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3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metal rheological forming of reproducing kernel partial method
1
作者 殷水平 罗迎社 余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215-220,共6页
The meshless method is a new numerical technology presented in recent years.It uses the moving least square(MLS) approximation as its shape function,and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basic function and weight function.The w... The meshless method is a new numerical technology presented in recent years.It uses the moving least square(MLS) approximation as its shape function,and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basic function and weight function.The weight function is the mainly determining factor,so it great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The process of cylinder com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using rigid-plastic meshless variational principle and programming reproducing kernel partial method(RKPM),the influence of node number,weight functions and size factor on the solu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suitable range of size factor was obtained.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ere verified,which proves a good supplement of FEM in this field and provides a good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eshless in actu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MESHLESS method reproducing KERNEL partial method(RKPM) RHEOLOGICAL for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 using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
2
作者 XIA Jun SHEN Zhi-qiang +1 位作者 LIU Kun SUN Che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087-3102,共16页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es for rectangular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PCPs)with interlayer slip under simply supported and clampe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weak form quadrat...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es for rectangular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PCPs)with interlayer slip under simply supported and clampe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QEM).Both of the derivatives and integrals in the variational description of a problem to be solved are directly evaluated by the aid of identical numerical interpolation points in the weak form QEM.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ed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weak form QEM with those from FEM or analytic solution.It can be observed that only one quadrature element is fully competent for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is of a rectangular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 with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commonly used.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rder of quadrature element can be adjusted neatly to meet the convergence requirement.The quadrature element model presented here is an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tool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PCPs under more general circumstances.Parametric studies on the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and length-width ratio of the plate are also presented.It is shown that the flexural deflections and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of PCP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when its value i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 interlayer slip flexural analysis eigen-buckling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翠民 田媛 +5 位作者 张瑞卿 何方 韩伟锋 张运红 潘晓莹 杨永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基于4 a田间定位试验,以不灌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传统灌溉(TI)、喷灌(SI)和滴灌(DI)3种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光合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 基于4 a田间定位试验,以不灌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传统灌溉(TI)、喷灌(SI)和滴灌(DI)3种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光合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氮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均以DI处理最高,其次为SI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DI处理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SPAD值分别提高3.3%~105.4%、5.6%~109.6%和1.0%~19.4%;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分别提高6.9%~21.1%、4.6%~39.2%和9.2%~50.6%;花生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出仁率和产量分别提高8.8%~35.5%、2.8%~16.2%、1.7%~5.6%和4.1%~30.1%。不同灌溉方式小麦-花生周年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DI>SI>TI,与TI处理相比,DI处理小麦-花生周年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7.9%、19.8%和17.9%,SI处理分别提高10.1%、15.1%和10.1%。综上所述,在设置研究条件下,滴灌为小麦-花生周年最佳增产增效灌溉方式,其次为喷灌,两者均可以实现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小麦-花生轮作体系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三)算例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海东 宋文硕 +2 位作者 龚亚琦 韩陆超 韦玉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18,共8页
在前两篇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通用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含稳态和瞬态分析),给出了一至三维包括位移场、温度场、渗流场、声场、静电场和势流场等算例进行全面验证,涵盖了任意形状... 在前两篇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通用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含稳态和瞬态分析),给出了一至三维包括位移场、温度场、渗流场、声场、静电场和势流场等算例进行全面验证,涵盖了任意形状和任意连接的网格、精确几何边界的模拟及本质边界条件的准确施加、高阶级数逼近、裂纹尖端附近解析级数的应用等独立覆盖流形法的特色功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级数流形元(级数元)”的新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流形方法 独立覆盖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级数流形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一)通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海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1,210,共10页
独立覆盖流形法是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在近似函数构造的基础层面上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的“分区级数解”,实现了有限元法及一些新方法的主要分析功能,在网格划分的灵活性、计算稳定性等方面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也意味着其计算公... 独立覆盖流形法是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在近似函数构造的基础层面上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的“分区级数解”,实现了有限元法及一些新方法的主要分析功能,在网格划分的灵活性、计算稳定性等方面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也意味着其计算公式和程序设计不同于现有方法。总结了近年来该方法在固体计算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一套简洁的通用计算公式,局部近似函数中的形函数表达为单位分解函数、坐标转换矩阵和级数矩阵的乘积,具体讨论了各种情况下的形函数及其求导方法,给出各种矩阵的表达式以及时间积分方法,用于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包括一维至三维的稳态和瞬态分析和三类边界条件,涵盖了高阶级数、任意形状网格、精确几何边界模拟及本质边界条件的准确施加、裂纹尖端附近采用解析级数等特色功能。利用这些公式即可开展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程序的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独立覆盖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二)通用程序设计
7
作者 苏海东 杨震 +2 位作者 颉志强 祁勇峰 龚亚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0,共9页
在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程序的整体流程。对一维至三维各种几何形体(包括分区、条带和边界面)的积分方式进行总结,基于点、线、面、体的单纯形几何元素开发积分程序,实现网格形状的通用性。提出将积分模块与... 在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程序的整体流程。对一维至三维各种几何形体(包括分区、条带和边界面)的积分方式进行总结,基于点、线、面、体的单纯形几何元素开发积分程序,实现网格形状的通用性。提出将积分模块与被积函数模块分开考虑的编程思路,然后再将两者任意组合,使程序具备了扩展性,有望实现偏微分方程求解的通用性。通过级数公式和相应的各种坐标以及坐标转换矩阵、级数矩阵的确定,实现了级数的通用性。所有计算参数都可以通过用户子程序输入公式,实现输入参数的通用性。最终可用较少的程序代码,实现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的一维至三维稳态和瞬态分析(含一类至三类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独立覆盖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盲去模糊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及实验
8
作者 徐文达 温馨 +1 位作者 毛忠旋 邹永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盲去模糊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旨在未知模糊核的情况下,将含噪声的低分辨率模糊图像重建为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首先,针对图像退化过程构建变分问题,并借助变分方法推导出偏微分方程模型.其次,结合交替方向法... 提出一种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盲去模糊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旨在未知模糊核的情况下,将含噪声的低分辨率模糊图像重建为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首先,针对图像退化过程构建变分问题,并借助变分方法推导出偏微分方程模型.其次,结合交替方向法和数值差分方法,通过设计时空全离散数值格式求解未知的模糊核和清晰的图像.再次,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分析参数选择对图像重建效果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参数设置.最后,针对若干遥感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给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盲去噪去模糊 超分辨率重建 变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2015—2025
9
作者 李军浩 韩旭涛 +4 位作者 王昊天 周阳 陈欢 郭若琛 司文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2-3158,共27页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该文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定位方法与模式识别算法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围绕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误报漏报问题、现场缺陷模式识别准确性不足、局部放电动态诊断技术缺失、复杂工况下局放理论研究以及新型应用场景下检测与分析需求,深入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挑战。进一步提出,未来应加快多参量融合检测与新型传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现场缺陷识别中的实用性,加强局部放电动态诊断及复杂工况下局放演变机制研究,并拓展局放检测与分析技术在新兴场景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检测技术 定位方法 诊断算法 多参量融合 光纤技术 人工智能 复杂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KA-P&O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
10
作者 王欣峰 姜鑫杰 +1 位作者 张丕 赵思琴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首先通过Tent-Logistic-Co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其次引入切线飞行策略优化TBK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精度,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贪婪策略的动态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用于提升搜索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局部搜索阶段,结合P&O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定位和高精度跟踪。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传统P&O算法、BKA-P&O算法、量子CS-P&O算法以及TBKA-P&O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TBKA-P&O在4种工况下的跟踪精度分别为100%、99.97%、99.96%和99.96%,跟踪时间分别为0.093、0.090、0.077和0.047 s。与其他算法相比,TBKA-P&O算法在动态追踪速度、稳态跟踪精度及功率振荡控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追踪 局部遮阴 改进黑翅鸢算法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非平稳随机场正则化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约束反演方法
11
作者 戴前伟 郭泸遥 +5 位作者 武赟 熊哲贤 段旦 包中林 吴鸿飞 郝风云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258,共13页
【目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关键议题。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正则化方法对复杂地质结构估计的过度平滑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则化反演... 【目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关键议题。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正则化方法对复杂地质结构估计的过度平滑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则化反演方法,旨在更真实地反映地下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性。【方法】采用基于Matérn函数随机偏微分方程的构建法,通过引入矢量场及变程“椭圆”的形状参数,充分考虑地层的倾斜变化和物性分布的非平稳性,构建出满足非平稳假设的模型协方差矩阵,并以此作为正则化约束条件进行反演。通过从反演结果、残差值、视电阻率相对残差及不确定度这4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传统最平滑约束方法、基于平稳假设的协方差约束方法以及非平稳协方差约束方法的效果。此外,为验证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将其应用于新疆哈巴河县也尔克曼−金坝金矿勘探的实测数据处理中。【结果】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非平稳假设约束下4组试验的残差值介于20.47%~21.29%,优于平稳假设约束(残差值分别为21.25%及22.83%),优于传统最平滑约束方法(残差值为32.46%),且能更真实地反映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更清晰地识别地质边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非平稳假设约束方法在成像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Occam平滑约束方法,数据拟合残差提升达51.47%,显著增强对复杂地质结构的分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深部区域反演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体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论】基于非平稳假设的Matérn函数正则化反演方法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推动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非平稳假设 Matérn协方差函数 随机偏微分方程 矢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东山和西山枇杷中矿质元素赋存分异特征、地质成因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虎 郭峰 +7 位作者 战楠 刘斯文 靖张微 袁鸿飞 于汀汀 张欣 朱云 王蕾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75,共13页
苏州东山和西山是我国主要的枇杷产区,探究两大产区间枇杷中矿质元素赋存分异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对提升果实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出两地果实中元素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果实中硒、钴、... 苏州东山和西山是我国主要的枇杷产区,探究两大产区间枇杷中矿质元素赋存分异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对提升果实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出两地果实中元素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果实中硒、钴、锰含量,西山高于东山;镁、铜含量则东山高于西山。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密切相关,且东西山果实元素与土壤元素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西山产区,果实中锌与土壤中镁、锰、镍含量正相关,与碘含量负相关;果实中锰与土壤中锰、铜含量正相关,与碘、镉、铬含量负相关。东山产区,果实中锌与土壤中钙、锰、砷含量正相关,与铜、镉含量负相关;果实中锰与土壤中镍、镉、砷含量正相关,与锌、铬含量负相关。两地分处观山组与茅山组,不同的成土母质类型可能是造成东西山果实元素差异的根本原因。两大产区果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22所规定的限量,目标危害商和潜在致癌风险指数均显著低于安全阈值。两大产区土地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满足枇杷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苏州地区枇杷种植规划与元素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土壤元素 果实元素 偏最小二乘法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回潮工序中烟叶含水率的高光谱在线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燕玲 赵明霞 +2 位作者 李自娟 邢鸿雁 陈娇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7,172,共7页
加料回潮是烟叶制丝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中烟叶含水率的波动偏差直接影响后续卷包机械能否顺利入料加工,故在线精准控制回潮工序中烟叶的含水率至关重要。在线采集162个加料回潮工序中的烟叶样品进行高光谱图像,并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 加料回潮是烟叶制丝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中烟叶含水率的波动偏差直接影响后续卷包机械能否顺利入料加工,故在线精准控制回潮工序中烟叶的含水率至关重要。在线采集162个加料回潮工序中的烟叶样品进行高光谱图像,并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Moving-average)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杠杆值法剔除数据集中的奇异值(Novelty),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创建加料回潮工序中烟叶含水率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Moving-average方法预处理的PCA-高杠杆值-PLSR模型最优,其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0.999,均方根误差RMSEC=0.003,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_(p)^(2)=0.999,RMSEP=0.003。研究结论:可以实现烟叶智能监控和快速无损分析,为开发实时检测装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加料回潮 高光谱 主成分分析 杠杆值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不锈钢局部干法水下激光焊接工艺优化
14
作者 李星帅 张清华 +4 位作者 赵永庆 陈英杰 孙清洁 刘一搏 田义丰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水下激光焊接焊缝表面成形和气孔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焊缝强度,为了研究各参数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影响最大的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水下焊接平台,对304不锈钢进行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通... 水下激光焊接焊缝表面成形和气孔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焊缝强度,为了研究各参数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影响最大的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水下焊接平台,对304不锈钢进行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对焊缝熔宽、熔深影响最大的参数依次是焊接速度、激光功率;对气孔率影响最大的参数依次是焊接速度、水深,硼酸浓度对焊缝熔宽、熔深以及气孔率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较大时,容易产生凹陷,存在应力集中导致接头性能变差;在焊接速度较小时,匙孔不稳定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导致接头性能变差,在试验条件下得到了符合要求的焊接接头,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焊接速度0.9 m/min,激光功率2.8~3.0 kW,保护气流量25 L/min,水深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局部干法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对水肥耦合的响应研究
15
作者 畅翔 脱云飞 +6 位作者 王澍 黎建强 施蕊 王振兴 谭豪 向萍 何霞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6,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旱地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水肥耦合模式,为云南旱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以“滇禾优615”旱地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旱地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水肥耦合模式,为云南旱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以“滇禾优615”旱地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灌水量(W)和有机肥施用量(F)2个因素,其中灌水量(W)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W1(200 m^(3)/hm^(2))、W2(300 m^(3)/hm^(2))和W3(400 m^(3)/hm^(2)),有机肥施用量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F1(400 kg/hm^(2))、F2(600 kg/hm^(2))、F3(800 kg/hm^(2))和F4(1000 kg/hm^(2)),进行完全组合设计,12个处理,另设置1个对照(CK,灌水量为150 m^(3)/hm^(2)、不施肥),共计1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旱地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体积质量(BD)、黏粒、粉粒、砂粒、pH、含水率(SWC)、有机质(SOM)、NH_(4)^(+)-N、NO_(3)^(-)-N、有效磷(AP)、速效钾(AK)、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从13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构成的总数据集中,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进入最小数据集的指标,采用最小数据集中的指标计算土壤质量指数,对不同处理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探究水肥耦合处理对旱地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①与CK相比,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显著提高旱地水稻千粒质量、穗粒数和产量(P<0.05),其中W2F3处理产量最高,W1F1处理产量最低。②与CK相比,除了pH及NH4+-N、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外,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提高了土壤SWC、BD、NO_(3)^(-)-N、AP、AK、SOM、MBC和MBN含量。以SWC、NH_(4)^(+)-N、NO_(3)^(-)-N、AP、AK、SOM、MBC和MBN等8个指标构建最小数据集对不同处理的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土壤质量指数差异显著(P<0.05),且均显著高于CK,其中W3F3、W3F2、W2F3、W3F4和W2F4处理的土壤质量指数均较高,MBC和AP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③水肥耦合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正向调控旱地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土壤质量指数,土壤质量指数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④土壤质量指数与旱地水稻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呈显著正相关,W2F3处理旱地水稻产量最高,土壤质量相对较高。【结论】不同水肥耦合模式显著提高了旱地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其中W2F3处理能协同提升土壤质量与旱地水稻产量,为最佳水肥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旱地水稻 产量 土壤质量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信号的金属化膜电容器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16
作者 许馨愉 汲胜昌 +2 位作者 郑琳子 闫昕旖 祝令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2-1661,共10页
金属化膜电容器(MFC)是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中较为薄弱的部件之一,准确地评估其健康状态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该文对MFC超声信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谱图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健康指数公式的老化状态... 金属化膜电容器(MFC)是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中较为薄弱的部件之一,准确地评估其健康状态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该文对MFC超声信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谱图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健康指数公式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搭建超声监测试验平台采集声信号,分析MFC在老化过程中的失效机理;其次,基于自愈放电和局部放电比例的显著变化,探讨老化对PRPD谱图中放电信号分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健康指数公式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老化状态评估,并通过试验验证所提方法与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采集超声信号的PRPD谱图信息即可评估MFC当前的老化程度,解决了传统方法会对系统回路造成影响、抗干扰能力弱且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为MMC的状态监测和寿命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并为MFC非电量状态监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膜电容器 超声法 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谱图 老化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化和线性化的输气管网动态偏微分方程模型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佩尧 李正烁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针对目前各类输气管网动态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普遍存在的计算速度和求解精度不能有效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气管网动态偏微分方程模型的离散化和线性化方法。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推导出具有较高精度的离散化... 针对目前各类输气管网动态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普遍存在的计算速度和求解精度不能有效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气管网动态偏微分方程模型的离散化和线性化方法。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推导出具有较高精度的离散化和线性化的输气管道偏微分方程组。然后,为解决大规模离散化方程组计算复杂的问题,基于SIMPLE算法,对离散化和线性化后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求解方案;针对每个离散网格节点的方程组,推导出削减变量规模的求解方程格式,并通过“假设-修正”的思想进行求解,提升求解精度。以商业软件Pipeline Studio的运行结果作为仿真标准,将本文方法分别应用于单一管道和简单管网的动态仿真案例,与有限差分法、特征线法和等效电路法进行了求解速度和精度的比较,并通过选取不同空间步长进行仿真,探究了本文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求解速度和精度受离散化的空间步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求解单一管道模型的平均误差为0.1943%,求解用时为1.169 s;在简单管网仿真中,本文方法的平均误差为0.2794%,用时为37.285 s。在选取不同空间步长时,本文方法都能保证收敛,平均误差保持在0.3%以内。由此,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本文方法的速度和精度要求都能得到充分保证。综上,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天然气输气管网的动态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输气管网 偏微分方程 有限体积法 有限差分法 SIMPL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多组分复合塑料薄膜厚度检测
18
作者 程亮 倪力伟 +1 位作者 许启跃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建立一种复合塑料膜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聚氯乙烯(PVC)四种常见的塑料材质组合成的薄膜样本进行检测,共收集不同厚度、不同组分的复合... 为建立一种复合塑料膜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聚氯乙烯(PVC)四种常见的塑料材质组合成的薄膜样本进行检测,共收集不同厚度、不同组分的复合薄膜中红外光谱样本81个。根据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筛选波段并建立定量模型,选择拟合精度最高的模型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对预测集样本中多组分复合薄膜材料的PET、PE、PC、PVC进行厚度预测,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96%、3.46%、0.50%、2.98%,该红外光谱SiPLS分析方法可实现复合塑料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厚度检测 复合薄膜 多组分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夏河水沙演变特征及输沙变化成因分析
19
作者 陈凯 吴彦昭 +1 位作者 王昱 宋建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7,75,共5页
为深入了解大夏河水沙演变特征及输沙变化成因,基于大夏河流域1970~2023年降水、径流、输沙、水电站和土地利用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Pearson相关系数、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法、双累积曲线法等,研究了大夏河中下游... 为深入了解大夏河水沙演变特征及输沙变化成因,基于大夏河流域1970~2023年降水、径流、输沙、水电站和土地利用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Pearson相关系数、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法、双累积曲线法等,研究了大夏河中下游水沙演变特征及输沙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大夏河中上游为主要产水区域,下游为主要产沙区域,中上游代表站双城水文站侵蚀模数在63.09~155.39 t/(km^(2)·a)之间,下游在101.26~606.96 t/(km^(2)·a)之间;大夏河流域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发生了突变;中上游输沙量变化与径流量变化无关,下游存在相关性但不是主导因素,整体人类活动影响是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和耕地建设;输沙量与径流量相关性较大,耕地对输沙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夏河 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法 MANN-KENDALL法 双累积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草干草关键品质指标近红外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李文 肖云月 +2 位作者 BAKHIT ISHAG RAHAMA Akoy 张吉宇 闫启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5-1242,共8页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是全球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重要豆科牧草。为实现红豆干草品质性状快速、准确检测,本研究以350份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红豆草干草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算法,通过...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是全球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重要豆科牧草。为实现红豆干草品质性状快速、准确检测,本研究以350份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红豆草干草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算法,通过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去散射处理(Detrend)光谱处理等分别建立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5项关键品质指标的近红外检测模型。结果表明,CP、NDF、ADF、EE和Ash含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SQv)和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90和4.356、0.836和4.710、0.827和4.347、0.792和2.269、0.781和2.039。研究初步建立了红豆草CP、NDF、ADF等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为我国红豆草种质资源评价及鉴定、优质新品种培育、饲草品质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饲草品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 光谱建模 偏最小二乘法 快速检测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