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纳秒脉冲放电过程的三维PIC/MCC仿真研究
1
作者 王永亮 李俊娜 +3 位作者 史浩良 李好 蒋铭 邱爱慈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7-2048,I0025,共13页
为研究几十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参数对气体火花开关间隙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场致发射假设,采用三维粒子仿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在不同条件下的纳秒脉冲放电通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整脉冲电压上升时间、种子电子... 为研究几十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参数对气体火花开关间隙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场致发射假设,采用三维粒子仿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在不同条件下的纳秒脉冲放电通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整脉冲电压上升时间、种子电子数密度和场增强因子等参数,研究了放电参数对电子崩和流注形态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子崩向阳极发展,流注向阳极和阴极同时发展,流注通道存在明显分叉现象,放电参数不同时,流注通道传播速度和形态结构存在差异;种子电子数密度一定时,脉冲电压上升时间越大,流注通道传播速度越小,分叉现象越严重。脉冲电压上升时间一定时,高种子电子数密度可以促进流注的形成和发展,减弱流注通道的分叉现象;高场增强因子可实现显著的预电离效果,有效促进流注通道的形成和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弱流注通道的分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放电 三维粒子模拟 均匀场氮气间隙 气体火花开关 流注通道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weighting method for plasma PIC simulation on GPU-accelerated heterogeneous systems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灿群 吴强 +3 位作者 胡慧俐 石志才 陈娟 唐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27-1535,共9页
Particle-in-cell (PIC) method has got much benefits from GPU-accelerated heterogeneous systems.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PIC is constrained by the interpolation operations in the weighting process on GPU (graphic pro... Particle-in-cell (PIC) method has got much benefits from GPU-accelerated heterogeneous systems.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PIC is constrained by the interpolation operations in the weighting process on GPU (graphic processing unit).Aiming at this problem,a fast weighting method for PIC simulation on GPU-accelerated systems was proposed to avoid the atomic memory operations during the weighting process.The method was implemented by taking advantage of GPU's thread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and dividing the problem space properly.Moreover,software managed shared memory on the GPU was employed to buffer the intermediate dat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achieves speedups up to 3.5 times compared to previous works,and runs 20.08 times faster on one NVIDIA Tesla M2090 GPU compared to a single core of Intel Xeon X5670 C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U computing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plasma physics simulations particle-in-cell 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推进器等离子体鞘层特性的Particle-in-Cell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段萍 周新维 +3 位作者 沈鸿娟 覃海娟 曹安宁 殷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7-1562,共6页
霍尔(Hall)等离子体推进器鞘层特性对推进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Hall推进器鞘层区域建立物理模型,采用粒子模拟方法(PIC),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得到粒子位置产生的电场,确定边界条件,研究了不同磁感应强度和方向、不同推进工质和粒子... 霍尔(Hall)等离子体推进器鞘层特性对推进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Hall推进器鞘层区域建立物理模型,采用粒子模拟方法(PIC),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得到粒子位置产生的电场,确定边界条件,研究了不同磁感应强度和方向、不同推进工质和粒子权重对推进器鞘层电势及壁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磁感应强度为0.04T时,随着磁场方位角的增大,鞘层电势绝对值升高,壁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降低,变化量在10-3量级;磁场大小对鞘层电势及壁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影响较小;对于氩、氪和氙3种工质,鞘层电势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依次降低;而当粒子权重大于106时,等离子体鞘层振荡明显,推进器的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进器 pic模拟 鞘层 二次电子发射 磁场 推进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CUDA的DSMC/PIC耦合模拟异构并行及性能优化研究
4
作者 林拥真 徐传福 +4 位作者 邱昊中 汪青松 王正华 杨富翔 李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9,共9页
DSMC/PIC耦合模拟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大规模DSMC/PIC耦合模拟计算量巨大,需要实现高效并行计算。由于粒子动态注入、迁移等操作,基于MPI并行的DSMC/PIC耦合模拟往往通信开销较大且难以实现负载均衡。针对自主研发的DSMC/PIC耦... DSMC/PIC耦合模拟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大规模DSMC/PIC耦合模拟计算量巨大,需要实现高效并行计算。由于粒子动态注入、迁移等操作,基于MPI并行的DSMC/PIC耦合模拟往往通信开销较大且难以实现负载均衡。针对自主研发的DSMC/PIC耦合模拟软件,在原有MPI并行优化版本上设计实现了高效的MPI+CUDA异构并行算法,结合GPU体系结构和DSMC/PIC计算特点,开展了GPU访存优化、GPU线程工作负载优化、CPU-GPU数据传输优化及DSMC/PIC数据冲突优化等一系列性能优化。在北京北龙超级云HPC系统的NVIDIA V100和A100 GPU上,针对数亿粒子规模的脉冲真空弧等离子体羽流应用,开展了大规模DSMC/PIC耦合异构并行模拟,相比原有纯MPI并行,GPU异构并行大幅缩短了模拟时间,两块GPU卡较192核的CPU加速比达到550%,同时具有更好的强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C/pic耦合 粒子模拟 异构并行 MPI+CU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鞘流驱动的弓形波及软X射线成像研究:Hybrid与PIC模拟
5
作者 欧阳婉欣 杨忠炜 +3 位作者 郭孝城 李晖 陆全明 王赤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9-987,共9页
最新研究表明,湍动的地球磁鞘中存在大量高速流(High Speed Jets,HSJs).MMS卫星对其统计后发现,高速流多数存在于准平行弓激波的下游,其中部分能挤压鞘区等离子体驱动出弓形波.本文采用二维混合模拟(Hybrid)方法,研究了不同激波法向与... 最新研究表明,湍动的地球磁鞘中存在大量高速流(High Speed Jets,HSJs).MMS卫星对其统计后发现,高速流多数存在于准平行弓激波的下游,其中部分能挤压鞘区等离子体驱动出弓形波.本文采用二维混合模拟(Hybrid)方法,研究了不同激波法向与背景磁力线B_0的夹角θ_(Bn)、背景磁场B_(0)落在模拟平面内外等不同参数设定下的高速流和弓形波(Bow Waves)特性.通过对比相似参数条件下的全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PIC)与混合模拟结果,发现全粒子模拟除能重现混合模拟结果以外,还能在高速流和弓形波区域呈现出更丰富的多尺度磁岛,其尺度可从小于1个离子惯性长(d_(i0))到大于10d_(i0)不等.聚焦2025年9月即将发射的中欧SMILE卫星任务,基于模拟和地冕氢模型对磁鞘软X射线激发强度开展评估,发现高速流区软X射线强度可比背景高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高速流 弓形波 混合模拟 全粒子模拟 SMILE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方法的GEO航天器表面材料充电过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呈选 李得天 +5 位作者 杨生胜 秦晓刚 王俊 陈益峰 汤道坦 史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9-1284,共6页
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在地磁亚暴环境下处于向光面和背光面的两侧会产生电位差。本文利用高能电子和高能离子的双麦克斯韦分布拟合同步轨道环境等离子体并加入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影响,建立了航天器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基于PIC(Particle In... 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在地磁亚暴环境下处于向光面和背光面的两侧会产生电位差。本文利用高能电子和高能离子的双麦克斯韦分布拟合同步轨道环境等离子体并加入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影响,建立了航天器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基于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的仿真程序,计算了航天器表面各材料的充电电位及其附近的等离子体的电位分布,以及低能电子、高能电子、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密度分布和充电电流分布,最后探讨了航天器不同表面材料电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航天器 pic方法 数值模拟 介质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PIC数值模拟中二次发射的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腊群 刘大刚 +2 位作者 王学琼 彭凯 杨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80-1984,共5页
探讨了电子撞击金属表面产生二次电子的理论,介绍了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非弹性背散射电子能量分布等重要物理参数的计算式。根据相关的理论及公式,编写了三维PIC数值模拟程序的二次发射模块,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模拟所得的二次... 探讨了电子撞击金属表面产生二次电子的理论,介绍了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非弹性背散射电子能量分布等重要物理参数的计算式。根据相关的理论及公式,编写了三维PIC数值模拟程序的二次发射模块,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模拟所得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及非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能量分布等主要参数与理论值一致,验证了模拟过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 发射系数 三维pic数值模拟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双层形成的PIC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夏广庆 徐宗琦 +3 位作者 邹存祚 郝剑昆 陈茂林 王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9-265,共7页
建立了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双层等离子体形成过程的一维全粒子PIC模型,讨论了放电过程中电子加热模型和等离子体膨胀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双层等离子体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氩气工质,在射频电流90A/m^2和... 建立了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双层等离子体形成过程的一维全粒子PIC模型,讨论了放电过程中电子加热模型和等离子体膨胀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双层等离子体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氩气工质,在射频电流90A/m^2和工作压强0.05-0.15Pa的条件下,可产生双层等离子体,其密度为1.3×10^15-2.8×10^15 m^-3,双层电势降为10-30V,可加速氩离子束流,喷射速度为3-12km/s,双层加速效应对推进器的性能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螺旋波等离子体 双层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模拟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火花放电初始过程的PIC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红卫 蒙林 +2 位作者 鄢杨 于新华 胡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7-930,共4页
比较了两种计算气体放电的模型——流体模型和PIC模型。利用PIC方法对虚火花放电初始放电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揭示了三个放电阶段电离增长的特点。对不同的气压和阴极孔径下虚阳极的形成时间和传播速度进行了模拟计算。较高的气压和... 比较了两种计算气体放电的模型——流体模型和PIC模型。利用PIC方法对虚火花放电初始放电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揭示了三个放电阶段电离增长的特点。对不同的气压和阴极孔径下虚阳极的形成时间和传播速度进行了模拟计算。较高的气压和较大的阴极孔径能够加速虚阳极的形成,并加快向空心阴极扩展速度。研究了较高气压和低气压下空心阴极效应在形成虚阳极过程中的作用。在低气压下,空心阴极效应在起始放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空心阴极 pic模拟 虚火花 虚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带状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系统的3维PIC模拟 被引量:9
10
作者 阮望 王勇 +1 位作者 丁耀根 阮存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带状注速调管是采用宽高比值很大的薄矩形注来降低空间电荷效应,采用特殊的高频结构来增加功率容量,从而使注波互作用效率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微波电真空器件。本文对工作在π模状态下的X波段带状注速调管三间隙腔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由... 带状注速调管是采用宽高比值很大的薄矩形注来降低空间电荷效应,采用特殊的高频结构来增加功率容量,从而使注波互作用效率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微波电真空器件。本文对工作在π模状态下的X波段带状注速调管三间隙腔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由该型腔体构成的注波互作用系统进行了3维PIC模拟,给出了初步的模拟设计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415kV,电流为250A时,该速调管可以获得大于29.6MW的输出功率、34.3dB的增益以及29.6%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带状注速调管 3维pic模拟 三间隙扩展互作用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PIC-MCC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屈马林 吕良东 周九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4,46,共4页
通过PIC-MCC离子模拟方法,使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氦气介质阻挡放电数学模型中的泊松方程,并计算了电场、离子密度、电子密度等内部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表明,外加电压至着火电压时,空间就形成电场,发生电子雪崩效应,产生等离子体... 通过PIC-MCC离子模拟方法,使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氦气介质阻挡放电数学模型中的泊松方程,并计算了电场、离子密度、电子密度等内部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表明,外加电压至着火电压时,空间就形成电场,发生电子雪崩效应,产生等离子体放电过程,离子数呈现出指数增长;放电结束后,稳定在固定值范围并在介质板上聚集。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子达到一个峰值后迅速减少逐步趋于零。并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微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pic-MCC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天河超算的回旋动理学模拟代码异构开发及优化
12
作者 李青峰 李跃岩 +5 位作者 栾钟治 张文禄 龚春叶 郑刚 康波 孟祥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97-1804,共8页
磁约束核聚变粒子网格法(particle in cell,PIC)回旋动理学模拟代码VirtEx具备研究聚变产物Alpha粒子约束及输运的能力,是聚变能实现的关键.Alpha粒子回旋动理学模拟相比电子模拟,访存量更大、更复杂,同时包含非规则访问和原子写操作,... 磁约束核聚变粒子网格法(particle in cell,PIC)回旋动理学模拟代码VirtEx具备研究聚变产物Alpha粒子约束及输运的能力,是聚变能实现的关键.Alpha粒子回旋动理学模拟相比电子模拟,访存量更大、更复杂,同时包含非规则访问和原子写操作,对访存性能依赖较高,在面向高计算密度特征的天河新一代超算平台异构处理器MT-3000进行移植及性能优化时具有巨大挑战.考虑到异构加速器架构和PIC算法特性,设计并实施了一些优化方法,如中间变量的即时计算、定制化的软件缓存设计、缓存空间局部性优化、热点函数合并,显著地提高了热点函数的计算访存比.通过中等规模的回旋动理学离子基准算例测试显示了在热点函数Push,Locate,Charge上分别有10.9,13.3,16.2倍的速度提升,同时在扩展性测试中的3840个节点的5898240个加速核上显示了良好的扩展性,并行效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网格法 回旋动理学模拟 访存密集型 高计算密度系统 异构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工质的离子推力器栅极PIC仿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茂林 夏广庆 +1 位作者 邹存祚 毛根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8-182,共5页
Kr是新型低成本离子推力器的优选工质之一。采用三维PIC粒子模拟方法对Kr等离子体在栅极系统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仿真,并与Xe工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工质类型对束流分布、离子通过率、发散角损失和推力等参数特性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Kr是新型低成本离子推力器的优选工质之一。采用三维PIC粒子模拟方法对Kr等离子体在栅极系统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仿真,并与Xe工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工质类型对束流分布、离子通过率、发散角损失和推力等参数特性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Xe工质,Kr工质条件下,屏栅上游鞘层区域更大,屏栅离子通过率略有上升;Kr+在加速栅孔轴向速度较大,径向位移小,撞击加速栅几率小,加速栅电流相对较小;Kr工质和Xe工质的发散角损失相当,但Kr工质工作电流区域更高;相比于Xe工质,相同功率条件下Kr工质的推力值约降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栅极系统 等离子体模拟 pic 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工质微直流离子推力器放电过程粒子模拟研究
14
作者 黄子霖 耿金越 +2 位作者 胡远 杨超 孙泉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3,共13页
碘工质是电推进领域最重要的工质之一。为掌握碘工质在微直流离子推力器中的放电特性,并评估其在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中替代氙气工质的可行性,本文建立了二维几何、三维速度(2D3V)的PIC-MCC-DSMC紧耦合全粒子计算模型,对碘工质在MiXI构... 碘工质是电推进领域最重要的工质之一。为掌握碘工质在微直流离子推力器中的放电特性,并评估其在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中替代氙气工质的可行性,本文建立了二维几何、三维速度(2D3V)的PIC-MCC-DSMC紧耦合全粒子计算模型,对碘工质在MiXI构型微直流离子推力器内的放电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碘分子在注入放电室后迅速被离解,放电室中主要中性粒子为碘原子I,碘原子电离产生的I^(+)为主要离子组分,密度约比I_(2)^(+)高一个数量级。在本文的基准工况下,输出的离子束流中82%由I^(+)贡献,I_(2)^(+)贡献了余下的18%。对比碘与氙在不同放电电压下的放电特性,本文发现两种工质的质量利用率和放电效率均十分接近,并且展现了一致的变化趋势。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中,碘工质具有和氙工质十分相似的放电性能和对放电参数的响应特性。现有的氙气工质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的放电优化策略对碘工质推力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直流离子推力器 碘工质 完全动理学模拟 pic-MCC-DSMC耦合算法 替代工质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模并合激发谐频脉泽辐射的泵波模拟
15
作者 刘功林 宁昊 +4 位作者 倪素兰 李传洋 张子龙 李耀坤 陈耀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X模(X1)和Z模通过波模并合产生谐频辐射.然而其相应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研究针对Z+Z和Z+X1并合产生谐频的新型辐射机制开展了并合条件分析,发现该过程的并合条件很容易满足,并可在很宽的传播角范围内激发谐频X2辐射.基于此开展泵波粒子模拟可验证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的发生,模拟得到谐频辐射的有效激发,且并合过程能量转换率在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辐射机制 pic模拟 太阳射电辐射 非线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PIC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显锋 刘濮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9-822,共4页
该文根据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分析了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对Ka波段二次谐波三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70kV... 该文根据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分析了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对Ka波段二次谐波三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70kV,电子注电流15A,工作磁场为0.685T时,在35GHz频率放大器可以获得超过250kW的输出功率,大于21dB的增益,23%的效率和约为120MHz的带宽。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 电子回旋脉塞 二次谐波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激光增强太赫兹辐射的PIC模拟
17
作者 余同普 马燕云 +4 位作者 田成林 徐涵 银燕 邵福球 常文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模拟了强激光和稀薄非均匀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在界面辐射超强太赫兹波的物理过程,提出了利用多脉冲激光增强太赫兹辐射的方案,详细研究了多脉冲激光的脉冲个数(取1~4个)、脉冲间距等因素对太赫兹辐射功率和频率的影响。当入射激光包... 模拟了强激光和稀薄非均匀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在界面辐射超强太赫兹波的物理过程,提出了利用多脉冲激光增强太赫兹辐射的方案,详细研究了多脉冲激光的脉冲个数(取1~4个)、脉冲间距等因素对太赫兹辐射功率和频率的影响。当入射激光包含4个脉冲时,辐射最强,此时的辐射功率是相同条件下单脉冲的6倍,可达到7.16MW。辐射的太赫兹波的脉宽约为330fs,总能量约为1μJ。研究结果表明:多脉冲激光可以显著增强太赫兹辐射,且随着脉冲个数的增加,激起的电子静电波振幅变大。辐射功率也随之变大,直到尾流场饱和;当脉冲间距等于入射激光脉宽时辐射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 pic模拟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电子静电波 激光尾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模拟的中性气体多元多相模型及其数值求解
18
作者 屈马林 王甲富 刘佳鑫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PIC模拟程序中性粒子状态的描述问题,建立了等离子体中多元多相中性气体的流体模型,研究了与其相关的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采用二阶精度的Beam-Warming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气体绝热点源扩散过程的数值运算,所得结果与... 针对PIC模拟程序中性粒子状态的描述问题,建立了等离子体中多元多相中性气体的流体模型,研究了与其相关的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采用二阶精度的Beam-Warming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气体绝热点源扩散过程的数值运算,所得结果与理论取得很好的一致。该模型将用于扩充PIC粒子模拟程序对中性粒子状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多相 pic粒子模拟 Beam—Warming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离子源束流粒子模拟及束流调控
19
作者 黄成金 林建辉 +3 位作者 张红平 屈曦 周沧涛 李牧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离子液体离子源可以提供种类丰富的大质量离子,在离子推力器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为了获得离子液体离子源束流品质参数并有效调控束流品质,使用粒子方法模拟了离子液体离子源束流加速过程,研究了束电流、加速电压和发射锥-引出电极轴向间... 离子液体离子源可以提供种类丰富的大质量离子,在离子推力器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为了获得离子液体离子源束流品质参数并有效调控束流品质,使用粒子方法模拟了离子液体离子源束流加速过程,研究了束电流、加速电压和发射锥-引出电极轴向间距等三个常用操作条件对束流发射度和Twiss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束流的归一化发射度随束电流的降低、发射锥-引出电极轴向间距的减小和加速电压的升高而降低。加速过程会造成动能分布展宽,束电流和加速电压对加速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增加发射锥-引出电极轴向间距可以提高加速效率。进一步以加速过程模拟得到的束流参数集为输入,模拟了厘米级空间尺度束流的调控。研究表明通过一组三电极静电透镜,可以有效调控束流的发散、速度分布和比冲性能,而不增加对现有离子液体电推力器电源配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离子源 束流调控 推力器 发射度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PIC数值模拟的2 cm ECRIT推力控制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展 杨涓 +2 位作者 陈茂林 于达仁 朱悉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3-739,共7页
无拖曳控制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微型推力器完成。微型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ECRIT)体积小、推力可调,可用于空间引力波的无拖曳控制。基于三维PIC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微型2 cm ECRIT的推力控制范围,分析其用于无拖曳控制... 无拖曳控制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微型推力器完成。微型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ECRIT)体积小、推力可调,可用于空间引力波的无拖曳控制。基于三维PIC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微型2 cm ECRIT的推力控制范围,分析其用于无拖曳控制系统的可行性。首先计算不同栅极孔径下的推力性能和栅极聚焦特性,获得合理栅极结构,再计算栅极电压、栅极前离子密度对推力器性能的影响,获得满足无拖曳控制要求的推力器性能参数范围。结果表明:减小栅极孔径能降低推力,但同时影响栅极聚焦效果;调节栅极前离子密度可大范围调节推力;在给定的栅极结构和栅前离子密度下,存在合适的栅极加速电压区间保证离子的良好聚焦。综合考虑推力性能和栅极聚焦特性,选择屏栅孔径0.6 mm、加速栅孔径0.34 mm的栅极,当栅极前离子密度分别为1×1017,0.7×1017,0.4×1017,0.2×1017 m-3时,通过调节加速电压,可实现5.05~141.44μN的推力调节。此研究将为分析ECRIT应用于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拖曳控制 电子回旋共振 束流引出 pic数值模拟 推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