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真菌CFEM蛋白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艳玲 郭勇 高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素、维护真菌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真菌生长发育、侵染结构形成及引发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扩展青霉的CFEM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针对未来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等研究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进一步解析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为防控植物病原真菌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M效应蛋白 病原真菌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及脂多糖刺激下大菱鲆肝脾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基因的时序表达分析
2
作者 苟冬惠 孙志宾 +6 位作者 马爱军 田蜜 王新安 黄智慧 孙伟恒 朱春月 刘志峰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1001,共13页
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对激活先天免疫系统以应对入侵的病原体至关重要,为探究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灭活鳗弧菌以及LPS刺激大菱鲆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平均体质量为(19.37±4.31)g、平均体长为(10.71±0.69)cm的大菱... 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对激活先天免疫系统以应对入侵的病原体至关重要,为探究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灭活鳗弧菌以及LPS刺激大菱鲆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平均体质量为(19.37±4.31)g、平均体长为(10.71±0.69)cm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分别于免疫后0、12、24、48、72和96 h采集肝和脾组织,提取总RNA,采用qPCR检测肝脏和脾脏中LEC、SAP、TLR5M、TLR1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肝脏中,活菌刺激下LEC、SAP、TLR5M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上调表达高峰均在0~24 h,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14~3857倍;灭活菌和LPS刺激下LEC、TLR5M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表达高峰分别在24~72 h和48~72 h,最高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2~447倍和18~184倍。在脾脏中,活菌刺激下LEC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上调表达高峰均在0~24 h,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5~223倍;灭活菌和LPS刺激下LEC、SAP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LEC和SAP表达高峰在0~12 h,TLR14表达高峰在48~72 h,最高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4~28倍和2~68倍,其他基因表现为显著下调或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刺激能引起肝脏和脾脏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快速变化,并且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具有组织特异性。免疫后肝脏和脾脏在0~72 h中,可用更为简单的免疫增强剂LPS或灭活菌代替活菌注射,通过LEC、SAP、TLR5M和TLR14 PAMP识别受体基因表达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抗鳗弧菌新品种选育和海水鱼类免疫增强剂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凝集素 Toll样受体 革兰氏阴性菌 鳗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蛋白对H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泉 刘东 +1 位作者 刘晓文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17,共4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我国家禽中循环存在,可跨种间传播感染人,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PA-X蛋白是流感病毒PA基因核糖体移码后编码的一种新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起调控作用。试验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并拯救了H9N2 AIV SH7株的PA-...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我国家禽中循环存在,可跨种间传播感染人,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PA-X蛋白是流感病毒PA基因核糖体移码后编码的一种新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起调控作用。试验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并拯救了H9N2 AIV SH7株的PA-X变异病毒SH7-FS株,使PA-X的表达量下降至原来的0.2%^([1]),测定野生型SH7株和变异病毒SH7-FS株在不同来源细胞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病毒在肺中病毒载量及其对肺的病理损伤来分析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表明:SH7-FS株对小鼠的致病力比野生型SH7株低,造成的小鼠肺部炎症比SH7株轻。SH7株和SH7-FS株在小鼠体内复制能力无显著差异,但是SH7-FS株在Vero细胞和MDCK细胞上复制水平比SH7株低,推测PA-X蛋白是协助病毒更好适应环境的辅助蛋白。研究结果为H9N2 AIV PA-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推进了人们对于流感病毒PA-X蛋白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pa—X 小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红球菌致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鱼海琼 曾潇 +7 位作者 陈芳 梁佳琪 贾坤 梅明珠 吴晓薇 王莹 李明 李守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毒力质粒和毒力相关蛋白A(VapA)的发现。但VapA并不是马红球菌唯一的致病蛋白,其感染与宿主免疫的互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马红球菌检测尚没有成熟的标准,对其感染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如ELISA和PCR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敏感性或特异性较低的问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于马红球菌鉴定和感染病例确诊有重要价值,但其准确性取决于数据库的信息量,因而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数据库;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常用于马红球菌同源性分析和溯源研究,它是建立在致病性马红球菌分离纯化基础上的一种进一步研究手段,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进一步强化马红球菌感染的防控,亟需开发简便、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致病机理 毒力质粒 毒力相关蛋白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样本下单边截断型分布族位置参数函数的经验Bayes估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国良 袁玲 凌能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73-1176,共4页
对单边截断型分布族在同分布正相协(PA)样本下,构造了位置参数函数的经验Bayes(E.B)估计,由分析可知,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位置参数θ的函数的经验Bayes(E.B)估计的收敛速度为O(n-q),其中,q=λα(δ-2)/(2α+4)δ;α>0;0<λ<... 对单边截断型分布族在同分布正相协(PA)样本下,构造了位置参数函数的经验Bayes(E.B)估计,由分析可知,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位置参数θ的函数的经验Bayes(E.B)估计的收敛速度为O(n-q),其中,q=λα(δ-2)/(2α+4)δ;α>0;0<λ<δ/(1+δ);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样本 E·B估计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基因的长度变化对H3N2犬流感病毒复制能力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舜 李桂珍 +5 位作者 原耀贤 李康健 马春全 李守军 黄良宗 马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2-280,共9页
H3N2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已在中国多地的犬群中流行,是禽流感跨宿主感染并形成新分支的近期案例。研究表明,PA-X基因与甲型流感病毒适应新宿主的能力相关,且其长度能够影响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致病能力。为了解PA-... H3N2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已在中国多地的犬群中流行,是禽流感跨宿主感染并形成新分支的近期案例。研究表明,PA-X基因与甲型流感病毒适应新宿主的能力相关,且其长度能够影响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致病能力。为了解PA-X基因的长度变化对H3N2 CIV复制能力及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3N2 CIV的8质粒操作系统,拯救了三株重组H3N2 CIV毒株:PA-X基因表达大小为232个氨基酸多肽的亲本病毒CIV_PA-X_232;对PA编码区第191、192位氨基酸的密码子进行改造,PA-X基因不表达蛋白的重组病毒CIV_PA-X_Knock;对PA+1编码区第232位氨基酸进行突变,PA-X基因表达大小为252个氨基酸多肽的重组病毒CIV_PA-X_252。通过比较3株重组病毒的聚合酶活性,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效率及对小鼠致病性的差异,来评价表达不同长度的PA-X基因对H3N2 CIV的影响。结果显示,CIV_PA-X_252和CIV_PA-X_Knock的聚合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IV_PA-X_232,且CIV_PA-X_252的聚合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IV_PA-X_Knock;CIV_PA-X_252和CIV_PA-X_Knock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显著(P<0.05)强于CIV_PA-X_232;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3株重组病毒对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且对小鼠无致死性;仅能在感染后第1天的小鼠肺中检测出3株重组病毒的TCID50,且病毒滴度无显著差异;3株重组病毒均能对小鼠肺造成病理损伤,其中,CIV_PA-X_252对小鼠的致病性最强,CIV_PA-X_232次之,CIV_PA-X_Knock对小鼠的致病性最弱。上述结果表明,PA-X基因的延长能够提高H3N2 CIV在MDCK细胞中复制能力和对小鼠肺造成病理损伤的能力,但该变化可能对H3N2 CIV在小鼠肺内的复制能力没有影响。本试验初步探究了PA-X基因的长度变化对H3N2 CIV的影响,为后续H3N2 CI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流感 H3N2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pa-X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小丽 宋育 +1 位作者 龚林 王一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调查数据。结果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66%、2.21%、1.85%,社区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7.81%、17.82%、16.29%,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病科(组)、神经外科、胸外科、儿科新生儿组;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组、呼吸科(组)、感染病科(组)、综合ICU、儿科新生儿组。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中2016、2018、2020年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构成比分别为12.85%、18.39%、22.09%。2016、2018、2020年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0.99%、0.82%、0.69%。医院感染、社区感染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综合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等问题仍需在后期工作中强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范丽 张丽娟 张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2-1149,共8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优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横断面调查)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优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横断面调查)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2022年分别调查患者117695、109691、1371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58%、1.4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53,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2526例次,43.60%)和泌尿道(785例次,13.55%)为主;三次现患率调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均是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10.95%~16.47%);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均居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96%~33.91%,呈上升趋势(χ^(2)=257.586,P<0.001);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为主(占76.46%~78.62%);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用药为主,三联及以上用药略有升高,从0.66%上升至0.98%;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呈上升趋势(χ^(2)=94.823,P<0.0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77%~1.22%,三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19.40%、19.11%、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823、10.179,均P=0.006)。结论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虽有所下降,但医院感染病原体的防控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病原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莉莉 张焱 +3 位作者 王鲁娜 方璐璐 竺童炜 金爱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9-1926,共8页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孕产妇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2轮专家函询形成预试量表。选取202名孕产妇进行调查,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包含非...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孕产妇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2轮专家函询形成预试量表。选取202名孕产妇进行调查,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包含非手术相关因素、血液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妊娠相关因素、人工辅助生殖5个维度,共1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832%,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2,2周后重测信度为0.920。结论:编制的妊娠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有效评估孕产妇妊娠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量表研制 信度 效度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265所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状况与指标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家劲 钟振锋 +12 位作者 王诗韵 黄婷 陈淑贤 朱晨 李轶男 彭莉利 莫元春 陈敏珊 林伟青 曲秀娟 于芳 李致兴 孙树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9-1507,共9页
目的评估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管理和指标状况,为推动区域内病原学送检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系统报送方式,调查广东省21个地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信息系统... 目的评估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管理和指标状况,为推动区域内病原学送检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系统报送方式,调查广东省21个地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信息系统功能以及病原学送检率指标信息。分别于2023年7月15日—8月8日对哨点监测医疗机构进行基线调查,11月7—30日启动非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基线调查,2024年1月15—30日完成所有医疗机构指标信息调查。结果共调查265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83.98%)、制定专项行动改进方案(79.01%)、建立病原学送检率管理制度(91.71%)、制定管理考核方案(76.80%)的比率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在具备各项信息系统功能的比例上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61.07%)及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88.00%)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妇幼保健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其他专科医院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最高,中医院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级医疗机构在管理策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比二级医疗机构更具有优势,二级医疗机构需要更多指导与支持。专项行动应加强对不同等级及类型医疗机构病原学送检率指标的监测与分析,更有效提升质量改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送检 抗菌药物 横断面调查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病原菌谱:一项单中心五年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艳敏 张瑞敏 +3 位作者 平莉莉 翟丽娜 张晓丽 韩军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6%,例次发病率为3.46%。其中血流感染96例(36.50%),呼吸系统感染70例(26.62%),感染部位不明确者57例(21.67%)。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45.88%),以葡萄球菌属占比最高;革兰阴性菌78株(45.8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14株(8.24%)。2018—202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比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居多。近几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基因挖掘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辉 蒋尚伯 +5 位作者 杨迪 杜婵娟 张晋 潘连富 崔海涛 付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2453,共12页
【目的】深入挖掘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基因特性,为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基于遗传背景将供试299株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别依据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分组,使用混合线性模型的Gemm... 【目的】深入挖掘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基因特性,为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基于遗传背景将供试299株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别依据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分组,使用混合线性模型的Gemma软件,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技术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表型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采用ProtParam、SingleIP和SAMR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候选基因的理化性质及初级结构。【结果】运用GWAS共关联到151个与致病力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初步确定3个不同类型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与枯萎病菌致病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对FocScp、FocChp和FocGhf12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功能,结果显示,FocSc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948 bp,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33.27 kD,含有N-端信号肽,预测为胞外分泌蛋白;FocCh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49.17 kD,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预测为含有3个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FocGf12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53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53.54 kD,该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域,具有GPI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在胞外,预测为糖苷水解酶家族12蛋白。【结论】通过GWAS获得香蕉枯萎病菌3个致病相关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其编码蛋白分别为分泌蛋白、转录因子和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相关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高粱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秋月 黄娟 +4 位作者 李四光 张亚勤 李泽碧 刘永琴 周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30,367,共9页
高粱种植业是重庆地区重要产业,高粱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严重危害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明确重庆高粱主要产区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可为重庆地区高粱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 高粱种植业是重庆地区重要产业,高粱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严重危害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明确重庆高粱主要产区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可为重庆地区高粱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和江津区等8个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3个菌株。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ITS,GAPDH,ACT,CHS)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13个高粱炭疽菌菌株属于同一分支,均为高粱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ublineola,表明C.sublineola是重庆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发现氟菌唑、肟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和多菌灵等5种杀菌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EC 50在0.0180~0.1097μg/mL之间,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70%甲基硫菌灵WP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61.86%、56.09%和54.80%,在高粱生产中应用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 病原鉴定 多基因联合分析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医院感染状况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钮惠英 赵柳华 +1 位作者 吴佳静 高姚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8-1444,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3年10月在某院进行PCI治疗的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HD患者的感染状况。随后按7∶3比例随机分...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3年10月在某院进行PCI治疗的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HD患者的感染状况。随后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和测试集。对建模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858例CHD患者,分为建模集601例和测试集257例,建模集中感染组41例、非感染组560例。CHD患者PCI治疗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88%(59/85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共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革兰阴性菌31株,真菌4株。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糖尿病、心功能(NYHA)分级高、侵入性操作均是CHD患者PCI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分高是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5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95%CI:0.815~0.931)、灵敏度为89.0%、特异度为82.5%。引入测试集数据验证得出AUC值为0.879(95%CI:0.801~0.92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1.3%,与建模集效果相当,说明模型稳定。H-L拟合优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模型无过拟合现象;校准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证实模型在临床具有实用价值。结论列线图模型对CHD患者PCI治疗后医院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医务人员识别存在医院感染风险的个体提供简便、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医院感染 病原菌 预测模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15
作者 杨亚 丁佳燕 +8 位作者 黄妹 陆峰 沈瑞红 秦娟秀 周文琴 傅小芳 班海群 邓羽霄 郑军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征,为有效防控肝移植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发病率、发病趋势、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监测3762例肝移... 目的分析肝移植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征,为有效防控肝移植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发病率、发病趋势、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监测3762例肝移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6例、133例次,发病率为2.82%,例次发病率为3.54%,各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感染主要发生在入住监护病房2周内,占85.85%;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血液系统(26.32%)、呼吸系统(22.56%)和手术部位(19.55%);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插管和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分别为85.77%、70.58%、40.8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分别为0.54‰、0.33‰、1.84‰。共检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8.17%,革兰阳性菌占29.77%,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5.27%)、屎肠球菌(11.45%)、鲍曼不动杆菌(9.16%)。结论应针对肝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细菌耐药,减少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病原体 耐药性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阅历 崔金兰 +2 位作者 梅兰娟 刘秋淳 田菊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 了解某院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5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前组,2022年6—10月采取各项... 目的 了解某院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5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前组,2022年6—10月采取各项综合性干预措施,2022年11月—2023年3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后组,分析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无菌标本送检比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62.09%VS 74.04%)、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62.82%VS 92.73%)、无菌标本送检比率(35.17%VS 41.06%)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点抗菌药物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93.33%)与干预前(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39.93%)低于干预前(4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重点药物联用前的病原学送检率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未有明显改善,说明相关措施还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送检率 抗菌药物 治疗前 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鹏 汪邦芳 +1 位作者 林佳冰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医疗供水系统可能成为水源性感染病原体的贮存场所,受污染的医疗用水常导致医院感染及暴发事件,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带来挑战。一些水源性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常通过供水... 医疗供水系统可能成为水源性感染病原体的贮存场所,受污染的医疗用水常导致医院感染及暴发事件,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带来挑战。一些水源性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常通过供水系统繁殖与传播,供水系统的水温、余氯浓度及生物膜是关键影响因素。现对近年来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的现状、供水系统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相关水源性感染事件进行综述,以期为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防控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供水 水源性感染病原体 医院感染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巧梅 王畅 邓扬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2-1376,共5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干预治疗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急危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的热点话题。受临床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物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干预治疗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急危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的热点话题。受临床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物模型以了解其机制和病程特点,但都不能完整重现疾病的主要致病机制。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模型进展做简要的概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实验动物 病原菌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切割CRISPR/Cas技术在食源致病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原理及应用
19
作者 戴永进 孙静 +3 位作者 张莫然 刘玉娟 陈洪周 陆颖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1-360,共10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一大严重威胁,传统的生化检测手段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近年来,随着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术的逐步发展,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的CRIS...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一大严重威胁,传统的生化检测手段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近年来,随着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术的逐步发展,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的CRISPR/Cas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的CRISPR/Cas体系的起源与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的CRISPR/Cas体系的作用原理。同时,本文对反式切割CRISPR/Cas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领域的多方面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技术的优劣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反式切割 食源性致病菌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马辉刚 曹九龙 +2 位作者 胡水秀 黄瑞荣 涂雪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采用生物问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用67个稻瘟病菌菌株对35个水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毒力频率较低(〈20%)的有两优培九、金优77、汕优晚3、汕优63、Ⅱ优63、早丝苗、汕优10号、威优晚3、9003、金优... 采用生物问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用67个稻瘟病菌菌株对35个水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毒力频率较低(〈20%)的有两优培九、金优77、汕优晚3、汕优63、Ⅱ优63、早丝苗、汕优10号、威优晚3、9003、金优402、安两优402、汕优647、嘉育948和优Ⅰ402等。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70以上(含0.70)的两两组合有101对,其中有17对搭配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即稻瘟病菌不会同时对搭配的双方致病。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80以上(含0.80)的组合有12对.这12对组合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0.03,这些两两搭配的双方均对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被评价为高抗稻瘟病的搭配,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稻瘟病菌 抗病性 毒力频率 联合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