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Reduction on Conduc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Noise Mechanism for Complex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s 被引量:4
1
作者 YAN Wei ZHAO Yang +4 位作者 WANG Ertrong ZHANG Yuhuan QIU Xiaohui SUN Hongyan CHEN Xue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22-I0022,24,共1页
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传导EMI噪声,该文分别利用电偶极子模型、电路分析方法和散射参数方法提出了3种传导EMI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串扰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因接地不良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以及因PCB线缆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 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传导EMI噪声,该文分别利用电偶极子模型、电路分析方法和散射参数方法提出了3种传导EMI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串扰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因接地不良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以及因PCB线缆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同时,还设计了一种串扰扼流圈以有效抑制因串扰引起的传导EMI噪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某型商用车载导航和刷卡器能够通过GB 9254标准测试,噪声抑制效果分别可达44.8和29.28 dB V,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电磁干扰 电力电子系统 噪声机理 共模扼流圈 噪声分离 和差模 EMI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plified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OFDM phase noise mitigation
2
作者 Yang Jianhua Zhao Danfeng Yue Li Zhao Chunh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716-720,共5页
OFD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sev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However, OFDM system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phase noise, which causes the CPE (common phase error) and ICI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and thus ... OFD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sev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However, OFDM system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phase noise, which causes the CPE (common phase error) and ICI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and thus degrad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IEEE 802.11a standard, a simplified iterative phase noise mitig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very low complexity, and requires no additional pilot inform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good BER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several few times of it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noise OFDM systems IEEE 802.11a standard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雷达自干扰对接收系统影响初探
3
作者 陈泳 朱德政 +3 位作者 赵亮 李铎 严成伟 付德龙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2,共6页
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雷达具有抗截获性能好、距离盲区小等优点,在现代雷达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发射泄露形成的自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接收系统灵敏度。文中首先分析了自干扰产生原理,给出了基于FMCW体制的收发分阵面自干扰简化模型,... 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雷达具有抗截获性能好、距离盲区小等优点,在现代雷达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发射泄露形成的自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接收系统灵敏度。文中首先分析了自干扰产生原理,给出了基于FMCW体制的收发分阵面自干扰简化模型,分析了接收链路动态与系统噪声系数的相互制约关系,推导出系统噪声系数恶化值、数模变化器ENOB值与泄露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定义了模数转换(ADC)噪声劣化指数;然后,分析了FMCW去斜率接收机相位噪声对雷达灵敏度的影响,揭示了FMCW体制下的雷达作用距离与收发隔离度、相位噪声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给出结论,即收发天线隔离度与相位噪声指标是提升FMCW雷达威力的关键指标,后续应围绕这两点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与数学模型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自干扰 相位噪声 接收机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无线电波透视信号滤波方法及参数研究
4
作者 胡泽安 李锡明 +2 位作者 吴荣新 田一凡 陈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在煤矿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中,金属导体和电气设备等会对无线电波信号产生较强干扰,影响无线电波透视数据的保幅性和成像的准确性。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煤层工作面排水设备、通讯设备、定位器设备和大型电气设备四种常见干扰源的噪声... 在煤矿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中,金属导体和电气设备等会对无线电波信号产生较强干扰,影响无线电波透视数据的保幅性和成像的准确性。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煤层工作面排水设备、通讯设备、定位器设备和大型电气设备四种常见干扰源的噪声信号特征。将四种干扰源噪声加入无线电波透视理论数据,采用中值滤波、Savitzky-Golay滤波和小波滤波法,定量分析三种滤波方法和不同参数的去噪效果。经中值滤波后(窗口5),数据的信噪比分别提升到6.72、6.42、6.33和6.15;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后(窗口9),数据的信噪比分别提升到7.32、8.13、9.51和7.67;经过小波滤波后(db6,3层),数据的信噪比分别提升到8.49、7.68、8.21和11.63。经过大量滤波实验认识到,S-G滤波适合处理通讯设备和定位器设备噪声,小波滤波适合处理排水设备和大型电气设备噪声;中值滤波的最佳移动中位数窗口值为5,S-G滤波最佳拟合窗口值为9,小波滤波最佳小波基为db6。进一步将这三种滤波方法用于实测数据,三种方法滤波后的实测数据信噪比均得到有效提高。衰减系数层析成像结果中,YC4异常区受噪声干扰影响减小,异常区位置经滤波后划分更加准确。研究结果证明,三种滤波方法针对不同干扰源选取合适的滤波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无线电波透视数据信噪比和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波勘探 干扰源噪声 滤波方法 信噪比 地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觉显著性的无人机SLAM导航定位
5
作者 黄龙杨 王致远 +2 位作者 屈若锟 熊乾凯 李诚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2-569,共8页
为解决无人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中飞行利用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进行导航定位时选取特征点质量不高、噪声干扰,存在位姿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入图像多尺度分解进行双向迭代的视觉显著性处理线程,引入特征点稀疏性约束... 为解决无人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中飞行利用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进行导航定位时选取特征点质量不高、噪声干扰,存在位姿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入图像多尺度分解进行双向迭代的视觉显著性处理线程,引入特征点稀疏性约束提高选取特征点的质量来提高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该算法的鲁棒性与实时性。将无人机室外飞行实验结果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在室外复杂环境中大幅提高了无人机位姿估计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视觉导航定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视觉显著性 稀疏性约束 单目视觉 室外场景 噪声干扰 算法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卫星通信地球站阵列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习延鹏 刘剑 张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23,共7页
针对均匀线性卫星通信地球站阵列在部分角度抗干扰性能不佳,且传统MVDR算法对各类误差非常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阵元布设逼近最小冗余阵且阵元位置互质的线性阵列,并采用导向矢量双层估计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MVDR算法.... 针对均匀线性卫星通信地球站阵列在部分角度抗干扰性能不佳,且传统MVDR算法对各类误差非常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阵元布设逼近最小冗余阵且阵元位置互质的线性阵列,并采用导向矢量双层估计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MVDR算法.首先给出卫星通信地球站反射面天线增益表达式,推导出以反射面天线为阵元的传统MVDR算法;然后利用不确定集约束的方法,将导向矢量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修正,并根据噪声在空间内均匀分布的特点得到噪声功率,进而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获得阵列的最优权矢量;最后计算移相器和衰减器与最优权矢量的量化误差,并通过理论推导分析量化误差对阵列输出信干噪比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卫星通信地球站阵列的干扰抑制能力,增大阵列输出信干噪比,且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所提方法解决了均匀线阵在部分角度抗干扰性能不佳的问题,可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为提升卫星通信地球站抗干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最小冗余阵 阵元位置互质 稳健MVDR算法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插入损耗法敏感度的噪声源阻抗提取优化方法
7
作者 章子量 张榕烜 +2 位作者 陈启 龚春英 牛臻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4,共12页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存在误差,导致提取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首先推导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引入噪声源阻抗的幅值和相位对噪声衰减量误差的敏感度,分析噪声源阻抗性质及幅值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以串联电感法提取高容性噪声源阻抗为例,分析噪声衰减量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提高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插入损耗法的优化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EMI滤波器 噪声源阻抗 插入损耗 敏感度 噪声衰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并行抗干扰激光雷达
8
作者 陈聪 高俊腱 +4 位作者 陶春燕 高震森 王安帮 李毓洲 郝明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8-1395,共8页
多个激光雷达在同一环境中同时工作时会互相干扰而引发事故,为了有效解决多雷达系统中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宽带非相干自发辐射噪声源,并行探测的激光雷达方案;该方案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调制,并且通过滤波方... 多个激光雷达在同一环境中同时工作时会互相干扰而引发事故,为了有效解决多雷达系统中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宽带非相干自发辐射噪声源,并行探测的激光雷达方案;该方案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调制,并且通过滤波方案实现多个模式并行输出,每个模式之间没有相关性从而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多通道的发射及探测也可以提升成像速度。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四通道并行抗干扰激光雷达系统,利用光纤阵列及振镜组成的发射接收系统实现了0.3 m的三维成像,获得了5 cm×7 cm的目标场景图像,测距精度达到1.6 mm;并评估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抵御11.2 dB其他类似激光雷达信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抗干扰 超辐射二极管 放大自发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导航增强自干扰消除性能评估方法
9
作者 苏千淇 张立新 +6 位作者 陈刘成 边朗 刘李娟 安元元 严涛 王瑛 蒙艳松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4,共11页
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发展,低轨导航增强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低轨导航增强采用“星基监测+信号增强”体制,即低轨导航卫星在对天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的同时,对地播发低轨导航增强信号。低轨导航增强信号通常在全球导航... 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发展,低轨导航增强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低轨导航增强采用“星基监测+信号增强”体制,即低轨导航卫星在对天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的同时,对地播发低轨导航增强信号。低轨导航增强信号通常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频段播发,此时对地播发的低轨导航增强信号相对于接收信号是一个强自干扰信号,如何消除自干扰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是实现同时同频段收发的关键。对低轨导航增强自干扰消除场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低轨导航增强信号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低轨导航增强自干扰消除的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自干扰消除前后干扰信号的相关功率差来表征自干扰消除能力。通过相关功率差得到干扰消除后的信号功率值,并导出等效载噪比损耗和残留自干扰影响下的码跟踪误差评估方法,评估残留自干扰信号对期望信号接收的影响。采用典型的导航信号BPSK(2)与BOC(1,1)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干噪比为30dB时,已有方法评估的自干扰消除能力为30.98dB与33.04dB,提出方法评估的自干扰消除能力为58.80dB与58.96dB。通过对比验证可得,提出的自干扰消除性能评估方法优于已有方法,可以更准确评估低轨导航增强自干扰消除能力,为低轨导航增强自干扰消除方法提供了性能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干扰消除 相关功率 载噪比 码跟踪误差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辅助同时同频非合作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10
作者 段柏宇 李维实 +2 位作者 李彤 潘文生 邵士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随着无线通信与感知设备数量的急速增长,设备间的互干扰问题日益严重。较强的同频互干扰将抬升接收机底噪,显著影响接收机的通信、感知性能。利用干扰发射信号与期望发射信号间的不相关特性,针对非自适应阵列或单天线接收机,提出一种多... 随着无线通信与感知设备数量的急速增长,设备间的互干扰问题日益严重。较强的同频互干扰将抬升接收机底噪,显著影响接收机的通信、感知性能。利用干扰发射信号与期望发射信号间的不相关特性,针对非自适应阵列或单天线接收机,提出一种多天线辅助同时同频非合作互干扰抑制算法。所提干扰抑制算法无需信道估计,利用期望信号的静默周期,基于最大输出信干噪比准则求解最优权值。依据定义的信干噪比增益,推导了所提算法的性能上界,以及算法中自相关矩阵的解析表达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的干扰抑制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连续高功率互干扰场景下,干扰抑制性能提升显著。此外,算法的干扰抑制性能与辅助接收天线个数、干扰及用户信道中直射分量的强度强相关,并受用户源、干扰源以及接收阵列位置拓扑的影响。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表明该算法可显著提高在同时同频非合作互干扰场景下接收机的通信性能,具备工程实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干扰抑制 辅助天线阵列 最大输出信干噪比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梯度串联超导量子干涉器件阵列
11
作者 陈晴 徐达 +2 位作者 孙永 曹文会 钟青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94,共7页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因其极低的噪声水平、极高的电流灵敏度以及低阻抗特性而成为超导转变边缘探测器(TES)等低温粒子探测器读出的唯一选择。针对TES信号读出应用,研制了基于Nb/Al-AlO_(x)/Nb约瑟夫森结的一阶梯度串联超导量子干涉...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因其极低的噪声水平、极高的电流灵敏度以及低阻抗特性而成为超导转变边缘探测器(TES)等低温粒子探测器读出的唯一选择。针对TES信号读出应用,研制了基于Nb/Al-AlO_(x)/Nb约瑟夫森结的一阶梯度串联超导量子干涉器件阵列(SSA)。其中,每个SQUID单元的环路、输入线圈和反馈线圈均采用一阶梯度结构来降低外磁场干扰,SQUID环路与输入线圈采用重叠耦合方式、与反馈线圈采用交叉耦合方式。在液氦环境下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含有2个、8个和16个SQUID单元阵列的输入电流灵敏度与反馈电流灵敏度测试值分别为21.5μA/Φ_(0)与26.3μA/Φ_(0)(Φ_(0)为磁通量子),均与仿真预测值相吻合;SQUID磁通电压转换系数随着SQUID单元数量的增加而线性上升,而总磁通噪声与SQUID单元数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含有16个SQUID单元的串联阵列展现出最优的噪声性能,其总磁通白噪声低至0.34×10^(-6)Φ_(0)·Hz^(-1/2),总电流白噪声低至7.3 pA·Hz^(-1/2),器件电流白噪声低至6.8 pA·Hz^(-1/2),可满足TES的微弱电流读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学计量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超导转变边缘探测器 串联阵列 磁通噪声 电流噪声 电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拖线阵强噪声干扰抑制
12
作者 郑义 聂东虎 +3 位作者 孙宗鑫 李东奇 乔钢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8-1624,共7页
针对水声强噪声干扰会导致被动拖线阵目标方位估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强噪声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宽带阵列信号频域压缩感知方法,对拖线阵数据进行空间稀疏表示,引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腐蚀和平滑方... 针对水声强噪声干扰会导致被动拖线阵目标方位估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强噪声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宽带阵列信号频域压缩感知方法,对拖线阵数据进行空间稀疏表示,引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腐蚀和平滑方法,对稀疏系数表示的方位历程图进行处理,估计降噪加权因子并对稀疏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稀疏系数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数据。仿真和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本文参数条件下,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接收数据中的强噪声干扰,处理后的仿真和海试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功率有明显的降低,为提高后续目标检测性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拖曳线列阵 频域压缩感知 腐蚀 平滑 稀疏重构 时间方位历程 噪声抑制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RSN-MADA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模型
13
作者 陈文壮 刘昕明 +1 位作者 毛爱坤 宋绍楼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7-1424,共8页
针对轴承在运行中存在噪声干扰和工况不断变化而导致的诊断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与多对抗域自适应结合的轴承故障双流诊断模型。将可变软阀值函数嵌入到残差块中,采用子网络自适应设定阀值,建立改进残差收... 针对轴承在运行中存在噪声干扰和工况不断变化而导致的诊断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与多对抗域自适应结合的轴承故障双流诊断模型。将可变软阀值函数嵌入到残差块中,采用子网络自适应设定阀值,建立改进残差收缩网络,作为诊断模型的主干结构;将主干网络引入DropBlock层,降低冗余,并减少神经元之间复杂的共适应关系,增强卷积层各特征之间的正交性;使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衡量域和类间的分布并建立动态调整因子,结合多域鉴别器,调整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2种分布的重要性;最后,在两类轴承数据集上进行噪声环境下的迁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模型较传统方法在诊断性能上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干扰 变工况 残差收缩网络 调整因子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消干涉三明治声学超表面的广角声波调控
14
作者 白晓天 李海灵 +2 位作者 石怀涛 何凤霞 罗忠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274,共8页
三明治声学超表面(sandwich acoustic metasurface,SAM)以准确高效的声波调控能力在各种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入射角度调控范围有限、调控频带范围窄等问题,影响实际使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两个相同... 三明治声学超表面(sandwich acoustic metasurface,SAM)以准确高效的声波调控能力在各种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入射角度调控范围有限、调控频带范围窄等问题,影响实际使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两个相同的相移表面(gradient metasurfaces,GM)并联组成的相消干涉SAM,通过调整GM之间空气层的高度来实现广角宽频带声波调控。对不同空气层高度下入射声波传递规律进行了计算,并采用试验手段验证所提相消干涉SAM的声波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类双层非对称声传输结构,本结构对于入射角范围在-60°~60°声波能够实现良好的阻隔,且在工作频率周围具有较宽的有效调控频带,能够实现广角宽频带声波调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可为SAM在声波调控领域应用提供参考,在空间滤波和噪声控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声学超表面(SAM) 广角宽频隔声 相消干涉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低信噪比光谱干涉膜厚测量
15
作者 王晨 王子政 +2 位作者 刘曌燃 姚程源 胡春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1352,共12页
为了提高薄膜厚度测量对低信噪比光谱数据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神经网络(Self-Attention-based Neural Network,SANN)的测量方法。由于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在信噪比降低时噪声成分可能掩盖主要干涉频率,难以准确提取厚度信息... 为了提高薄膜厚度测量对低信噪比光谱数据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神经网络(Self-Attention-based Neural Network,SANN)的测量方法。由于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在信噪比降低时噪声成分可能掩盖主要干涉频率,难以准确提取厚度信息,因此构建了一种以光谱数据为输入,薄膜厚度为输出的自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自适应注意力机制对不同波长的光谱点赋予动态权重,以增强对低信噪比光谱数据的解析能力。采用光谱干涉膜厚测量系统采集实验数据,并通过波长偏移和光强归一化动态调整策略进行数据增强,用以扩充训练集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该系统优化了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层数及隐藏节点数,最终选定包含8层编码器、每层128个隐藏节点的模型。以晶圆为例进行验证,测试含有异常值的光谱数据集合,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低信噪比测试集上的最大相对厚度测量误差为3.62%,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噪声影响,避免傅里叶变换方法中常见的异常值偏差,显著提升测量稳定性。所提方法可扩展至更广泛的薄膜测量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晶圆厚度 光谱干涉式 自注意力神经网络 抗噪声能力 测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双曲正切LMS的汽车雷达干扰抑制方法
16
作者 肖垂欣 石长安 +1 位作者 郑春弟 王爱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157,共9页
针对车载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大量应用导致的雷达间严重的相互干扰问题,利用干扰信号类似脉冲特性,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双曲正切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Variable Step Hyperbolic Tangent Least M... 针对车载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大量应用导致的雷达间严重的相互干扰问题,利用干扰信号类似脉冲特性,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双曲正切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Variable Step Hyperbolic Tangent Least Mean Square,VSHTLMS),有效缓解了雷达相互干扰所引发的噪底抬升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归一化误差,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框架的代价函数,提升了算法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然后运用归一化误差的Logistic函数来实现步长的自动更新。仿真与实测数据表明,与几种现有雷达干扰抑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SIR),在FMCW雷达抗干扰方面有着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雷达 雷达干扰 变步长 干扰抑制 自适应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激光干涉条纹增强激光波长调制信噪比的方法研究
17
作者 程鑫 曹亚南 +3 位作者 马燕莺 李燕 程刚 田兴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13,共9页
为了抑制密集型光学多通池产生的光学干涉条纹,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整数倍(100)自由光谱范围的数据平均方法,通过优化平均数据点数,显著提高了痕量气体检测的精度、灵敏度与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抑制密集型光学多通池产生的光学干涉条纹,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整数倍(100)自由光谱范围的数据平均方法,通过优化平均数据点数,显著提高了痕量气体检测的精度、灵敏度与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干涉条纹抑制方法,得到的二次谐波信号的基线标准偏差分别为0.019arb.units和0.063arb.units,而新型干涉条纹抑制法对应的基线标准偏差降至0.003arb.units和0.0066 arb.units,分别提升6.33倍和9.55倍;信噪比分别提高4.24倍和6.48倍;探测灵敏度为0.0008μg/m^(3),提升3.75倍;探测精度由0.753μg/m^(3)优化至0.49μg/m^(3),提升1.5倍。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光学干涉条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学 光学干涉条纹抑制 特定光谱范围信号处理法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18
作者 彭长川 陈为 林苏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电荷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理想条件下改进模型准确性较高;然后使用平衡绕组的方法降低流经变压器的共模噪声,并通过1台单管正激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计算外接电容方法的有效性,及在绕组距离较近且绕组较密情况下,改进计算模型计算的电荷量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正激变换器 传导共模EMI特性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研究
19
作者 贾聃 王小娟 马生俊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248,共5页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激光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状态,为了获得更优的激光传感器检测效果,提出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方法。首先采集激光传感器状态信号,并进行预处理,然后从预处理后激光传感器提取激光传感器状...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激光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状态,为了获得更优的激光传感器检测效果,提出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方法。首先采集激光传感器状态信号,并进行预处理,然后从预处理后激光传感器提取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特征向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描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分类器,最后进行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的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激光传感器状态检测正确率均值为:93.87%,误检率均值为:3.49%,漏检率的平均值为:2.64%,检测时间为12.69 s而对比方法的检测误差要高于本方法,而且检测时间要少于对比,整体性能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状态检测 噪声干扰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频率波动对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宇 张玉珠 +4 位作者 彭晓东 赵梦园 杨震 唐文林 强丽娥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噪声是决定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激光频率噪声是最重要的噪声之一,有必要分析激光频率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各参数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百分比(重要程度).由于在地面难以模拟空间环境,仿真分析是... 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噪声是决定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激光频率噪声是最重要的噪声之一,有必要分析激光频率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各参数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百分比(重要程度).由于在地面难以模拟空间环境,仿真分析是理想的实验手段.基于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仿真系统,分析了自由运行激光器激光频率波动对其中的科学干涉仪、参考干涉仪和TM干涉仪模型造成的测量误差,并运用直接求导法和Sobol法两种灵敏度分析方法对三种干涉仪模型输出的影响和重要程度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运行激光器激光频率波动造成的干涉仪测量结果变化远大于皮米量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测量光频率波动对三种干涉仪输出的重要程度分别为100%,56%,54%,参考光频率波动对三种干涉仪输出的重要程度分别为0%,4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空间激光干涉 激光干涉仿真 激光频率噪声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