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体系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炼军 徐恺阳 +1 位作者 蒋源 陈卫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实时体检评估是城市体检评估的补充和完善,可弥补短时间动态评估的空白,以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为例,将评估工作与超大城市治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构建包括用地结构、交通运行、职住平衡、公共服务... 实时体检评估是城市体检评估的补充和完善,可弥补短时间动态评估的空白,以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为例,将评估工作与超大城市治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构建包括用地结构、交通运行、职住平衡、公共服务等4大维度的实时体检评估体系,按照数据“可获取、可计算、可对比、有结论”的要求,探索“边监测、边评估、边应用”的技术方法。通过数据整合形成“多元渠道+数字支撑”的数据运行保障机制,并形成“评估—结论—运用”的闭环工作体系,构建“共同谋划、动态反馈、成果共享”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体检评估 超大城市治理 公园城市 以人为本 规划评估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本论构建论纲——兼论我国当代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与欧美生命伦理“四原则”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福川 任守双 任华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6,共6页
医学人本论是医学本质和目的的科学总结,是以人为本理论在医学领域的集中反映。医学人本论应以人的生命、健康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其基本架构由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以一线医务人员为本等主要内容及其目的与手段、主与次等价值关系原理... 医学人本论是医学本质和目的的科学总结,是以人为本理论在医学领域的集中反映。医学人本论应以人的生命、健康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其基本架构由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以一线医务人员为本等主要内容及其目的与手段、主与次等价值关系原理组成。医学人本论的确立不仅为解读所有重大医学伦理问题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改变我国当代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严重贫困化的局面,而且为科学利用欧美生命伦理"四原则"等所有医学伦理资源,从而坚守和完善医学人道原则以及建设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提供最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医学人道主义 医学人本论 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 生命伦理四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天象地”与“以人为本”哲学和美学设计思想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妍妍 朱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主要发展过程和解决艺术设计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而分析中、西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的异质特征,总结我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优势,提出"法天象地"及其美学哲学中"游"的特质是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天象地 以人为本 哲学和美学 艺术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伤害”——“以人为本”在医学上的核心体现 被引量:4
4
作者 龚鹏 江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2期84-85,共2页
以人为本是一个普遍的观念,它在各个领域的体现不尽一致,在医学上的核心体现是"无伤害"。无伤害是一个原则,实行起来有不小阻力,心理伤害的忽视、科学的傲慢以及人文心理知识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如何实现"无伤害"的... 以人为本是一个普遍的观念,它在各个领域的体现不尽一致,在医学上的核心体现是"无伤害"。无伤害是一个原则,实行起来有不小阻力,心理伤害的忽视、科学的傲慢以及人文心理知识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如何实现"无伤害"的原则,主要对策有三,即重视病人心理健康,消除霸道思想和完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无伤害 医学伦理 医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立法原则 被引量:28
5
作者 宋方青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2,共1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引领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引领性。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始终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显著特征,良法善治是贯穿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以民为本、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伟大情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不断提高我国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思想引领和制度建构的根本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其深邃的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立法理论,必将有力引领和推动新时代立法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立法原则 以民为本 公平正义 良法善治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Web2.0的情报学原理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泰晔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7,共2页
介绍了web2.0的概念、典型应用和特点。利用情报学的原理、规律等相关知识,对web2.0的特点和典型应用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对国内web2.0网站的启示。
关键词 WEB2.0 情报学原理 情报交流 情报传递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修改《体育法》的目的、原则与取向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善旭 李先燕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在修改《体育法》中坚持法治新十六字方针中"科学立法"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对这种意志表达与创造活动进行科学认识与规律考量,对事关修法全局的重点基础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理论回答。从建构法律秩序、确立体育地位、彰显... 在修改《体育法》中坚持法治新十六字方针中"科学立法"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对这种意志表达与创造活动进行科学认识与规律考量,对事关修法全局的重点基础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理论回答。从建构法律秩序、确立体育地位、彰显人本性与现代性、支撑合法性与有效性等宏观视角,探讨修法应明确的基本目的;基于法制统一与政策协调、现实国情与体育需求、改革前瞻与保持稳定、必要宣示与操作可行等关系因素,提出修法应坚持的主要原则;在对现行《体育法》价值关注和现代法治权利重心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修法应进行价值重构而确立体育权利保护的根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修法目的 修法原则 立法取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激励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志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励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在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增强激励方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同时,综合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励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在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增强激励方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同时,综合运用理想信念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与奖惩激励等,使激励机制发挥最佳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解光宇 张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9,189,共7页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管理哲学,越来越朝着人本化、责任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与儒学理论有契合之处。从人本论看,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对公共关系主体实行人本管理具有启示作用;从义利观看,儒家"义利合一""...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管理哲学,越来越朝着人本化、责任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与儒学理论有契合之处。从人本论看,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对公共关系主体实行人本管理具有启示作用;从义利观看,儒家"义利合一""义以生利"的价值取向促使公共关系主体更加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经权观看,儒家"执经达权""中庸之道"的经权思想对公共关系保持组织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管理哲学与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存在相通之处,这说明儒学能够为建构中国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同时也表明儒学在新时代同样具有其经世致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公共关系 以人为本 义利合一 执经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红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三从一大"内涵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三从一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三从一大"的实施难度认识不足。要贯彻好"三从一大"训练... 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三从一大"内涵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三从一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三从一大"的实施难度认识不足。要贯彻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转变观念,坚持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深入了解各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创新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院的经济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大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和谐医院建设中,发挥经济伦理因素的作用,既是和谐医院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医学实践的内在要求和现代医院管理一贯的目标和手段。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应该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建立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 在和谐医院建设中,发挥经济伦理因素的作用,既是和谐医院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医学实践的内在要求和现代医院管理一贯的目标和手段。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应该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建立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医疗环境等方面,加强医患双向沟通争取社会舆论支持,重建互信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和谐医院 以人为本 互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法律价值探究及其法治理念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志壮 《政法论丛》 2009年第3期31-36,共6页
法律上重要的不是原创性,而是是否合乎民族性。普遍的法观念的确认,是对法的概念的综合性认知。法观念的形成,是认知个体传统法律文化的综合体现,包括法的概念、法的生成及法律发展史。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对构筑现代意义之中国法治具有... 法律上重要的不是原创性,而是是否合乎民族性。普遍的法观念的确认,是对法的概念的综合性认知。法观念的形成,是认知个体传统法律文化的综合体现,包括法的概念、法的生成及法律发展史。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对构筑现代意义之中国法治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故此,"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一种,在传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归因于自然法观念与人类进化及社会公益观念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 法观念 以人为本 法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民本法律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6,共6页
先秦儒家继承了中国上古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民本思想在政治法律思想中既有延续,又存在制度中的缺失。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一、"民"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唯一依据和基础;二... 先秦儒家继承了中国上古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民本思想在政治法律思想中既有延续,又存在制度中的缺失。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一、"民"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唯一依据和基础;二、教育是使"民"转化为"仁"的必由之路,其中"仁"又是一个社会达到和谐、自制的保证;三、儒家民本思想贯穿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得以缓解。儒家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理想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民本主义 君权 法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心理学质化研究兴起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反对"唯科学"、提倡经验-批判方法、去中心化和交流合作作为自己的建构特征。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方面对盲目崇拜数字的量化研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其消解二元对立、质疑科学主义、颠覆权... 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反对"唯科学"、提倡经验-批判方法、去中心化和交流合作作为自己的建构特征。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方面对盲目崇拜数字的量化研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其消解二元对立、质疑科学主义、颠覆权威话语的鲜明理念,对质化研究的兴起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质化研究 唯科学 二元对立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室内装饰织物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志毅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6年第8期36-37,共2页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软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室内软环境设计现状、设计含义与内容的分析,论述了现代室内装饰织物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关键词 室内装饰织物 内容与原则 以人为本 文化 个性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的阻力因素及其克服
16
作者 李金龙 杜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但是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构建中的阻力因素不容忽视,需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政府官员民生观...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但是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构建中的阻力因素不容忽视,需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政府官员民生观念、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民生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以及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型政府 理论阐释 阻力因素 构建原则 具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市场体系
17
作者 吴静波 刘小云 《华东经济管理》 2004年第6期162-164,共3页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市场体系中,一切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人的种种需要而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最终需要就既无意义,也成...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市场体系中,一切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人的种种需要而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最终需要就既无意义,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人性化的缺失随处可见,离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有一段距离。对此,笔者就我国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现代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18
作者 周德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是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功利性、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欲取先予”(或“先多予后少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也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之一,应当得到进...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是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功利性、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欲取先予”(或“先多予后少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也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之一,应当得到进一步充实、发展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价值观 以人为本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民营经济产生的动因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以浙江温州和山东潍坊为例
19
作者 刘法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9,共4页
民营经济是最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结果。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其发展态势关系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规模: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经济实力往往较强,反之则偏弱。这在浙江温州与山东... 民营经济是最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结果。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其发展态势关系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规模: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经济实力往往较强,反之则偏弱。这在浙江温州与山东潍坊亦有所表现,两地民营经济发展规模的不同使其总体经济实力出现了较大差异;两地民营经济发展快慢的不同使其产业比例、产值和劳动力动员量存在较大差距。民营经济最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能激发和调动劳动者发自内心的激情,产生显著的经济成效。然而,要真正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需克服许多困维,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思想观念;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完善各种劳工保护立法和司法,逐步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待遇,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放宽搞活投融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以民为本 产业结构 文化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外环境设计方案探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西安置区景观设计工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欣萌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90-91,94,共3页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合理布置空间场地,以满足居民心理、生理和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西安置区景观设计工程实例,对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原则、...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合理布置空间场地,以满足居民心理、生理和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西安置区景观设计工程实例,对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原则、道路景观布置等要点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空间感 外环境 设计原则 植物景观 以人为本 方案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