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Fieldbus的Token-Passing协议实时性能建模 被引量:4
1
作者 侯维岩 费敏锐 +1 位作者 汪敏 陈伯时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6-299,共4页
RFieldbus 无线现场总线的 MAC 协议 Token Passing 可看成是一个多台多队列排队系统。在分析了 TTR(令牌目的循环时间)对 RFieldbus 中 3 个优先级队列的服务时间的动态限制后,多台单队列排队模型 RF-P 被提出。对从站的轮巡交换数据... RFieldbus 无线现场总线的 MAC 协议 Token Passing 可看成是一个多台多队列排队系统。在分析了 TTR(令牌目的循环时间)对 RFieldbus 中 3 个优先级队列的服务时间的动态限制后,多台单队列排队模型 RF-P 被提出。对从站的轮巡交换数据任务被转化为RF-P 中的令牌内走步时间,原有的高、低级别两个队列则化成了两个具有不同 Poisson 到达率的 M/G/1/∞服务台。利用排队论中的准守恒 PCL 定律,在将服务时间限制转换为数量限制后,求出了等待响应时间的数学解析式。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负载不大于 60%时其偏差度约在 10-20%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KEN passing协议 多台单队列排队模型 实时性能 准守恒PCL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essage 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温钰洪 王鼎兴 +1 位作者 沈美明 郑纬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3,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构造并行计算机系统的两种方法:Multiprocessors和Multicomputers,然后介绍一种Multicomputers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基于message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以...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构造并行计算机系统的两种方法:Multiprocessors和Multicomputers,然后介绍一种Multicomputers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基于message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以及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它具有程序设计简单、直观等特点,易于构造程序模型,并能获得较好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 并行程序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essage 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
3
作者 温钰洪 沈美明 +1 位作者 王鼎兴 郑纬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47-654,共8页
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性能的并行计算机系统不断地推出,而方便、灵活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在并行计算机系统的推广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编写有效的并行程序代码以及如何将现有的串行应用程序并行化已成为并行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并行程序 程序设计环境 并行处理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I:大有希望的massage_passing标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继龙 唐朔飞 方滨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4,共4页
message-passing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并行计算模型,但至今,无论从语法或语义上message-Passing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并行计算机厂商在提供标准串行语言的同时,提供了各自不同的专有message一passing库,并行程序设计难免依赖于具体的系... message-passing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并行计算模型,但至今,无论从语法或语义上message-Passing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并行计算机厂商在提供标准串行语言的同时,提供了各自不同的专有message一passing库,并行程序设计难免依赖于具体的系统和应用,这既限制了可移植性,也限制了听取用户对某些不易获得或对当前的应用不合适的系统的意见。没有一个标准,厂商们非常自然地把他们的专有库的优点视为有竟争力的优势,更加着力与众不同(因而不可移植)。为了应付可移植问题,研究团体已经开发了许多库来收集其它库之间的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程序设计 MPI MASSAGE passing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机冲突解决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霍丹 余付平 +1 位作者 沈堤 韩雪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8,共8页
随着军民航及通航飞行活动增多,用空矛盾突出,在同一空域中多架飞机同时飞行成为一种常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供辅助防撞决策,避免飞行冲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多机飞行冲突解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 随着军民航及通航飞行活动增多,用空矛盾突出,在同一空域中多架飞机同时飞行成为一种常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供辅助防撞决策,避免飞行冲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多机飞行冲突解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结合图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扩展框架的图卷积深度强化学习(GDQN)算法。首先构造消息传递功能,建立多智能体的飞行冲突模型,该模型可以在避免冲突和碰撞的同时,引导多架飞机穿越三维的非结构化空域;其次利用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自学习方法为机场调度提供智能化的冲突规避手段,针对多机飞行冲突场景建立多智能体系统(MAS);最后通过在受控的模拟环境中使用广泛的训练集来训练策略函数,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是可行的,用于解决冲突时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且冲突解决决策的计算时间短于3s,发出的空中交通管制(ATC)指令明显减少,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消息传递 多智能体模型 多机飞行 冲突解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磨钢高温压缩变形的本构模型构建及热加工图
6
作者 杨哲懿 孟凡志 +3 位作者 杨博 高磊 王帅 王尊呈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应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耐磨钢进行高温(800~1200℃)、中等水平应变速率(0.1,1,5,10 s^(−1))下的单道次热压缩变形,研究了该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数据,通过引入真应变的影响对传统Arrhenius方程改进后建立本... 应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耐磨钢进行高温(800~1200℃)、中等水平应变速率(0.1,1,5,10 s^(−1))下的单道次热压缩变形,研究了该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数据,通过引入真应变的影响对传统Arrhenius方程改进后建立本构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绘制热加工图,确定合理的加工区间。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真应力先增加至峰值应力后趋于稳定,但在高温(不低于1100℃)和低应变速率(0.1 s^(−1))下真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后先略微降低后趋于稳定。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真应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3.7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5,证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试验钢在800~1200℃变形温度和0.1~10 s^(−1)应变速率下的高温流变行为;试验钢在单道次热压缩变形时的合理加工区间为真应变不大于0.5、应变速率不大于10 s^(−1)、变形温度900~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单道次热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的多光谱图像林火分割模型
7
作者 袁嘉栗 曹家宝 +1 位作者 张立 何胜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7-2125,共9页
针对现有林火识别方法因图像背景复杂、分辨率限制、云层和光照干扰导致林火边界分割不清晰、火点错分和漏分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高通滤波器模块的多光谱图像林火分割模型。基于残差思想构建自适应编码网络,提高特征提取能... 针对现有林火识别方法因图像背景复杂、分辨率限制、云层和光照干扰导致林火边界分割不清晰、火点错分和漏分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高通滤波器模块的多光谱图像林火分割模型。基于残差思想构建自适应编码网络,提高特征提取能力;使用提出的双核双池化全维动态卷积代替普通卷积进行解码,使输出更依赖输入。在此基础上,在跳跃连接上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在强化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增强编解码器之间的信息融合。在网络模型的最后使用自定义高通滤波器模块改善边界分割不清晰的问题。在相同数据集下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该模型均优于其它基于U-Net改进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注意力机制 高通滤波器 多光谱图像 林火分割模型 残差 动态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for SISO system with time delay process 被引量:3
8
作者 靳其兵 刘立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25-1736,共12页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C and disturbance observer control(DOB). Further, a design process of disturbance filter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for ADRIMC scheme. The disturbance filter is used to estimate an equivalent disturbance consisting of both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internal disturbances caused by model mismatche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ossesses a goo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ough losing some partial dyna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ADRIMC) low pass filter (LPF) robusm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上溯行为的导鱼堰设计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广宁 柳松涛 +4 位作者 柳海涛 郑铁刚 石凯 孙双科 刘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3,共7页
河道内鱼类上溯路径不唯一,聚集位置更是难以预测,对鱼类上溯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助于提升过鱼设施进口的效率。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导鱼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结合姚家坪水电站的过鱼设施,利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鱼类洄游(active fish m... 河道内鱼类上溯路径不唯一,聚集位置更是难以预测,对鱼类上溯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助于提升过鱼设施进口的效率。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导鱼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结合姚家坪水电站的过鱼设施,利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鱼类洄游(active fish migration,AFM)模型和实鱼试验对导鱼堰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的导鱼堰上下游水面落差为0.36~0.40 m,过堰水流流速可达1.5~2.8 m/s,形成阻鱼的屏障,并在导鱼堰下游侧形成了诱导鱼类向集鱼渠进鱼口游动的唯一低流速上溯通道,鱼类聚集点趋于唯一,验证了导鱼堰方案的合理性。利用鱼类洄游模型对导鱼堰的导鱼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下游高水位和低水位2种工况下,90%以上的鱼类游动路径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鱼类沿河道右岸和导鱼堰下游侧的低流速通道上溯,并最终聚集在集鱼渠的进鱼口处。放鱼试验中试验个体全部进入集鱼渠,结果进一步证实导鱼堰可以有效引导鱼类游动路线,并在集鱼渠进鱼口处形成唯一的聚集区。本文提出的导鱼堰丰富了生态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可为过鱼设施进口的水力设计及下游河道的局部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数值模拟 过鱼设施 导鱼堰 鱼类洄游模型 实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VGGNet的中厚板低碳钢多层多道熔池分类模型
10
作者 周浩 陈善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6,共6页
重大装备制造中厚板机器人多层多道焊(multi-layer and multi-pass welding,MLMPW)一直是热点和难点,而实现机器人MLMPW的核心是对其熔池的获取、监控并分类.为了提高MLMPW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必要开发一个熔池图像在线分类系统.针对焊... 重大装备制造中厚板机器人多层多道焊(multi-layer and multi-pass welding,MLMPW)一直是热点和难点,而实现机器人MLMPW的核心是对其熔池的获取、监控并分类.为了提高MLMPW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必要开发一个熔池图像在线分类系统.针对焊接过程中的熔池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MLMPW熔池分类方法——基于视觉注意的(SENet)VGGNet熔池分类方法.为了提高效率和精度,引入迁移学习中的预训练模型到网络训练过程中.因为针对中厚板多层多道熔池研究较少,导致熔池公开数据集较少,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增广.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可快速有效的对七类MLMPW熔池进行准确分类,预测精度可达到9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多道焊 熔池 VGG16 视觉注意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婕 张云鹏 +2 位作者 闫鹏 孙文诚 杨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159,共9页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号进行CEEMD,基于分解所得到的IMF分量建立低通滤波算法。根据滤波算法的相似度与光滑度,构造目标函数并计算最优解,其对应的滤波算法模型即为爆破振动信号的最优降噪光滑模型。通过构造仿真信号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并将模型应用了实际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的研究。采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两种指标对比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小波阈值法、CEEMD-小波阈值法与滤波算法模型BP3的降噪效果,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在对露天矿山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面的有效性,并通过频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较CEEMD-小波阈值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具有良好的降噪能力,能够在保留原始爆破振动信号真实特征信息的前提下对信号进行降噪,且降噪效果优于EMD方法、小波阈值法和CEEMD-小波阈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深孔爆破 振动信号 CEEMD 低通滤波 降噪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EGRL:一种分层可自解释的图表示学习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平 宋舒寒 +3 位作者 张园 曹华伟 叶笑春 唐志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3-2007,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技术在社交、信息、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GNN可解释性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的解释方法无法捕获层次化的解释信息,同时,这些层次信息未能被充分利用以提升图分类任务的准确... 近年来,随着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技术在社交、信息、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GNN可解释性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的解释方法无法捕获层次化的解释信息,同时,这些层次信息未能被充分利用以提升图分类任务的准确率.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层次化自解释的图表示学习(hierarchical self-explanation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HSEGRL)模型,该模型通过发现图结构中的层次信息进行图分类预测的同时,输出层次化的模型自解释结果.具体而言,针对图层次信息的发现设计了提取信息的基本单元——解释子,该解释子由提取节点特征的编码器获取层次化解释感知子图的池化层和抽取高阶解释信息的解码器组成.其中,为了准确提取层次化的解释子图,针对该模型的池化操作进行了解释感知优化设计,该设计通过评估模型的拓扑及特征重要性,层次化地筛选解释子图,实现分层自解释的同时完成图分类任务.HSEGRL是一个功能完备且便于迁移的图表示学习自解释模型,可以层次化综合考虑模型的拓扑信息与节点特征信息.在模型有效性验证层面,分别在分子、蛋白质和社交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图分类任务中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已有的先进的GNN自解释模型和GNN模型,并通过可视化分层解释结果的信息证明了该解释方法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表示学习 图神经网络 可自解释模型 图拓扑 消息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电磁骚扰传导模型的开关柜微机保护装置电磁干扰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华清 黄道春 +2 位作者 双明镜 毕吉禹 罗瑞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80-3290,共11页
为解决高压开关柜断路器在海上风电场等场景下频繁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分析其电磁骚扰传导过程,并设计合理的抗干扰措施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水平,该文提出一种高压开关柜一体化电磁骚扰传导仿真模型,针对断路器开断电磁骚... 为解决高压开关柜断路器在海上风电场等场景下频繁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分析其电磁骚扰传导过程,并设计合理的抗干扰措施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水平,该文提出一种高压开关柜一体化电磁骚扰传导仿真模型,针对断路器开断电磁骚扰设计了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并验证其性能。首先以KYN61—40.5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为例,建立其电磁骚扰一体化仿真模型,通过试验与仿真获得断路器开断电磁骚扰的特征;然后根据该特征设计了基于定K型和m推演的EMI滤波器并验证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机保护装置电流测量端口的骚扰电压主导频率约为312 kHz,一体化电磁骚扰传导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9.8%,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电磁骚扰传导过程的仿真;该文设计的EMI滤波器的陷波频率与理论设计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8%,接入EMI滤波器后骚扰电压下降93.94%,持续时间下降71.42%。研究成果可为高压开关柜微机保护装置的电磁骚扰传导过程分析和电磁兼容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电磁骚扰 电磁兼容 低通滤波器 一体化传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升船机”协同控制下的船舶调度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锦 李一博 +2 位作者 杨俊毅 姚红云 汪磊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提高“船闸+升船机”协同控制模式下的内河水运枢纽通航设施工作效率,分析该模式下通航设施和船舶过坝特点,提出一种用于“船闸+升船机”协同控制的基于滑动时间窗的船舶调度两阶段双目标整数规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采用滑动时间窗和... 为提高“船闸+升船机”协同控制模式下的内河水运枢纽通航设施工作效率,分析该模式下通航设施和船舶过坝特点,提出一种用于“船闸+升船机”协同控制的基于滑动时间窗的船舶调度两阶段双目标整数规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采用滑动时间窗和先到先服务规则,设计不同船型的船舶过闸编队方案;第二阶段仍采用滑动时间窗,建立以船舶平均延误时间最短和最大泊位占用数最小为目标的双目标整数规划优化模型。使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进行求解,分别对船舶稀疏过坝、船舶密集过坝、船舶部分时段集中过坝3种情形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不采用滑动时间窗的排队论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情形下船舶平均延误时间均缩短了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调度 船舶过坝 双目标模型 船舶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向龙 潘泉 +2 位作者 马恩淳 郝宇航 云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5-1245,共11页
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需要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然而这3个子问题相互耦合,采用开环序贯估计算法会导致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方法,该方法在联合优化框架下解决目标跟踪、数... 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需要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然而这3个子问题相互耦合,采用开环序贯估计算法会导致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方法,该方法在联合优化框架下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首先,建立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并将其转换为因子图.其次,将因子图分解为置信传播区域与平均场近似区域.目标运动状态的统计模型服从共轭指数模型,因此采用平均场近似以获得简单的消息传递更新公式.数据关联包含一对一约束,因此采用置信传播.目标存在状态同样采用置信传播,以获得更好的近似结果.最后,可以通过闭环迭代框架近似估计后验分布,从而有效处理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之间的耦合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多假设跟踪算法和联合概率密度关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融合 消息传递 概率图模型 平均场近似 置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层中类矩形盾构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造成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得乾麟 魏纲 +3 位作者 梁禄钜 姜海波 项鹏飞 木志远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0-1011,I0050-I0061,共24页
为探究砂土层中考虑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损失和新建隧道与既有盾构隧道不同位置时,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围压、隧道拱底应变和拱顶位移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新建类矩形隧道重叠下穿、夹穿和不... 为探究砂土层中考虑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损失和新建隧道与既有盾构隧道不同位置时,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围压、隧道拱底应变和拱顶位移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新建类矩形隧道重叠下穿、夹穿和不同隧道间距下正交90°下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工况下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在夹穿既有隧道时对上线既有隧道的影响最大;2)夹穿工况下,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开挖到既有隧道下方时,上线既有隧道拱底围压发生突变且数值极大;3)隧道的间距是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时引起既有盾构隧道围压、拱底应变、拱顶位移等发生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际施工时应尽可能保持新建隧道与原有盾构隧道的间距足够大;4)新建类矩形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过程中,既有隧道拱顶存在快速变形的阶段,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重视这一过程中对隧道拱顶变形速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矩形盾构 既有隧道 下穿 盾构施工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生成器的Buck双向变换器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17
作者 李劲松 沈琦丰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8,共14页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环节进行线性等效,证明采用校正前PI+MPC控制时,系统在0 rad/s时存在失稳风险。然后,由此设计负低-高通滤波器校正环节,并从调节系数变化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生成器的电流补偿能有效平抑外界扰动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负低-高通校正环节在改善系统性能的同时又进一步抑制电感电流噪声,进而平滑母线电压曲线。最终,证明提出的改进策略可显著提升直流微网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残差生成器 改进模型预测 负低-高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微束等离子堆焊转角焊缝模型研究
18
作者 肖洋 戴士杰 +1 位作者 李世博 母嘉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种特征,建立了转角区域焊缝模型。首先利用抛物线曲线拟合建立了单道焊缝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地表征单缝外形轮廓。然后提出了一种双焊缝转角重叠的焊缝成型模型。实验表明,采用该转角焊缝模型能够极大地降低转角区域焊缝的凸起,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单缝模型 转角焊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增强模块的相机模型辨别
19
作者 黄远航 边山 王春桃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1-425,共5页
在多媒体取证中,高通滤波器是卷积神经网络常用的预处理层之一,用于抑制图像内容的影响,只强调高频特征。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包含取证痕迹的有用信息也将被不加区别地剔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高效的高斯增强模块(G... 在多媒体取证中,高通滤波器是卷积神经网络常用的预处理层之一,用于抑制图像内容的影响,只强调高频特征。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包含取证痕迹的有用信息也将被不加区别地剔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高效的高斯增强模块(Gaussian Enhancement Module,GEM)来提取“扩展的”高频特征,即在维持原有特征强度的基础上增强高频细节信息。GEM由两个连续的一维低通高斯滤波器组成,以获得一个模糊版本的特征图,并进一步得到相应的扩展高频残差。通过以高频残差作为空间掩膜,它可以自适应地强化脆弱和细微的低级取证特征,并防止在特征传递过程中出现衰减现象。在相机模型辨别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通过将该模块插入多个主流骨干网络,GEM仅仅带来非常轻微的模型复杂度的增加,网络性能和鲁棒性却显著提高,表明该模块支持“即插即用”,与特定的网络架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模型辨别 深度学习 图像取证 高通滤波器 高斯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信息传输高效低复杂度LDPC译码算法研究
20
作者 周可歆 丁旭辉 +2 位作者 吕德东 卜祥元 安建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6-1185,共10页
军事卫星通信由于需满足信息实时性、传输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以及符合星间链路信道的时变特性等要求,通常采用高编码增益、高吞吐量的信道编码方案。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由于具备接近Shannon极限的优异纠... 军事卫星通信由于需满足信息实时性、传输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以及符合星间链路信道的时变特性等要求,通常采用高编码增益、高吞吐量的信道编码方案。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由于具备接近Shannon极限的优异纠错性能和可并行计算的特性成为卫星通信主导信道编码标准之一。目前卫星通信接收机的译码器模块设计仍存在诸如无法实时在线判断迭代停止、系统吞吐量受限、大量判决电路影响核心译码电路的低功耗和实时性等问题。考虑上述问题,以因子图模型为基础,针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标准深空通信码型,将校验节点归一化满足概率进化图案与LDPC译码器状态紧密耦合,给出可实时在线判断迭代停止的最优停止准则,实现高性能、低复杂度的停止准则译码算法设计。当优先考虑高吞吐量时,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退化0.13 dB,中低信噪比平均迭代次数(Average Number of Iteration,ANI)降低50%以上;当优先考虑纠错性能时,BER性能仅退化0.02 dB,同时大幅降低ANI。该译码算法为高效低复杂度LDPC译码器设计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因子图模型 停止准则 迭代消息传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