCID50-700TCID50感染小鼠,结果显示300TCID50病毒可使试验小鼠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和可见的病理变化。采用滴鼻、灌胃、腹腔注射三种途径感染小鼠,结果显示灌胃组个体变化差异大,组织器官病变明显,为最佳感染途径。取主要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毒基因组的RT—PCR扩增,证实该病毒可以在小鼠肠道内成功增殖。本实验表明BALB/c小鼠可以作为BCoV.DQ研究的替代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balb c小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良 董炳梅 +5 位作者 魏凤 孙全文 王爱华 唐娜 张春玲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接种后BALB/c小鼠出现了轻度的免疫应答,而家兔产生了强而持久的免疫保护。本研究对BALB/c小鼠的接种量进行了进一步摸索,结果表明,50与100μg/只免疫效果明显优于20μg/只;其中50μg/只E2蛋白与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血清IgG水平较高且稳定;而100μg/只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免疫初期,糖基化E2蛋白组产生了免疫抑制,至21d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且达极高水平;但100μg/只E2蛋白免疫后,整个免疫期内抗体水平均较低,只有轻微波动。以上结果表明,家兔对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BALB/c小鼠,且糖基化E2蛋白免疫效果明显好于E2蛋白,BALB/c小鼠的糖基化E2蛋白最佳免疫剂量为50μg/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balb c小鼠 猪瘟病毒 E2蛋白 树突状细胞疫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卵蛋白诱发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高琴琴 丁子桐 +6 位作者 李友林 史琦 苗丰 石璐 楚慧伦 孔德明 孙文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卵蛋白(ovalbumin,OVA)对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量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初步确定较为合适的OV...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卵蛋白(ovalbumin,OVA)对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量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初步确定较为合适的OVA造模剂量。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OVA 20μg),模型2组(OVA 50μg),模型3组(OVA 100μg),醋酸地塞米松组(OVA 100μ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OVA致敏,并以1%OVA雾化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瑞氏染色计算BALF中EOS数目,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Ig E、IL-4、IFN-γ及BALF中EOS均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中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在Ig E、IL-4、IFN-γ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方面以OVA 50μg组小鼠更为明显。结论三种剂量OVA均可成功诱发BALB/c小鼠出现哮喘,综合而言50μg OVA所诱发的哮喘模型更为明显,推荐作为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适宜造模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动物模型 卵蛋白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