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ER PF6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吊装精密准直测量关键技术
1
作者 顾永奇 郑元阳 +4 位作者 袁忠 王琳 邓磊 李志虎 ITER TAC1项目联合体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PF6超导磁体线圈是ITER装置上首个吊装且重量最重的磁体线圈,其吊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部件的安装。根据ITER总装厂房和装置大厅的结构状况、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等,通过对线圈吊具负载变形测试、吊装测试、线圈方位调整、吊装路径、最终... PF6超导磁体线圈是ITER装置上首个吊装且重量最重的磁体线圈,其吊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部件的安装。根据ITER总装厂房和装置大厅的结构状况、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等,通过对线圈吊具负载变形测试、吊装测试、线圈方位调整、吊装路径、最终定位等阶段的准直测量过程进行的模拟测量分析,简化了测量方案,优化了准直测量关键步骤,保证了ITER TAC1项目进度。实现了PF6线圈一次性吊装落位精度±4mm的要求,经评估测量不确定度为0.66mm,满足ITER公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比值不小于5的准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pf6线圈 精密吊装 准直测量 测量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序列辅助修正的PSO-PF室内行人定位方法
2
作者 何正伟 孙炳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室内行人定位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地磁信号具有被随时感知的特点,基于地磁信号的定位方法一直是室内行人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前基于粒子滤波融合定位存在累计误差大、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变长地磁序列辅助PSO-PF的室... 室内行人定位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地磁信号具有被随时感知的特点,基于地磁信号的定位方法一直是室内行人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前基于粒子滤波融合定位存在累计误差大、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变长地磁序列辅助PSO-PF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首先,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融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佳位置寻优提升实时定位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DTW-A^(*)算法获取变长地磁序列对一段时间累计误差进行修正,以解决基于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的累计误差问题;最后,通过试验将本文方法与现有主流定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室内行人定位方面平均误差为0.90 m,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降低了73.1%、68.0%和63.8%。其中,本文方法1.43 m定位精度达90%,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提升了75.1%、68.4%和67.7%。此外,在不同型号手机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且表现稳定,有望为不同设备的室内定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室内行人定位 PSO-pf 地磁序列 行人航迹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K抑制剂PF-562271减轻老化血小板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3
作者 白钰婷 刚保才 +3 位作者 张梦洁 万子雨 刘国权 顾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目的探究FAK抑制剂对老化血小板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造模组(LPS+Plt)和FAK抑制剂PF-562271组(LPS+Plt+PF-562271)。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FAK、pFAK和PECA... 目的探究FAK抑制剂对老化血小板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造模组(LPS+Plt)和FAK抑制剂PF-562271组(LPS+Plt+PF-562271)。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FAK、pFAK和PECAM-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活性氧(ROS)含量。细胞通透性和跨内皮细胞电阻实验,检测HUVEC屏障功能的变化。RT-qPCR检测炎性因子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的分泌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加入ROS抑制剂维生素C(Vit.C)后,PECAM-1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和老化血小板处理后,FAK、pFAK和PECAM-1的蛋白表达增高,加入PF-562271后,FAK、pFAK和PECAM-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脂多糖和老化血小板可促进ROS的释放,而加入PF-562271后,ROS释放减少(P<0.001)。脂多糖和老化血小板导致内皮细胞屏障受损,PF-562271可缓解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损伤(P<0.01)。脂多糖和老化血小板促进内皮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8的表达,PF-562271可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加入维生素C后,PECAM-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FAK抑制剂PF-562271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缓解脂多糖和老化血小板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LI pf-562271 FAK PECAM-1 老化的血小板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加奥沙利铂对比PF方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程 马建华 +2 位作者 丁群 尚玉萍 王忠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18-722,共5页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化疗对比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的方案(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云港节第二人民医院84例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化疗对比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的方案(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云港节第二人民医院84例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40例和对照组PF方案同步放化疗44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DT=60 Gy/30 f)。化疗方案:试验组为雷替曲塞2.5 mg/m^2,静滴d1,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d2;对照组为5-FU 500 mg/m^2,静滴d1~5,顺铂25 mg/m^2,静滴d1~3。化疗均于放疗第1、29 d应用,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缓解率(response rate,RR)、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87.50%vs.79.54%,P=0.329;32.50%vs.18.18%,P=0.130;82.50%vs.79.50%,P=0.7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心脏毒性明显减轻(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似(P>0.05)。结论: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与PF方案同步放化疗相当,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值得临床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pf方案 食管癌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冷菌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PF中海藻糖的合成途径及TreS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6
5
作者 龙凤 李洁 +4 位作者 王光鹏 陈熙明 陈书燕 盛红梅 安黎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3,共7页
通过对一株高寒冰缘植物内生适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PF的研究,发现该菌中同时存在TPS/TPP,TreY/TreZ和TreS三种海藻糖合成途径,其中TreS途径的合成酶活性最高.对该菌的海藻糖合成酶TreS的基因进行克隆,得到一个新的T... 通过对一株高寒冰缘植物内生适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PF的研究,发现该菌中同时存在TPS/TPP,TreY/TreZ和TreS三种海藻糖合成途径,其中TreS途径的合成酶活性最高.对该菌的海藻糖合成酶TreS的基因进行克隆,得到一个新的TreS基因PFTreS,该基因与已报道的细菌TreS基因在核酸序列上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最高达80.2%).根据基因序列预测的PFTreS氨基酸序列具有TreS酶的催化功能保守区,与假单胞菌P.Fluorescens Pf-5的TreS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些结果表明了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中海藻糖的合成特性,为进一步揭示海藻糖的合成与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PF的低温响应机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pf 海藻糖 TreS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 被引量:84
6
作者 官锐园 樊富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3-484,477,共3页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方法 :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 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 9周的训练 ,实验前后分别测查 16PF ,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结果 :经 9周团体训练后 ,其 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方法 :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 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 9周的训练 ,实验前后分别测查 16PF ,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结果 :经 9周团体训练后 ,其 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多数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 :聪慧性 (6 2± 1 7/ 4 8± 1 3 ,t=3 4,P <0 0 1)、敢为性 (5 6± 1 4/ 5 0± 1 4,t =2 3 ,P <0 0 5 )、敏感性 (6 5± 1 4/ 7 0± 0 94,t =2 3 ,P<0 0 5 )、忧虑性 (5 9± 1 2 / 6 8± 1 8,t =2 6,P <0 0 5 )。结论 :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团体训练 16pf 测评 心理健康调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胶/PF的混合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伟宏 徐国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58,共2页
研究了化学改性豆胶加入酚醛(PF)树脂交联剂后提高胶合板强度的问题。利用石灰乳、氢氧化钠、硅酸钠等化学药剂按不同配制比例对豆粉进行改性,制备豆胶;按胶合强度筛选出的最优配方,以达到Ⅲ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将改性豆胶与PF胶按3∶... 研究了化学改性豆胶加入酚醛(PF)树脂交联剂后提高胶合板强度的问题。利用石灰乳、氢氧化钠、硅酸钠等化学药剂按不同配制比例对豆粉进行改性,制备豆胶;按胶合强度筛选出的最优配方,以达到Ⅲ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将改性豆胶与PF胶按3∶1的比例混合应用,在150℃温度、2.5MPa压力、5min热压时间条件下压制的胶合板可以达到Ⅰ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PF胶以适当的比例添加才能起到良好的交联作用。豆胶与PF的混合应用使胶合板的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极大改善,为开发利用低成本高性能天然胶黏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胶 pf 胶合板 比例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S混凝-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垒 王凯军 +4 位作者 刘霞 刘璞 薛改凤 吴高明 黄建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0,共4页
采用PFS混凝-光催化氧化剂法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废水中影响TOC去除率的因素及废水处理效果,并与普通光催化氧化法TOC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反应体系... 采用PFS混凝-光催化氧化剂法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废水中影响TOC去除率的因素及废水处理效果,并与普通光催化氧化法TOC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反应体系中各参数的最佳条件分别为:TiO2投加量为4 g/L,光照反应时间为4 h,pH为5.1,PFS投加量为700 mg/L,TOC去除率可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pfS混凝 光催化氧化法 TOC去除率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vlar/PF尼龙Ⅱ^#复合体系的界面形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金周 韩维成 +2 位作者 张军凯 李相魁 魏振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用3种二酰氯和己内酰胺对Kevlar进行了表面化学接枝。考察了纤维表面、结晶温度和基体PF尼龙Ⅱ#(即石油发酵尼龙Ⅱ#)的γ-辐照等因素对Kevlar/PF尼龙界面形成横晶的影响。辛二酰氯能够最有效地提高Kevlar... 用3种二酰氯和己内酰胺对Kevlar进行了表面化学接枝。考察了纤维表面、结晶温度和基体PF尼龙Ⅱ#(即石油发酵尼龙Ⅱ#)的γ-辐照等因素对Kevlar/PF尼龙界面形成横晶的影响。辛二酰氯能够最有效地提高Kevlar诱发PF尼龙Ⅱ#的结晶能力,其界面结晶形态还与结晶温度和基体的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 界面形态 接枝共聚 复合体系 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25和Pfs48/45基因编码序列的体外扩增 被引量:32
10
作者 罗树红 余新炳 +1 位作者 李学荣 陈观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和Pfs48/45的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体外高效表达创造条件。方法: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合成与纯化;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体外培养;利用碱裂解法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 目的: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和Pfs48/45的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体外高效表达创造条件。方法: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合成与纯化;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体外培养;利用碱裂解法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提取染色体DNA;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出编码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分别为657bp和1,359bp。而用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作对照,无扩增条带出现。结论: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合,从而,为该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疟原虫 传播阻断抗原 pfs25 pfs48/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胶/PF混合应用对胶合板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伟宏 徐国良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2,共3页
研究了化学改性蛋白胶加人酚醛(PF)树脂交联剂后对胶合板强度的提高。利用石灰乳、氢氧化钠、硅酸钠等化学药剂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制备蛋白胶,按胶合强度筛选出的最优配方可以达到Ⅲ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将改性豆胶与PF胶按1:1的比例... 研究了化学改性蛋白胶加人酚醛(PF)树脂交联剂后对胶合板强度的提高。利用石灰乳、氢氧化钠、硅酸钠等化学药剂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制备蛋白胶,按胶合强度筛选出的最优配方可以达到Ⅲ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将改性豆胶与PF胶按1:1的比例混合应用,在160℃/5min或150℃/6min的热压组合条件下压制的胶合板可以达到Ⅰ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PF胶以适当的比例添加才能起到良好的交联作用。豆胶与PF的混合应用使胶合板的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极大改善,为开发利用低成本高性能天然胶黏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胶 pf 胶合板 比例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PFS和铁粉联合投加对含铅废水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君英 李丽峰 黄灵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04-10805,共2页
采用絮凝剂PFS和铁粉联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铅。废水进入反应器后,通过铁粉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以及絮凝剂PFS的絮凝等作用的综合效应使重金属得以从废水中除去。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铅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絮凝剂的投加量13 mg/L,... 采用絮凝剂PFS和铁粉联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铅。废水进入反应器后,通过铁粉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以及絮凝剂PFS的絮凝等作用的综合效应使重金属得以从废水中除去。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铅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絮凝剂的投加量13 mg/L,铁粉的投加量20 mg/L,pH值6.5-7.5,水力停留时间5 h,采用连续曝气,曝气量0.2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pfS 铁粉 含铅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1、FR-2及PF树脂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明亮 刘秀英 吕慧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功能性改良药剂FR 1、FR 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 ,FR 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 34 5kg/m3 时 ,氧指数可达 61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 ,其用药量根据板材... 功能性改良药剂FR 1、FR 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 ,FR 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 34 5kg/m3 时 ,氧指数可达 61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 ,其用药量根据板材的厚度进行了初步确定 ,剂量范围为 30~ 90kg/m3。FR 1及FR 2在达到阻燃用药量的同时 ,处理后的马尾松、毛白杨耐腐试验的重量损失率小于或接近 1 0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 75 6及 93 5kg/m3 时 ,吸水至饱和时 ,木材抗湿胀率 (antiswellingef ficacy,ASE)分别为 30 %、4 6% ;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 79 0、63 8kg/m3 时 ,ASE分别为 4 6 2 %、4 1 4 %。各处理对抗弯弹性模量 (MOE)影响为 ,FR 1处理的马尾松 ,MOE差异不明显 ,FR 1处理的毛白杨 ,MOE增加幅度为 6 1 % ,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MOE增加幅度分别为 1 0 6%及1 7 9%。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对抗弯强度 (MOR)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树脂 阻燃剂 防腐 尺寸稳定性 MOE/MOR 木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春PF sHSP 17-1基因转化拟南芥及耐热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路 胡伟娟 +3 位作者 张启翔 高亦珂 石少川 王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7-181,186,共6页
根据灰岩皱叶报春PF sHSP 17-1热激蛋白基因序列,采用PCR法从差减文库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并构建pCAMBIA1301-PF sHSP 17-1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器浸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筛选、PCR和RT-PCR法鉴定后,对转基因植株和野... 根据灰岩皱叶报春PF sHSP 17-1热激蛋白基因序列,采用PCR法从差减文库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并构建pCAMBIA1301-PF sHSP 17-1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器浸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筛选、PCR和RT-PCR法鉴定后,对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对照进行高温胁迫,分析其耐热性差异。结果显示,在40℃、42℃、44℃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的幅度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明显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热胁迫下也比对照稳定,仅有轻微下降。试验证明,PF sHSP 17-1基因对植物的耐热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 sHSP17-1基因 拟南芥 转基因 耐热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和PFS联用去除水源水中Tl和Sb复合污染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星 梁恒 +3 位作者 瞿芳术 黄禹坤 叶挺进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保证水源水在Tl超标2~3倍(0.21~0.35μg.L-1),Sb超标3~4倍(15~20μg.L-1)的场合出水达标,对应的工艺参数是:pH控制在5.7~6.3,PPC投量控制在3 mg.L-1以上,聚铁投量控制在40 mg.L-1以上.PPC和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并且PPC投量是影响Tl去除的主要因素,PFS投量和pH是影响Sb去除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pH PPC p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B含量对SiO_2/PF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麟 刘锋 +1 位作者 李建 马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采用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层压板工艺,制备了HGB质量分数分别为0、3%、5%、10%的SiO2/PF复合材料,研究了HGB含量对其密度、热物理、烧蚀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GB加入可降低SiO2/PF密度,提高耐热、耐烧蚀及其力学性能。当HGB含量... 采用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层压板工艺,制备了HGB质量分数分别为0、3%、5%、10%的SiO2/PF复合材料,研究了HGB含量对其密度、热物理、烧蚀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GB加入可降低SiO2/PF密度,提高耐热、耐烧蚀及其力学性能。当HGB含量为5wt%时,体系密度为1.634 g/cm3;23℃时cp从1.062提高到1.137 J/(g·K),950℃时,质量保留率为82.08%;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91μm/s和66.9μg/s,降低了35.9%和20.1%;拉伸、弯曲和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2.86%、21.50%和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pf 中空玻璃微珠 隔热性能 烧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权值计算的EPF算法及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秋平 周原 +1 位作者 康顺 左玲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2,25,共4页
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EPF)在预测阶段通过EKF选取重要性函数而优化了粒子选取,但是传统EPF算法中粒子权值一般是通过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的。此方法没有突出不同噪声粒子的权值差别,在计算中引入了较大的相对误差。通过在更新阶... 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EPF)在预测阶段通过EKF选取重要性函数而优化了粒子选取,但是传统EPF算法中粒子权值一般是通过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的。此方法没有突出不同噪声粒子的权值差别,在计算中引入了较大的相对误差。通过在更新阶段对权值计算所依赖的概率密度函数做出改进,得到改进的EPF算法。同时采用实际目标跟踪数据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有效可行,并且减小了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pf) Epf 概率密度函数 权值计算 正态分布 反比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PF树脂浸渍工艺的响应面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健 高喜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2,共5页
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对PF树脂浸渍杨木单板的工艺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浸渍工艺因素与单板增重率之间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二次回归模型高度显著,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很小。抽真空时... 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对PF树脂浸渍杨木单板的工艺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浸渍工艺因素与单板增重率之间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二次回归模型高度显著,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很小。抽真空时间、胶液浓度和常压浸渍时间对单板增重率具有高度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的交互项对单板增重率影响很小。RSA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抽真空时间为20 min,胶液浓度为28%,常压浸渍时间为3.0 h,以上述工艺参数进行重复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二次回归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很小,表明二次回归模型的预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pf树脂 响应面分析 增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祥晨 杨杰 +1 位作者 赵日红 胡子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9-243,253,共6页
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fs基因,与Gen Bank中的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99%。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 QE-30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 QE-30-pfs转化到E.coli M15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fs基因,与Gen Bank中的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99%。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 QE-30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 QE-30-pfs转化到E.coli M15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在全菌体蛋白中含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蛋白条带,大小约为27.4ku。经Ni-NTA纯化系统纯化后,在SDS-PAGE凝胶电泳图上获得纯化产物的条带。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 QE-30-pfs构建成功,且Pf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采用Ni-NTA纯化系统成功纯化了重组蛋白Pfs,为体外合成AI-2(Autoinducer-2)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s基因 重组质粒 诱导表达 重组蛋白p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成绩与16PF测定相关分析 被引量:44
20
作者 宋专茂 吴强 赵风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各门课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结果 ,将某大学 2年级全体学生划分为优良、落后、普通三个组 ,并采用卡特尔 16PF人格测验对他们进行测试 ,然后进行人格特征比较及学习成绩...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各门课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结果 ,将某大学 2年级全体学生划分为优良、落后、普通三个组 ,并采用卡特尔 16PF人格测验对他们进行测试 ,然后进行人格特征比较及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学习成绩优良组在自律性、有恒性上显著高于学习成绩落后组 ,在恃强性、世故性、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上显著低于学习成绩落后组 ,在稳定性、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上显著低于普通组 ,在忧虑性上高于普通组 ;学习成绩落后组在稳定性上低于普通组 ,在忧虑性上高于普通组 ;学习成绩与恃强性、有恒性、自律性等人格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学习成绩优良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较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 ,但性格偏内向 ,对周围的人或事过于敏感 ,抗挫折能力弱 ,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学习成绩落后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缺乏自信心 ,难以集中精力于学业 ,且思维能力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成绩 人格特征 16pf 测定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