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水颗粒有机碳(POC)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
张乃星
宋金明
贺志鹏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5
|
|
2
|
南京老山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鲁惠明
李仁英
刘雨霏
李绍通
杜鸿萱
王孙雨
|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巢湖水体POC浓度遥感反演算法与验证 |
吴静汇
段洪涛
张玉超
马荣华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夏季POC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张一成
韩正兵
杨洋
潘建明
张海峰
李栋
赵军
朱秋红
范高晶
张海生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2022年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有机物和营养盐年内变化的影响 |
高书铭
姚爱林
明玥
王宪业
高磊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 |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5
|
|
7
|
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颗粒有机碳的研究 |
蔡阿根
李文权
陈清花
王宪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8
|
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
魏秀国
沈承德
孙彦敏
易惟熙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9
|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夏季表层水体颗粒有机碳及其同位素分布特征 |
尹希杰
李云海
乔磊
王爱军
徐勇航
陈坚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0
|
秋季长江口水体颗粒有机碳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邢建伟
线薇薇
沈志良
绳秀珍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1
|
乌裕尔河流域颗粒有机碳的来源:碳同位素证据 |
侯青叶
杨忠芳
余涛
顾兆炎
夏学齐
沈承德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2
|
海水光衰减变化与颗粒有机碳估算——以菲律宾海为例 |
魏建伟
方习生
石学法
杨刚
李朝新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3
|
西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时空变化 |
魏秀国
卓慕宁
郭治兴
朱立安
|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4
|
太湖中颗粒有机碳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 |
姜广甲
苏文
马荣华
段洪涛
蔡伟叙
黄楚光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春、冬季长江口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及输运特征 |
邢建伟
线薇微
绳秀珍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6
|
对虾养殖生态系中有机碳的初步研究 |
游奎
马甡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7
|
固体进样——总有机碳分析仪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 |
孙萱
宋金明
温廷宇
李琛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菲律宾海西部海区有机悬浮颗粒观测及其分布特征 |
方习生
魏建伟
石学法
程振波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不同覆盖处理下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季节动态 |
刘帅
陈玥希
孙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春季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赵玉庭
梁生康
石晓勇
商荣宁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