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PBC-NDO复合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1
作者 闫荣格 闫春娇 +1 位作者 杨庆新 张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副边DC-DC变换器设计考虑干扰补偿的无源控制器,通过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干扰量进行估计,将干扰估计值与无源控制器结合,设计适合电动汽车变电压间歇无线充电系统的PBC-NDO复合控制器,采用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复合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动态响应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器具有强抗干扰性和动态响应性,充电阶段最大稳态误差偏移率为2%,动态响应时间控制在0.6 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压间歇充电 无线电能传输 无源控制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源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诗岳 王久和 +1 位作者 李建国 张雅静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的功率,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PI双闭环控制、外环PI内环无源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恒功率负载 无源控制 功率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PCHD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源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利民 宋绍楼 王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933,937,共6页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驱动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着眼于调速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和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系统原理,研究了SPMSM系统的统一PCHD建模和速度控制问题。首先,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建立...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驱动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着眼于调速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和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系统原理,研究了SPMSM系统的统一PCHD建模和速度控制问题。首先,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建立了逆变器、考虑铁损的SPMSM、机械负载一体的不确定系统统一PCHD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SPMSM驱动系统的无源控制器,逆变器非线性扰动由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补偿,最后利用自抗扰控制设计了速度调节器得到q轴期望的电流,所得控制器更加简单和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全局稳定性控制、鲁棒性强;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源控制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非线性扰动观测的储能逆变器无源控制方法
4
作者 李书勇 蔡海青 +3 位作者 顾浩瀚 罗超 陈家伟 贾广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64-4173,I0044,共11页
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及新型电力系统中广泛布局,通过对储能逆变器进行控制,可实现储能对电网电压/频率支撑及源-荷波动功率平抑。然而,随着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负载接入(如电力电子变换器供电负载和伺服电机供电系统),系统的... 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及新型电力系统中广泛布局,通过对储能逆变器进行控制,可实现储能对电网电压/频率支撑及源-荷波动功率平抑。然而,随着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负载接入(如电力电子变换器供电负载和伺服电机供电系统),系统的阻尼将大大衰减,极易在扰动下引起系统振荡,不仅如此,因系统运行时还存在参数时变不确定、建模误差、外部随机扰动等诸多影响因素,传统线性控制方法已难以保证系统运行性能,系统失稳现象频发。该文以电压源型储能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融合非线性扰动观测的无源控制方法和兼顾逆变器动静态性能指标的非线性控制参数优化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无源控制确保系统的全局稳定,结合扩张高增益状态观测器的在线观测以消除扰动及误差;利用Matlab循环计算不同参数下的系统响应,评估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实现非线性控制参数的优化整定。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15kVA的储能逆变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逆变器 无源控制 扰动观测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的无源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敖文杰 陈家伟 +1 位作者 陈杰 陈鹏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0-594,共15页
多源混合供电技术可有效地利用不同供电单元性能,在电气化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恒功率特性及强脉动特性负载接入供电系统,系统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针对传统线性控制方法难以保证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而现有非... 多源混合供电技术可有效地利用不同供电单元性能,在电气化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恒功率特性及强脉动特性负载接入供电系统,系统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针对传统线性控制方法难以保证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而现有非线性控制的研究仍缺乏兼顾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法的问题,该文对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设计基于无源控制和扩张高增益状态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并对控制器和观测器参数进行了设计,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在实验室搭建一套额定功率为3 kW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控制 参数设计 扩张高增益状态观测器 混合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力/位跟踪的无源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6
作者 杨崇英 王金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0,共5页
为了提高全方位移动机械臂的力/位跟踪控制精度,设计了无源自抗扰控制器。介绍了全方位移动机械臂工作原理,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移动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根据严格无源系统定义,证明了全方位移动机械臂系统的无源特性。以自抗扰... 为了提高全方位移动机械臂的力/位跟踪控制精度,设计了无源自抗扰控制器。介绍了全方位移动机械臂工作原理,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移动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根据严格无源系统定义,证明了全方位移动机械臂系统的无源特性。以自抗扰控制为基础,通过定义新变量对扩展状态观测器进行改进;针对机械臂系统的无源特性,设计了无源自抗扰控制器。在扰动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改进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扰动估计误差远小于传统扩展状态观测器,且估计速度快于传统扩展状态观测器;无源自抗扰控制器的跟踪累计绝对误差远小于传统自抗扰控制,说明无源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精度高于传统自抗扰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无源自抗扰控制在全方位移动机械臂控制中的高精度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移动机械臂 力/位跟踪 无源控制 自抗扰控制 扩展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目标定位系统观测平台的最优机动轨迹 被引量:7
7
作者 许志刚 盛安冬 +1 位作者 陈黎 谭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7-1344,共8页
对仅有方位量测的被动目标定位中观测平台最优机动轨迹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最大化Fisher信息阵(FIM)行列式指标下给出了当前时刻一种新的机动控制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最优机动轨线有且仅有2支,并给出了最优机动策略和最优机动轨线方程;它... 对仅有方位量测的被动目标定位中观测平台最优机动轨迹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最大化Fisher信息阵(FIM)行列式指标下给出了当前时刻一种新的机动控制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最优机动轨线有且仅有2支,并给出了最优机动策略和最优机动轨线方程;它的特点是对任意时刻均为最优,而不仅仅在观测时间的末端,几何直观描述了机动控制序列的可执行性;与最大化方位变化率下观测平台最优机动轨线相比较,本文的机动策略兼顾了距离和方位2个因素的影响,可看成是对距离信息和方位信息之间的折中.数字仿真表明,与传统方法比较,提出的新机动策略能获得更大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定位系统 最优控制 FISHER信息阵 观测平台 最优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磁悬浮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崔培玲 盖玉欢 +1 位作者 房建成 李海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针对主被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的不平衡振动,提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和陷波器的主被动磁悬浮转子不平衡振动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滑模观测器使同频振动的控制不受磁轴承的刚度参数摄动和磁力耦合的影响,将滑模观... 针对主被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的不平衡振动,提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和陷波器的主被动磁悬浮转子不平衡振动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滑模观测器使同频振动的控制不受磁轴承的刚度参数摄动和磁力耦合的影响,将滑模观测器与陷波器结合,无需区分电流刚度力和位移刚度力,无需设计算法补偿功率放大器的影响,可自适应消除不平衡振动。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使同频轴承力大幅减小;实验结果显示,虽然主被动磁悬浮转子的被动轴承不可控,同频振动仍由0.053g减小为0.012g,减小了77%。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主被动磁悬浮转子,也适用于全主动磁悬浮转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磁悬浮转子 不平衡振动 自适应控制 滑模观测器 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观测和控制的爬壁机器人触力柔顺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振武 王斌锐 +1 位作者 骆浩华 金英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3-508,共6页
基于单端口网络的无源性理论,建立机器人吸附足与叶片壁面的端口网络系统,给出触力柔顺控制所需的无源性条件;设计无源观测器能量观测算法,无源控制器根据系统能量变化预测值和触力反馈值,修正吸附足位置。在Matlab/Simulink中的Sim Mec... 基于单端口网络的无源性理论,建立机器人吸附足与叶片壁面的端口网络系统,给出触力柔顺控制所需的无源性条件;设计无源观测器能量观测算法,无源控制器根据系统能量变化预测值和触力反馈值,修正吸附足位置。在Matlab/Simulink中的Sim Mechanics搭建的三自由度爬壁机器人仿真测试平台和实物样机测试平台上开展无源性控制实验。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一致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可将触力控制在稳定吸附阈值和冲击阈值内,实现足壁触力的无源柔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端口网络 无源控制 无源观测器(po)/无源控制器(pc) 柔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速度测量的姿态跟踪动态PD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春武 侯明善 李明翔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116,共10页
针对太阳帆板展开过程中存在系统切换和外部未知干扰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角速度可测和角速度不可测的姿态跟踪自适应动态比例微分(PD)控制器。本文先设计自适应更新律补偿外部复合干扰,提出了姿态角及角速度全状态可测的自... 针对太阳帆板展开过程中存在系统切换和外部未知干扰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角速度可测和角速度不可测的姿态跟踪自适应动态比例微分(PD)控制器。本文先设计自适应更新律补偿外部复合干扰,提出了姿态角及角速度全状态可测的自适应PD控制器;接着针对角速度不可量测,基于无源控制理论给出估算角速度的动态观测器,提出一种仅有姿态角跟踪误差信息的变增益动态PD控制器,并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了变增益动态PD控制器对太阳帆板展开过程中,航天器的姿态跟踪控制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角速度观测器 自适应控制 PD控制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性理论的H桥级联STATCOM非线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榕 于泳 +1 位作者 杨荣峰 徐殿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7,共8页
采用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控制高压大功率条件下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时,动态稳定性较差。因此,通过对STATCOM系统的数学模型与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EL(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提出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保证... 采用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控制高压大功率条件下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时,动态稳定性较差。因此,通过对STATCOM系统的数学模型与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EL(Euler-Lagrange)系统模型,提出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Lyapunov函数的稳定性。通过控制d轴有功电流维持功率单元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减少系统期望平衡点数量。为了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对系统注入阻尼,加速系统能量耗散,并对注入阻尼的量进行了分析;构造离散状态观测器对系统参考指令电流进行预测,以消除参考指令电流滞后1个采样周期造成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有效地降低了STATCOM输出电流的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桥级联 静止同步补偿器 无功补偿 无源性理论 非线性控制系统 电流预测 离散状态观测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无源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利民 王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52,共8页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对调速系统的影响,从能量和鲁棒性的角度研究了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调速系统。首先推导了包含逆变器的SPMSM系统统一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CHD)数学模型,基于能量成形方法和PCHD原理,设计了SPMSM调速系统...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对调速系统的影响,从能量和鲁棒性的角度研究了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调速系统。首先推导了包含逆变器的SPMSM系统统一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CHD)数学模型,基于能量成形方法和PCHD原理,设计了SPMSM调速系统的无源控制器,简化了控制算法,保证了系统全局稳定,逆变器非线性扰动由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补偿。针对速度外环响应速度慢、鲁棒性差的问题设计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并得到q轴期望的电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使转速跟踪速度快、鲁棒性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源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向非线性H_∞逆优化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秀艳 贾书丽 胡忠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2,共8页
为抑制船舶航向非线性优化控制中模型参数摄动和由状态观测器引入的不确定观测误差,提出了一种非线性H∞逆优化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无源理论设计观测器以实现海浪滤波,该观测器无需海浪扰动的方差信息从而减少了观测器参数数量.然后,考... 为抑制船舶航向非线性优化控制中模型参数摄动和由状态观测器引入的不确定观测误差,提出了一种非线性H∞逆优化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无源理论设计观测器以实现海浪滤波,该观测器无需海浪扰动的方差信息从而减少了观测器参数数量.然后,考虑模型参数摄动对观测误差的影响,给出了描述系统局部(全局)性态的局部(全局)H∞优化性能指标.在以广义黎卡提方程(GARE)对局部优化问题的求解的基础上,应用逆优化方法将全局H∞优化问题转化为构造闭环系统的Lyapunov函数问题,得到同时满足两种指标的优化控制器,并证明了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向控制 非线性H∞优化控制 逆优化 无源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敏捷小卫星星载一体化结构设计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晓光 杨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53-58,共6页
研究了对地观测敏捷小卫星的星载一体化设计,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敏捷小卫星的结构,将载荷结构和卫星结构有机结合到一起,并充分考虑了卫星结构与整星被动热控一体化设计、卫星结构与整星线缆布局一体化设计,提高整星的功能密度,优... 研究了对地观测敏捷小卫星的星载一体化设计,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敏捷小卫星的结构,将载荷结构和卫星结构有机结合到一起,并充分考虑了卫星结构与整星被动热控一体化设计、卫星结构与整星线缆布局一体化设计,提高整星的功能密度,优化了星上单机布局,有效降低整星质量,压缩体积,降低发射成本。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整星的x向固有频率为56.465 Hz,y向固有频率为59.704 Hz,z向固有频率为218.88 Hz,整星的高刚度为敏捷卫星的快速机动成像奠定基础;卫星的结构安全裕度大,达到3.85,随机响应和正弦响应在可控范围内,能承受卫星从运输到发射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力学环境;卫星功能密度高,被动热控设计使得整星热控资源功耗小,空间利用率高,线缆走线布局简洁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敏捷小卫星 星载一体化 被动热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角度的三维运动目标可观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国胜 窦丽华 侯朝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本文针对在三维空间作匀加速运动的目标 ,推导出了基于纯角度测量的运动目标状态可观测的必要条件。在求解这一必要条件的过程中 ,利用数学变换手段 ,将非线性角度观测方程转换成线性框架来进行处理 ;利用满秩矩阵的一些特点 ,把高阶非... 本文针对在三维空间作匀加速运动的目标 ,推导出了基于纯角度测量的运动目标状态可观测的必要条件。在求解这一必要条件的过程中 ,利用数学变换手段 ,将非线性角度观测方程转换成线性框架来进行处理 ;利用满秩矩阵的一些特点 ,把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转化成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来求解 ,获得了可观测性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角度 控制理论 可观测性判据 微分方程 满秩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的IPMSM无源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利民 赵金鹏 +2 位作者 孙斌 臧东 蔡柯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136,共6页
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定义的扩展反电势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的IPMSM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构造滑模观测器,定义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滑模观测器控制律估计出电机反电动势,利用锁相... 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定义的扩展反电势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的IPMSM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构造滑模观测器,定义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滑模观测器控制律估计出电机反电动势,利用锁相环跟踪算法获取转子位置和速度信息,抑制了滑模固有的抖振现象,避免常规滑模观测器由于低通滤波所产生的相位滞后,提高了转子位置与速度的估算精度。利用最优转矩控制方法得到期望的d轴和q轴电流,并在IPMSM的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得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分量,控制器计算量小、便于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终端滑模 无源控制 滑模观测器 扩展反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的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琴 张庆灵 张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针对状态变量具有范数有界扰动的一类不确定广义系统,研究其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无源控制问题.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矩阵放缩法,以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闭环系统广义二次稳定且鲁棒严格无源的条件.然后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 针对状态变量具有范数有界扰动的一类不确定广义系统,研究其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无源控制问题.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矩阵放缩法,以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闭环系统广义二次稳定且鲁棒严格无源的条件.然后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给出了系统存在所设计观测器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观测器型控制器的参数表示.同时给出求解问题的具体算法.最后给出算例说明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该结论可以推广到状态与输入均具有扰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无源控制 观测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广义二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的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无源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宝彦 刘爱斌 赵恩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7-384,共8页
目的研究一类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无源控制问题.方法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矩阵缩放理论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研究了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的无源控制.结果给出了基于观测器的无源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已确保闭环系... 目的研究一类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无源控制问题.方法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矩阵缩放理论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研究了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的无源控制.结果给出了基于观测器的无源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已确保闭环系统是容许且严格无源的.把这个充分条件表示成了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从而无源控制器的求解问题转化成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结论所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时滞和干扰情况下,T-S模糊广义系统的无源控制问题,数值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广义系统 时滞 观测器 无源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图像中姿态角估计的坦克目标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超 高敏 曹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41,共8页
为了克服经典成像测距对相机姿态和视差信息依赖的问题,以观瞄发控装置的电荷耦合器件获取的单目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姿态角估计的坦克目标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级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匹配算法实现目标姿态角的快速估计,获取与... 为了克服经典成像测距对相机姿态和视差信息依赖的问题,以观瞄发控装置的电荷耦合器件获取的单目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姿态角估计的坦克目标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级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匹配算法实现目标姿态角的快速估计,获取与当前目标姿态偏差最小的模板;然后利用该模板和目标图像模拟立体视觉,建立不依赖于相机姿态和视差的单目测距模型.该模型在远距离测距和小角度偏差的前提下,将模板中的匹配特征点投影到等效平面世界坐标系中,建立被测坦克图像点及其空间点的映射关系,将测距问题转化为对相机外参量的标定,从而求解出相机中心到坦克中心的距离.采用200m到2 500m范围内的坦克验证测距方法的性能,对测量误差随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不同射程时导弹末制导交班的最大容许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观瞄发控装置获取的任意姿态图像,实现了野战条件下单兵反坦克武器系统的远距离、快速测距;测量结果中相对误差小于4.9%,绝对误差小于87.7m,满足导弹各个射程的最大容许误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被动测距 姿态角估计 单目图像 反坦克导弹观瞄发控装置 小孔成像 相机标定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的时变时滞广义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跃超 范桂英 张庆灵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对一类含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状态、控制输入和输出都含有时变时滞的广义系统,研究其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无源控制问题.假定其中的时变不确定项是范数有界的,但不需要满足匹配条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法,给出了闭环系统广... 对一类含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状态、控制输入和输出都含有时变时滞的广义系统,研究其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无源控制问题.假定其中的时变不确定项是范数有界的,但不需要满足匹配条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法,给出了闭环系统广义二次稳定和鲁棒严格无源的充分条件,构造出期望的观测器和控制器,最后举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无源控制 时滞系统 观测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广义二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