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2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合规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蓝庆新 杨鹏辉 张心平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6,共10页
2024年10月4日,欧盟正式通过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税措施。文章从调查程序和裁决结果的双重视角审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合规性。分析表明,欧方在调查过程中过度依赖其单... 2024年10月4日,欧盟正式通过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税措施。文章从调查程序和裁决结果的双重视角审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合规性。分析表明,欧方在调查过程中过度依赖其单方面的补贴规则和惯例,甚至在某些环节脱离规则框架,采用难以确立统一标准的事实评估和认定方法。其结果是,欧盟预先假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可诉补贴,并错误地认定这些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造成了损害,整个裁定过程充斥着不公平、不合规及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此,中国应当继续深化与欧盟的对话磋商,争取更加公正、合理的裁决结果,同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确保补贴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并积极参与国际补贴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产业补贴 欧盟 反补贴调查 合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如何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跃军 刘文丽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为激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补贴政策,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激励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聚焦2011年—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 为激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补贴政策,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激励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聚焦2011年—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补贴总体上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样本区间内,政府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82%;2)研发投资和创新人力资本在政府补贴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企业金融化会发挥调节效应,增强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3)政府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1.064%,长期时研发补贴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非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61%;4)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显著,而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新能源企业用好政府补贴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政策、数字化与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志安 侯耀威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激励效应因企业所属地理区位、生命周期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创新资本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节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正向调节财税政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且数字化程度越高,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优于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组合实施表现出负向交互效应,且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并非呈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政策组合 数字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化激励、企业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屹 姜诗源 刘传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较于非创业板上市公司,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更显著。政府应重视数字化激励,鼓励企业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结论可为政府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及创新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企业创新 数字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政策、优势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活力 被引量:1
5
作者 牟俊霖 闫里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9—2021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对院士、杰青、博士、硕士等发放科研项目补贴、购房... 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9—2021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对院士、杰青、博士、硕士等发放科研项目补贴、购房补贴和收入补贴,对博士后流动站给予科研补贴以及对在站博士后给予科研和生活补贴,对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给予补贴,对机构引进人才给予补贴等政策对中国城市创新活力的贡献。研究发现:第一,至少在3年内,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和机构引进人才补贴三种政策都能显著地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其他人才补贴政策对中国城市创新活力没有显著影响;第二,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显著地提高了实质性创新专利的占比,机构引进人才补贴对实质性创新专利的占比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和机构引进人才补贴三种政策,通过增强城市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创新活力提升。本文研究为评估不同类型人才政策补贴的效果提供了有益参考,这对于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还为理解人才政策的传导机制提供了理论探索和经验证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人才补贴 城市优势产业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兼论从财务补贴到制度补贴的转型
6
作者 王曙光 梁爽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4,共18页
基于2012—2022年A股先进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但其效果受到补贴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内容性质、项目性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产业集聚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后补贴的、关键性的... 基于2012—2022年A股先进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但其效果受到补贴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内容性质、项目性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产业集聚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后补贴的、关键性的和专项的创新补贴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同时,政府创新补贴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因果路径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效应”来提升创新数量,通过“资金供给效应”来提升创新质量。此外,政府创新补贴的不同分类与影响机制之间存在特定的匹配关系。基于此,政府应根据补贴的发放主体、设计与实施方式以及行业特性,精细化设计政府创新补贴,以精准对接企业的研发需求。当前,政府创新补贴以财务补贴为主,这可能导致企业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削弱其内生创新动力。未来改革方向应着眼于从“显性”财务补贴向“隐性”制度补贴转型,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 政府创新补贴 财务补贴 制度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变动、家庭债务风险与财富分配效应--兼论房产税与住房补贴双重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宪春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9,共13页
如何设计房地产改革方案以兼顾防范房价下跌风险和促进家庭住房财富均等化双重目标,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厘清房价变动影响家庭债务风险和财富分配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对于受... 如何设计房地产改革方案以兼顾防范房价下跌风险和促进家庭住房财富均等化双重目标,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厘清房价变动影响家庭债务风险和财富分配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对于受到房贷约束的低财富家庭而言,只能获得房价上涨带来的部分财富增量,却承担了房价下降造成的全部财富损失,因此,房价上涨或下降均可能通过引起低财富家庭房产净值上升更少或损失更多,导致家庭债务风险上升和财富差距扩大。政策仿真结果显示,征收房产税的单一政策可能会降低房价,引起低财富家庭的财富损失更多,拉大家庭财富差距,而房产税搭配向低财富家庭提供住房补贴的组合方案,则可以降低家庭债务风险和改善家庭财富分配。特别地,相较于固定的住房补贴率,通过盯住家庭配置住房面积逆向调整住房补贴率并保持低调整频率的政策模式,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和最小化福利损失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变动 家庭杠杆率 家庭财富分配 房产税 住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运营补贴问题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滕靖 吴桐 章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运营补贴是市域(郊)铁路健康发展、体现公益性服务特征的重要保障。国家铁路参与市域(郊)铁路的建设运营,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运输优势。路地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市域(郊)铁路的鲜明特点之一。为了市域(郊)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运营补贴是市域(郊)铁路健康发展、体现公益性服务特征的重要保障。国家铁路参与市域(郊)铁路的建设运营,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运输优势。路地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市域(郊)铁路的鲜明特点之一。为了市域(郊)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路地合作背景下市域(郊)铁路的运营补贴问题进行分析。[方法]以既有线改造的上海金山铁路和新建线路的成都成灌铁路为例,对其路地合作机制进行介绍,辨析地方政府、市域(郊)铁路公司、国家铁路集团等各主体的功能职责;对运营补贴模式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两条线路在补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结果及结论]金山铁路和成灌铁路分别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和面向亏损的补贴模式,二者在补贴机制和补贴效果上存在差异。目前,市域(郊)铁路运营补贴存在低票价模式下的收支不平衡、市域(郊)铁路专门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既有线改造的资产界面不够清晰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落实地方政府支付责任、编制市域(郊)铁路成本核算标准、量化市域(郊)铁路正外部性和综合绩效、通过站城融合培育市域(郊)铁路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产业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运营补贴 购买服务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兼论政府补贴和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洪心 左端美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1,共12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并且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持续增强的动... 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并且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持续增强的动态演化特征。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了供给侧的资源配置和资源转化效率,同时推动了需求侧的成长经济和扩张经济,从而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补贴的激励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了数字化转型的现金驱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促进了企业家风险偏好程度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不同维度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化特征。本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金驱动效应评估及政府差异化政策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 政府补贴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凤阁 于佳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经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是积极稳妥发展科技金融的接入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算,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经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是积极稳妥发展科技金融的接入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算,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科技与金融结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机制检验发现,科技金融通过政府创新补贴与信息约束程度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企业性质、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等内外部环境差异会导致科技金融政策出现异质性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政府创新补贴 信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协同政策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 孙依囡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5,共9页
基于激励约束政策的协同整合视角,区分低碳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以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政策组合协同效应与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征收环境税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增量”,而政府补贴... 基于激励约束政策的协同整合视角,区分低碳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以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政策组合协同效应与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征收环境税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增量”,而政府补贴的作用表现为“提质”;二者的协同交互则会实现促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环境责任水平越高,环境税、政府补贴及二者交互效应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但对低碳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政府补贴 低碳技术创新 企业环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化补贴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兼论管理层情绪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明慧 何雪婷 冀云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3,共13页
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专精特新”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数字化补贴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补贴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技术密集型、竞争激烈行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 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专精特新”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数字化补贴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补贴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技术密集型、竞争激烈行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作用更强;缓解资金约束和提升数字化人力资本水平是其中的主要影响机制;积极的管理层情绪能够强化政府数字化补贴效果,但政治关联弱化了政策效果;政府数字化补贴可以与政府采购协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可以为优化政府数字化补贴政策设计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化补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 管理层情绪 政治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债券政府补贴的绿色投资激励效应研究
14
作者 张自立 潘大鹏 +1 位作者 郝亚杰 张紫琼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绿色投资是撬动绿色生产要素,引领绿色发展的有力杠杆,我国政府在双轨体制下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对绿色投资流向进行调节。本文构建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债券政府补贴对监管、绿色转型、绿色融资的激... 绿色投资是撬动绿色生产要素,引领绿色发展的有力杠杆,我国政府在双轨体制下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对绿色投资流向进行调节。本文构建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债券政府补贴对监管、绿色转型、绿色融资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对绿色债券的补贴对监管行为没有直接影响;发放给企业的补贴对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投资行为没有直接激励效应;绿色债券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转型投资的激励效应受价格机制的制约,当绿色生产成本大于传统生产成本时,补贴对企业绿色转型有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抑制作用。本文结论详细解释了绿色债券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生产转型的作用机制,为政府促进绿色债券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投资 补贴 激励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丁宁 高婧 吴晓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100,共14页
绿色金融是环境治理的关键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1年281个城市数据,透视了绿色金融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利于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其作用机理涵盖能源强度优化、绿色技术赋能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三条路径,进一步结合城市... 绿色金融是环境治理的关键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1年281个城市数据,透视了绿色金融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利于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其作用机理涵盖能源强度优化、绿色技术赋能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三条路径,进一步结合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科研水平较高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绿色金融的环境治理效应更为显著;同时,绿色金融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环境关注度的协同联动可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为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凸显其在环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治理 财政补贴 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碳排放、碳信息披露与盈余操纵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良军 王暖欣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排放对财务表现的消极影响逐渐增强,成为盈余操纵的新驱动因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信息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碳排放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排... “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排放对财务表现的消极影响逐渐增强,成为盈余操纵的新驱动因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信息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碳排放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排放显著加剧了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碳排放信息披露数量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加剧碳排放与盈余操纵的正向联系;路径检验结果表明,碳排放通过增加环保费用与绿色转型费用加剧企业盈余操纵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保补贴、市场绿色资助、机构投资调研以及较高的审计质量均能缓解碳排放对盈余操纵的加剧作用。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研究为缓解碳排放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提升盈余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碳排放 碳信息披露 盈余操纵 环保费用 绿色转型 政府绿色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财政创新补助精准投入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瑶 汤宁 +1 位作者 马亚妮 潘旭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随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提升财政创新补助激励的有效性越发重要。采用2008—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财政创新补助对激发企业创新内驱力、产出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补助... 随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提升财政创新补助激励的有效性越发重要。采用2008—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财政创新补助对激发企业创新内驱力、产出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补助创新激励的有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的总体影响力最大,对企业发明专利的激励也更强;对大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类和科技经费支持类补助,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科技人才支持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因此,建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的支持力度,科技经费支持类补助重点面向大企业集中力量攻克尖端技术,科技人才支持类补助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逐步实现精准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创新补助 研发投入 创新产出 倾向得分匹配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市场结构与协同创新: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高伟 杜骁恒 +1 位作者 梁琦 孙伟国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0,共16页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定市场结构中这种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市场结构在政府补贴促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中介作用,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环境成熟度则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深入的面板分析发现:补贴不仅提升了协同创新的效率,还增强了创新产出的持续性。基于改进的NK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升协同创新的最优水平或减缓其波动来优化创新系统的整体表现,但这种优化效果在不同区域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从整合多学科视角构建了政府补贴—市场结构—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系统识别了补贴效应的边界条件,为新兴产业政策精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市场结构 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谭崇静 杨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305,共7页
为分析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运用t检验和双对数线性回归进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补贴后都比补贴前有明显提高;财政补贴每增长1%就会使保费收入增加0.98%,保险密度增... 为分析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运用t检验和双对数线性回归进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补贴后都比补贴前有明显提高;财政补贴每增长1%就会使保费收入增加0.98%,保险密度增加0.78%,赔付支出增加2.08%,简单赔付率增加0.96%。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保费收入比湖北省显著增多,但与湖南省相比无明显差异;陕西省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都比湖北省、湖南省显著增多。总体而言,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正向影响显著。建议中央财政给予农机互助保险保费补贴;扩大地方财政补贴地域范围;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农机互助保险 供给 需求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激励何以赋能企业持续性创新?——基于内部治理与风险承担的交互机制视角
20
作者 李香梅 王静 孙源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0,共13页
财税激励作为扶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利益分配、引导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和风险承担交互视角,评估财税激励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实施效果,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边界条件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 财税激励作为扶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利益分配、引导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和风险承担交互视角,评估财税激励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实施效果,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边界条件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财税激励显著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风险承担在财税激励和持续性创新间发挥中介效应,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微观制度基础,通过提升风险承担正向调节财税激励与持续性创新的关系。拓展性分析表明,财税激励通过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良好金融环境下持续性创新对财税激励的依赖不断降低;高科技企业中财税激励对持续性创新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优化创新领域财税激励政策、建立现代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持续性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指引,对推进我国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持续性创新 内部控制 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