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2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and Path Coefficient and Chi-square Distance Cluster Analysis for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obacco Germplasm Resource 被引量:1
1
作者 LI Wenping ZHU Lieshu +3 位作者 ZHAO Songyi LIANG Qizheng WANG Yuchao TAN X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1期10-15,共6页
Correlation and path coefficient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or 10 characteristics of 24 pure lines of flue-cured tobacco such as plant height, knot distance, leaf number, the central leaf length and width, ratio of the ... Correlation and path coefficient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or 10 characteristics of 24 pure lines of flue-cured tobacco such as plant height, knot distance, leaf number, the central leaf length and width, ratio of the length to width, stem girth, dates of budding, leaf yield and ratio of the prime-medium tobacco. The leaf number and the central leaf length showed a positive or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leaf number and leaf yield per plant showed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atio of prime-medium tobacc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yield per plant amo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ratio of prime-medium tobacco while the others were less related with the ratio. Square sum of deviation method cluster analyses showed that 24 pure line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clustered into two groups. Of the pure lines, Line T1706 and Line T1245 had a far relationship with all other lines, and also had a heterosis when crossed with the other lines. Lines Guangdonghuang 1 and R72(3)B-2-1 were closely re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cured tobacco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coeffici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orithm for multi-constrained path sele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2
作者 Qi Xiaogang Liu Lifang Liu San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931-937,共7页
It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o provide quality-of-service (QoS) guarantees in next generation high-speed network, and the QoS routing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the problem. For the problem of multi-constrained QoS... It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o provide quality-of-service (QoS) guarantees in next generation high-speed network, and the QoS routing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the problem. For the problem of multi-constrained QoS routing in high-speed network, especially under the inaccurate link state information, the success ratio of the different constraint combination i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a constrain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approximately equal loose-tight order relation between each two constraints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a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is present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lgorithm has the higher success ratio,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ves its correctness and univers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onstrained rout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th selec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ent-SSA-BP的露天矿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闫鹏 孙文诚 +2 位作者 王晗 杨曦 张云鹏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71,共12页
准确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对优化爆破参数和减少爆破产生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某露天矿山生产爆破监测数据为例,采用通径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爆破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结合Tent混沌映射优化SSA-BP神经网络初始种群位置的方法,建立了基... 准确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对优化爆破参数和减少爆破产生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某露天矿山生产爆破监测数据为例,采用通径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爆破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结合Tent混沌映射优化SSA-BP神经网络初始种群位置的方法,建立了基于PA-Tent-SSA-BP的露天矿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PSO-BP、GWO-BP以及SS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更接近,RMSE、MAE以及MAPE分别为0.64、0.53以及0.18,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为多因素影响下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速度 Tent混沌映射 SSA 通径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PA结合NSGA-Ⅱ算法的产品包装系统优化设计
4
作者 陆怡宇 张元标 +1 位作者 杨松平 聂楚昕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统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产品关键元件实测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与OTPA方法合成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OTPA方法的正确性;通过OTPA方法量化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对比识别出产品包装系统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保持非主要传递路径的缓冲衬垫材料不变,应用NSGA-Ⅱ算法优化产品包装件系统中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处的缓冲衬垫分配,有效降低了关键元件的加速度响应,减少在振动过程中的能量聚集,促使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趋于均衡。实现了以缓冲性能为主导,同时兼顾环保性能与成本的包装系统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 振动贡献量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减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和FTPN的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航行实时风险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席永涛 刘鹏杰 +1 位作者 胡甚平 韩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为实时监测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航行过程风险,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建立MASS的安全控制结构,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法(STPA)确定损失/事故和系统级危险,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并分析损失场景,构建系统状态转化过程模型;采... 为实时监测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航行过程风险,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建立MASS的安全控制结构,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法(STPA)确定损失/事故和系统级危险,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并分析损失场景,构建系统状态转化过程模型;采用模糊时间Petri网(FTPN)建模,以设定的MASS航行场景得到相关模糊时间函数并推算FTPN的情态演进;引入新的风险水平表达式并通过系统实时损失/事故二维路径图来可视化系统的实时风险水平和系统不安全状态的转化路径。结果表明:设定的航行场景在当前时刻下,缺少安全水深输入、未更新避碰路径、航向航速不安全、搁浅是风险最高的系统不安全状态,并对应4条风险最高的转化路径;STPA驱动下的FTPN过程模型能全面评估MASS航行的实时风险水平,以系统实时损失/事故二维路径图作为可视化界面,用于监管MASS航行中不安全系统状态并描述其转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模糊时间Petri网(FTPN) 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 实时风险评估 转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TPA和DEMATEL-ISM的民机起落架收放系统风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宝惠 韩文瑞 +2 位作者 肖海建 高源 陈怡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85-2894,共10页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DEMATEL-ISM)相结合来开展分析。首先,定义事故和系统级危险,以民机进近阶段放下起落架为例,运用STPA完成对风险因素的系统化辨识;其次,基于最大平均熵减(Maximum Mean De-entropy,MMDE)算法帮助DEMATEL-ISM模型确定阈值,完成对风险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分析并识别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据此挖掘关键致因场景,以给出风险预防建议。结果显示:线路性能退化或失效、位置作动控制组件(Position Action Control Unit,PACU)核心处理器故障为关键原因因素,收放作动筒作动异常、机组成员操作不当、起落架指示灯显示异常、起落架液压选择阀作动异常、PACU信息接收有误为关键结果因素,这些因素均涉及多条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应予以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落架收放系统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关键因素 风险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理路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克朝 王君 黄永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1,共5页
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建设强调新兴专业的设立与现有专业的革新。提升产业学院至探索新工科形态的高度,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为此,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产业学院的建设理路,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的本质... 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建设强调新兴专业的设立与现有专业的革新。提升产业学院至探索新工科形态的高度,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为此,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产业学院的建设理路,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的本质认知和文化引领是其建设发展的本体存在,管理架构和人才培养是其建设发展的本源认识,协同创新和利益共同体是其建设发展的价值旨归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论理路”。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三级路径”,包括搭建“权责清晰”的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管理架构、建立以“工程文化引领、五链闭环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产业服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业学院 理路分析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小红 潘雨婷 梁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2,共16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内外部联动视角,以417家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内外部联动视角,以417家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是多维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不存在产生高/非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路径可以划分为媒体关注下内部因素驱动型、合力监管-人才联合驱动型和多元因素驱动型,非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存在两条组态路径,且与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路径呈非对称关系;人力资本是实现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绿色创新背后多维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制造业企业 驱动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燕芳 张淑惠 王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100,共12页
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强调产学研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互补和价值共创,同时国内外理论分析中均默认了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正面作用。因此,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对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 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强调产学研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互补和价值共创,同时国内外理论分析中均默认了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正面作用。因此,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对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选取创新生态视角下6个关键变量,以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区域创新效率为结果,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产生结果的多条等效组态路径及其阶段性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第一,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共生耦合、协同作用才可产生区域高效协同创新,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环境—资源双重驱动型”和“互联网助力下的主体—资源驱动型”两类模式共3条组态路径;第二,其他因素相同时,前因条件或条件组合之间存在潜在替代关系,体现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协同创新效率之间的“因果复杂性”;第三,在多时段比较分析中,区域高协同创新效率组态路径存在着动态演化,数字化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的理论视角,为相关管理者实现本地高效协同创新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差异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协同创新效率 定性比较分析 必要条件分析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峰 王芮敏 +1 位作者 马国远 晏祥慧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2)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逐渐增加,而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种情景的碳达峰时间均为2030年,碳中和的时间分别为2059、2057、2055年。展望2060年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行业应进一步提高能效利用率、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和提升碳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碳中和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方法的企业绿色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共9页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的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的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组态之间的协调组合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环境—组织型、环境—组织—政策型和组织—政策型三类组态作用路径,其中企业信息公开、区域市场化水平与绿色金融政策条件在促进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多数组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注意力分配与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路径上有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绿色创新 绿色金融 fsQCA 转型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元吉 谢杰 +2 位作者 叶涛 马棕林 左长振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驱动下的“线性发展”,而是呈现“殊途同归”为特点“多重并发”的复合式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表征出非对称性,体现为“高质量”和“非高质量”两种组态。其中,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双核型”与“多维型”两类组态路径。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以新提质”;政策拉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夯实体育产业根基;消费推动,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搭建体育消费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谷18衍生品种(系)主要性状分析
13
作者 王淑君 解慧芳 +4 位作者 邢璐 闫宏山 刘海萍 宋慧 王素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231,共8页
为实现豫谷18的高效利用,对70份豫谷18衍生品种(系)的1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变异系数为2.70%~14.59%,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76~2.11之间;多个性状间呈显著或... 为实现豫谷18的高效利用,对70份豫谷18衍生品种(系)的1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变异系数为2.70%~14.59%,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76~2.11之间;多个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单株产量与单穗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单穗重、穗下节间长度、株高和穗粗对单株产量有显著效应;通径分析表明,单穗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0.996),其次是穗下节间长度(0.146),而株高和穗粗对单株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较大。在欧氏距离为23时,70份衍生品种(系)可聚为3类,其中第Ⅰ、Ⅱ类衍生品种(系)单穗重和单株产量较高,与株高等性状协调性好。因此,以豫谷18为亲本组配选育品种时,应着重关注单穗重,并协调好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齿面摩擦的斜齿轮啮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晓云 刘启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针对斜齿轮啮合过程中,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的斜齿轮啮合副动力学模型。首先对斜齿轮副啮合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和加载齿面接触分析,得到齿面接触路径、接触位置法向位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激励、齿面滑动摩擦系数和摩擦力臂。其... 针对斜齿轮啮合过程中,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的斜齿轮啮合副动力学模型。首先对斜齿轮副啮合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和加载齿面接触分析,得到齿面接触路径、接触位置法向位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激励、齿面滑动摩擦系数和摩擦力臂。其次,建立并求解了考虑齿面摩擦的斜齿轮副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动态啮合力/速度/位移。由齿面上的滑动摩擦系数、摩擦力臂和动力学方程构成斜齿轮副啮合动力学耦合系统,通过解耦计算,对模型系统方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齿面摩擦 齿面接触分析 接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技术复杂度能否助其打破创新路径依赖——基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菲菲 雷晓 +2 位作者 薛蕊 谢寒子 安童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7,107,共13页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技术创新被视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聚焦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分析2004—2022年中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技术创新情况,对不同城市技术复杂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作为关键因素如何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技术创新被视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聚焦于技术空间演化视角,分析2004—2022年中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技术创新情况,对不同城市技术复杂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作为关键因素如何影响创新路径依赖,并研究创新路径赖现象对于区域创新效能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部与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正逐渐从路径依赖模式向路径突破模式发展,且东部地区技术复杂度较高;区域技术复杂度提升有助于打破创新路径依赖模式,且教育资源丰富、研发环境优越及经济水平高等因素会与较高的技术复杂度协同作用,共同加快区域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模式向突破模式转变;打破区域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有助于城市创新效能提升;同时,产业规模扩大与外商投资增加对提升创新效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比较优势 路径依赖 技术复杂度 模糊集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和施肥水平下麦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及其对冬小麦磷累积量的贡献
16
作者 邵云 王岚 +3 位作者 王鹏飞 侯盟 安佳慧 赵宇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F000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理下播种前和收获后耕层(0~15 cm)土壤全磷、速效磷以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测定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对冬小麦植株磷积累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限肥显著降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常规施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的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18.61 mg/kg,总无机磷、Fe-P和Ca_(10)-P的质量分数也最高,分别为592.55 mg/kg、41.97 mg/kg和338.77 mg/kg;大豆前茬处理的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972.80 mg/kg,Al-P和O-P的含量也在大豆前茬处理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3.44 mg/kg和64.37 mg/kg;花生前茬处理的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7.53 mg/kg和94.14 mg/kg,但与玉米前茬和大豆前茬的处理结果差异不显著.在限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土壤的全磷、速效磷和O-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分别为770.47 mg/kg、13.50 mg/kg、58.99 mg/kg;大豆前茬处理土壤Ca_(10)-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320.62 mg/kg,总无机磷、Al-P和Fe-P的质量分数与其他前茬处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41.96 mg/kg、34.50 mg/kg和36.42 mg/kg;花生前茬处理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但与花生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分别为23.04 mg/kg和78.78 mg/kg.2个磷肥水平下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均在花生前茬处理下最高,分别为33.11 kg/hm^(2)和25.14 kg/hm^(2).在常规施肥水平下,花生前茬处理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而在限肥水平下显著高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经通径分析,土壤无机磷不同形态对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的直接影响(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为Ca_(2)-P、Al-P、Fe-P、Ca_(8)-P、O-P、Ca_(10)-P.结合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表明,Ca_(2)-P是小麦磷累积的直接来源,其次是Al-P,而Fe-P和Ca_(8)-P是小麦的缓效磷源,O-P和Ca_(10)-P是小麦比较难以利用的磷源.在2种施肥水平下,前茬作物极显著影响全磷、速效磷、和无机磷的含量,进而影响冬小麦的植株磷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前茬作物 无机磷形态 磷累积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偏相干方法的车内路噪噪声源识别
17
作者 刘志恩 胡宇航 +3 位作者 卢炽华 程灿 李晓龙 陈弯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09,共7页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车辆在行驶时对于结构路噪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引入偏相干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须测试路径的传递函数,只需给定工况下的响应结果即可,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针对某款汽车在40 km/h工况低频路噪凸显的问题,分别采用部...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车辆在行驶时对于结构路噪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引入偏相干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须测试路径的传递函数,只需给定工况下的响应结果即可,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针对某款汽车在40 km/h工况低频路噪凸显的问题,分别采用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和偏相干分析法进行结构路噪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以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分析结果为基准验证偏相干分析法的可靠性,最终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基于分析结果确定车内结构路噪传递的主要路径并进行改进,通过对左右后悬架衬套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204 Hz频率点处噪声峰值显著降低,车内驾驶员右耳处的噪声总声压级降低3.09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结构路噪 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 偏相干分析法 衬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辐射场和路径分析的油茶树表型参数提取
18
作者 朱幸辉 张杨聪 +1 位作者 谭泗桥 李斌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10,共10页
为提取油茶树的表型参数,解决复杂冠层结构植物和田间环境下表型提取速度慢且精度低的问题,该研究将传统的重建算法和聚类分割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和路径分析的表型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多视角相机获取油茶树图像,训练神... 为提取油茶树的表型参数,解决复杂冠层结构植物和田间环境下表型提取速度慢且精度低的问题,该研究将传统的重建算法和聚类分割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和路径分析的表型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多视角相机获取油茶树图像,训练神经辐射场生成三维点云模型,然后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分割树干和叶片点云,提取油茶树的表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运动结构恢复的多视立体几何方法,采用神经辐射场重建的时间平均减少约90%,自由视角渲染图像峰值信噪比提升约10%。茎叶分割结果在召回率、精确率和分割时间等指标上优于几何特征法和区域生长法。计算的树高、冠幅、冠层高度和树干与人工测量结果的误差分别为0.519%、0.325%、0.364%、4.491%,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形指数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94、0.97、0.93。该方法不仅能快速构建真实形态的油茶树点云模型,而且能精准获取油茶树各器官的表型参数,可为复杂冠层植物的田间表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树 三维重建 神经辐射场 路径分析 表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内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和通径分析
19
作者 王芬 宋光同 +7 位作者 徐笑娜 张文文 崔峰 朱士明 殷俊峰 陈祝 周翔 付成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区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参数比值有所差异,其中安庆宿松群体的丰满度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雄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7.8%和22.4%,累计为60.2%,雌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0.5%和20.9%,累计为61.4%;聚类分析表明,安庆宿松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欧式距离较远,单独归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雄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宽>体长>头胸甲长>腹部宽>头胸甲高>腹部长,雌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体长>腹部宽>腹部长;通径分析显示,本研究测定的形态参数不能较好地诠释与体质量的关系。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无法有效区分群体,未达到亚种水平,且选取的形态性状参数不足以描述体质量,样本量和形态性状参数均需进一步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的树木园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
20
作者 闫晓云 孙艺玮 包红光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88,共11页
为研究树木园中典型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每个季节选择5 d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08:00—18:00实地同步观测11个不同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环境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 为研究树木园中典型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每个季节选择5 d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08:00—18:00实地同步观测11个不同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环境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结构NAIC变化规律,并探究影响NAIC的环境指标。结果表明:(1)树木园内植物群落NAIC在春季(611~1115个·cm^(-3))、夏季(714~1033个·cm^(-3))、秋季(678~1120个·cm^(-3))显著高于冬季(202~372个·cm^(-3)),但同一季节中彼此差异不显著;NAIC日变化趋势在春季呈“U”型曲线,夏季和秋季波动变化,冬季为先下降后上升,峰谷值出现时间存在季节差异。(2)植物群落空气清洁度在春季、夏季、秋季能够达到最清洁等级,冬季大部分时间处于清洁至接受等级。(3)环境因子对NAIC的影响因季节而异,不同季节影响NAIC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综合来看,小粒径空气颗粒物PM_(2.5)、PM_(1.0)是影响NAIC的主要因素;对NAIC变异产生主要影响的是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园 植物群落 空气负离子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