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OOC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
45
1
作者
兰国帅
郭倩
钟秋菊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7,共13页
MOOC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提高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利用MOOC实施混合教学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
MOOC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提高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利用MOOC实施混合教学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支持系统融合的角度,以探究学习社区中文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坚持性。研究表明: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和感知有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和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坚持性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对其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与学习坚持性之间的关系起中介效应。这些发现可为设计有效的MOOC教学和学习策略,以及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有效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投入度
学习坚持性
学术自我效能感
教学存在感
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
网络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二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
46
2
作者
李维
白颖颖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2,共7页
探索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其学业成绩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两视角,以对云南某县331名初二年级学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单元,对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进行...
探索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其学业成绩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两视角,以对云南某县331名初二年级学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单元,对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的直接作用让位于间接作用;(2)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既能以同步形式,又能以连续的形式在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充当中介作用;(3)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均显著高于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而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的教师支持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投入
初二学生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汪明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39,共3页
自从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之后,很多研究者对此做了深刻而细致的研究。学习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业水平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从心理辅导层面提出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
自从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之后,很多研究者对此做了深刻而细致的研究。学习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业水平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从心理辅导层面提出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学习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学术数据库的持续使用是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关键,但目前对高校学生群体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融合自我效能、感知愉悦以及习惯三大理论,构建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的...
学术数据库的持续使用是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关键,但目前对高校学生群体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融合自我效能、感知愉悦以及习惯三大理论,构建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收集收据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揭示高校学生使用学术数据库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构建的理论模型能有效揭示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但是服务质量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对数据库厂商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学术数据库
技术接受模型
系统成功模型
感知愉悦
自我效能
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徐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8,共14页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外,其余闲暇活动时长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倒U形”关系,如发展闲暇活动时长在上学日每天1.6小时和周末每天2.72小时,以及周末娱乐闲暇活动时长在每天2.88小时,青少年能够取得最佳学业成绩,超过最佳时长,则阻碍学业成绩发展;闲暇活动对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更有利于中低阶层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发展;在影响机制上,适度时长的闲暇活动可以降低学业困难自我感知、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业成绩发展。基于上述发现,家长应树立“学逸结合”的教育理念,合理分配青少年学习与闲暇时间;学校应优化课后服务机制,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闲暇需求;以“双减”为契机,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构建协同闲暇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闲暇支持,最终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学业成绩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自感学业困难
学业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OOC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
45
1
作者
兰国帅
郭倩
钟秋菊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技术促进学习创新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7,共13页
基金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学习空间中教育探究社区理论的模型建构及其应用研究"(17YJC880046)
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现代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索(2017SGJLX064)
文摘
MOOC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提高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利用MOOC实施混合教学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支持系统融合的角度,以探究学习社区中文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坚持性。研究表明: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和感知有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和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坚持性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对其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与学习坚持性之间的关系起中介效应。这些发现可为设计有效的MOOC教学和学习策略,以及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有效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新视野。
关键词
学习投入度
学习坚持性
学术自我效能感
教学存在感
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
网络学习空间
Keywords
learning engagement
learning persistence
academic
self-
efficacy
teaching presence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network learning spac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二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
46
2
作者
李维
白颖颖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背景下的农村教师结构调整及编制需求研究"(项目号:AFA150007)
文摘
探索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其学业成绩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两视角,以对云南某县331名初二年级学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单元,对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的直接作用让位于间接作用;(2)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既能以同步形式,又能以连续的形式在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充当中介作用;(3)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均显著高于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而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感知的教师支持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投入
初二学生
学业成绩
Keywords
perceived
teacher support
academic
self-
efficacy
learning engagement
second year junior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汪明春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5D-004)
文摘
自从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之后,很多研究者对此做了深刻而细致的研究。学习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业水平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从心理辅导层面提出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学习自我效能感
Keywords
party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angle
perceived academic self- efficacy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培
机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学科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深度聚合与服务研究"(12&ZD221)的成果之一
文摘
学术数据库的持续使用是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关键,但目前对高校学生群体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融合自我效能、感知愉悦以及习惯三大理论,构建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收集收据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揭示高校学生使用学术数据库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构建的理论模型能有效揭示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但是服务质量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对数据库厂商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学术数据库
技术接受模型
系统成功模型
感知愉悦
自我效能
习惯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academic
databas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System success model
perceived
playfulness
self-
efficacy
Habit
分类号
G2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徐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8,共14页
文摘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外,其余闲暇活动时长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倒U形”关系,如发展闲暇活动时长在上学日每天1.6小时和周末每天2.72小时,以及周末娱乐闲暇活动时长在每天2.88小时,青少年能够取得最佳学业成绩,超过最佳时长,则阻碍学业成绩发展;闲暇活动对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更有利于中低阶层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发展;在影响机制上,适度时长的闲暇活动可以降低学业困难自我感知、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业成绩发展。基于上述发现,家长应树立“学逸结合”的教育理念,合理分配青少年学习与闲暇时间;学校应优化课后服务机制,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闲暇需求;以“双减”为契机,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构建协同闲暇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闲暇支持,最终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学业成绩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自感学业困难
学业自我效能感
Keywords
leisure time
academic
achievement
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elf-
perceived
learning difficulties
academic
self-
efficacy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OOC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关系研究
兰国帅
郭倩
钟秋菊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初二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李维
白颖颖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汪明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校学生用户学术数据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张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