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IL-1R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鹏 徐艳 +2 位作者 张蕴惠 章锦才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连接酶切片段 ,使其定向重组 ,再将重组DNA转化E .coliCompetentCellsJM10 9,经复苏后 ,在含Ampr 的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出阳性克隆。结果 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 6个单菌落经酶切及测序鉴定 ,证实均为阳性克隆 ,即sIL_1R与pcDNA3 1(+)体外重组成功。结论 采用体外重组技术 ,成功地将人sIL_1RcDNA插入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骨关节病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pcDNA3-γcC1诱导囊尾蚴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树汉 郭瀛军 +1 位作者 陈蕊雯 杨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0-1091,I002,共3页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非接种组 ,且未经凋亡诱导的细胞核无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经诱导或免疫接种组的细胞核均表现为极强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结论 :首次观察到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寄生生物细胞凋亡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囊尾蚴 细胞凋亡 pcdna3-γ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核酸疫苗的研究Ⅱ.pcDNA3-HBsAg-GRA1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丹静 舒衡平 +3 位作者 秦志强 蔡力汀 吴翔 蒋立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鉴定pcDNA3 HBsAg GRA1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是否表达目的蛋白。 方法 提取pcDNA3 HBsAg GRA1质粒 ;体外培养COS 7细胞 ;pcDNA3 HBsAg GRA1经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 ;取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进行SDS PAGE ,Western blot鉴定... 目的 鉴定pcDNA3 HBsAg GRA1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是否表达目的蛋白。 方法 提取pcDNA3 HBsAg GRA1质粒 ;体外培养COS 7细胞 ;pcDNA3 HBsAg GRA1经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 ;取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进行SDS PAGE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成功将pcDNA3 HBsAg GRA1转染入COS 7细胞。转染的细胞能高效表达分子为 4 7kD分泌性融合蛋白 (HBsAg GRA1)。HBsAg GRA1能同时被HBsAb阳性人血清及弓形虫免疫兔血清所识别。 结论 pcDNA3 HB sAg GRA1在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中高效表达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同 ,且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HBsAg—GRA1 表达 COS-7细胞 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pcDNA3-hCEA转染疫苗的抗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幼田 董子明 +6 位作者 赵明耀 杨洪艳 张义国 郑智敏 马俊芬 汤黎明 陈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7-1323,共7页
目的 :将pcDNA3 -hCE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s) ,观察其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rmGM -CSF和rmIL - 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D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CEA ;并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DCs,制... 目的 :将pcDNA3 -hCE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s) ,观察其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rmGM -CSF和rmIL - 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D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CEA ;并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DCs,制备DCs(pCDNA3 -hCEA)疫苗 ;同时制备CT2 6(hCEA+ ) ;采用RT -PCR检测DCs(pCDNA3 -hCEA)中CEAmRNA的表达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DCs(pCDNA3 -hCEA)培养上清中CEA的含量 ;使用DCs(pCDNA3 -hCEA)疫苗体外诱导小鼠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靶向性杀伤。采用DCs(pcDNA3 -hCEA)疫苗预防免疫BALB/c小鼠 ,观察其对于荷临界致瘤量CT2 6(hCEA+ )小鼠的抗肿瘤效应。结果 :经G41 8筛选 ,DCs(pCDNA3 -hCEA)有 1 4 %的获得率 ;RT -PCR检测表明DCs(pCDNA3 -hCEA)内CEAmRNA呈阳性表达 ;放射免疫法检测表明DCs(pCDNA3 -hCEA)能微量表达人CEA ;DCs(pCDNA3 -hCEA)能够有效诱导CEA靶向免疫杀伤。DCs(pcDNA3 -hCEA)疫苗延长荷CT2 6(hCEA+ )瘤小鼠生存期 1周至 4周。结论 :编码肿瘤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树突状细胞 pcdna3-hCEA 癌胚抗原 肿瘤 免疫效应 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HGPRT局部肌肉刺激与全身过敏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胜蓝 向选东 +3 位作者 汪世平 刘芬 高冬梅 彭先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 HGPRT的安全性。方法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3只家兔进行局部肌肉刺激实验,2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阳性对照组、pcDNA3/Sj HGPRT低剂量组、pcDNA3/Sj HGPRT高剂...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 HGPRT的安全性。方法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3只家兔进行局部肌肉刺激实验,2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阳性对照组、pcDNA3/Sj HGPRT低剂量组、pcDNA3/Sj HGPRT高剂量组,进行全身过敏试验。结果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 HGPRT对家兔局部肌肉刺激反应轻微,对豚鼠无全身过敏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 HGPRT在该实验条件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基因疫苗 pcdna3/SjHGPRT 组织分布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GPRT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卓 汪世平 +11 位作者 吕志跃 余俊龙 彭先楚 周松华 李文凯 徐绍锐 吴仕筠 曾少华 肖小芹 戴橄 车宏丽 姜孝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进行亚克隆,试图构建真核重组DNA质粒pcDNA3-HGPRT。方法通过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克隆HGPRT基因片段,...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进行亚克隆,试图构建真核重组DNA质粒pcDNA3-HGPRT。方法通过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克隆HGPRT基因片段,然后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重组DNA质粒pcDNA3-HGPRT,为进一步研究HGPRT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IEA HGPRT 亚克隆 pcdn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pcDNA3s/SS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建文 乐国伟 +2 位作者 施用晖 王志军 汪垣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动物生长抑制激素 (Somatostatin ,SS)基因克隆至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 pcDNA3s质粒载体上 ,生长抑素基因插入到乙肝表面抗原的 5′末端 ,构建生长抑素DNA疫苗 .经PCR反应扩增出含有SS和HBsAg的融合基因片段 ,并经测序证实SS基因已成功重组到
关键词 pcdna3s质粒 构建 鉴定 生长抑制 乙肝表面抗原 动物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cDNA3-β-NGF的构建及其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毕涌 洪娟 +5 位作者 李力群 李晓莉 魏鹏 施镇江 王廷华 张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82-2087,共6页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荧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纯化荧光小鼠MSC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并转染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荧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纯化荧光小鼠MSC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并转染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NGF的表达,观察β-NGF阳性的MSCs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作用。结果:荧光小鼠MSCs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且荧光不随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而衰减。重组质粒pcDNA3-β-NGF转染MSCs后β-NGF阳性率为(37.12±2.14)%,高于MSCs组[(2.36±0.62)%]和空白对照组[(1.4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β-NGF转染MSCs上清液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长度[(31±3)μm]较pcDNA3转染MSCs组[(23±4)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β-NGF基因转染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产物能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β-NGF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的荧光小鼠MSCs能正确、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β-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pcdna3-β-NGF 转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军 肖颂华 +2 位作者 陶恩祥 邢诒刚 梁秀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5-257,I001,共4页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定并筛选出正向连接重组体,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免疫印记检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酶切证实基因片断正向连接于pCDNA3上,并在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含人类神经元AAD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可在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有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原代培养 骨骼肌细胞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免疫印记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法pcDNA3-ELAC2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以及前列腺癌细胞Du-145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萍 樊赛军 +3 位作者 焦旸 徐加英 胡旭东 朱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高效表达ELAC2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模型MCF-7/ELAC2、MDA-MB-231/ELAC2,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模型Du-145/ELAC2,为探索ELAC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构建pcDNA3-ELAC2的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 目的:构建稳定、高效表达ELAC2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模型MCF-7/ELAC2、MDA-MB-231/ELAC2,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模型Du-145/ELAC2,为探索ELAC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构建pcDNA3-ELAC2的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ELAC2基因在细胞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pcDNA3-ELAC2质粒构建成功并顺利导入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中,且检测到ELAC2基因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结论:构建的pcDNA3-ELAC2重组质粒能够在转染的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中稳定、持续和高效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LAC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MCF-7 MDA—MB-231 ELAC2基因 pcdna3 DU-1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核酸疫苗的研究Ⅰ.pcDNA3-HBsAg-GRA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丹静 舒衡平 +2 位作者 蔡力汀 吴翔 蒋立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构建 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 ,为提高弓形虫DNA疫苗保护性做出新的探索 ,并期望“一 / +-苗两用”。方法 采用PCR分别扩增HBsAg、GRA1;经BclⅠ、EcoRⅠ双酶切HBsAg ;EcoRⅠ、XhoⅠ双酶切GRA1;BamHⅠ、XhoⅠ双酶切载体 p... 目的 构建 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 ,为提高弓形虫DNA疫苗保护性做出新的探索 ,并期望“一 / +-苗两用”。方法 采用PCR分别扩增HBsAg、GRA1;经BclⅠ、EcoRⅠ双酶切HBsAg ;EcoRⅠ、XhoⅠ双酶切GRA1;BamHⅠ、XhoⅠ双酶切载体 pcDNA3 0 ;HBsAg、GRA1、pcDNA3 0双酶切纯化产物与T4DNA连接酶在 2 2℃连接过夜 ,用双酶切及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pcD NA3-HBsAg -GRA1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乙型肝炎病毒 混合核酸疫苗 I.pcdna3-HBsAg—GRA1 真核表达质粒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cDNA3-gtfB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锦波 刘天佳 谭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检测含有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抗原基因 (gtfB)的重组质粒pcDNA3_gtfB能否在哺乳动物细胞COS_1中正确地转录和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 ,将pcDNA3_gtfB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_1,采用RT_PCR法、免疫组化LSAB法、Western免疫... 目的 :检测含有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抗原基因 (gtfB)的重组质粒pcDNA3_gtfB能否在哺乳动物细胞COS_1中正确地转录和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 ,将pcDNA3_gtfB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_1,采用RT_PCR法、免疫组化LSAB法、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重组质粒的转录水平和表达产物。结果 :pcDNA3_gtfB在转染COS_1细胞后具有转录和翻译活性 ,蛋白质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116~ 2 12kD ,且可与兔抗葡糖基转移酶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_gtfB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正确地转录和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pcdna3-gtfB 哺乳动物 龋病 变形链球菌 葡糖基转移酶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TIMP-2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长谦 王顺 +6 位作者 汤大鸣 林旭 丁弘毅 谢秀兰 徐依敏 王彬尧 黄定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3-416,420,共5页
目的构建TIMP-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IMP-2,并探讨其体外表达效果。方法应用已克隆得到的人TIMP-2基因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NA3-TIMP-2,酶切鉴定,并用体外培养人THP-1细胞,电穿孔转入pcDNA3-TIMP-2,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 目的构建TIMP-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IMP-2,并探讨其体外表达效果。方法应用已克隆得到的人TIMP-2基因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NA3-TIMP-2,酶切鉴定,并用体外培养人THP-1细胞,电穿孔转入pcDNA3-TIMP-2,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外源基因转染效果,Zymography检测培养上清MMPs活性。结果构建pcDNA3-TIMP-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电穿孔法导入体外培养人THP-1细胞后,TIMP-2 mRNA约增加2.8倍,TIMP-2蛋白表达增加约2.7倍,MMP-2和MMP-9的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2%和28%。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TIMP-2,且证实有良好的体外转染和表达效果,为进行转移TIMPs基因抑制MMPs及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过程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TIMP-2 基因表达 基因转染 基因克隆 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pcDNA3s与EGFPC3质粒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免疫性与EGFP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希修 王冬梅 +3 位作者 施用辉 乐国伟 白新鹏 刘建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研究HBsAg DNA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免疫性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EGFPC3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将质粒pcDNA3s与pEGFPC3分别电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8786,构建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8786/EGFPC3与SL8786/pcDNA3... 目的研究HBsAg DNA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免疫性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EGFPC3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将质粒pcDNA3s与pEGFPC3分别电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8786,构建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8786/EGFPC3与SL8786/pcDNA3s。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的含量,以及重组菌引起的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C3表达。结果口服SL8786/p cDNA3s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较强的特异性CTL应答。口服免疫小鼠后第11周抗-HBs含量最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贴壁培养的2只小鼠的脾细胞中SL8786/EGFPC3阳性率分别为19.20%和17.36%,而SL8786/pcDNA3口服的2只小鼠脾细胞中的EGFP阳性率分别仅为1.95%和1.63%。给小鼠口服SL8786/EGFPC33周后,在小鼠肝脏、脾脏、肾脏、胸腺、十二指肠及肌肉等组织中,均有EGFPC3的表达。结论口服SL8786/pcDNA3s在小鼠体内诱导了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携带EGFPC3的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SL8786/EGFPC3在小鼠的部分组织中产生绿色荧光表达,该重组菌的构建为减毒沙门氏菌作为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个优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pcdna3s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C3 减毒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RA1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力汀 舒衡平 +2 位作者 蒋立平 吴翔 王丹静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RⅠ /XhoⅠ位点 ;对重组质粒进行PCR ,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 :特异扩增出预计的GRA1片段 ,大小为 5 73bp ;扩增产物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 ,经PCR ,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GRA1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GRA1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真核表达 质粒 pcdna3/GRA1 构建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龋基因疫苗pcDNA3-gtfB整合宿主细胞基因组DNA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锦波 刘天佳 李继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用基因疫苗pcDNA3_gtfB免疫大鼠 ,探讨基因疫苗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将 36只Wistar大鼠分为两组 ,一组为pcDNA3_gtfB颌下腺免疫组 ,另一组为PBS缓冲液颌下腺对照组。取Wistar大鼠颌下腺、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脑组... 目的 用基因疫苗pcDNA3_gtfB免疫大鼠 ,探讨基因疫苗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将 36只Wistar大鼠分为两组 ,一组为pcDNA3_gtfB颌下腺免疫组 ,另一组为PBS缓冲液颌下腺对照组。取Wistar大鼠颌下腺、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脑组织 ,以对照组 6种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 ,加入不同梯度拷贝数的pcDNA3_gtfB ,采用Pyrobest聚合酶PCR反应体系 ,确定PCR反应敏感性。以免疫组 6种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 ,检测pcDNA3_gtfB的整合率。结果 本实验PCR体系的检测水平为在 1 0 0 0 0个组织细胞核中能检测出一个pcDNA3_gtfB拷贝(1∶1 0 0 0 0 ) ,在此检测水平下 ,免疫组 6种组织基因组DNA中未发现整合。结论 pcDNA3_gtfB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DNA的概率不超过 1∶1 0 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龋基因疫苗 pcdna3-gtfB 整合宿主细胞 基因组DNA 可能性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生殖产卵相关基因pcDNA3/Sj SDISP DNA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整合的观察
17
作者 刘芬 汪希雅 +2 位作者 高冬梅 余平 汪世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生殖产卵相关基因DNA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以及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可能性。方法将生殖产卵相关基因重组质粒pcDNA3/Sj SDISP经肌注免疫小鼠后,在注射后12h、1w、3w和6w取小鼠各组织,抽提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生殖产卵相关基因DNA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以及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可能性。方法将生殖产卵相关基因重组质粒pcDNA3/Sj SDISP经肌注免疫小鼠后,在注射后12h、1w、3w和6w取小鼠各组织,抽提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纯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注射后12h,在血液、心、肝、脾、肺、肾及注射部位肌肉中可检测到pcDNA3/Sj SDISP,至第1w,仍可在部分小鼠中检测到,至第3w不再检出。未发现生殖产卵相关基因pcDNA3/Sj SDISP整合入小鼠基因组中。结论肌注pcDNA3/Sj SDISP后,可在组织中广泛分布,但并未持续存在体内。未发现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Sj SDISP DNA疫苗 组织分布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pcDNA3cC1小鼠体内表达的血清学分析
18
作者 章亚南 何晓文 +4 位作者 王芳 姜磊 任丁 李德安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疫苗 DNA pcdna3 cC1 cC1循环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对小鼠诱导自身免疫和免疫耐受的观察
19
作者 刘芬 汪世平 +2 位作者 刘明社 高冬梅 徐绍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49,178,共4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免疫小鼠后可否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耐受。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pcDNA3/SjSDISP免疫小鼠后,SjSDISP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产生情况,同时通过体...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免疫小鼠后可否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耐受。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pcDNA3/SjSDISP免疫小鼠后,SjSDISP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产生情况,同时通过体重变化及主要脏器病理切片观察质粒DNA的毒性作用。结果以ELISA的方法检测小鼠产生的抗SjSDISP特异性抗体的效价为1:400,未检出自身免疫性抗体。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变化。结论DNA疫苗pcDNA3/SSDISP对小鼠无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耐受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sjsDISP DNA疫苗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GFP-LC3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
作者 刘宣宣 王文倩 +3 位作者 毛伟平 严浩 孟素芳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82-84,97,共4页
[目的]构建含GFP-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c DNA为模板,根据Gen Bank公布的人源LC3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将基因和pc DNA3.1-GFP载体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将基因连接... [目的]构建含GFP-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c DNA为模板,根据Gen Bank公布的人源LC3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将基因和pc DNA3.1-GFP载体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将基因连接到pc DNA3.1-GFP载体上,得到pc DNA3.1-GFP-LC3B真核表达载体。[结果]扩增出目的基因,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GFP-LC3B。[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人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GFP-LC3B,为研究细胞自噬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K293 CELLS LC3B pcdna3.1-GFP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