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Pd-TiO_(2)/Ti金属丝网催化剂CO-SCR性能及其反应机理
1
作者 刘婷婷 杨柳 +4 位作者 刘付浩 李馨宇 何函泽 李晶 刘宝丹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4-144,155,共12页
目的构建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CO-SCR催化体系,探索Cu引入对Pd基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Cu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催化剂对CO和NO的吸附行为,从而提升NOx转化效率及N2选择性等,为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 目的构建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CO-SCR催化体系,探索Cu引入对Pd基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Cu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催化剂对CO和NO的吸附行为,从而提升NOx转化效率及N2选择性等,为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微弧氧化、碱热处理、水热反应、离子交换和共沉淀等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钛网支撑的CuPd-TiO_(2)/Ti整体式催化剂,并用于低温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展示出了卓越的低温催化性能,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分散性以及Cu-Pd合金的催化活性。与单一Pd催化剂相比,CuPd-TiO_(2)/Ti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NO吸附能力和更高的N2选择性。在120℃时,该催化剂实现了100%的NO_(x)转化率,并在200℃时达到100%的N_(2)选择性。此外,该催化剂在长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硫能力。结论基于XPS、H_(2)-TPR和原位DRIFTS等表征技术,探讨了Cu-Pd合金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机理。研究发现,Cu的引入通过电子转移促进Pd0物种的形成,提高其在TiO_(2)表面的分散性,并优化CO与NO的吸附行为,从而协同提升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整体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d合金催化剂 金属丝网 CO-SCR 低温活性 氮氧化物 原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解脱苄用碳载高活性纳米级Pd催化剂的研究
2
作者 赵彤 武越 +3 位作者 贾慧贤 曹卓 金彦任 薛燕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216,共6页
采用自研介孔活性碳为载体,经表面功能化处理后,通过浸渍沉淀法负载Pd合成了高分散Pd/C-1纳米催化剂。参照GB/T 37359—2019国家标准进行催化剂的评价实验。自制的Pd/C-1催化剂对N-苄基苯胺的转化率可达58.95%,是商业Pd/C催化剂转化率的... 采用自研介孔活性碳为载体,经表面功能化处理后,通过浸渍沉淀法负载Pd合成了高分散Pd/C-1纳米催化剂。参照GB/T 37359—2019国家标准进行催化剂的评价实验。自制的Pd/C-1催化剂对N-苄基苯胺的转化率可达58.95%,是商业Pd/C催化剂转化率的1.22倍。通过BET、XRD、FT-IR、HRTEM、SEM、XPS和H_(2)-TPR测试手段对自制碳载体和Pd/C-1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载体的高孔容、高介孔占比和高分散度的Pd纳米颗粒是提高Pd/C-1催化剂氢解脱苄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活性炭 pd N-苄基苯胺 氢解脱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Pd催化剂催化草酸二甲酯脱羰基制备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鹏 李文松 +2 位作者 郭豹 刘继东 吕建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3,共10页
为开发高效、成本低廉的碳酸二甲酯(DMC)合成工艺,以Naβ(25)、NaZSM-5(25)、NaY(6)、NaY(8)和NaY(10)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Pd催化剂,并将其首次用于草酸二甲酯(DMO)脱羰基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 为开发高效、成本低廉的碳酸二甲酯(DMC)合成工艺,以Naβ(25)、NaZSM-5(25)、NaY(6)、NaY(8)和NaY(10)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Pd催化剂,并将其首次用于草酸二甲酯(DMO)脱羰基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价态、孔结构、形貌以及晶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Pd/NaY(6)催化剂催化DMO脱羰基合成DMC,在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90 min、催化剂用量1.0 g、1,4-二氧六环与DMO质量比4∶1、Pd负载量(w)0.2%的条件下,DMO转化率可达82.59%,DMC选择性可达62.33%。通过对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发现,经过5次循环再生后,催化剂对DMO脱羰基反应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后,合理推测出Pd/NaY(6)催化剂催化DMO脱羰基合成DMC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pd催化剂 草酸二甲酯 脱羰基反应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基催化剂载体对天然气催化燃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匡浩浩 蒋艳刚 +1 位作者 马海乐 陆建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43,共12页
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强温室效应,其不完全燃烧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催化燃烧技术是解决甲烷不完全燃烧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钯(Pd)基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而载体是影响Pd基催... 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强温室效应,其不完全燃烧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催化燃烧技术是解决甲烷不完全燃烧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钯(Pd)基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而载体是影响Pd基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首先,阐述了甲烷催化燃烧的机理。其次,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Pd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于多孔颗粒载体型Pd基催化剂,研究聚焦于提升Pd分散性、稳定性与耐热性,以增强催化活性并降低Pd负载量,从而减少成本;而对于整体型Pd基催化剂,研究聚焦于提升有效比表面积、传热传质效率与结构稳定性,以适应大通量甲烷催化燃烧。最后,对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Pd基催化剂载体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优化整体型Pd基催化剂骨架载体的涂敷工艺以提高催化效率、采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载体材料以制备高性能催化剂,以及进行载体全周期寿命实验以确保催化剂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催化燃烧 pd基催化剂 催化活性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Active Phases of Ni-W System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5
作者 Shi Yahua, Qu Lianglong, Wu Dingjun, Jin Zeming, Li Dadong Part of the work were done by Xue Yongfang, and Sun Naij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2-57,共6页
StudyontheActivePhasesofNiWSystemHydrotreatingCatalystsShiYahua,QuLianglong,WuDingjun,JinZeming,LiDadong(Res... StudyontheActivePhasesofNiWSystemHydrotreatingCatalystsShiYahua,QuLianglong,WuDingjun,JinZeming,LiDadong(ResearchInstitute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REATING catalyst Ni W carbon support activE 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NC催化剂高效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的研究
6
作者 贺嘉妮 陈凯丰 +5 位作者 张欢 谭俊 汪瑞 吴泽 陈凯 朱丽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3,共5页
利用高温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s)制备不同Pd负载量(0.1%、1%、5%)的氮掺杂碳负载Pd纳米颗粒催化剂(Pd/NC),考察了其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性能。当Pd负载量为0.1%时,Pd/NC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3.0 MPa H_(2)的条件下催化糠... 利用高温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s)制备不同Pd负载量(0.1%、1%、5%)的氮掺杂碳负载Pd纳米颗粒催化剂(Pd/NC),考察了其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性能。当Pd负载量为0.1%时,Pd/NC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3.0 MPa H_(2)的条件下催化糠醛加氢反应4 h,糠醛转化率为93.8%,糠醇选择性为86.7%,糠醇收率为81.4%。利用SEM、TEM、HRTEM、XRD、XPS、STEM和STEM-EDX元素面扫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分散的小尺寸Pd金属纳米粒子与载体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使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 糠醛 pd基催化剂 氮掺杂碳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CFC-113加氢脱氯Cu-Pd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申宝林 廖湘洲 施云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93,共7页
以木制炭AC-1、沥青炭AC-2为载体,制备负载Cu-Pd双组分催化剂,用于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加氢脱氯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发现两种载体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但AC-2催化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活。化学吸附和XRD表明,AC-1催化剂具有... 以木制炭AC-1、沥青炭AC-2为载体,制备负载Cu-Pd双组分催化剂,用于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加氢脱氯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发现两种载体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但AC-2催化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活。化学吸附和XRD表明,AC-1催化剂具有更高的Pd分散度,Cu晶粒尺寸相对较大;XPS和TPR分析表明,AC-2催化剂表面金属还原温度低于AC-1,但后者表现出更集中的Cu物种分布。载体表面官能团的不同会导致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差异,AC-2表面较高的羧基浓度有利于Cu的吸附和分散,但Cu在反应过程中易受HCl的作用而产生物种以及价态的变化,而木制炭催化剂稳定性优于沥青炭可能与其表面较为单一、集中分布的Cu物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载体 铜钯催化剂 加氢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温度对CF/Pd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晨星 刘禹松 +4 位作者 胡泳池 胡家俊 赵钰淳 宋旭辉 宋衍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29,共9页
为了探究碳化温度对CF/Pd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静电纺丝-热处理碳化-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F/Pd催化剂,碳化温度分别设定为800、1000和1200℃,并对所得CF/Pd催化剂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表征、成分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 为了探究碳化温度对CF/Pd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静电纺丝-热处理碳化-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F/Pd催化剂,碳化温度分别设定为800、1000和1200℃,并对所得CF/Pd催化剂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表征、成分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发现,800℃时,PAN/CA纤维已完全碳化,但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CF/Pd催化剂的纤维化程度逐渐降低,黏结现象逐渐明显,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碳化温度为1000℃时,CF/Pd催化剂的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最佳,其催化活性是商用Pd/C催化剂的5.4倍,稳定性是商用Pd/C催化剂的1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催化剂 pd 碳化温度 甲醇 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锰/活性炭-臭氧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魏婕 朱艳丽 +1 位作者 王淑晋 王若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以色度去除率作为考察指标,在确定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和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对催化剂使用量、废水的初始pH值和废水的初始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考查其对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纳米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去除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色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催化剂的投加量为3.5 g/L、初始pH值为9.4、初始温度为23.6℃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色度去除率为95.6%,说明该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硝酸锰/活性炭催化剂 阳离子染料废水 正交实验 微纳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乙醇气相羰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鹏 王晓斌 +5 位作者 丁传敏 孟园园 王明义 吴华帅 武爱莲 王俊文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乙醇气相羰基化法是一种非石油途径生产丙酸的方法,以活性炭为载体的Ni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该反应。为了提高该催化剂催化活性,在Ni基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掺杂铁、铜和铈元素,制备了一系列Ni-X(X=Fe、Cu或Ce)双金属催化剂,通过N_(2... 乙醇气相羰基化法是一种非石油途径生产丙酸的方法,以活性炭为载体的Ni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该反应。为了提高该催化剂催化活性,在Ni基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掺杂铁、铜和铈元素,制备了一系列Ni-X(X=Fe、Cu或Ce)双金属催化剂,通过N_(2)物理吸/脱附、XRD和XPS等探究了金属分散性与Ni^(0)相对含量(n(Ni^(0))/n(Ni^(0)+Ni^(2+)+Ni^(3+)))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在250℃、0.1 MPa和原料(n(CO):n(C_(2)H_(5)OH):n(C_(2)H_(5)I)=40:20:1)体积空速为1.2 h^(-1)条件下,对Ni-X双金属催化剂进行了乙醇气相羰基化反应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Ni-Ce双金属催化剂表面存在Ni物种与Ce O_(2)之间的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促进Ni^(2+)还原为Ni^(0),使催化剂表面出现更多活性位点,同时抑制了Ni金属表面堆积,促进了Ni金属分散。相比于Ni-Fe和Ni-Cu双金属催化剂,Ni-Ce双金属催化剂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反应6 h时该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丙酸与丙酸乙酯联合选择性以及丙酸与丙酸乙酯联合时空收率分别为70.9%、28.0%以及220.4 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乙醇 气相羰基化 分散性 活性位点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Fe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亦静 陶金泉 +6 位作者 黄文斌 刘昊然 李蓉蓉 姚荣鹏 白天瑜 魏强 周亚松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0-833,共14页
二氧化碳(CO_(2))的高值化利用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低碳烯烃作为基础化工原料,是CO_(2)加氢转化的主要产品之一。铁(Fe)基催化剂以其较高的CO_(2)催化活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成为该转化过程最具应用潜力的催化材... 二氧化碳(CO_(2))的高值化利用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低碳烯烃作为基础化工原料,是CO_(2)加氢转化的主要产品之一。铁(Fe)基催化剂以其较高的CO_(2)催化活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成为该转化过程最具应用潜力的催化材料,但其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仍有待提高。本文以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Fe基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Fe基催化剂表面CO_(2)的吸附活化与反应机制,阐述了Fe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活化、碳化与失活),分析了影响Fe基催化剂性能的组成与结构因素;提出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性能的思路与方法,即借助模拟计算和原位表征技术深化对反应机制的认识,系统探究助剂和载体对Fe基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调控机制,并结合反应特性对催化剂进行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活化 碳氢化合物 催化剂 选择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改性对炭载Pd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良鑫 王士瑞 +4 位作者 郑小龙 陈煜 陆天虹 曹殿学 唐亚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1316,共6页
研究了硝酸和氨水改性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基团、炭载Pd纳米粒子的形态及其对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Boehm滴定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分别增加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 研究了硝酸和氨水改性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基团、炭载Pd纳米粒子的形态及其对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Boehm滴定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分别增加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测试显示,活性炭经硝酸处理后,表面负载的Pd粒子粒径降低,催化剂对甲酸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提高.进一步用氨水处理后,Pd粒子的粒径没有明显变化,但催化剂中Pd0的含量增加,催化剂性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炭载pd催化剂 硝酸处理 氨水处理 甲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度对ZGDMP-Pd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傅相锴 马学兵 +1 位作者 温淑英 刘昌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079-1083,共5页
首次制得不同结晶度的晶态、半晶态和无定形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ZGDMP)载体和相应的钯催化剂ZGDMP-PD,用IR、XRD、XP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三种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无定形载体钯催化剂分别... 首次制得不同结晶度的晶态、半晶态和无定形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ZGDMP)载体和相应的钯催化剂ZGDMP-PD,用IR、XRD、XP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三种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无定形载体钯催化剂分别比晶态和半晶态钯催化剂活性高3.1倍和1.9倍.晶态和半晶态钯催化剂低活性是由于络合Pd前后层间距无变化,催化剂中的Pd只在载体表面络合,载体层间内部的甘氨酸基团对组合和催化作用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DMP 钯催化剂 结晶度 加氢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Pt-Pd/C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蒋晓原 毛建新 +3 位作者 陆维敏 郑小明 操来章 吴周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3-486,共4页
在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Pt/C、Pt-Pd/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 12 5℃、H2 压力 4 0MPa和CCl4的质量分数 12 0 %时 ,0 0 5 %Pt-0 0 5 %Pd/2 0~ 40目C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加氢反应... 在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Pt/C、Pt-Pd/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 12 5℃、H2 压力 4 0MPa和CCl4的质量分数 12 0 %时 ,0 0 5 %Pt-0 0 5 %Pd/2 0~ 40目C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加氢反应活性 ,其CCl4的转化率和CHCl3 的选择性均达到 95 %~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四氯化碳 氯仿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在Ce-Zr-La/Al_2O_3及负载型Pd三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0
15
作者 蔡黎 王康才 +2 位作者 赵明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9-863,共5页
制备了CeO2-Zr02-La203/Al2O3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振动对材料进行处理,并以此材料为载体制备了单Pd三效催化剂.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了织构性能分析(BET)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及H2程序升温... 制备了CeO2-Zr02-La203/Al2O3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振动对材料进行处理,并以此材料为载体制备了单Pd三效催化剂.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了织构性能分析(BET)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及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BET结果表明,900℃焙烧后,超声波振动处理的载体比表面积为130m2·g-1,而没有进行处理的载体比表面积为117m2·g-1.超声波处理的CeO2-ZrOrLa203/Al20s材料介孔直径为11.4nm,相对较大,载体更加稳定.XRD测试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载体在1150℃焙烧5h后仍然只有Ce0.5Zr0.5O2一个单一物相,而未经过超声波处理的载体此时出现相分离,体相中有θ-Al2O3出现.以超声波处理材料为载体的Pd催化剂新鲜和老化后NO-TPD测试结果变化很小.H2-TPR测试中,超声波振动处理的材料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还原峰温较未超声处理材料制备的催化剂稍高,而峰面积远大于未超声处理材料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说明,由超声波振动处理过的载体制备的三效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三种污染物的起燃温度更低,有更好的活性以及温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三效催化剂 催化活性 NO程序升温脱附 H2程序升温还原 织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滢 唐亚文 +1 位作者 高颖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0-564,共5页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炭载Pd(Pd/C)催化剂时,先用Na2CO3调节溶液pH值至8~9,然后加入还原剂还原PdCl2,由于PdCl2能与Na2CO3形成配合物,降低了得到的Pd粒子聚集倾向,使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都较小,分别为3.57nm和1...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炭载Pd(Pd/C)催化剂时,先用Na2CO3调节溶液pH值至8~9,然后加入还原剂还原PdCl2,由于PdCl2能与Na2CO3形成配合物,降低了得到的Pd粒子聚集倾向,使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都较小,分别为3.57nm和1.37。而没有加Na2CO3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均较大,分别为21.0nm和6.29。因此,用加Na2CO3制得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要优于没有加Na2CO3时制得的Pd/C催化剂。因此,本文提出的改进的液相还原法既保持了制备Pd/C催化剂的简单性,又能得到性能很好的Pd/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炭载钯催化剂 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对用于甲酸分解的Pd/活性炭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向红 张寅秋 崔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磁力搅拌法和水浴振荡法制备应用于甲酸分解的Pd/活性炭(AC)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炭载体改性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分解甲酸性能的影响。采用恒温水浴振荡装置,在80℃水浴中进行甲酸催化分解反应,以甲酸的催化分解率评价催化剂催化活性。... 采用磁力搅拌法和水浴振荡法制备应用于甲酸分解的Pd/活性炭(AC)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炭载体改性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分解甲酸性能的影响。采用恒温水浴振荡装置,在80℃水浴中进行甲酸催化分解反应,以甲酸的催化分解率评价催化剂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以经过不同的酸、碱、盐溶液改性后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Pd/AC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分解效果不同,以Na2CO3改性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磁力搅拌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甲酸水溶液的分解率达85%以上,含甲酸的工业废水的分解率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 pd/活性炭催化剂 甲酸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Co-Pd/TiO_2催化剂催化CH_4-CO_2梯阶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静 王乐 +2 位作者 孙维周 左志军 黄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8-744,757,共8页
以钴、钯为活性金属,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Pd/Ti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Co-Pd/TiO2催化剂对CH4-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影响。利用XRD、XPS和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 以钴、钯为活性金属,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Pd/Ti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Co-Pd/TiO2催化剂对CH4-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影响。利用XRD、XPS和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前与反应后表面织构都存在较大变化,且催化剂中均存在CoTiO3物种,这是活性金属Co与载体TiO2之间发生强相互作用,Co2+替代TiO2晶格中的Ti4+的结果;CoO和金属Pd可能是该反应的活性中心;反应前与反应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表面Co含量均低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而表面Pd含量则均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各种产物的生成速率均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因此,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Co-pd/TiO2催化剂 浸渍法 溶胶-凝胶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对甲酸在碳载Pd催化剂上电氧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改秀 邓玲娟 +1 位作者 唐亚文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3-1176,共4页
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EDS)谱、X射线衍射(XRD)谱和电化学等技术研究了电解液中磷钨酸(PWA)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中甲酸在碳载Pd(Pd/C)催化剂上电氧化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因吸附的PWA能促进甲酸在Pd/C催化剂上的脱氢而加速了甲... 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EDS)谱、X射线衍射(XRD)谱和电化学等技术研究了电解液中磷钨酸(PWA)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中甲酸在碳载Pd(Pd/C)催化剂上电氧化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因吸附的PWA能促进甲酸在Pd/C催化剂上的脱氢而加速了甲酸的电氧化.这种促进作用与PWA的浓度有关,当PWA的浓度低于0.15 mg/mL时,该促进作用随PWA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WA的浓度高于0.15 mg/mL时,过多吸附的PWA会覆盖过多Pd/C催化剂的活性点而使其电催化性能随PWA的浓度增大而降低.因此,当电解液中PWA的浓度为0.15 mg/mL时,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甲酸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碳载pd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氢氯化PdCl_2/C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声洁 沈本贤 +1 位作者 赵基钢 刘纪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l2/C催化剂,考察了PdCl2/C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取氯乙烯的催化性能,并用微结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方法对PdCl2/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l2/C催化剂,考察了PdCl2/C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取氯乙烯的催化性能,并用微结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方法对PdCl2/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dCl2/C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初活性,在反应温度110~180℃、常压、空速120h^-1、V(HCl):V(C2H2)=1.15的条件下,乙炔的转化率大于90%,氯乙烯的选择性大于97%,但该催化剂使用寿命很短,失活迅速。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积碳和活性组分PdCl2流失(损失率达40%以上)是导致PdCl2/C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入KCl助剂有效地抑制了活性组分PdCl2的流失,PdCl2/C催化剂的性能得以改善。将失活PdCl2-KCl/C催化剂用硝酸氧化除积碳后,催化剂的活性可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氯乙烯 氢氯化 氯化钯 活性炭 氯化钾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