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氘、氚)分子与低能氦原子(E=0.1eV)碰撞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向东 蒋德琼 +2 位作者 张继彦 孙桂华 经福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H2 ,D2 ,T2 碰撞体系 ,采用Tang Toennies势 ,用密耦方法求解散射方程 ,计算了 E =0 .1eV 时 0 0 0 0 ,0 0 0 2 ,0 0 0 4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和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热函数 转动激光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分子 原子 碰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He-H_2(D_2,T_2)碰撞分波截面计算 被引量:9
2
作者 冯一兵 张继彦 蒋德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7-480,共4页
采用Tang Toennes势模型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是E =0 .0 5eV时 ,计算了He -H2 (D2 ,T2 )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分波截面随量子数的变化。
关键词 分波截面 密耦近拟 模型 原子-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和D_2分子相互作用转动激发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茹 刘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得到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密耦方法 分子物理学 相互作用 氦分子 D2 碰撞 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2碰撞(E=0.2,1.2,2.2eV)分波截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朴 令狐荣锋 +2 位作者 徐梅 王晓璐 杨向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使用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比较准确的Tang-Toennies势模型,通过密耦近似(Close-Coupling)方法计算了He原子与H2分子在不同碰撞能量(E=0.2,1.2,2.2 eV)时散射分波截面,首次对He-H2体系较高碰撞能量(大于2.0 eV)时的碰撞截面进行了研... 使用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比较准确的Tang-Toennies势模型,通过密耦近似(Close-Coupling)方法计算了He原子与H2分子在不同碰撞能量(E=0.2,1.2,2.2 eV)时散射分波截面,首次对He-H2体系较高碰撞能量(大于2.0 eV)时的碰撞截面进行了研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该碰撞体系的分波散射截面在弹性散射00-00和非弹性散射00-04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Tang-Toennies势模型 密耦方法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原子与氢的同位素分子T_2碰撞分波截面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学儒 蒋德琼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7-471,共5页
用密耦计算方法及T·T(Tang-Toennies)势模型分别计算了入射能量E=0·05eV、0·15eV、0·25eV时He、Ne、Ar、Kr、Xe-T2碰撞体系的00-00弹性碰撞和00-02非弹性碰撞分波截面,结果表明:对00-00弹性碰撞,分波截面随量子数J... 用密耦计算方法及T·T(Tang-Toennies)势模型分别计算了入射能量E=0·05eV、0·15eV、0·25eV时He、Ne、Ar、Kr、Xe-T2碰撞体系的00-00弹性碰撞和00-02非弹性碰撞分波截面,结果表明:对00-00弹性碰撞,分波截面随量子数J的增加不断振荡,并随入射原子的相对碰撞能量的变化,振荡极大值的位置、收敛分波数等均有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能量变化 密耦近似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下He原子与HCl分子碰撞激发分波截面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璐 令狐荣锋 +2 位作者 汪荣凯 阮方鸣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4,共8页
基于Huxley势函数的拟合势,通过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50 meV和150meV时,氦原子的四种同位素~3He,~4He,~9He,^(10)He与HC1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不同能量下,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不同入射... 基于Huxley势函数的拟合势,通过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50 meV和150meV时,氦原子的四种同位素~3He,~4He,~9He,^(10)He与HC1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不同能量下,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时He的同位素对He-HCl碰撞体系的分波截面的影响,总结出其分波截面随量子数和体系约化质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势 密耦近似 分波截面 同位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取向箔条云的RCS极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金梁 曾勇虎 +1 位作者 申绪涧 汪连栋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箔条云的雷达回波为部分极化波,其散射波的极化度和RCS极值问题对于极化滤波、极化对比增强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首先用Mueller矩阵来表征了箔条云的变极化效应,基于Mueller矩阵对均匀取向箔条云散射波的极化程度、共极化和交叉... 箔条云的雷达回波为部分极化波,其散射波的极化度和RCS极值问题对于极化滤波、极化对比增强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首先用Mueller矩阵来表征了箔条云的变极化效应,基于Mueller矩阵对均匀取向箔条云散射波的极化程度、共极化和交叉极化的RCS极值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散射波的总能量不随发射极化改变,当发射波为线极化时,散射波的极化度最大,共极化RCS最大,交叉极化RCS最小,当发射波为圆极化时,散射波为完全未极化波,此时用任意的极化接收,平均功率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箔条云 部分极化波 共极化 交叉极化 雷达截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通道对氦氢碰撞激发分波截面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晓璐 徐梅 +2 位作者 令狐荣锋 李劲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7-462,共6页
采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的氯原子与氢分子碰撞体系的振转激发分波截面.在计算时依次考虑了入射通道中耦合态的数目为开通道数加上1个闭通道数,2个闭通道数,3个闭通道数,直到7个闭通道数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氦... 采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的氯原子与氢分子碰撞体系的振转激发分波截面.在计算时依次考虑了入射通道中耦合态的数目为开通道数加上1个闭通道数,2个闭通道数,3个闭通道数,直到7个闭通道数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氦氢碰撞体系的弹性碰撞、纯转动激发时,可以只考虑1个闭通道的影响,但在研究振转激发分波截面时,至少要考虑5个闭通道,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碰撞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闭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同位素与HCl碰撞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9
作者 王晓璐 徐梅 +2 位作者 宋晓书 吕兵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60-63,67,共5页
采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得到He-HCl较为可靠的相互作用势,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80meV时,氦原子的三种同位素3He,4He,10He与HCl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He(3He、4He... 采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得到He-HCl较为可靠的相互作用势,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80meV时,氦原子的三种同位素3He,4He,10He与HCl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He(3He、4He、10He)-HCl碰撞体系的弹性分波截面00-00,非弹性碰撞转动激发分波截面00-01到00-07,随量子数和体系约化质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态H和Br原子的低能弹性碰撞研究
10
作者 刘慧 施德恒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8-882,共5页
利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下基态H和Br原子沿HBr(X^1∑^+)分子相互作用势发生的弹性碰撞.在1.0×10^(-11)~1.0×10^(-3)a.u.的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求解原子-原子碰撞的薛定鄂方程,计算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 利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下基态H和Br原子沿HBr(X^1∑^+)分子相互作用势发生的弹性碰撞.在1.0×10^(-11)~1.0×10^(-3)a.u.的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求解原子-原子碰撞的薛定鄂方程,计算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讨论了各分波截面对总弹性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这一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值很大、且几乎为一常数.分析指出在极低能区内总弹性截面的形状主要由s分波截面的形状决定.在总弹性截面上存在着2个较强的形状共振,一个位于2.276× 10^(-4)a.u.,另一个位于4.440×10^(-4) a.u.计算表明前者主要来自于f和g分波的联合贡献,后者主要来自于l=5和l=7分波的联合贡献.虽然在f分波上还存在一个形状共振、且在直到l=8的其它分波中也都存在强度不同的形状共振,但它们都被淹没在较强的总弹性截面中.同时计算还表明,高于l=10的分波对总弹性截面已无实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碰撞 总截面 形状共振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_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11
作者 汪荣凯 令狐荣锋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27.3m eV、40.0m eV、64.0m eV和80.0m eV与基态N2分子碰撞的弹性、非弹性和总分波截面;并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尾部效应仅在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不产生尾部... 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27.3m eV、40.0m eV、64.0m eV和80.0m eV与基态N2分子碰撞的弹性、非弹性和总分波截面;并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尾部效应仅在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不产生尾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耦近似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_2非弹性碰撞截面理论研究
12
作者 朱俊 滕保华 +2 位作者 曾勇 谢文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当He原子入射能量E=0.05eV时,计算了He-H2碰撞弹性散射(00-00)和第一激发态(00-02)的角分布(微分散射截面)。最多计算50个分波,使弹性散射和碰撞激发的散射截面收敛。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角分布 氦-氢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Kr原子与同位素分子H_2(D_2,T_2)碰撞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13
作者 宇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用Tang-Toennies势模型和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惰性气体原子Kr与H2及其同位素D2,T2″替代碰撞体系的转动激发碰撞截面.结果表明,体系的约化质量及入射原子相对碰撞能量的变化均给体系的碰撞截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分波散射截面 密耦方法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