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颗粒碰撞的多重Monte Carlo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海波 郑楚光 陈胤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4-572,共9页
从减少计算代价和改进碰撞算法出发,提出了考虑颗粒碰撞的多重MonteCarlo算法,它采用直接模拟MonteCarlo算法来考虑颗粒碰撞,并与求解颗粒拉氏Langevin方程的MonteCarlo算法耦合起来,跟踪比实际颗粒数目小得多的虚拟颗粒.提出了时间步... 从减少计算代价和改进碰撞算法出发,提出了考虑颗粒碰撞的多重MonteCarlo算法,它采用直接模拟MonteCarlo算法来考虑颗粒碰撞,并与求解颗粒拉氏Langevin方程的MonteCarlo算法耦合起来,跟踪比实际颗粒数目小得多的虚拟颗粒.提出了时间步长选定标准、虚拟碰撞伙伴所在控制容积的判断准则、颗粒碰撞发生的判断准则、虚拟碰撞伙伴的选择、基于随机碰撞角度的碰撞动力学,构成了考虑颗粒碰撞的完整多重MonteCarlo算法.对理想工况的细微颗粒流和粗重颗粒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颗粒碰撞率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解和DNS结果均符合很好,颗粒场演变的细节信息,如时间平均和特定时刻的颗粒数密度,速度和颗粒湍动能等,均与DNS结果符合很好.数值模拟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低的计算代价,而且能够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碰撞 多重Monte carlo算法 计算代价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by abrasive flow based on direct Monte Carlo method 被引量:4
2
作者 LI Jun-ye ZHU Zhi-bao +4 位作者 WANG Bin-yu ZHANG Xin-ming WANG Fei ZHAO Wei-hong XU Cheng-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667-3683,共17页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by combining theory,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The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DSMC)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ere combined to reveal the random collision of particles during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abrasive flow.Under different inlet velocity,volume fraction and abrasive particle size,the dynamic pressure and turbulence flow energy of abrasive flow in elbow were analyzed,and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of particles on the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achining parameters on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were obtaine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order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establish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The result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lbow are discussed,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Ra value is reduced from 1.125μm to 0.295μm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abrasive flow.The application of DSMC method provides special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brasive flow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 method abrasive particle colli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气体放电过程中的离子分子碰撞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静 曹云东 +3 位作者 邹积岩 侯春光 刘晓明 王尔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7-1682,共6页
气体放电是高压设备绝缘击穿的一种常见现象,为了研究正离子能量及行为对气体放电过程的影响,采用微观粒子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了平板电极下,极间电压为500V时,短间隙击穿过程中的正离子运动。数值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离子与分子间的弹性碰... 气体放电是高压设备绝缘击穿的一种常见现象,为了研究正离子能量及行为对气体放电过程的影响,采用微观粒子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了平板电极下,极间电压为500V时,短间隙击穿过程中的正离子运动。数值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离子与分子间的弹性碰撞及电荷交换碰撞对离子运动的修正作用,采用了与能量相关的碰撞截面,跟踪正离子直至其运动到达阴极表面。基于此方法获得了空间电荷密度、带电粒子数与电场强度等宏观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直流放电过程中,正离子碰撞阴极是放电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正离子运动缓慢形成的空间电荷畸变了电场,促进了碰撞电离,有利于放电的持续进行,同时离子碰撞加剧将减弱γ过程,使放电无法自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法 蒙特卡罗 气体放电 离子碰撞 γ过程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推力器羽流特性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安邦 毛根旺 +2 位作者 陈茂林 夏广庆 霍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1-405,共5页
采用粒子网格单元和蒙特卡罗碰撞方法,建立了离子推力器羽流场的2维轴对称模型,对其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模型可以很好地评估离子推力器的羽... 采用粒子网格单元和蒙特卡罗碰撞方法,建立了离子推力器羽流场的2维轴对称模型,对其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模型可以很好地评估离子推力器的羽流特性;返流区离子数密度达到1014m-3量级,会对航天器表面产生污染;背压对束流区域外电荷交换离子影响较为显著,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羽流 粒子网格单元 蒙特卡罗碰撞 电荷交换 返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声场对增加PM_(2.5)碰撞几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凡凤仙 袁竹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6,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细粒子(PM2.5)在平面行波声场作用下的碰撞几率进行研究,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诺 (DSMC)方法的硬球模型研究PM2.5之间的碰撞。通过统计计算区域内PM2.5在一定时间内的碰撞次数,发现在外加声场作用下,PM2.5之间的碰撞几...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细粒子(PM2.5)在平面行波声场作用下的碰撞几率进行研究,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诺 (DSMC)方法的硬球模型研究PM2.5之间的碰撞。通过统计计算区域内PM2.5在一定时间内的碰撞次数,发现在外加声场作用下,PM2.5之间的碰撞几率与PM2.5浓度、声场强度及声波频率有显著关系。在声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PM2.5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PM2.5浓度和声波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声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 PM2.5浓度和声场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声波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使碰撞几率最大的最佳频率值。文章给出了碰撞几率与PM2.5浓度、声场强度、声波频率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声波作用 细粒子(PM2.5) 蒙特卡罗方法 颗粒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效应推力器羽流的PIC/MCC模拟(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安邦 毛根旺 +2 位作者 陈茂林 霍超 曹根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8-643,共6页
采用粒子网格单元与蒙特卡洛碰撞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霍尔效应推力器羽流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模型中电子作为流体处理且服从等熵假设,离子(Xe+和Xe2+)采用粒子描述,中性原子为背景气体。自洽电势通过求解非准中性、线性化Poisson方... 采用粒子网格单元与蒙特卡洛碰撞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霍尔效应推力器羽流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模型中电子作为流体处理且服从等熵假设,离子(Xe+和Xe2+)采用粒子描述,中性原子为背景气体。自洽电势通过求解非准中性、线性化Poisson方程获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表明,模型能够可靠预估羽流的物理特性;粒子入射发散角为30°-40°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倒流区离子数密度可达10^14m^-3,会对飞行器表面造成损害;且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沿轴线方向衰减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效应推力器 羽流 粒子网格单元 蒙特卡洛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过程的PIC/MCC仿真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卓 潘翔 +3 位作者 郑蓓 乔向阳 黄堃 李思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170,共7页
为了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中圆柱形绝缘子的放电过程,采用粒子网格法(PIC法)与蒙特卡罗碰撞模型(MC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PIC/MCC法)仿真模拟了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与SF_6分子及N_2分子的各种电离碰撞过程... 为了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中圆柱形绝缘子的放电过程,采用粒子网格法(PIC法)与蒙特卡罗碰撞模型(MC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PIC/MCC法)仿真模拟了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与SF_6分子及N_2分子的各种电离碰撞过程以及复合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放电过程中,电子主要与SF_6分子发生电离碰撞过程以及复合过程。放电过程初始阶段,空间电子数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规律,当t≥20 ns时,空间电子数将迅速减少直至完全复合。此外,在整个放电过程中,正离子分布范围始终大于负离子分布范围。PIC/MCC仿真模拟从纯微观角度展现了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过程,对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网格法 MONTE carlo碰撞模型 PIC/MCC法 气体放电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动态积聚过程的PIC/MCC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沨 李卓 +1 位作者 张盈利 何荣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50-2756,共7页
局部放电是绝缘子表面电荷的主要来源。为了研究局部放电的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动态积聚过程,采用粒子网格法(PIC法)与Monte Carlo碰撞模型(MC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PIC/MCC法)跟踪了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与气体分子之间... 局部放电是绝缘子表面电荷的主要来源。为了研究局部放电的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动态积聚过程,采用粒子网格法(PIC法)与Monte Carlo碰撞模型(MC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PIC/MCC法)跟踪了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各种碰撞过程以及带电粒子空间分布对绝缘子电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将运动到复合绝缘子阴极侧伞裙表面以及护套表面从而形成电荷积聚,伞裙表面电荷积聚量沿半径即径线方向先增加后减少,护套表面电荷积聚量则呈现出阴极侧较多的特点。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其一致性较好,表明PIC/MCC法适用于模拟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动态积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网格法 MONTE carlo碰撞模型 PIC/MCC法 表面电荷 局部放电 积聚 复合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补偿时间步长限制的粒子模拟-蒙特卡罗碰撞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东 王洪广 +2 位作者 刘纯亮 周岩 刘美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41-1744,共4页
从碰撞次数的概率分布出发,推导出一种补偿蒙特卡罗碰撞模型,采用以正态分布计算得到的平均碰撞次数作为碰撞概率,来补偿传统方法中忽略的多次碰撞。通过模拟不同折合电场强度条件下He气放电产生电子的运动规律,验证了补偿蒙特卡罗碰撞... 从碰撞次数的概率分布出发,推导出一种补偿蒙特卡罗碰撞模型,采用以正态分布计算得到的平均碰撞次数作为碰撞概率,来补偿传统方法中忽略的多次碰撞。通过模拟不同折合电场强度条件下He气放电产生电子的运动规律,验证了补偿蒙特卡罗碰撞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补偿蒙特卡罗碰撞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特别适用于高气压气体放电现象的粒子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模拟 蒙特卡罗碰撞模型 时间步长限制 气体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器内液滴捕捉颗粒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雷 章明川 +2 位作者 周月桂 顾明言 田凤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89,共5页
为模拟活化器内液滴对颗粒的捕捉过程,对离散相采用同时跟踪技术,在Euler/Lagrangian坐标系下建立了液滴捕捉颗粒的概率模型,液滴对颗粒的捕捉通过单元捕捉概率来判断。预报了颗粒的浓度场分布及液滴、颗粒和气相场的速度矢量分布。模... 为模拟活化器内液滴对颗粒的捕捉过程,对离散相采用同时跟踪技术,在Euler/Lagrangian坐标系下建立了液滴捕捉颗粒的概率模型,液滴对颗粒的捕捉通过单元捕捉概率来判断。预报了颗粒的浓度场分布及液滴、颗粒和气相场的速度矢量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小粒径颗粒跟随流线能力较强及与液滴碰撞面积较小,其捕捉效率比大粒径颗粒要低;在雾化喷嘴出口附近由于相间速差较大,颗粒单元捕捉概率较大。依据模拟结果,对颗粒被捕捉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器 颗粒 液滴 数值模拟 捕捉概率 模拟结果 浓度场分布 动力学机理 跟踪技术 概率模型 速度矢量 雾化喷嘴 坐标系 大粒径 效率比 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压下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利兵 王建国 朱湘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3-2368,共6页
介绍了用于模拟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的粒子模拟-蒙特卡罗碰撞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模拟研究了氩气环境不同气压下的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过程,获得了该击穿过程中粒子数量和电子平均能量的时间变化图像,并得到了击穿延迟时间。数值模... 介绍了用于模拟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的粒子模拟-蒙特卡罗碰撞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模拟研究了氩气环境不同气压下的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过程,获得了该击穿过程中粒子数量和电子平均能量的时间变化图像,并得到了击穿延迟时间。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低气压下,次级电子倍增的作用比较明显,但电子数量在次级电子倍增饱和后的增速较低,击穿延迟时间较长;随着气压的升高,次级电子倍增的影响逐渐变小,气体电离逐渐占主导地位,击穿延迟时间逐渐变短;在高气压下,由于介质表面吸收沉积电子而呈负电性,次级电子倍增消失,击穿延迟时间由气体碰撞电离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表面击穿 高功率微波 次级电子倍增 粒子模拟-蒙特卡罗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放电的理论计算机模拟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中海 金晓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61-669,共9页
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因具有低气压、高密度、高电离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工业中。ECR放电及其生成等离子体的理论、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种模型:粒子模型、流体模型、混合模型。该文对上述3种模型进行了综述、... 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因具有低气压、高密度、高电离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工业中。ECR放电及其生成等离子体的理论、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种模型:粒子模型、流体模型、混合模型。该文对上述3种模型进行了综述、总结和对比,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特别指出模拟ECR放电电离过程的研究意义以及粒子模型中的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相结合(PIC/MCC)方法在模拟ECR放电及ECR等离子体方面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放电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粒子模拟 蒙特卡罗 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等效法的电容短路放电微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党树 栾哲哲 +2 位作者 古东明 刘树林 王新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684-2696,共13页
为了研究基于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容性电路短路放电的微观特性,该文建立了以钨为阳极材料、镉为阴极材料的二维平行极板仿真模型。在仿真区域充满了空气以及体积分数为8.5%的甲烷混合气体,根据电荷等效原理对该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 为了研究基于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容性电路短路放电的微观特性,该文建立了以钨为阳极材料、镉为阴极材料的二维平行极板仿真模型。在仿真区域充满了空气以及体积分数为8.5%的甲烷混合气体,根据电荷等效原理对该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极间电压、极间距离及外接电容对电容短路放电过程的影响,得到了在击穿后放电过程中极间电压、电流、各种粒子浓度、平均电子能量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平均电子能量也逐渐增大,极间电压对N2的电离影响程度远大于对O_(2)和CH_(4)的电离;当电极间距变大时,击穿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电极间气体介质越难以击穿;外接电容容值的改变,对气体电离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但外接电容的改变影响极间电流变化,击穿后的极间电流随着电容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极间电场强度的增大,气体电离会越剧烈,电流密度会越大,平均电子能量也会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火花试验装置 电荷等效 粒子网格/蒙特卡洛模型 平均电子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条纹分布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兰兰 屠彦 +3 位作者 刘德龙 张雄 李青 王保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基于粒子-蒙特卡罗模型的OOPIC-PRO软件对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放电进行模拟,研究扫描电极宽度、氖氙混合气体比例、气压等参数变化对主放电区域及条纹分布的影响,并与高速ICCD相机拍摄的条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模拟和实验... 采用基于粒子-蒙特卡罗模型的OOPIC-PRO软件对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放电进行模拟,研究扫描电极宽度、氖氙混合气体比例、气压等参数变化对主放电区域及条纹分布的影响,并与高速ICCD相机拍摄的条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宽度增加,主放电区域增大,条纹区域减小,放电效率降低;随着氙比例和气压的升高,主放电区域减小,条纹区域增大,放电效率提高。研究结果揭示了PDP放电单元中条纹区域的粒子能量适宜激发产生辐射紫外光子的氙谐振态和激发态粒子,这对提高PDP的放电效率乃至发光效率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 粒子-蒙特卡罗模型 条纹 放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中颗粒碰撞的Monte-Carlo数值模拟
15
作者 赵海波 柳朝晖 +2 位作者 郑楚光 陈胤密 章骥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利用颗粒碰撞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几何碰撞率模型,采用Monte-Carlo算法来模拟颗粒之间碰撞,把该算法与求解雷诺应力-概率密度函数模型的有限差分-MonteCarlo算法耦合起来,对轴对称突扩通道内的两相旋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 利用颗粒碰撞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几何碰撞率模型,采用Monte-Carlo算法来模拟颗粒之间碰撞,把该算法与求解雷诺应力-概率密度函数模型的有限差分-MonteCarlo算法耦合起来,对轴对称突扩通道内的两相旋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颗粒碰撞使颗粒的动能和湍动能在三个坐标方向上进行了再分配,从而导致颗粒的动能和湍动能在三个坐标方向上趋于各向同性;另外,由于颗粒碰撞破坏了颗粒-颗粒、颗粒-流体微团之间的速度关联,从而造成颗粒湍动能及两相速度脉动关联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碰撞 Monte—carlo方法 PDF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0 mA多峰负氢离子源全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5-199,共5页
对自主开发的全三维粒子模拟/蒙特卡罗(PIC/MCC)算法进行了阐述,包括算法流程设计、碰撞处理机制等。采用该算法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15~20mA负氢离子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多峰会切离子源能得到空间分布均匀的离子束... 对自主开发的全三维粒子模拟/蒙特卡罗(PIC/MCC)算法进行了阐述,包括算法流程设计、碰撞处理机制等。采用该算法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15~20mA负氢离子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多峰会切离子源能得到空间分布均匀的离子束,采用优化后的虚拟过滤场,不仅能有效过滤高能电子,还将导致离子源下游区域低能电子增多,有效提高负氢离子体积产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峰负氢离子源 虚拟过滤场 粒子模拟 蒙特卡罗 碰撞处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放电中电子能量分布特性的研究
17
作者 杨中海 金晓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2-567,共6页
建立了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的粒子模型,编制了准三维电磁模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模拟程序。通过对氩气ECR放电电离过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到了放电稳态形成时不同放电区域的电子能量分布。研究了不同中性气压以及外加磁场位形对这... 建立了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的粒子模型,编制了准三维电磁模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模拟程序。通过对氩气ECR放电电离过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到了放电稳态形成时不同放电区域的电子能量分布。研究了不同中性气压以及外加磁场位形对这些区域中电子能量分布特性的影响。随着中性气压的升高,远离ECR区域中的低能电子减少,高能电子增加,而ECR区域中电子能量分布变化特征与之相反;相对于收敛磁场位形,磁镜磁场位形更有利于约束放电下游区的电子能量以及电子能量分布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放电 电离 蒙特卡罗方法 粒子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E-PIC和MCC方法的离子推进器加速栅极孔壁腐蚀机理仿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二蒙 楚豫川 +1 位作者 曹勇 李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63-1771,共9页
离子推进器的寿命直接影响航天器的使用年限,推进器加速栅极腐蚀是影响其寿命的主要因素。为了了解离子推进器加速栅极孔壁腐蚀机理,利用基于浸入式有限元与粒子模拟(IFE-PIC)结合法和Monte Carlo碰撞(MCC)方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离... 离子推进器的寿命直接影响航天器的使用年限,推进器加速栅极腐蚀是影响其寿命的主要因素。为了了解离子推进器加速栅极孔壁腐蚀机理,利用基于浸入式有限元与粒子模拟(IFE-PIC)结合法和Monte Carlo碰撞(MCC)方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离子运动、电荷交换(CEX)碰撞以及加速栅极腐蚀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速栅极电压的变化对加速栅极孔壁的腐蚀深度影响很小,屏栅极电压的变化会对加速栅极上游区域的CEX离子能量产生变化,影响加速栅极孔壁腐蚀;轰击加速栅极孔壁的CEX离子源自加速栅极上游、加速栅极孔内和加速栅极下游3个区域,并且源自加速栅极上游区域离子能量比源自加速栅极下游区域和加速栅极孔内离子能量大的多,加速栅极孔壁腐蚀主要由源自加速栅极上游的CEX离子对加速栅极孔壁撞击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进器 加速栅极 孔壁 腐蚀 电荷交换 浸入式有限元与粒子模拟 MONTE carlo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介质窗表面电子倍增二维粒子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壮壮 王洪广 +2 位作者 林舒 李永东 刘纯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4,共4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粒子模拟方法,对高功率微波器件中介质窗表面电子实际形成和发展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使用VORPAL粒子模拟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TEM波垂直入射介质窗表面的二维模型,采用Vaughan二次电子发射模型,利用蒙特卡罗碰撞方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粒子模拟方法,对高功率微波器件中介质窗表面电子实际形成和发展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使用VORPAL粒子模拟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TEM波垂直入射介质窗表面的二维模型,采用Vaughan二次电子发射模型,利用蒙特卡罗碰撞方法处理电子与背景气体之间的弹性碰撞、激发碰撞和电离碰撞,获得了介质窗表面电子倍增的图像。模拟结果表明,介质窗表面电子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饱和状态,其振荡频率是入射射频电场频率的两倍。改变初始发射种子电子的数量、入射射频电场的幅值以及背景气体的压强等关键性参数,可得到不同条件下介质窗表面电子数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介质窗 电子倍增 粒子模拟 蒙特卡罗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曲率半径对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泽洲 孟国栋 +1 位作者 应琪 成永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2-1041,共10页
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特性研究对微结构绝缘性能评价和微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微米气隙击穿的二维物理模型,利用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PIC/MCC)方法开展微米气隙击穿过程中电场分布及带电粒子的仿真研究,得到阴极的曲... 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特性研究对微结构绝缘性能评价和微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微米气隙击穿的二维物理模型,利用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PIC/MCC)方法开展微米气隙击穿过程中电场分布及带电粒子的仿真研究,得到阴极的曲率半径对于微米气隙电场分布、带电粒子分布以及击穿路径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讨论分析极不均匀场下微米空气气隙击穿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阴极曲率半径R_(0)对微米尺度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当R_(0)<5μm时曲率半径的变化对电场畸变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击穿电压变化较大;当R_(0)>5μm时R_(0)对电场畸变的影响逐渐变小,对击穿电压影响减弱。当间隙距离d为5μm时阴极场发射电流占总电流的95%以上,证明了场致电子发射成为击穿的主导机制。同时,阴极表面的放电区域面积随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大,进而导致击穿电流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微米尺度击穿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微观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间隙击穿 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 阴极曲率半径 场致发射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