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精准肿瘤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克娟 黄昊 高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癌症是由于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导致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异质性疾病的统称。尽管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与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临床转化研究的高失败率使得抗肿瘤药物的创新发展十分有限。人源... 癌症是由于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导致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异质性疾病的统称。尽管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与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临床转化研究的高失败率使得抗肿瘤药物的创新发展十分有限。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是指直接将病人的新鲜肿瘤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上,依靠小鼠提供的环境生长的一种异种移植模型。这种模型保留了原代肿瘤的基质异质性、组织学特性、分子多样性以及微环境,为临床前药效的个性化筛选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研发资源。PDX模型结合临床数据,基因组图谱以及药效数据可以增加药物特异性,应用于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本文就PDX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在肿瘤新疗法中的应用、挑战性与局限性、以及在精准肿瘤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 pdx模型 个性化治疗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胃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宁宁 张彩勤 +4 位作者 赵勇 杨丽 张海 刘漪沦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建立胃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探讨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在胃癌PDX模型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临床胃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裸鼠肾包膜移... 目的建立胃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探讨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在胃癌PDX模型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临床胃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裸鼠肾包膜移植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移植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形态结构的一致性。将移植肿瘤组织裸鼠皮下接种,20 d后,荷瘤小鼠腹腔注射NIRF染料IR-783(每只10 nmol/L),活体成像连续测定肿瘤部位近红外荧光强度并分析肿瘤体积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肿瘤组织中HIF1α与OATP1B3的表达强度。结果成功建立了3个人胃癌PDX模型,移植肿瘤组织较好的保持了原发肿瘤的特征,NIRF活体成像早期检测到肾包膜部位荧光信号。PDX模型中肿瘤体积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均在98%以上。移植肿瘤组织中HIF1α与OATP1B3表达呈强阳性。结论 NIRF染料IR-783可在PDX模型肿瘤部位特异性聚集,用于PDX模型的早期检测,这种肿瘤靶向性可能与HIF1α和OATP1B3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 近红外荧光染料 低氧诱导因子-1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免疫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箴 徐云华 +5 位作者 张菲菲 赵艺 郭林 付国龙 沈盛萍 冷雪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动物模型,并研究该模型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的活检组织样... 目的·建立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动物模型,并研究该模型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的活检组织样本,或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接种至CB17-SCID小鼠(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建立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X模型肿瘤PD-L1的表达情况。将成熟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PDX模型肿瘤细胞混合后接种NCG小鼠(高度免疫缺陷小鼠),建立人源化免疫的肺癌PDX模型,并在该模型上验证PD-1抑制剂的疗效。结果·在16个临床来源样本建立的PDX模型中,有2个PD-L1表达为强阳性,4个表达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PD-L1强阳性的人源化免疫肺癌PDX模型中,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初次给药后21 d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2.6%;在PD-L1阴性的人源化免疫肺癌PDX模型中,PD-1抑制剂未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小鼠模型,且能在该模型上评估PD-1抑制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人源化免疫 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模型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组织学变化及其p63、napsinA和TTF-1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天 黄海荣 +5 位作者 程熙 胡文娟 刘彪 许龙祥 董敏 恽时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4,共5页
目的建立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检测原代肺癌组织标本和第三代(F3)PDX模型组织标本内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和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差异性。方法取临床肺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12例... 目的建立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检测原代肺癌组织标本和第三代(F3)PDX模型组织标本内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和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差异性。方法取临床肺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12例,裸鼠皮下移植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原代患者肿瘤组织与移植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与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原代组织和F3代组织标本内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显微镜观察。结果成功建立传至第三代的PDX模型5例,4例肺鳞癌,1例肺腺癌。PDX模型和患者原代肿瘤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和排列结构;p63在肺鳞癌患者及其PDX模型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为84.3%和9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肺腺癌中呈阴性表达。Napsin A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和72.4%,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TF-1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85%,两者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Napsin A和TTF-1在肺鳞癌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本实验室所建立的肺癌PDX模型基本保留了部分原代肿瘤的组织学特性,为临床前药效的个性化筛选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研发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x模型 肺癌 P63 NAPSIN A TT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昊 李宝亮 +7 位作者 杨星九 李梦媛 朱瑞敏 胡娟娟 韦荣飞 李克娟 蒋力 高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65,共6页
目的建立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探讨其在肝癌精准医疗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肝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NCG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组织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移植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形态结构的一致性。... 目的建立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探讨其在肝癌精准医疗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肝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NCG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组织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移植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形态结构的一致性。将成功传至第三代的PDX模型制备肿瘤细胞悬液,BALB/c裸鼠皮下接种制作肝癌移植瘤模型15只,成瘤后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索拉非尼(sorafenib)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5只。定期监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根据瘤重计算抑瘤率,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建成肝癌PDX模型6例,成功率为33.3%(6/18),模型较好的保持了原发肿瘤的特征。1例PDX模型中,5-FU与索拉非尼组肿瘤抑瘤率分别为63.7%和29.6%,5-FU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索拉非尼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临床结果相符。结论肝癌PDX模型保持了患者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可以适用于肝癌患者的精准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肝癌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宁宁 张彩勤 +4 位作者 赵勇 杨丽 张海 刘漪沦 师长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21,共5页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肿瘤部位ROI(region of interest)值,连续检测并绘制NIRF强度与生物发光强度相关性曲线;选择前期建立的胃癌PD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s,PDX)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EA与CK8/18的表达,确定移植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学一致性;将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分别培养24 h,分别加入线粒体示踪剂(mito-tracker)或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30 min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在胃癌细胞中的结合部位;将正常胃上皮细胞分别与转染GFP的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活体成像结果显示,IR-783染料能够特异性的聚集于人胃癌裸鼠移植瘤部位;NIRF强度与luciferase强度的相关性达99%以上;PDX肿瘤与原发肿瘤中CEA与CK8/18表达均呈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NIRF染料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传代胃癌细胞,同时也能识别来自PDX模型的肿瘤细胞,并优先集聚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与溶酶体中。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特异性识别胃癌细胞,可用于胃癌模型的成像研究,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潜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染料 胃癌 细胞源性肿瘤移植模型 人源性肿瘤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胰腺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的化疗药物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贺 陈薛 +3 位作者 张彩勤 赵勇 谭邓旭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利用胰腺癌PDX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将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基因分型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的溯源性;选择临床使用的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 目的利用胰腺癌PDX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将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基因分型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的溯源性;选择临床使用的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测量肿瘤体积;利用TGD值数学模型方法,辅以血浆CA19-9检测评估三种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PDX模型肿瘤组织样本的溯源性为99.99%,与原发瘤保持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组和吉西他滨组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P=0.001),且吉西他滨抑瘤效果更为明显;伊立替康的药物毒性作用最小,吉西他滨次之。结论成功建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通过TGD值数学模型法筛选,发现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为显著,推荐其作为该胰腺癌个体化治疗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dx模型 个体化治疗 药物筛选 TGD值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薛 谭邓旭 +4 位作者 赵宁宁 赵勇 张彩勤 白冰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3,共6页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方法将人新鲜的前列腺癌手术标本与基质胶混合后移植入补充有外源性雄激素的裸鼠皮下,连续监测肿瘤生长,评估其保真度并连续传代;...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方法将人新鲜的前列腺癌手术标本与基质胶混合后移植入补充有外源性雄激素的裸鼠皮下,连续监测肿瘤生长,评估其保真度并连续传代;将荷瘤鼠分为四组:多西他赛组、去势组、多西他赛联合去势组以及对照组,治疗期间测量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变化,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浓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PDX模型,包括激素敏感型(D17225)和去势抵抗型(C40019)肿瘤,病理学分析发现移植瘤较好的保持了患者原发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及血清tPSA检测发现多西他赛组及多西他赛联合去势组在D17225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后者抑瘤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多西他赛单药或联合去势处理对激素敏感型(D17225)前列腺癌PDX模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 雄激素 多西他赛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胃癌转移模型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洁 赵宁宁 +5 位作者 张彩勤 赵勇 谭邓旭 吴朋朋 赵菊梅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胃癌转移模型,为胃癌的转移研究提供个体化动物模型。方法将胃癌新鲜的手术标本移植到裸鼠皮下,建立胃癌患者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进一步通过手术将皮下瘤组织原位移植到裸鼠胃部肌...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胃癌转移模型,为胃癌的转移研究提供个体化动物模型。方法将胃癌新鲜的手术标本移植到裸鼠皮下,建立胃癌患者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进一步通过手术将皮下瘤组织原位移植到裸鼠胃部肌层,连续观察裸鼠的体征状态,通过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检测肿瘤转移的发生。解剖荷瘤小鼠,将肺部转移灶进一步移植裸鼠皮下获得实体瘤。HE染色观察原发瘤与转移瘤的结构特征,(short tandem repeat) STR分析原发瘤和转移瘤的遗传特性。PCR-Array分析转移瘤和原发瘤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胃癌PDX模型,移植瘤组织结构与患者保持基本一致;通过胃部原位移植发现编号C19751的小鼠发生肺和肝的转移。其中肺转移灶皮下移植后获得了实体瘤,STR分析显示原发瘤保持了与肺转移瘤一致的遗传特征。PCR-Array结果显示,与原发瘤相比,转移瘤中CXCL12,IGF1和MMP2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利用临床肿瘤标本成功建立胃癌转移模型,为胃癌转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个体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dx模型 近红外荧光 活体成像 实时定量PCR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制备中的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斌权 曹博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3-647,共5页
总结患者来源的胃癌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制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介绍胃癌PDX模型在靶向药物研究中的独特优势,提出在强调肿瘤个体化模型的同时,要善于运用共性研究思维,分析模型的基... 总结患者来源的胃癌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制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介绍胃癌PDX模型在靶向药物研究中的独特优势,提出在强调肿瘤个体化模型的同时,要善于运用共性研究思维,分析模型的基因型特征开展肿瘤靶向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 靶向药物 基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治疗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薛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391,共6页
建立高保真的前列腺癌PDX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生物学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但由于大部分前列腺癌的发生与激素密切相关,造成原发性前列腺癌移植小鼠后成功率较低,其发展及应用受到阻碍。高保真的前列腺癌PDX模型,能够准确概括疾病的组织结... 建立高保真的前列腺癌PDX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生物学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但由于大部分前列腺癌的发生与激素密切相关,造成原发性前列腺癌移植小鼠后成功率较低,其发展及应用受到阻碍。高保真的前列腺癌PDX模型,能够准确概括疾病的组织结构特征及生物和分子异质性,且其疾病的进展过程和对药物的反应性也与临床结果高度相似。本文重点综述了建立前列腺癌PDX模型的改进方法,包括外源性雄激素的补充、原始肿瘤组织的质量和基质环境等,以及常用治疗药物的应用,为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这些尝试对前列腺癌新药研发和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前列腺癌个体化肿瘤治疗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dx模型 雄激素 基质环境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
12
作者 陈莹莹 吴玉亮(综述) 程忠平(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61-1065,共5页
肿瘤模型研究是肿瘤领域的热点。肿瘤模型为肿瘤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肿瘤细胞系和异种移植物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原始肿瘤的异质性,异种移植物培养周期长、成瘤率低,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肿瘤3D培... 肿瘤模型研究是肿瘤领域的热点。肿瘤模型为肿瘤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肿瘤细胞系和异种移植物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原始肿瘤的异质性,异种移植物培养周期长、成瘤率低,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肿瘤3D培养模型包括肿瘤悬浮球和肿瘤类器官模型,模拟了原始肿瘤的生长环境,且很好地模拟了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肿瘤类器官作为新兴的肿瘤研究平台,具有易于构建、成瘤率高,并能长期传代和冷冻保存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原始肿瘤的结构、遗传特性和肿瘤内异质性,在肿瘤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肿瘤细胞模型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