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症:与外科手术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宫卫东 薛克 +6 位作者 褚延魁 王青 阳威 权辉 杨鹏 王执民 吴智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肝功能和凝血系列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相应治疗。在双介入组,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33±0.65)×109/L和(3.63±1.0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是(7.98±3.0)×109/L和(163±91)×109/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7±0.25)cm,术后24个月为(1.31±0.23)cm(P<0.05);术后24个月11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6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1例患者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16%(4/25),3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在外科治疗组,术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2±0.60)×109/L和(41.0±12.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为(9.3±2.56)×109/L和(321±12.5)×109/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3±0.22)cm,术后24个月(1.28±0.18)cm(P<0.05);术后24个月13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7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4例患者术后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20%(5/25),2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2例患者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结论PGEV+PSE双介入治疗在控制再出血以及提高血细胞数量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脾功能亢进 PGEV PSE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导引TIPS联合曲张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3
2
作者 汪靖园 薛挥 +2 位作者 李伟之 邰明辉 魏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导引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肝硬化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中47例(病例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导引TIPS联合PT...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导引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肝硬化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中47例(病例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导引TIPS联合PTVE,对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IPS路径联合PTVE。比较2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及时长、PTVE完成时长及手术总时长等指标,分别比较2组手术前后肝脏血管情况。记录2组并发症。结果病例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和时长、手术总时长及术中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流道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PTVE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均缩小;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流速均加快,肝动脉流速均减低、RI均增高(P均<0.05)。病例组无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对照组3例(3/35,8.57%)复发消化道出血(t=3.1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导引TIPS及PTVE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复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门静脉 穿刺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关键技术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艳 胡锦华 +3 位作者 王广川 崔屹 刘福利 张春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3%、72.1%、43.4%。Cox回归分析表明Child-Pugh分级(RR2.40,95%CI 1.23~4.58,P=0.04)和曲张静脉程度(RR 2.03,95%CI 1.16~4.34,P=0.04)为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Child-Pugh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唯一影响因素(RR 2.65,95%CI 1.32~6.91,P=0.04)。结论根据曲张静脉特点选择不同组织胶注射方式对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栓塞术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无创评估TIPS联合PTVE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晓 李思杰 +5 位作者 郭大静 张萍 冉海涛 王志刚 郑元义 左国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acoustic structure quantification,ASQ)技术在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acoustic structure quantification,ASQ)技术在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SQ技术对30例正常人及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预行TIPS联合PTVE患者手术前后肝、脾分别定量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肝、脾的ASQ卡方值直方图和ASQ定量相关参数:众数、均值、标准差以及蓝红2色直方图曲线下面积比;并在手术过程中测量门静脉压(portosystemic pressure gradient,PPG);比较手术前后肝、脾ASQ定量参数值的变化及与PPG的相关性。结果:PPG术前组(28.71±4.81)mm Hg与术后组(18.30±4.73)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Red Mode、Red Ave、Red SD、FD ratio、Blue Mode、Blue Ave、Blue SD各参数值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9.60±2.15)、(102.25±2.22)、(13.62±1.70)、(0.13±0.11)、(120.90±6.29)、(132.57±15.98)、(27.94±13.65),术前组上述参数值分别为(103.21±1.98)、(107.52±2.51)、(18.48±1.41)、(0.18±0.07)、(125.25±2.86)、(146.57±9.03)、(37.64±10.21),术前组脾ASQ各定量参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组脾ASQ各定量参数分别为(101.66±1.97)、(105.24±2.04)、(16.56±1.49)、(0.15±0.09)、(122.96±5.56)、(137.96±14.46)、(31.45±12.49),术后各参数值均小于术前,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ASQ各定量参数值在术前组分别为(117.81±3.23)、(120.70±3.27)、(19.70±1.07)、(0.67±0.28)、(136.05±4.62)、(148.68±7.03)、(33.68±7.36),术后组各参数值分别为(118.01±3.35)、(120.9±3.58)、(19.54±1.40)、(0.66±0.30)、(135.26±4.38)、(148.42±7.65)、(33.73±6.30),术前组与术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ASQ各定量参数值与PPG呈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9、0.331、0.451、0.848、0.961、0.318、0.881,P均<0.05);然而肝ASQ各定量参数值与PPG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4、0.174、0.045、0.169、0.128、0.105、0.136,P均>0.05);正常对照组、术前组、术后组脾脏指数(spleen index,SI)分别为(18.21±1.42)cm2、(45.23±12.32)cm2、(35.66±11.70)cm2,正常对照组与术前、术前组与术后组脾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Q技术测量的脾ASQ各定量参数值可用于无创定量监测TIPS联合PTVE术前、术后门静脉压的变化情况、评价手术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