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药剂对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兴红 李易初 +2 位作者 于太飞 吕春梅 张俊华 《中国瓜菜》 CAS 2012年第4期19-21,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采用的5种药剂均对辣椒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药剂EC50大小顺序依次为甲霜·噁霉灵>噁霉灵>百菌清>科佳>腐霉利,其中甲霜·噁霉灵最高为19.4m...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采用的5种药剂均对辣椒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药剂EC50大小顺序依次为甲霜·噁霉灵>噁霉灵>百菌清>科佳>腐霉利,其中甲霜·噁霉灵最高为19.4mg·L-1,腐霉利最低为5.4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枯萎病菌 镰刀菌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拮抗细菌Ljb002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月 李海群 +2 位作者 乔雪 姜治民 孙军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7-72,共6页
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促生能力但拮抗能力一般的细菌菌株Ljb002,为提高抑制辣椒枯萎病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能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l... 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促生能力但拮抗能力一般的细菌菌株Ljb002,为提高抑制辣椒枯萎病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能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8种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初始p H、蛋白胨和Mg SO_4加入量对菌株Ljb002发酵液抑制孢子萌发的能力有显著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最佳条件组成为初始pH 7.72、蛋白胨12.93 g/L、硫酸镁1.98g/L、葡萄糖20 g/L、接种量3%、种龄10 h、100 m L三角瓶装液量为14 m L、培养温度28℃,此时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最大为96.73%。在验证试验中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了95.18%,与优化前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64.37%相比提高了3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响应面分析方法 尖孢镰刀菌 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及其对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志祥 王殿东 +5 位作者 周亚林 王培 严婉荣 严蓓 罗路云 张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3-224,共12页
探究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辣椒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根际真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Ya-1为接种菌,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接种前,接种后10 d,2... 探究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辣椒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根际真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Ya-1为接种菌,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接种前,接种后10 d,20 d时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变化。与FOC处理(C)相比,Ya-1+FOC(D)在第10天和第20天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7.93%和77.26%。同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Ya-1和辣椒枯萎病菌组真菌α多样性在10 d和20 d时真菌香农指数均高于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在进行处理后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同一时间点处理组和对照组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也具有显著差异(P <0.05)。各处理土壤优势真菌种群分别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在10 d和20 d,接种病原菌(OTU_1)相对丰度在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相比较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OTU_1相对丰度降低,被孢霉菌(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升高。相比较对照组,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处理后连接数减少,而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后,正连接数降低。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对辣椒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它也改变了接种病原菌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复杂度和根际土壤中病原菌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辣椒枯萎病 微生物群落 辣椒 根际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志祥 严婉荣 +3 位作者 王宝 何舒 曾向萍 肖彤斌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共11页
辣椒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严重制约辣椒生产的土传病害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材料,而化学药剂则不能完全根治,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病菌抗药性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提取物等生... 辣椒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严重制约辣椒生产的土传病害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材料,而化学药剂则不能完全根治,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病菌抗药性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既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畜健康,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述了近20 a来国内外用于辣椒枯萎病生物防治的微生物种类、植物来源及其生防机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生防产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辣椒枯萎病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抗病材料 生物防治 生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15产嗜铁素条件及其对甜椒的防病促生效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贤美 周广芳 辛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Bs-15嗜铁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改良M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色氨酸为外源氨基酸,在pH7.2、装液量100mL/250mL、37℃、200r/min下培养,可获得较高产量的嗜铁素。盆钵试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Bs-15嗜铁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改良M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色氨酸为外源氨基酸,在pH7.2、装液量100mL/250mL、37℃、200r/min下培养,可获得较高产量的嗜铁素。盆钵试验结果表明:若同时接种Bs-15和枯萎病菌,Bs对枯萎病菌的防效为44.44%;若施用Bs-152d后再接种枯萎病菌,防效可达56.94%。说明Bs-15可能通过产生系统诱导抗性增强了对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还表明,Fe离子可大大降低Bs-15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仅为12.50%和23.43%。另外,经Bs-15浸种处理播种后第14,21,28和40d的甜椒苗比对照增高27.24%~54.53%;与对照相比,处理组中有50%的甜椒开花时间提前了17.26d,平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36.92%和49.68%。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15在甜椒枯萎病防治及生长促进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甜椒 镰刀菌枯萎病 生物防治 植物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鲁红学 周燚 +2 位作者 赵明敏 王莉 徐万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3-754,共2页
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 ̄35℃,pH值3~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pH值7~8;产孢最适温度25~30℃、pH值6;菌丝体在荸荠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孢量以PSA培养基上最多;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pH值7~9,致死温度55℃。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生物肥防治黄瓜枯萎病、青椒疫病的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贵 张晓霞 +1 位作者 范丙全 姜瑞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固体生物肥料防治黄瓜枯萎病和青椒疫病的效果研究,对田间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固体生物肥料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5.12%、对青椒疫病防治效果达51.79%,达到了差异显著的效果,而且分别增产11.06%和37.1...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固体生物肥料防治黄瓜枯萎病和青椒疫病的效果研究,对田间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固体生物肥料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5.12%、对青椒疫病防治效果达51.79%,达到了差异显著的效果,而且分别增产11.06%和37.19%,其防病与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生物肥料 黄瓜枯萎病 青椒疫病 生物防治 田间小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96-Ⅱ发酵液对辣椒病害的防治及对植株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利平 郝变青 +1 位作者 王静 乔雄梧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为了探明B96-Ⅱ发酵液对辣椒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B96-Ⅱ发酵液对辣椒病害的防治及对植物促生效果的室内和田间试验。平皿试验结果表明,B96-Ⅱ发酵液(10^10-10^11cfu/mL)对辣椒枯萎病菌、辣椒疫病菌、辣椒黑斑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 为了探明B96-Ⅱ发酵液对辣椒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B96-Ⅱ发酵液对辣椒病害的防治及对植物促生效果的室内和田间试验。平皿试验结果表明,B96-Ⅱ发酵液(10^10-10^11cfu/mL)对辣椒枯萎病菌、辣椒疫病菌、辣椒黑斑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稀释100倍以上浓度(〉10^8-10^9cfu/mL),对3种病菌的生长完全抑制;在稀释10^2-10^8倍(10^2-10^8cfu/mL)时,对辣椒枯萎病菌生长速率抑制率为62.71%~93.22%,对辣椒疫病菌抑制率为71.07%-92.56%,对辣椒黑斑病菌的抑制率为91.74%~97.5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96-Ⅱ发酵液(500倍)间隔30d进行2次灌根后,35d的防治效果为80.3%,复方多菌灵为37.9%,70d后B96-Ⅱ发酵液的防治效果仍为78.3%,而复方多菌灵仅为8.4%;B96-Ⅱ对辣椒植株有明显促生作用,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提高16.1%,鲜质量提高33.5%,结实率提高23.8%,果实质量增加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土传病害 辣椒枯萎病 辣椒疫病 辣椒黑斑病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观察镰刀菌在四季豆植株体内侵染过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建良 宋碧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7,共2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phaseoli)侵染四季豆茎部的过程。结果表明,病菌主要侵染四季豆木质部导管,而同一横切面上的皮层几乎见不到菌体。在同一病株中,基部的导管被病菌严重充塞,越近上部,导管中的病菌越少...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phaseoli)侵染四季豆茎部的过程。结果表明,病菌主要侵染四季豆木质部导管,而同一横切面上的皮层几乎见不到菌体。在同一病株中,基部的导管被病菌严重充塞,越近上部,导管中的病菌越少;同一植株横切面木质部的各导管,病原菌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四季豆枯萎病 镰刀菌 电镜扫描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卯婷婷 莫维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49-53,共5页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土传病害之一,随着辣椒连作及品种复种指数高等现象的出现,土壤中病原菌经年累积,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致使辣椒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基于辣椒枯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特征及发...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土传病害之一,随着辣椒连作及品种复种指数高等现象的出现,土壤中病原菌经年累积,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致使辣椒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基于辣椒枯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特征及发生规律,从抗病品种选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技术方法等方面就国内外对该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防控该病害发生,提高辣椒的品质与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综合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欣 乔俊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黄柏、马齿苋等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蔬菜常见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70%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和辣椒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率。[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土传病... [目的]研究黄柏、马齿苋等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蔬菜常见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70%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和辣椒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率。[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土传病害病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黄柏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率达90%以上,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率为66%,且在一定范围内,抑菌活性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黄柏提取物对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番茄枯萎病菌 辣椒根腐病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松 魏甜甜 +2 位作者 张静蕾 赵诗杰 姚艳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59-66,共8页
为获得辣椒枯萎病高效生防木霉菌,从健康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生防木霉菌,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一株高效生防木霉菌T21,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其平板对峙抑菌率为70.... 为获得辣椒枯萎病高效生防木霉菌,从健康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生防木霉菌,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一株高效生防木霉菌T21,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其平板对峙抑菌率为70.51%,其无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和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2.56%,100%,对辣椒枯萎病防治效果为66.58%。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T2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是培养温度为30℃,全光照,pH为4,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葡萄糖、木糖、果糖或蔗糖作为碳源,牛肉膏作为氮源,金属离子为Mg^(2+)和Mn^(2+);菌株T21最适产孢条件是培养温度为25℃,全光照,pH为5或6,培养基为GPY培养基,木糖作为碳源,牛肉膏作为氮源,金属离子为Cu^(2+)、Ca^(2+)和Mg^(2+)。本研究为进一步生物防治辣椒枯萎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枯萎病 生物防治 哈茨木霉 防治效果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枯萎病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营昌 王守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利用从黄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的弱致病菌株(F01、F02)的10^7/ml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到黄瓜4叶期的幼苗上,间隔一定时期后,再注射接种强致病菌株(F03),可诱导黄瓜对枯萎病产生抗性。诱导接种后间隔期为5d的防效可达63... 利用从黄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的弱致病菌株(F01、F02)的10^7/ml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到黄瓜4叶期的幼苗上,间隔一定时期后,再注射接种强致病菌株(F03),可诱导黄瓜对枯萎病产生抗性。诱导接种后间隔期为5d的防效可达63%-92%,间隔期为10d的防效可达69%-100%,随着时间延长,防效下降。本文还对其它接种方法诱导黄瓜抗枯萎病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诱导抗病性 尖孢镰刀菌 弱致病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淑红 《蔬菜》 2022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辣椒枯萎病危害症状、发生条件及规律、成因等进行分析,从病原菌鉴定方法、致病菌类型两方面介绍辣椒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情况,并分别从农业防治(抗病品种、栽培措施)、生物防治(生防...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辣椒枯萎病危害症状、发生条件及规律、成因等进行分析,从病原菌鉴定方法、致病菌类型两方面介绍辣椒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情况,并分别从农业防治(抗病品种、栽培措施)、生物防治(生防菌、植物源提取物)、化学防治等角度综述辣椒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未来,应致力于致病菌类型及防治机制机理研究,且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下,把生物防治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枯萎病 现状 致病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